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學家

鳥類學家

鳥類學家,專門從事研究鳥類學的人。

定義

研究鳥類的科學。人類在有史以前已對野生動物中的鳥類發生興趣。大多數有關鳥類的早期著作傳奇性多於科學性,但也提供了廣泛的知識基礎,包括

鳥類學鳥類學

許多民間傳說,後來的工作即建立在這些基礎之上。中世紀有許多文章涉及鳥類學的實用方面,特別是馴鷹和狩獵鳥類的管理問題。專門從事研究鳥類學的人稱為鳥類學家。

發展史

從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後期,鳥類學的主要目標是新種的分類和描述,那時的科學考察是在鳥種豐富的熱帶大量收集標本。到20世紀早期,大多數鳥類已被科學所認識。19世紀後半期人們對鳥類內部解剖的研究作出很大努力,主要目的是為分類提供依據。20世紀前半期,生態學和行為學興起,解剖研究相形見絀,但1960年代又得復甦,重點研究鳥類的功能適應問題。鳥類學是僅有的非專業人員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領域之一。許多研究工作是在大學和博物館進行,在這裡存放鳥皮骨骼標本分類學家解剖學家據此進行研究。另一方面野外調查工作則由專業和業餘工作者同時進行,後者提供了關於行為、生態、分布和遷徙等有價值的資料。雖然大量的有關鳥類的資料是通過簡單的直接的野外觀察(一般只靠望遠鏡)得出,鳥類學的某些領域由於使用新儀器和新技術而得益不淺。鳥類的環志工作開始於19世紀早期,現已成為關於鳥類壽命和移動路線的主要情報來源。若干國家建立鳥的環志系統,每年有幾十萬隻鳥被帶上有號碼的腳環標誌。雷達對鳥類運動的研究幫助極大。鳥類個體運動規律藉助於帶在鳥體或植入鳥體內的微型發報機每天記錄。藉助於視力標誌(如將羽毛染色、往腳和翅帶上有號碼或不同顏色的塑膠箍),用肉眼就能辨認不同個體,而無需捕捉,藉此業餘愛好者也能協助研究人員收回已標誌的鳥類。隨著高品質、可攜帶的無線電設備的發展,人們已開始研究鳥類鳴聲的性質和意義。

分類

鳥類學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學科為主的基礎鳥類學,主要是研究鳥類的形態、分類、解剖、生理、行為、鳥巢、發生、進化、生態、分布等的科學;另一類是以套用專題為主的套用鳥類學,主要是研究鳥類同人類經濟活動的關係等的科學。鳥類學是動物學的1個較大分支學科。我國研究鳥類的歷史悠久,在古書《爾雅》、《尚書》、《本草綱目》和《古今圖書集成》中,均有記述。全世界現存鳥類約有156科,9000餘種,我國有81科1186種,占世界鳥類總數的14%,是各國中擁有鳥類最多的國家。由於鳥類的種類和數量繁多,幾乎遍及各種生態環境內,在消滅農林害蟲、害獸,以及維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都有特殊的貢獻。因此,對鳥類資源的考查、開發、利用、野生經濟鳥類的馴化、繁殖和建立鳥類保護區和禁獵區,對農林益鳥的保護、招引,以及對一般害鳥的驅除、防治等,都是鳥類學所研究和闡明的重要內容。

中國的鳥類學會

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為中國有關鳥類學研究和鳥類保護的民間學術組織。鳥類學分會的基本宗旨是發展中國鳥類學學術研究和普及鳥類知識,建立

