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故里

黃大仙故里

黃大仙在東南亞一帶華人中有著極大的影響,被譽為僑仙。蘭谿市北隅的黃湓村,是大仙黃初平出生地,可遊覽黃大仙宮、二仙井、故居、牧羊路、利市路等遺蹟,可前往黃大山、道家山、穆澄源等地尋覓仙蹤。主要有雲岩禪隱(雲泉庵)、落松亭、馬龜山、百步梯、神仙腳印、神仙洞、神仙台桌、棋盤石等。黃湓村,在浙江省蘭谿市區北隅,東對黃大仙山,西倚蘭溪江畔,為晉代葛洪[東晉名醫]《神仙傳[古代志怪小說集]》記載“咤石成羊”之神仙——黃初平出生地。村東入口處矗立石牌樓一座,上嵌“黃大仙故里”五個大字,系出於國家政協副主席錢偉長之手筆。村中田畦平整,古屋錯落,古風猶存,百業興旺。尚留有牧羊路、利市路、黃大仙故居、二仙井等遺蹟。黃湓村1990年獲蘭谿市明星文明村、金華市文明村、七五時期金華市計畫生育先進集體等稱號。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黃大仙故里黃大仙故里
黃大仙港澳和海外同胞在信陽神仙中最有代表性,最有影響力的一代“僑仙”,蘭谿市郊的黃湓村是黃大仙的出生地,黃大仙俗名黃初平,出生於晉代,因其樂善好施,扶正怯邪,而被百姓敬奉為神,黃大仙宮就是為了紀念黃大仙而修建的。黃大仙宮與黃大仙故居,二仙井等景點吸引了無數朝聖觀光的海內外同胞。

黃大仙故居在黃湓村中,由車門、圍牆、故居、二仙井、二仙井亭等景觀組成,占地230平方米。車門朝北,古樸典雅,結構精巧。門前即為橫貫村中的利市路。圍牆白牆黑瓦,窗上雕有鹿、鶴、鯨等吉祥藻飾。故居坐東朝西,凡三間,木結構,紅柱青瓦,外形若陶屋。有黃大仙傳說圖畫及有關史料陳列其中。二仙井,據《光緒蘭溪縣誌》載,相傳為“晉黃初平兄弟所開鑿,味極甘美”。井欄上刻有“二仙井”三字,為明崇禎癸酉(1631)年重修立。井旁牆壁上嵌有“仙井”石碑,為乾隆年間遺物。二仙井亭,六柱六角,青石結構,高3.6米,亭中立有碑記。整座故居小巧玲瓏,漫步在布有″太極藻飾″的石子路上,領略故居風采,有返樸歸真的感覺。

內部景觀

黃大仙故里黃大仙故里
黃湓村

黃湓村在蘭谿市區北隅,東對黃大仙山,西倚蘭溪江畔,為晉代葛洪《神仙傳》記載“咤石成羊”之神仙——黃初平出生地。村東入口處矗立石牌樓一座,上嵌“黃大仙故里”五個大字,系出於國家政協副主席錢偉長之手筆。村中田畦平整,古屋錯落,古風猶存,百業興旺。尚留有牧羊路、利市路、黃大仙故居、二仙井等遺蹟。

二仙井

據《光緒蘭溪縣誌》載,相傳為“晉黃初平兄弟所開鑿,味極甘美”。井欄上刻有“二仙井”三字,為明崇禎癸酉年(公元1631年)重修立。井旁牆壁上嵌有“仙井”石碑,為乾隆年間遺物。

車門朝北,古樸典雅,結構精巧。門前即為橫貫村中的利市路。圍牆白牆黑瓦,窗上雕有鹿、鶴、鯨等吉祥藻飾。故居坐東朝西,凡三間,木結構,紅柱青瓦,外形若陶屋。

黃大仙祖宮

黃大仙故里黃大仙故里
黃大仙祖宮座落於金華市雙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黃大仙景區內,風景秀麗的鹿田湖東側,坐北朝南,倚山望湖,海拔562.8米,空氣中的水汽多呈過飽和狀態,湖畔常有雲山霧海,蔚為壯觀,呈現道教特有的神秘氣氛。

