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金三角

黃河金三角

黃河金三角,是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的簡稱,位於黃河中游,包括河南省三門峽市、山西省運城市、臨汾市和陝西省渭南市,共轄47個縣(市、區),國土總面積5.7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686.84萬。黃河金三角地區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擁有能源、礦產、交通及文化發展上的區域合作優勢。

簡介

黃河金三角黃河金三角

黃河金三角,全稱為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河南省三門峽市、山西省運城市臨汾市和陝西省渭南市,共同構成了晉陝豫三省邊緣“黃河金三角區域”的核心,是以山西省運城市為中心的經濟圈。黃河金三角位於黃河中游地區,處於中國中、西部地區結合帶的省際交匯區,通華北、聯西北、達中原,在全國流通中,可以承東啟西、貫通南北。但是,由於受行政邊界分割的影響,區域統籌協調發展受到制約。進入21世紀後,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黃河金三角地區再次成為了世人關注的焦點。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為中國現階段“以東帶西、東中西共同發展”的戰略布局提供了極具可操作性的現實價值。

歷史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黃河金三角的概念已經基本形成。在“八五”期間全國區域合作組織開始活躍的背景下,三座省際邊緣性城市不約而同地走到了一起,當時對這個區域的定名是“黃河金三角協作區”,主要協作項目集中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

在2009年的全國兩會上,河南、山西、陝西三省代表團聯合呼籲:建立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四市國家區域協調發展綜合試驗區。

2012年,國家發改委批覆將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設立為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設定的目標是建設成為中西部地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與裝備製造基地、區域性物流中心、區域合作發展先行區和新的經濟成長極。

2014年4月14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的批覆,原則同意《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按照合作規劃,今後三省四市將打破行政區域界限,互補互利,政府推動,市場主導,謀求一體化或者同城化發展。水利、交通、信息化等基礎設施共建,農業、工業、服務業合作,教育、科技、衛生、社保等領域成果共享。

區域範圍

行政範圍

黃河金三角黃河金三角

包括山西省運城市、臨汾市,陝西省渭南市和河南省三門峽市四個市。共轄47個縣(市、區)。其中:臨汾市17個縣(市、區),運城市13個縣(市、區),渭南市11個縣(市、區),三門峽市6個縣(市、區)。

國土面積

黃河金三角國土總面積5.78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0.6%;占三省52.89萬平方公里(山西15.63萬平方公里,陝西20.56萬平方公里,河南16.7萬平方公里)的10.97%。其中:臨汾市2.02萬平方公里,運城市1.41萬平方公里,渭南市1.3萬平方公里,三門峽市1.05萬平方公里。

人口及耕地

總人口1686.84萬,占全國的1.27%;占三省1.7億人(山西3392.6萬人,陝西3748萬人,河南9869萬人)的9.91%。其中:渭南市524.04萬,運城市504.6萬,臨汾市417.22萬,三門峽市222.98萬。

耕地總面積2634萬畝,占全國的1.43%。其中:運城市823萬畝,渭南市819萬畝,臨汾市741.6萬畝,三門峽市250.4萬畝。

經濟狀況

地區生產總值

2202億元,占全國24.66萬億元的0.89%;占三省2.61萬億元(山西5696.2億元,陝西5369億元,河南15058億元)的8.43%。其中:臨汾市658.5億元,占山西省的11.56%;運城市624.2億元,占山西省的10.96%;三門峽市518.6億元,占河南省的3.44%;渭南市400.92億元,占陝西省的7.47%。

人均GDP

約13000元,為全國(人均17500元)的74.2%。(山西16835元,陝西14350元,河南16060元)。其中:三門峽市23294元,臨汾市15832元,運城市12407元,渭南市7372元。

產業比例

三次產業比例為10.3:58.5:31.2。其中:一產226億元,二產1289億元,三產687億元。同期,全國為11.7:49.2:39.1,山西省5.5:59.6:34.9,陝西省11.1:54.3:34.6,河南省15.7:55:29.3。臨汾市5.3:65.2:29.5,三門峽市8.2:66:25.8,運城市11.3:54.5:34.2,渭南市19.4:44.2:36.4。

工業增加值

1196.5億元,占全國10.7萬億元的1.11%;占三省1.33萬億元(山西3098億元,陝西2644億元,河南7508億元)的9.03%。其中:臨汾市402.6億元,三門峽市324.4億元,運城市311.8億元,渭南市157.7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

985.4億元,占全國13.72萬億元的0.72%;占三省1.46萬億元(山西2927億元,陝西3641億元,河南8010億元)的6.76%。其中:三門峽市291.4億元,運城市271.8億元,臨汾市234.2億元,渭南市188億元。