中國鳥類學會理事中國鳥類學會理事

全國性網路,並促進有關瀕危物種研究和保護的國際間合作。
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目前約有600名會員以及約20名國外會員。絕大多數會員都是專業性的鳥類學工作者,分布在大學、研究所、自然博物館等單位,還有些會員分布於動物園、自然保護區以及主管鳥類方面工作的政府管理人員。
鳥類學分會下雉類專業組、鶴類與水鳥專業組、猛禽專業組、觀鳥專業組、飼養繁殖專業組、系統分類專業組、鳥類環志專業組、鳥撞專業組等8個專家組。這些專家組組織和進行本領域的調查和研究,並組織國內外學術會議。
中國鳥類學分會編輯出版幾種定期的出版物,如:《中國鳥類學會通訊》、《中國水鳥和鶴類通訊》、《中國鳥類學研究》等。與此同時,自1994年開始,學會與台北野鳥學會共同舉辦兩年1度的鳥類學術研討會:1994年於台北、1996年於呼和浩特、1998年於台北、2000年於昆明、2003年於台中、2005年于海口。學會還承辦2002年8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3屆國際鳥類學大會”。這是國際鳥類學大會在新的國家(中國)、新的大陸(亞洲)、新的世紀(21世紀)、新的千年(2000年以後)的學術性大會。
1994年分會成立了“鄭作新青年鳥類學工作者基金”。每兩年評獎一次,年齡限於35歲以下在鳥類學研究方面做出顯著成績者。

古魚類學研究者“一不小心”變成了古鳥類學家

1990年7月,一支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青年古魚類學家金帆博士率領的研究小組正在遼寧西部的朝陽地區跋山涉水,廣泛採集魚類化石。隊伍中有一位剛剛畢業不久的碩士,名叫周忠和,他分工負責課題組發現的鱘類化石的研究。盛夏的驕陽烤得大地火一樣的熱,可是幾位年輕的科學家每天依然是揮汗如雨地堅持著。在距離三塔中國鳥的發現地點不到20公里的一道小河溝里,周忠和發現了一塊看似很不起眼的魚類化石。但是他這一發現卻是非常的重要,因為這塊化石是白鱘科的魚類,是現代生活著的長江白鱘的最早的祖先。野外工作結束後,周忠和依然惦記著那塊白鱘化石出土的地方。到了9月中旬,天氣稍微涼爽了一些,他就一個人又來到了那塊荒涼的小山溝,希望找到更多、更好的白鱘化石。

華夏鳥華夏鳥

不可思議的是,白鱘科的化石再也沒有發現一塊。不過耐心的周忠和並沒有輕易放棄,仍然在日復一日地尋尋覓覓。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他竟然從堅硬的泥灰岩里打出了兩塊保存得相當完整的鳥類化石
這兩塊化石後來經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古鳥類專家侯連海研究員鑑定,認為是兩種不同類型的鳥類。其中的一件標本特別完整,保存了整個的頭骨部分,因而成為了當時世界上已知的白堊紀早期地層中最為完整的鳥類化石。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對這一發現給予了特別的重視,並對進一步的發掘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最強有力的財力和人員支持。在隨後的兩年里,由周忠和、侯連海、金帆和張江永等科研人員組成的發掘隊又從同一地點採集到將近20件化石,其中至少有5件標本保存了頭骨的成分。研究證明,這些化石至少包括了3種以上的不同類型,其中最為完整的一塊化石被命名為華夏鳥,其它的標本有朝陽鳥中國鳥。研究還證實,華夏鳥和中國鳥產於相同的地層層位中,時代也幾乎一樣,為距今大約1億3千多萬年,從而成為當時所知的世界上除了始祖鳥之外的最古老的鳥類。在這樣早的時代能夠一下子發現種類和數量都如此眾多的鳥類化石,而且保存得又相當完整,這在當時是空前的。
鳥類化石的意外發現及在那之後的迅速擴充完全改變了周忠和的一生,他迅速地將研究的主攻方向轉到了古鳥類上來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992年6月,周忠和參加了在德國法蘭克福召開的第三屆鳥類古生物學與進化問題學術討論會。他在會上宣讀的有關論文引起了與會者的強烈反響。應大會組織者的要求,他還專門做了一次更為詳細的報告。各國科學家對中國遼西的這些發現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許多科學家認為,中國的發現是本次會議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焦點。會後,德國一家廣播公司的記者邀請周忠和和另外一些科學家一起進行了一次專題採訪。後來,美國史密森研究院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奧爾森教授在給該院的霍夫曼博士寫的一封信中感慨道:“中國早白堊世鳥類化石的發現也許可以稱得上是自始祖鳥發現以來最為重要的鳥類發現。”

