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縣豫劇團

單縣豫劇團

單縣豫劇團組建於1948年,其前身是原湖西專署豫劇團。在50多年的藝術道路上不斷充實、調整、改革、創新,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良好颱風。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單縣豫劇團單縣豫劇團
1949年,單縣人委將活動在魯、豫、皖交界地區的"藝和班"(又名"共藝班")收歸政府領導,更名為"單縣人民劇社"。1954年改名"單縣一團"。"文化大革命"初期與單縣二團(兩夾弦)合併,定名為"單縣豫劇團",1972年該劇團被解散。1973年成立單縣京劇團,至1979年改回單縣豫劇團。

優秀演員

劉翠芳:單縣豫劇團副團長,國家二級演員,山東省戲劇家協會會員,菏澤地區戲協副主席,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虎美玲的入室弟子,97年獲第六屆"香玉杯”藝術獎,98年獲山東省第二屆戲曲演員邀請賽一等獎。她文武兼備,戲路寬廣,主攻閨門旦,兼演青衣、小生、花旦,在優秀傳統戲《大祭樁》、《麻瘋女傳奇》、《義烈女》、《花木蘭》、《老羊山》、《繡花女傳奇》以及大型現代戲《曾家灣》、《女鄉官》等幾十部劇目中擔綱主演,成功地塑造了黃桂英、邱麗玉、童玉珊、樊梨花、花木蘭、縣委書記、女鄉長等一個個性格迥異的藝術形象。
朱來勁(朱德食):國家三級演員,98年被河南省豫劇二團著名表演藝術家軒玉亭收為弟子,他唱腔宏亮,表演形神兼備,在"全國十大名醜大賽”中獲奮進獎,在山東省"青年戲曲演員電視大賽”中獲表演獎,98年獲山東省第二屆戲曲邀請賽二等獎。
宋秀敏國家三級演員,是中國豫劇第一小生王希玲得意弟子,她戲路寬廣,扮相俊俏,風流儒雅,唱念俱佳,在山東省"青年戲曲演員電視大獎賽”中獲銀屏獎,98年獲山東省第二屆戲曲邀請賽二等獎。
孫紅俠國家三級演員,青衣,優秀青年演員,多次在地區戲劇匯演中獲獎,並在山東省"青年戲曲演員電視大獎”中獲銀屏獎。98年獲山東省第二屆戲曲邀請賽二等獎。

演出劇目

單縣豫劇團經常上演的傳統劇目有《抬花轎》、《花木蘭》、《十把串金扇》、《青風橋》、《白蓮花下凡》、《臥薪嘗膽》、《白蛇傳》和現代戲《八一風暴》、《野火春風斗古城》、《貧女淚》等,新編歷史劇《三國演義》和現代戲《稻田兒女》等,深受民眾的歡迎。

成績榮譽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單縣豫劇團堅持常年演出,多次在省、市級戲曲會演中取得優異成績。先後培養出劉翠芳、孫紅霞等一批優秀的青年演員。

1988年,在菏澤地區戲劇調演中演出的新編古裝戲《血濺貞坊》,獲優秀劇本獎、舞美設計獎、字幕獎。

1991年,創作演出的古裝戲《燕山歌女》參加菏澤地區首屆戲曲藝術節,獲劇本獎、演出獎、作曲獎、伴奏獎。1997年,創作演出的現代戲《女鄉官》參加菏澤地區專業劇團新劇目展演,獲優秀劇目獎。

2001年,在菏澤市首屆戲曲節上,演出的《風流才子》獲演出一等獎。

2004年,創作演出的現代戲《天下第一湯》在菏澤市第二屆戲曲節上,獲劇目二等獎。

豫劇團盤點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所以稱豫劇。豫劇在我國各省區市都有專業豫劇團的分布,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