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羊肉

黃芪羊肉

黃芪羊肉是一道傳統藥膳。製作方法:先羊肋條肉洗淨,切成5厘米長、3 厘米寬的薄片,放沸水內略氽撈出瀝乾水,和黃芪、花椒、桂皮、草果、蔥、姜裝入紗布袋,扎口成調料包。

主料輔料

羊肋條肉..500 克

精鹽.....10 克

炙黃芪....20 克

西風酒....30 克

中國名某藥膳風味

花椒.....2 克

蔥段.....20 克

桂皮.....3 克

姜......10 克

草果.....1 個

烹製方法

2. 羊肉片和調料包同放砂鍋內,添入清水淹役,放入精鹽及西鳳酒,旺火燒開,撇淨浮沫蓋嚴,移小火燉至成熟軟爛,揀去調料包,撈出羊肉裝盤即成。

工藝關鍵

湯汁稍寬,開鍋後撇淨浮沫,文火慢燉,湯清見底,羊肉軟爛,始為上品。

風味特點

1. “黃芪羊肉”是仿唐藥膳菜品。黃芪,又名北芪、綿芪。為豆科植物黃芪的根,性味甘、微溫,有補氣固表、昇陽舉陷的作用。羊肉作為藥用,最早見載於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唐,孟洗《食療本草》論述較詳:

“羊肉:溫。主風眩瘦病,小兒驚癇,丈夫五勞七傷,髒氣虛寒。”用羊肉與黃芪同燉,溫補而不燥烈,為冬令佳肴。

2 此菜香而不膻,肥而不膩,滋味鮮醇,治療氣虛神疲、內臟下垂、陽痿早泄、宮冷不孕有效。畜肉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