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市豫劇團

鹹陽市豫劇團

陝西省鹹陽市豫劇團成立於1952年,迄今已逾五十年歷史,是陝西省具有較高影響的地市級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國有全民事業單位。中國戲劇文學學會理事單位,多次被評為鹹陽市先進集體,“雙文明”先進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豫劇表演團體。1952年在新豫劇社的基礎上正式成立。迄今已逾五十年歷史,是陝西省具有較高影響的地市級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國有全民事業單位。中國戲劇文學學會理事單位,多次被評為鹹陽市先進集體,“雙文明”先進單位。王宏瑞任團長,張香芙任副團長。劇團設劇務股、教育股和總務股。劇務股長趙雲霄,教育股長周仁,總務股長牛德清。初為集體所有制,1958年轉為全民所有制。

歷史

民國三十八年(1949)前,王宏瑞為首的一批豫劇藝人迫於生計,在寶雞王國斌戲班搭班演戲。1949年臨解放時,王宏瑞帶領王景雲、王素琴等40餘人前往西安、渭南一帶組建了“新生豫劇社”。1950年初在三原涇陽等地巡迴演出中,吸收了張香芙、吳美玲、張香蘭、劉玉衡和京劇票友朱中魁入社。轉由劉玉衡領班,朱中魁領戲。1951年在涇陽駐班,更名為“涇陽縣新生豫劇社”,全社發展至60餘人,生旦淨醜行當齊全,文武戲兼能。在西安“春光劇社”演出《古城會》、《西廂記》、《滌恥血》、《女中魁》,紅極一時。1952年劇社至鹹陽,因開展“三反五反”運動,朱中魁離班而走,鹹陽專署文教科接管了劇社,更名為“鹹陽專署新豫劇團”,1958年始改名為“國營鹹陽市豫劇團”。1952年底劇團招收了李志芳、王新國、陳新建等32名學生隨團培訓,至1953年劇團發展至80餘人。1955年程濤任劇團指導員,建立了黨支部,並聘請盍韻生為導演,戴千陽作教練,尚華負責樂隊工作併兼文化教員,加強了劇團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藝術建設,使劇團進入了發展盛期。1956年,以折子戲《拷紅》參加陝西省第一屆戲劇觀摩演出大會,主演張香芙獲表演一等獎,梁鳳彩獲表演二等獎,盍韻生獲導演三等獎。1958年11月至1959年7月劇團去四川成都重慶宜賓盧州富順萬縣等地巡迴演出。演出《楊八姐盜刀》、《十二寡婦征西》、《紅珠女》等十多出戲,連續八個月,一天二至三場,有時連演四場,盛況空前。1959年劇團以《楊八姐盜刀》參加陝西省慶祝建國十周年獻禮演出,獲得好評,省委書記方仲如等領導同志接見全體演職人員,併合影留念。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劇團領導和名老藝人被揪斗,戲箱被夢燒。1972年劇團被撤銷,大部分從業人員改行就業。1973年元月重新恢復,排演了《山鷹》、《杜鵑山》和《朝陽溝》等戲。1977年,郭萬德任劇團黨支部書記兼團長,王宏瑞、關山峰任副團長,改編排演了《楓葉紅了的時候》,整理恢復了《楊八姐盜刀》、《楊門女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戲,並招收了20餘名學員,使劇團再度興盛。

團員

該團劇作者有毛雲宵、劉鳳洲,導演有朱中魁、石寶生、夏君亭、盍韻生;主要演員有王宏瑞、王景雲、董有道、王素芹、張香芙、吳美玲、張香蘭、牛德清、趙雲霄、馮安國、王水泉、張廣躍、郭秉安、王劍秋、周先蓮、關山峰、梁鳳彩、張光耀、岳彩、趙文華、王秀婷、潘景仙、陳希珍、劉美蘭、嚴志發、左小雪、關小蘭、王鳳蘭、何莉萍張建芳、李虹等。

演出劇目

劇團現有陝西省戲劇家協會會員29名,高中級職稱36名,演員陣容以青年為主體,新老結合,作風嚴謹,何麗萍、張建芳、李清泉、張秀芝、關雲蓓、朱建平、陳樹國、岳征、周金平方衛香、員曉燕、等一批優秀演員層出不窮,新華社曾以“青年演員挑大樑,演主角轟動新疆”專題報導,並見於光明日報、陝西日報、人民戲劇、新疆文藝等報刊,我團演出的《卷席筒》、《白蛇後傳》、《程咬金照鏡子》、《秦雪梅》、現代《張志發》等劇由陝西、新疆電視台播放。曾招待外賓,備受歡迎。

演出傳統戲有《賣苗郎》、《麻瘋女》、《四進士》、《古城會》、《西廂記》、《女中魁》、《滌恥血》、《義烈風》、《柳家坡》、《五典坡》、《游西湖》、《狐狸緣》、《陳妙常》、《春香傳》、《兩狼關》、《楊八姐盜刀》、《李天保弔孝》、《闖幽州》、《盤絲洞》、《雲中落繡鞋》、《三請樊梨花》、《三打白骨精》等百出;現代戲有《大家喜歡》、《兄妹開荒》、《二巧離婚》、《捉姦》、《朝陽溝》、《兩顆鈴》、《山鷹》、《杜鵑山》、《紅霞萬朵》、《李雙雙》、《宋文英》和《楓葉紅了的時候》等。

藝術交流

為了廣泛進行藝術交流,不斷提高藝術素質,從1958年起該團曾巡迴四川、山西、山東、河北、河南、甘肅、江蘇、新疆等省(區)二十多個大中城市,所到之處反響強烈,頗獲好評。

願景

鹹陽曾是我國秦、西漢兩代王朝建都之地,又是對外開放的全國“明星城市”,全國第一批優秀旅遊城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作為這個歷史文化名城的豫劇團,欣逢盛世,任重道遠,我們將通過學習和演出,找出差距,乘著西部大開發的契機,在藝術改革的大路上走出更堅實的步伐,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貢獻。

團長

嚴春生: 鹹陽市豫劇團書記團長。大專學歷,國家高級燈光設計師,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戲劇家協會理事嚴春生: 鹹陽市豫劇團書記團長。大專學歷,國家高級燈光設計師,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戲劇家協會理事

鹹陽市豫劇團團長,嚴春生,大專學歷,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戲劇家協會理事,鹹陽市優秀共產黨員,市級三·五人才,二OO三年被授予鹹陽市“新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陝西省編劇獎獲得者,曾創作豫劇《張志發》、《兵卒將軍同風流》、《秦漢雄風》等藝術作品,曾多次在省、市報刊上發表論文。

豫劇團盤點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所以稱豫劇。豫劇在我國各省區市都有專業豫劇團的分布,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