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鐵路大橋

黃河鐵路大橋

黃河鐵路大橋是亞洲最長的鐵路橋。該橋長約10公里,單線延長11公里,運能4000萬噸。此橋橫跨山東、河南兩省,西連太行、過京廣,東至日照,為溝通內地與沿海的物資交流和經濟騰飛起著巨大的作用。

簡介

黃河鐵路大橋黃河鐵路大橋

黃河鐵路大橋
黃河鐵路大橋是亞洲最長的鐵路橋。該橋長約10公里,單線延長11公里,運能4000萬噸。此橋橫跨山東河南兩省,西連太行、過京廣,東至日照,為溝通內地與沿海的物資交流和經濟騰飛起著巨大的作用。此橋由鐵道大橋工程局堪測、設計院設計,橋上設有長1234米的黃河橋站,是中國唯一在橋上設定車站的大橋。大橋投資總額為2.45億元,1983年動工,1985年建成通車。

京廣鐵路線鄭州黃河鐵路大橋拋石防洪

黃河鐵路第一橋套上“石鎧甲”。6月17日18時30分,一列鐵路專用防洪拋石車緩緩地駛上京廣鐵路線鄭州黃河鐵路大橋,隨後成功拋下180籠石塊。這意味著今年京廣線黃河鐵路大橋防洪度汛施工全面拉開了序幕。始建於1958年的京廣鐵路鄭州黃河大橋,位於黃河下游,受當時建橋技術和地理條件限制,大橋橋墩基礎較淺,每年汛期,河床沖刷對大橋的安全造成影響。特別是今年6月19日,小浪底水庫將開閘調水瀉洪,最大流量預計將達3900立方米/秒,為應對黃河小浪底水庫的調沙瀉洪,擔負大橋養護維修任務的鄭州鐵路局正式啟動黃河鐵路大橋度汛拋石預案。
黃河鐵路大橋黃河鐵路大橋

在施工現場,橋下湍急的河水沖刷著橋墩迴旋而下,橋上方的護欄已經拆除,形成了一個個拋石口。緩慢移動的拋石車每到達這些拋石口,一籠籠用鐵絲綑紮的片石就在拋投手的奮力推動下,從一台台固定或能移動的鐵架小車上掉入黃河,滾落在橋墩的前方,河面上頓時飛濺起幾米高的水柱。至當日20時,列車上的石籠被全部拋入黃河。
鄭州鐵路局鄭州橋工段段長袁遂林介紹,此次施工將持續6天時間,但不會打亂旅客列車的正常運行秩序,只是京廣線北京至鄭州方向通過的列車在通過鐵路橋時將降低速度。

黃河鐵路大橋百年滄桑

新中國成立前,洛口黃河鐵路大橋上火車轟鳴,橋下怒濤滾滾,帆船、小汽輪漂流似箭,數不清的船隻停泊在橋南岸,或裝或卸;大壩上遊人及垂釣者穿插其間,熱鬧非凡。新中國成立後,針對大橋存在的隱患,鐵道部對大橋多次進行了整修加固,特別是1951年的那次維修,恢復了原設計的通過能力,為南北交通發揮了巨大作用。鑒於洛口黃河鐵路大橋戰略位置的重要性,政府一直派部隊長年守衛,客車過橋要關窗,行人通過橋下不得停留。
1958年,黃河出現了百年不遇的大洪峰。鄭州黃河鐵路橋的一個橋墩被沖毀,周總理得知後,立即趕到鄭州視察,直到午夜,周總理才離開。

黃河鐵路大橋黃河鐵路大橋

回到住地,周總理又聽說濟南洛口黃河鐵路大橋也出現了險情,總理不顧勞累,於8月6日上午又飛抵濟南視察。為了不影響運輸任務,總理通知濟南鐵路局:上橋查看時,不要耽誤列車通過。當問到橋墩和橋樑是什麼時候建的,還能維持多久時,陪同的鐵路局負責人一時答不上來,總理說:“不要著急,回去查查資料。”回到橋南頭,總理對大橋哪裡該維修,哪裡該加固,一一作了指示,並對鐵路局的同志說:“你們要千方百計把大橋保住!”濟南鐵路局立即進行針對防洪措施的施工,採用了打鐵樁加強橋樑平面的穩定性、修築防水屏障阻擋水流衝擊等方法,對10號橋墩拋石籠加以防護。事後測知,該方法對防止橋墩遭受沖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於黃河水含沙量大,河床淤高快,特別是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橋址河床平均淤高2.3米,其間河堤連續加高了三次。因防汛安全需要,當時國務院和鐵道部檔案規定,從1991年4月21日起,大橋停止客貨列車通過,全橋封閉,所有客貨列車改經位於齊河縣的曹家圈大橋橫渡黃河,飽經滄桑的洛口黃河鐵路大橋似乎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然而,1992年,國家決定修建邯鄲至濟南的鐵路,有關專家認為,洛口黃河鐵路大橋仍有使用價值。經過一系列科學檢測鑑定,證明洛口黃河鐵路大橋具有充足的剩餘壽命,於是決定對洛口黃河鐵路大橋進行修復改造。1998年伊始,洛口老橋抬高加固工程開工,將北端八孔鋼樑抬高與主橋孔(第9、10、11孔)梁底相平。2000年5月31日恢復通車。據專家測算,洛口黃河鐵路大橋完全可以再使用五十年。2006年,京滬鐵路進行電氣化改造,這座百年老橋再次煥發生機,日通行列車28對。

千年黃河,見證了華夏民族的屈辱奮爭;百年大橋,訴說著一座老城一個世紀的膻變。如今,大橋上列車賓士,橋下則已建成黃河百里風景區,沿岸林木茂盛、燕雀歡唱,悠閒的漁翁和歡樂的遊人,伴著滾滾東流的河水,歷史和現實就這樣在這裡定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