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金三角

煤炭金三角

煤炭金三角,是位於黃河中游的一個三角形區域,包括陝西榆林、內蒙古鄂爾多斯、山西朔州,煤炭資源豐富,是中國工業能源的主產區。從2003年到2012年,該區域曾經歷十年黃金期發展,2013年開始衰落。

簡介

煤炭金三角煤炭金三角

煤炭金三角,指陝西榆林、內蒙古鄂爾多斯、山西朔州的煤炭產業區,三座城市形成橫亘黃河的三角形,是中國煤炭資源最富集的“金三角”地區。2013年,這一區域的煤炭產量占據全國總產量的近1/3,成為中國“工業糧食”的“主產區”。這裡曾創造出神話般的GDP增速,並喊出“人均GDP超過香港”的口號。煤炭金三角一座城市一年的固定資產投資計畫就曾高達1500億元;並曾誕生了1萬多名億萬富豪,車展單日銷售金額曾高達近億元。隨著煤炭行業的持續低迷,煤炭金三角經濟降速、企業停產、外來人口劇減、民企資金鍊趨緊、服務業蕭條、巨量民間財富嚴重縮水,開始步入“鐵鏽地帶”。

歷史

繁榮期

2003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6年後,在“電煤告急”的背景下,中國煤炭行業度過“冰河期”,快速復甦。一直持續到2012年下半年的這輪行情,被業內稱為煤炭行業的“黃金十年”。10年裡,坐落在中國最大煤田“神府東勝煤田”(核心區域位於榆林市神木縣、府谷縣和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的鄂爾多斯與榆林,因煤而興,富甲全國,分別被冠以“東方杜拜”、“中國科威特”之稱。

2008至2012年5年間,鄂爾多斯GDP年均增長18.5%,2012年達到3656.8億元,人均GDP29500美元,超越西班牙、韓國等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32.5%。2013年該市人均GDP首次突破3萬美元大關,為31768美元。

“十一五”期間,榆林市GDP年均增長18%,財政收入年均增長42.95%,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9%。2012年,榆林市神木縣與鄂爾多斯準格爾旗GDP雙雙破千億。
能源重化工基地朔州只有1萬多平方公里,是榆林的1/4、鄂爾多斯的1/8。2013年,朔州的GDP總量為1026.4億元;人均GDP9527美元,連續兩年穩居山西省第一位;地方財政總收入216.06億元。

21世紀開始到2012年,煤炭行業投資進入“井噴期”,大量民間資本開始涉足該領域。“煤炭金三角”,除朔州沒有公開數據可考外,其餘兩地的富豪人數頗為可觀。有媒體報導:鄂爾多斯億萬富翁超過7000人,資產上千萬的人至少有10萬,每217人中就有1個億萬富翁,每15個人中就有一個千萬富翁。2011年,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與高和投資曾發布《中國民間資本投資調研報告——陝北篇》,報告稱榆林資產過億的富豪在7000人左右。

2013年,鄂爾多斯、榆林、朔州三市的煤炭產量分別達到5.76億噸、3.39億噸、2.20億噸,位居中國產煤市前三位。加上“煤炭金三角”腹地屬河東煤田的山西省忻州市河曲、保德等縣,這一區域的煤炭產量占據了全國總產量的近1/3,成為我國“工業糧食”的“主產區”。

衰退期

2012年底至2014年,煤炭價格斷崖式下跌、行業大面積虧損,市場恐慌情緒持續蔓延,新的“冰河期”正在來臨。由於煤炭行業的持續低迷,“煤炭金三角”各地不同程度“患上”經濟降速、企業停產、外來人口劇減、民企資金鍊趨緊、服務業蕭條的“綜合徵”,借道“地下錢莊”湧入煤炭、房地產領域的巨量民間財富,被大量蒸發或嚴重縮水。統計數據顯示,此前數年保持高速增長的鄂爾多斯、榆林、朔州,2014年一季度的GDP增速同比降幅明顯。

從2013年開始,“鄂爾多斯速度”被動剎車,2013年GDP同比增長9.6%,2014年一季度GDP增速再次下降為7.5%;2014年一季度朔州市GDP同比增長4.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5.4個百分點;據初步測算,2014年一季度榆林市GDP同比增長7.1%,比上年同期回落1.4個百分點。

衰落原因

央企掌控

煤炭金三角煤炭金三角

由於資源的富集,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煤炭行業的兩大央企神華集團中煤能源集團率先進入“金三角”,神華集團坐鎮陝、蒙的榆林與鄂爾多斯,中煤能源集團則長期駐守山西朔州。

1、神華集團

2013年,神華集團煤炭產量達到4.96億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4%,其中近一半產量由神府東勝煤田上的神華神東煤炭集團公司(下稱“神東集團”)貢獻。神東集團旗下19座煤礦幾乎都處於“煤炭金三角”,其中內蒙古10座、陝西7座、山西2座,全部為1000萬噸以上礦井。此外,神華集團的神華準格爾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擁有黑岱溝、哈爾烏素兩座年產超2000萬噸的露天煤礦。