後來,周忠和赴美國留學,專攻古鳥類研究。1999年,他獲得博士學位後回到祖國,繼續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從事古鳥類的研究,並不斷有所發現和進展。現在,他已經成為了國際知名的古鳥類專家。

著名鳥類學家

周忠和

周忠和,(1965年-),世界知名古鳥類專家。著名古生物學家,孔子鳥化石的發現者之一。1965年生於江蘇省江都市。198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系

周忠和周忠和

古生物與地層學專業。1999年獲美國堪薩斯大學古鳥類學博士學位。1999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畫”,任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2000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0年當選國際古鳥類與進化學會理事。現任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遼西熱河生物群課題組”負責人。

鄭作新

鄭作新(1906~1998),中國鳥類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06年11月18日生於福建福州。1926年畢業於福建協和大學生物系。1927年和1930年分別獲美國密西根大學碩士和科學博士學位。歷任福建協和大學系主任兼教務長、理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中央大學、北京大學等校教授,北京自然博物館副館長,中國動物學會、中國鳥類學會理事長、國際雉類協會會長等職。他對中國鳥類進行系統的考察和研究,曾發現中國鳥類16個新亞種,撰寫了1000多萬字的論文和專著。在理論方面提出“低等類型的亞種被排擠到該種分布範圍的邊緣地區”的觀點,從而估測種的起源地,這對生物進化論是有科學意義的補充論證。他還提出以秦嶺為古北界和東洋界的分界線,為中外學術界所認同。專著有《中國鳥類分布名錄》、《中國動物地理區劃》、《中國經濟鳥類志》、《中國鳥類區系綱要》、《中國動物志——鳥綱》第2、4、6、11等卷。《中國鳥類區系綱要》獲1989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鄭作新發現白鷳

1960年春天,鄭作新登上了四川省峨眉山

鄭作新鄭作新

峨眉山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也是我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這裡山巒迭秀,林木茂盛,氣候溫和,風景秀麗,一年四季遊客不斷。這裡的生物資源也很豐富,因此吸引了不少專家來考察。鄭作新就是其中之一。
一天,鄭作新在考察中,來到一位老鄉的小茅屋休息。在茅屋的一個角落裡,鄭作新發現了一隻美麗的鳥。他仔細一看,不由得怔住了:原來,這是一隻少見的雄性白鷳!它的頭頂仿佛戴著一頂華貴的帽子,紅紅的冠子後面,披著幾綹藍黑色的羽毛,閃爍著寶石般的光澤;腹部的羽毛是藍黑色的,跟背部和翅膀形成鮮明的對比。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幾棵長長的白色尾羽,使它的身體顯得修長而又俊美。
鄭作新知道,白鷳是受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共有13個亞種,都生活在我國的雲南廣東廣西海南島以及東南亞的高棉越南的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的高山竹林里,峨眉山從來沒有發現過。於是他感到奇怪:這隻白鷳是從哪裡來的呢?該不會是遊客從外地帶來“放生”的吧?
在以後的幾個月里,鄭作新和他的助手們在這一帶山區中又捉到了幾隻白鷳。這說明,它們不是被人從外地帶來的,而是在峨眉山土生土長的,是地地道道的“本地居民”。可是進一步想,峨眉山的白鷳和生活在南方的白鷳有什麼不同呢?它們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呢?許多問

鄭作新書籍鄭作新書籍

題在鄭作新的腦海里迴旋。
考察結束了,鄭作新帶著白鷳的標本,回到北京,把它們放在自己的標本桌上。在這以後的幾年中,只要一有空閒,鄭作新就對它們進行觀察,可是並沒有發現它們和南方等地的白鷳有什麼明顯的差異。鄭作新對科學工作並不草率,仍舊繼續觀察。一次,他把白鷳翻過來,從脖頸看到胸脯,又從胸脯看到腹部和尾羽,連每個細節都不肯放過。突然,鄭作新驚訝得幾乎叫起來,原來,這隻白鷳的兩側尾羽是純黑色的,而南方白鷳的兩側尾羽卻是白色的,中間夾雜著深色的花紋,兩者完全不同。又經過仔細的觀察和對比,鄭作新還發現,這幾隻白鷳的背部、肩部和翅膀上的黑色羽紋,也和南方白鷳稍有不同,但由於差別很不明顯,很容易被人忽略。