預算收入

一般預算收入121.5億元,占三省1820億元(山西597億元,陝西362億元,河南861億元)的6.67%。其中:臨汾市47.1億元,三門峽市29.3億元,運城市29億元,渭南市16.1億元。

零售額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8.5億元,占全國89210億元的0.72%;占三省8311億元(山西1914億元,陝西1800億元,河南4597億元)的7.68%。其中:運城市214.2億元,臨汾市185.6億元,渭南市121.5億元,三門峽市117.2億元。

進出口

外貿進出口總額17.9億美元,占全國89210億美元的0.72%;占三省312.5億美元(山西115.7億美元,陝西68.8億美元,河南128億美元)的5.76%。其中:運城市10.6億美元,臨汾市3.95億美元,三門峽市1.87億美元,渭南市1.49億美元。

區位優勢

區位交通

黃河金三角黃河金三角

晉陝豫"黃河金三角"交通便捷,通華北、聯西北、達中原、鐵路、公路、航空綜合運輸骨架已經形成。

1、鐵路

區域內同蒲鐵路縱貫南北、隴海、侯月鐵路橫穿東西,大同-太原-臨汾-運城-西安和鄭州-西安的鐵路客運快速專線、西安-華山-運城旅遊輕軌專線,運城-三門峽鐵路、南同蒲複線(聞喜東鎮至華山段)、侯西鐵路複線改造正在加緊建設,四市鐵路運營里程達756公里。

2、公路

連雲港-霍爾果斯、大同-風陵渡、運城-三門峽、焦作-侯馬-西安高速公路在本區域的里程949公里;連線運城聞喜與河南省濟源市的聞垣高速公路已開始建設,運城至河南靈寶、垣曲華峰至河南澠池、聞喜東鎮至陝西渭南合陽、臨汾鄉寧至運城四條高速公路和運城至三門峽黃河二橋、風陵渡黃河大橋、芮城至靈寶黃河大橋、合陽黃河大橋等五座黃河將在"十一五"期間開工建設;108、209、309、310等國道縱橫交錯,等級以上公路41044公里,其中運城公路網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99.2公里,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黃河金三角"地區一個半小時經濟圈已經形成。

3、航空

運城機場已開通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成都、深圳、瀋陽、昆明、太原等9個國內主要城市15條航線,2007年客運量超過21萬人次,機場飛行區改擴建已基本完工,機場等級將由3C級提高到4D級,可以起降波音767-300以下飛機,機場侯機樓擴建工程建設後,運城機場將達到中型機場的標準,年旅客吞吐量可達50-100萬人次,成為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重要的航空樞紐。

資源優勢

黃河金三角能源、礦產、農業和旅遊資源也非常豐富,相關產業已形成一定規模。

1、能源礦產

煤炭開採生產能力約1億噸,占全國的4%;焦炭生產能力4100萬噸,占全國的14%;電力裝機容量超過1400萬千瓦,約占全國的3%;鋁、金屬鎂、鉬等有色金屬材料和黃金產量也在全國居重要地位。

2、農業產業

蘋果生產能力約400萬噸,約占全國的15%,濃縮果汁產能72萬噸,占全國的一半以上。蘆筍的產量和銷量在全國有相當比重,產品行銷全球。該地區也是三省重要的糧食和棉花生產基地。

文化旅遊

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中國”最早就指這裡,“華夏”之稱也源於這裡。古老的黃河孕育了燦爛的根祖文化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形成了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中華根·黃河魂”的旅遊主體形象。區域內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7處,其中運城市44處,臨汾市28處,渭南市9處,三門峽市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33處,其中運城市92處,臨汾市67處,渭南市49處,三門峽市25處。享譽國內外的有華山壺口瀑布、解州關帝廟、鸛雀樓永樂宮洪洞大槐樹、舜帝陵、堯廟、函谷關、虢國墓等。

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該地區的旅遊業從“七五”時期起步,經過“八五”、“九五”、“十五”時期的培育,到十一五時期,通過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大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力度,把旅遊產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大力發展,該地區的旅遊業發展駛入了產業發展的快車道。

建設意義

國務院在關於建立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的批覆中指出,推動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合作發展,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重大舉措,對於探索省際交界地區合作發展新路徑、推動我國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1、為國家探索加快占我國大多數的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路子;

2、為、國家探索解決主體功能相近,但由於行政區劃分割,經濟主體功能難以充分發揮的問題;

3、為國家探索承接東部發達地區先進產業轉移,形成新的經濟集聚區,縮小與發達地區差距的途徑;

4、為國家探索遠離中心城市的省際邊緣化地區如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方式;

5、為國家探索促進東中西良性互動,實現國家區域協調發展的新體制、新機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