2、中煤集團

2013年,中煤能源集團煤炭產量1.92億噸,其中有1.2億噸來自山西朔州,其旗下核心企業中煤平朔煤炭集團公司(下稱“中煤平朔”)的產量幾乎占到集團產量的70%。多數當地人認為,中煤平朔是朔州經濟繁榮的主要依託,不僅地方稅收貢獻大,圍繞中煤平朔直接或間接從商、就業的人群非常龐大,關係著千家萬戶的“柴米油鹽”。

煤企分化嚴重

無論是內蒙古西部煤炭外運“大通道”京藏高速,還是陝北煤炭東運的“大動脈”神盤公路,煤炭鼎盛時期的擁堵“盛況”已很少出現。由於神華、中煤等大型煤炭企業建有自備鐵路專用線,運煤車輛的銳減進一步佐證了依靠公路運輸的地方煤炭企業的困頓。

由於榆林的煤屬於優質環保煤,有著“兩高三低”(低灰、低磷、低硫,高發熱量及高含油率)的特點,榆林市一位不願具名的政府官員認為,在國家強力治理大氣污染的背景下,榆林的煤炭會很快迎來春天。但兩級煤炭主管部門官員的說法並未得到企業認同。

鄂爾多斯市煤炭局提供的“運行分析材料”顯示:該市共有生產及技改煤礦310座,停產的煤礦66座,其中,因市場原因停產的煤礦有35座;4月末,煤炭企業庫存煤炭2450萬噸。2014年1—4月,該市銷售煤炭16342萬噸,同比減少1731萬噸,煤炭綜合售價比去年同期下降17.5%,煤炭企業銷售利潤同比減少88億元,減幅達66%。

相比榆林與鄂爾多斯,山西朔州擁有交通區位優勢,但由於煤質欠佳,形勢更為嚴峻。在“煤炭金三角”,“中國煤炭大區”朔州市平魯區的虧損面幾乎覆蓋了境內全部煤礦。涼水井煤礦已降薪近30%,如果煤價跌破生產紅線,很可能會出現發不出工資的狀況。

產能過剩

1、在建產能過剩

煤炭基本建設投資大幅增長。數據顯示,“十一五”時期,中國煤礦基建投資高達1.249萬億元,平均每年投資2479.94億元,是“十五”時期的5.54倍;2011年投入了4700億元,一年的投資相當於“十五”時期的兩倍;2012年的投資繼續增加到5570億元。2006至2012年的7年間,累計投資高達2.27萬億元。這些投資下來,預計可增加產能約21億噸,其中在“十二五”期間可形成產能15億噸,“十三五”期間約6億噸。因此,長期研究煤炭領域的專家趙加積預言“煤炭將長期過剩”。

鄂爾多斯市的2014年在建產能還有1.2億噸。榆林市也同樣有驚人的產能等待釋放。

2、企業超能力生產

除了龐大的在建產能,企業的超能力生產也將現有產能無限放大。2009年,內蒙古煤炭產量首次超過山西,成為中國最大的產煤省份。更早時候的2003年,鄂爾多斯與榆林就超過山西大同,成為中國最大的兩個產煤市。10多年來,除了地區間的煤炭產量比拼,央企與地方國企也在“跑馬圈地”,以五大電力集團為主的發電企業也開始“跨界”,在全國投資煤礦。中國已初步進入工業化中後期的“鐵鏽時代”,山西、內蒙古已初步進入“鐵鏽地帶”。

3、煤炭產能過剩的原因除了投資過度,還與轉化不夠、大氣環境制約、新能源快速發展等多重因素直接關聯。

相關產業

房地產

神木的鬼城神木的鬼城

煤炭“黃金十年”里,涉煤企業大都進入房地產領域,而狂熱的民間資本也全部被輸送到了煤炭與地產行業。由於數年間房地產領域的過度投資,“煤炭金三角”呈現出商品房供需結構嚴重失衡、房價畸高的特性。隨著煤炭市場寒冬的到來,地產行業也開始陷入降價、滯銷、停工的危局。

申萬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鄂爾多斯的供需比高達385.4%,而全國的平均水平為119%。這組數據與民間傳言鄂爾多斯“戶均3~4套住房”基本吻合。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鄂爾多斯市市長廉素在內蒙古代表團舉行的團組開放日活動上表示:鄂爾多斯還有4萬套住宅待售,3年內將不再新建商品房。鄂爾多斯市統計局“2014年1—2月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顯示,該市1—2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僅為600平方米,同比下降97.5%;商品房銷售額300萬元,同比下降95.9%。