整個祖宮呈七迸階布局,從南向北依次為石照壁,石牌樓,靈官殿,鐘樓祭壇鼓樓,大殿,三清殿,祈仙殿等。南面五進現已完工,石照壁長18米,厚1.5米,高4.8米,氣勢磅礴。照壁南面刻有黃大仙金華山牧羊及大仙兄弟兩人騎鹿得道升天傳說的浮雕,照壁北面刻著金華著名書法家畢民望老先生手書篆體赤松仙師自序。照壁對面的石牌樓(三重檐的主牌樓,兩重檐的兩座邊牌樓)全部用石板砌成,結構精巧,錯落有致,體現了道觀建築莊重的宗教氛圍。祭壇是祖宮內宗教法事活動的主要場所。祭壇還有個非常神秘有趣的現象,每當遊客站到壇中央魚形太極圖的中心喊一聲,就能聽到四面傳來較大的回音,人猶如站在谷底。祭壇東西兩面的鐘樓和鼓樓,為四重檐結構,層層疊疊,別開生面,富有道教特色。其內的銅重3噸,木鼓直徑1.5米。

黃大仙故里黃大仙故里
大殿為道教典型的歇山頂重檐結構,占地1068平方米,總高20.88米,氣勢宏偉,再現了當年江南道觀之冠的雄姿。殿內的黃大仙神像座壇高1.668米,像高5米,整個神像由香樟精心雕刻彩繪而成,散發出陣陣清香。神像坐姿神態安詳。自然、傳神,體現了東陽木雕傳統工藝之絕之妙。大殿左右兩壁仿青銅的根木浮雕展現了1700年前流傳至今並不斷創新的有關黃大升仙的傳說,從出生到得道成仙再到香港顯靈,分別為“玉帝賜胎,初平牧羊、叱石成羊、贈桃度仙、大仙行道”等乃個故事。刻工情細拼卜實,人物栩栩如生,整個浮雕古色古香,清幽素雅,別有一番韻味。

雁嶼洲

雁嶼洲,又名牧羊仙洲。在黃湓村西斜對面的蘭溪江中,形似梭子,東西寬約500米,南北長達2000米。洲上綠樹掩映,翠竹搖曳,蘆葦密布,芳草如茵,相傳為黃初平少時牧羊地。傳說該州為沉入蘭江中的“赤松仙樹”幻化而成,所以使該洲不僅成了一個“會浮的洲”,還使其獨具仙風靈氣,連鳧雁都特別喜歡到這裡棲息。“平沙落雁”成了蘭溪古八景之一。

黃大仙文化

黃大仙故里黃大仙塑像
據葛洪《神仙傳》等史書記載,黃大仙,原名黃初平,晉成帝鹹和三年(公元328年)出生於金華丹溪(今蘭谿市)黃盆村,距今已1675年。黃大仙自幼家貧,八歲牧羊,十五歲得仙翁指點,在金華赤松山修煉,敕黃老之學,以虛無為主,澹泊為家,以善利助人為本。經四十年潛心修道,鑽研丹藥,終於悟得玄機,道法神通,叱石成,以為得道之驗,汲井愈疾,益廣救人,以現修道之本。傳說黃大仙得道之後受玉帝賜封,淳熙十六年(1174)年被宋孝宗封為養素淨正真人。民間把黃大仙作為積善行德、懲惡揚善、恩怨分明、能表達民眾理想生活的模式加以讚頌、傳播和朝拜。

赤松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中最後一個洞天,也是最輝煌的洞天,因為它和港澳台同胞緊密相連。山中殿堂林立,氣宇非凡,有元機洞,元辰殿,二仙殿,萬聖閣等。每日善男信女從四面八方雲集於此,燒香參拜,隨喜結緣。山中藏風露水,雲霞障漫,巍峨青山,明堂開闊。"綠野仙蹤",可供遊人休閒娛樂,區內亭台樓榭,古樸幽雅,曲徑迴廊,幽意古邃。"物外仙境",取其世俗之外意境之意,以服務廣大海外朝拜黃大仙的香客。來此仙境可以遙想黃大仙當年的風采,就會感受到什麼是"仙境有無中"。足下起祥雲,到此間應帶幾分仙氣;眼前無俗障,坐定後宜生一點道心。

赤松山是黃大仙成仙聖地,在弘揚中國傳統的道教文化的同時,積極發展慈善事業,設有黃大仙宮義診站,免費慈善義診,並得到廣大各界的鼎立支持,使得黃大仙師"普濟勸善,治病救難"的慈悲精神得以發揚光大。黃大仙文化有著中國道教千年歷史文化資源的深遠價值,已遠播世界各地。赤松黃大仙宮是弘揚中華民俗傳統文化的代表典範,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顯著,而聞名于海內外。

金華旅遊風景區

介紹金華地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旅遊度假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