水腦症

水腦症

水腦症,又稱腦積水或腦水腫,指循環於蜘蛛網膜下腔包圍著腦部與脊髓的腦脊液異常增加或累積,導致顱內壓異常增加的情形。這通常都是由於腦室中或腦底部蛛網膜下隙的腦脊液流出受阻引起。在嚴重情況下,過度累積的腦脊液可能壓迫腦部使穿越枕骨大孔的延髓受損,導致死亡。

基本信息

概述

水腦症是指腦室積水。人腦的構造除了一般常聽說的血液循環外,還有所謂腦脊髓液的循環。腦脊髓液像血液循環一樣,在大腦構造內是流通的。這方面在大腦的詳細構造,有所謂的“腦室”或是“腦池”,就像是水庫或是池塘一樣的構造,在一般的電腦斷層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

腦水在這些池塘或水庫是流動的,腦水由腦中央的腦室,流過大腦的表面,以及腦池,然後在頭頂吸收。如果流通的路線被阻塞了,那么水庫或是腦池的水會漲大起來,腦壓會升高,腦會受到壓迫,人就會變得反應遲鈍。這就是所謂的水腦症。俗稱腦內積水。

歷史

最早記述腦積水的是希波克拉底,但它直到20世紀分流術和其他神經外科治療方法發展起來,一直是一種難處理的情況,

類型及病因

水腦症水腦症

腦積水可能由腦脊液(CSF)流動削弱、再吸收削弱,或腦脊液產生過多引起。正常顱內壓是顱骨壓力與血壓、腦脊液和腦實質壓力之間的平衡(顱骨壓力=腦壓+腦脊液壓力+血壓)。

腦積水最常見的病因是腦脊液流動梗阻腦脊液通過的通道throughventricularsystem和蛛網膜下隙發生梗阻(e.g.,狹窄of腦aqueduct室間foramina梗阻-foraminaofMonrosecondaryto腫瘤出血、infection或先天畸形)。

腦積水也可能由於腦脊液過剩引起(e.g.,papillomaofchoroidplexus)。

基於其潛在機制,腦積水可以分為'交通性與非交通性(梗阻性)兩類。交通性與非交通性腦積水又都包括先天性或後天性的。

交通性腦積水

交通性腦積水,又名非梗阻性腦積水,由腦脊液再吸收減弱,而非腦脊液流通梗阻引起。已經建立了理論,將其歸因於蛛網膜granulations功能損傷,這裡位於superior sagittal sinus,是腦脊液被靜脈系統再吸收的地點。多種neurologic情形可能導致交通性腦積水,包括蛛網膜下/intraventricular出血腦膜炎Chiari malformation和先天absenceof蛛網膜granulations(Pacchioni'sgranulations).

正常顱壓腦積水(NPH)是交通性腦積水的一種特殊形式,表現為腦室擴大,伴有間歇性腦脊液壓力增高。其診斷只有通過持續腦室內壓力記錄(24小時以上)才能得出,腦室壁彈性改變,以及腦脊液粘性增強,都可能是正常顱壓腦積水的發病機理。

非交通性腦積水

非交通性腦積水,或梗阻性腦積水,由腦脊液流通梗阻引起

先天性腦積水

腦顱骨在三歲結束時閉合。如果出現頭圍擴大,說明此前發生了腦積水。病因通常是由於遺傳,但也可由後天引起,通常發生在最初幾個月內,新生兒和嬰兒腦積水患者,頭圍會迅速擴大,不久嬰兒表現為焦躁不安、食欲不振和頻繁嘔吐。腦積水發展後,嬰兒表現出遲鈍,對環境失去興趣。再繼續,上眼皮。兒童頭部變得很大,至終將臥床不起。

後天性腦積水

這種情形由於感染腦膜炎腦瘤腦外傷顱內出血(蛛網膜下或intraparenchymal)引起,通常使患者極其痛苦。

症狀

顱內壓增高引起的症狀可能有頭痛嘔吐噁心視神經乳頭水腫嗜睡昏迷顱內壓增高可能導致顳葉小腦扁桃體形成腦疝,導致腦幹萎縮,危及生命。

行走不穩、小便失禁和痴呆是正常顱壓腦積水(NPH)的一組典型症狀。

後果

由於腦積水傷害腦部,思維和行為將受到負面影響。

治療

腦積水可通過外科手術治療。包括將導管(用矽橡膠製成的管子)放置於腦室,使流通梗阻蛛網膜granulations形成旁路,多餘的腦脊液排入其他體腔,並在那裡被再吸收。大部分腦脊液分流排入腹腔腦室-腹腔分流術),可供選擇的的地點還包括右心房(腦室-心房分流術)、胸腔腦室-胸腔分流術)和膽囊

避免併發症

可能的併發症包括分流故障、分流失敗和分流感染。

儘管通常分流術運轉良好,如果發生斷開、閉塞或因年久失去功能,會停止運轉。如果發生上述情形,腦脊液將會再次開始積聚,出現許多身體症狀,有些非常嚴重,如痙攣

分流的失敗率相對較高,患在一生中進行多次分流術並不罕見。

腦積水診斷是複雜的,需要專家進行。

陳水扁走不穩尿失禁罹水腦症

2013年3月29日,陳水扁民間醫療小組和綠營“立委”開記者會,公布由“權威醫師”周烒明所做陳水扁病況診斷報告,報告指其罹患常壓性水腦症,建議台北榮總(台北榮民總醫院的簡稱,一下簡稱北榮)進行“放射性點標記血清白蛋白(RISA)檢查”。

小組成員、北榮醫師郭正典說,周烒明除建議進行“腦室腹膜引流手術”治療,也建議儘速讓扁返家接受照護,因居家環境可阻止病情惡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