榆林市住建局房管所某負責人保守統計,榆林城區有24萬~25萬套住宅,實際需求最多14萬~15萬套,過剩至少10萬套。

相比鄂爾多斯、榆林上萬元的房價,朔州每平米3000~4000元的價格堪稱價格“窪地”,但由於城區人口規模小,商品房同樣陷入“人少房多”的局面。

神木縣房管所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2013年下半年,房地產價格開始大幅下滑,較之高峰期,黃金地段房價降幅達50%,2013年8月份後,高端房成交量明顯減少。過去,煤炭與房地產都是暴利,煤里賺了錢就蓋樓,再把房子賣給獲得煤礦占地補償的農民,農民隨後把房子租給外來人口。現在煤炭行業蕭條,東勝外來人口大量出走,房子的問題馬上就出來了,租房的沒人租,賣樓的降價回籠資金也沒人接。

汽車銷售

1、鄂爾多斯

2012年之前,進口車以100萬元以上甚至200萬以上的為主;2012年下半年開始,50萬至100萬元的進口車成了主流。

新世紀以來,煤炭行業投資進入“井噴期”,大量民間資本開始涉足該領域,財富的民間化程度很高。有媒體報導:鄂爾多斯億萬富翁超過7000人,資產上千萬的人至少有10萬,每217人中就有一個億萬富翁,每15個人中就有一個千萬富翁。

2010年9月30日,在首屆鄂爾多斯國際車展上,3800萬元的布加迪全新敞篷跑車展出不到一小時即被預訂,展會當天總銷售額超過9000萬元,1500萬元的邁巴赫、兩輛價值不菲的蘭博基尼、5輛賓利轎車全部售出。外界傳言,鄂爾多斯高峰時期有近5000輛路虎。由於路虎越野車的暢銷,同屬英倫的頂級豪華轎車品牌賓利與阿斯頓馬丁分別於2012年前後進駐鄂爾多斯,這在一個地級城市並不多見。

2012年,賽特王府井這兩家高端百貨品牌相繼在東勝區落戶,賽特宣稱是“首次進軍非一線城市”。此前,鄂爾多斯本土企業投資的專營國際一線奢侈品牌的萬博廣場已開業運營。

2、榆林

2011年,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與高和投資曾發布《中國民間資本投資調研報告陝北篇》,報告稱榆林資產過億的富豪在7000人左右,與鄂爾多斯相當。榆林市的悍馬路虎保時捷並不鮮見,就連賓利邁巴赫也時有出現。

自2013年起,豪車在榆林的市場開始急劇萎縮。榆林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榆林進口車首次出現數量和貨值大幅下降的情況。與上年同期比,進口車數量從2274輛下降到1623輛,下降四成;貨值從2.2億美元降至1.3億美元,下降近七成。

解困措施

煤炭金三角煤炭金三角

煤炭金三角的經濟衰落,亟待銀行“輸血”和政府“鬆綁”。鄂爾多斯市某大型民營能源企業負責人表示,銀行的隔岸觀火會毀掉一批好企業,而如果政府再不施以援手,民營煤炭企業將會大面積死掉。他們希望銀行要為企業貸款保持存量,不能抽貸,要增加規模與適度降息,同時希望銀行能區別對待不同企業,幫助有潛力的企業渡過難關;政府要減輕企業負擔,降低各種稅費;希望中央有關部委下放部分審批許可權,能在地方辦理的不要跑到北京去辦。

銀行限貸

在榆林,四大國有銀行對榆林市涉煤行業的貸款幾乎“封了口”,10萬元以上的貸款審批許可權已上收至省行。而在神木縣,煤炭市場好的時候,銀行追著企業貸款,現在是只還不貸。神木縣的存貸比是56%,合理的比例應該在70%~75%,就這樣也不給傾斜。

政府政策

晉、陝、蒙三省區從2013年開始已陸續出台相關政策:

2013年7月,山西省出台“煤炭20條”,提出暫停提取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等費用,煤企噸煤下降15.1元的成本。2014年5月,在2013年為企業減負近200億元的基礎上,山西再發通知,要求凡未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涉煤收費項目,一律取締,上述幾項費用仍暫停提取。

內蒙古自治區也在2013年出台了政策,從下調煤炭價格調節基金徵收標準、規範和減免鐵路運雜收費等方面,為煤企減負。2014年,內蒙古擬建立東部區煤炭銷售聯動機制,以應對煤炭市場下行壓力。

榆林市在2012年底就出台了暫緩徵收噸煤15元價調基金的政策,即將通過的‘2014工業穩增長十條意見’將在減免稅費、運力協調等方面進一步為企業著想。

即便如此,企業仍感覺“力度微弱”。相關資料顯示,煤炭高峰時期中國的涉煤稅費在109種以上,其中包括增值稅、資源稅、企業所得稅等21個稅種以及近90種收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