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蠟丁燉豆腐

黃蠟丁燉豆腐

黃臘丁味道很鮮美,營養豐富;自古以來,豆腐就作為食藥兼備的佳品,具有長肌膚、益顏色、填骨髓、加力氣、補虛、能食等多方面的功能,黃蠟丁燉豆腐是一份營養豐富的湯。

自古以來,豆腐就作為食藥兼備的佳品,具有長肌膚、益顏色、填骨髓、加力氣、補虛、能食等多方面的功能。

黃蠟丁燉豆腐黃蠟丁燉豆腐
據測定,一般100克豆腐含量為140~160毫克,豆腐又是植物食品中含蛋白質比較高的,含有8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還含有動物性食物缺乏的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等。因此,常吃豆腐可以保護肝臟,促進機體代謝,增加免疫力並且有解毒作用。 但是豆腐中的蛋氨酸含量較少,而魚類體內這種胺基酸含量非常豐富,相對苯丙氨酸卻比較少,而豆腐中則含量較高。這樣兩者合起來吃,可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提高營養價值。

原料

黃蠟丁5條(約400克)、老豆腐500克、生薑2片、食用油15茶匙、花雕酒或料酒1湯匙、鹽2茶匙、白鬍椒粉1茶匙

做法

1、黃蠟丁請店家代為宰殺後,洗淨,用廚用餐巾紙擦乾水分,在魚身上抹上

黃蠟丁燉豆腐黃蠟丁燉豆腐
花雕酒白鬍椒粉醃製10分鐘;

2、豆腐切塊備用;

3、鍋中燒油至5-6成熱時,放薑片和黃蠟丁,改中小火將魚兩面煎熟;

4、魚煎好後,直接在鍋中加入開水,大火煮沸後,加入豆腐中火慢燉20分鐘左右,湯變為奶白色即可;

5、燉好後,調入適量鹽,一碗鮮美的魚湯就好了。

豆腐營養價值

黃蠟丁燉豆腐黃蠟丁燉豆腐
豆腐有南和北豆腐之分。主要區別在點石膏(或點鹵)的多少,南豆腐用石膏較少,因而質地細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用石膏較多,質地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88%。豆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味美而養生。

豆腐,古稱“福黎”,是由我國最早發明、製造,而後傳往世界各地的。豆腐是我國素食菜餚的主要原料,歷來受到人們的歡迎,被人們譽為“植物肉”。豆腐主要以大豆為原料加工製成的,大豆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脂肪,因此豆腐營養價值也較高。豆腐可以常年生產,不受季節限制,因此在蔬菜生產淡季,可以調劑菜餚品種。

營養價值
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豆腐的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要量。

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之,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於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現代醫學證實,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發育也頗為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鐵的含量;豆腐不含膽固醇,為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症及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藥膳佳肴。也是兒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補充營養的食療佳品。豆腐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對防治骨質疏鬆症有良好的作用。還有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血癌的功能,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

豆腐亦可用於食療,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如蔥燉豆腐,可治感冒初起,每日食3~5次;鯽魚與豆腐共煮,可治麻疹出齊尚有餘熱者,也可用於下乳;蔥煎豆腐,可用於水腫膨脹;豆腐蘿蔔湯,可用於痰火吼喘;豆腐紅糖共煮,可用於吐血等。

1、豆腐及豆腐製品的蛋白質含量豐富,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胺基酸,而且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

2、豆腐內含植物雌激素,能保護血管內皮細胞不被氧化破壞,常食可減輕血管系統的破壞,預防骨質疏鬆、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生,是更年期婦女的保護神;

3、豐富的大豆卵磷脂有益於神經、血管、大腦的發育生長;

4、大豆蛋白能恰到好處地降低血脂,保護血管細胞,預防心血管疾病;

5、此外,豆腐對病後調養、減肥、細膩肌膚亦很有好處。

適用人群
豆腐是老人、孕、產婦的理想食品,也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食物;豆腐也對更年期、病後調養,肥胖、皮膚粗糙很有好處;腦力工作者、經常加夜班者也非常適合食用。豆腐消化慢,小兒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豆腐含嘌呤較多,痛風病人及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慎食。

用法用量
1、南豆腐細嫩,適宜於燒、燴和做湯;北豆腐適宜於燒、炸、煎和做湯。

2、豆腐中缺少人體必需胺基酸-蛋氨酸,燒菜是把它和其它的肉類、蛋類食物搭配一起合用成菜,可大大提高豆腐中蛋白質營養的利用率。

食用功效
豆腐味甘、淡,性涼,入脾、胃、大腸經;有益中氣,和脾胃,健脾利濕,清肺健膚,清熱解毒,下氣消痰之功效;可用於脾胃虛弱之腹脹、吐血以及水土不服所引起的嘔吐;潤燥生津,用於消渴、乳汁不足等症;用於硫磺、燒酒中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