在動物分類學上,“種”是一個最基本的單位。同一種的動物,由於地理上的隔離,如果發生一些差異,那就叫作“亞種”。比如說,人們原先知道,白鷳這一個種共有13個亞種。鄭作新根據自己的研究,得出了一個結論:峨眉山的白鵬和生長在南方各省的白鷳並不相同,它是一個新的亞種,並把它命名為“峨眉白鷳”。這樣,白鷳一共有14個亞種了。

鄭作新論著

【1】邵武鳥類三年來野外觀察報告。協和大學生物學報,1944,4:63—150。
【2】中國鳥類名錄。中國科學社論文專刊,1947,9:49—84。
【3】中國動物地理區劃。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1—66。
【4】食蟲益鳥的調查研究。中國植物保護科學,19611348—1351。
【5】中國鉤嘴鶥的系統分類研究。動物學報,1962,14(2):196—218。
【6】中國經濟動物志。鳥類。北京:科學出版社,1963。
【7】黑頸噪鶥的兩親緣種在國內的亞種分化。動物學報,1963,15(3):471—478。
【8】秦嶺鳥類志。北京:科學出版社,1973。
【9】中國動物志——鳥綱、雞形目。北京:科學出版社,1978。
【10】Cheng Tso Hsin.A sketch of the avianfauna of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galliform species.Proc Woodland Grouse Symp,(WorldPheasant Association)1979:45—47。
【11】Cheng Tso-Hsin.Taxanomic and ecological notes of Capercailles and
Black Grouse.Proc Woodland Grouse Symp,(World Pheasant Associa-tion).1979:83—86。
【12】中國鳥類分布名錄。北京:科學出版社,1978。
【13】Cheng Tso-Hsin.On subspecific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ilver Pheasant,Lophura nycthemera.Journ World Pheasant Association.1979:42—46。
【14】Cheng Tso Hsin et al.On the land vertebrate fauna of Qinghai-XizangPlateau.Memoir Beijing Nat Hist Mus,1979:2:975—988。
【15】中國動物志——鳥綱、雁形目。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
【16】中國噪鶥屬的演化及其起源地和邊緣地區之種類的比較研究。動物學報,1982,28(2):205—210。
【17】鄭作新等.西藏鳥類志。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
【18】中國鴉雀的系統分類研究。動物學報,1984,36(3):278—285。
【19】世界鶴類系統檢索。動物學報,1986,32(2):184—193。
【20】台灣省鳥類及其與附近地區的比較。武夷科學,1986,6:257—266。
【21】中國動物志——鳥綱、雀形目、鶲科、畫鶥亞科。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
【22】Cheng Tso Hsin.A synopsis of the avifauna of China.Baijing:SciencePress,Berlin:Paul Parey Scientific Publishers,1987,1—1:223。
【23】Cheng Tso Hsin.An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pheasants of China.Proc.4th Symp of pheastnts.World Pheasant Association,1989:1—10。
【24】鄭作新等。中國動物志——鳥綱.第六卷:鴿形目、鸚形目、鵑形目、?形目.北京.科學出版社、1991。
中國著名鳥類學家。

許維樞

中國著名鳥類學家。許維樞先生1930年7月生於天津市薊縣,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曾任北京自然博物館動物學研究室、生態學研究室主任。1992年退

許維樞論著許維樞論著

休。曾任中國動物學會理事、常務理事(1979-1992)、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秘書長(1988-1992)、中國鳥類學會副秘書長、副理事長(1980-2002)、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中國委員會秘書長(1996-2008),《中華大典》生物內編委(2007)。在國外,許先生被推選為英國鳥類學會(BOU)通訊會員和榮譽會員(終身)、美國鳥類學會會員(終身)、國際鳥類學大會名譽副主席(1986-1990)、第23屆國際鳥類學大會大會秘書長(1998-2002)。曾先後出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紐西蘭、奧地利、義大利、南非、埃及以及香港和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進行訪問研究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許維樞先生致力於鳥類分類學、鳥類特有種生態生物學和鳥類遷徙的研究,從事自然歷史教育和鳥類學研究四十年。首次在國內對白冠長尾雉和白頸長尾雉蛋殼掃描電鏡的對比觀察,為鳥類學系統分類提供了新的指標,在鳥類遷徙方面,進行長達十年的種群動態的開創性研究,均得到國內外同行的重視和好評。1998年獲行中國科學院科學進步二等獎。自1993年享受國務院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獲得中國新聞出版署《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出版榮譽證書、兩次獲得北京科學技術協會王大珩、顧方舟銅質獎,發表專集8部,論文40篇,代表性著作有中國動物志鳥綱第8卷、第9卷,以及涉禽在澳大利亞丹皮爾越冬數量研究。
2008年5月20日,許維樞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8歲。

鄭光美

動物學和鳥類生態學家。1932年生於黑龍江哈爾濱,原籍北京市。195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生物學系,1958年東北師範大學動物生態研究生畢業。現

鄭光美鄭光美

任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鄭光美教授多年從事脊椎動物學和鳥類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在高校教材建設、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等方面有重要貢獻。 長期從事鳥類學研究,在我國鳥類學研究的很多領域進行了開拓性工作。在瀕危雉類的研究中,成績尤為突出。在我國鳥類生態學和行為學研究領域,特別是在特產瀕危雉類的生態適應機制和生活史對策研究方面進行了開拓性研究。首次採用無線電遙測技術和3S技術對雉類的棲息地選擇、領域、活動區和活動性特徵進行了分析,對棲息地片斷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進行了長期研究,為瀕危物種的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歷經十餘年的馴養繁殖研究,攻克了存活、受精和繁殖等難題,將原產於亞熱帶高山的黃腹角雉在北京地區建成可自我維繫的人工種群。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鄭光美主要社會兼職

中國動物學會常務理事
鳥類學分會名譽理事長
兼任《生物學通報》主編,《動物學報》、《動物學研究》、《動物學雜誌》、《野生動物》等雜誌的編委
國際鳥類學委員會(IOC)資深委員
世界雉類協會(WPA)副會長、中國分會主席
國際鶴類基金會(ICF)顧問
英國東方鳥類學會(OBC)榮譽會員。
主要獲獎情況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0)中國特產瀕危雉類的生態生物學及馴養繁殖研究
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98)中國特產瀕危雉類的生態生物學及馴養繁殖研究
林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90)黃腹角雉的生態生物學研究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88)黃腹角雉生態生物學及馴養繁殖研究
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1988)黃腹角雉生態生物學及馴養繁殖研究
國家林業局大熊貓獎(1999)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997)動物學教學建設與改革
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二等獎(1988)《普通動物學》
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人事部)(1991)
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三等獎(中國科協,新聞出版署,廣電部,中國科普創作協會)(1992)《鳥之巢》
由於具有較高學術造詣,在高等職業教育工作中貢獻突出,2007年8月22日,鄭光美榮獲國家教育部授予的第三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鄭光美2000年以來發表的部分論文

【1】 杭州市濕地水鳥的分布與多樣性研究. 生命科學研究. 2000. 4(1): 65-72.(CAJ)
【2】 城市鳥類群落生態學研究展望. 動物學研究. 2000. 21(2):165-169.(CAJ)
【3】黃腹角雉的骨骼系統. 動物學雜誌. 2000. 35(2): 25-27.(CAJ)
【4】 紅腹角雉食物營養成分分析.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 36(3): 379-384.
【5】 我國瀕危鳥類的研究方向. 1999 國際朱䴉保護研討會文集. 2000. 19-23.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6】 Zheng GM. et al. A new species of flycatcher (Ficedula) from China. J.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0. 36(3): 405-409.(CAJ)
【7】江蘇雉雞領域的生境特徵. 中國鳥類學研究. 2000. 19-23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8】冬季血雉行為的研究. 中國鳥類學研究. 2000. 116-120. 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
【9】分子生物學技術在鳥類親緣關係研究中的套用. 中國鳥類學研究. 2000. 334-338. 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
【10】 Ding CQ and GM Zheng . The regions of conservation important for grouse, partridge and pheasants in China. 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2000. 10: 319-330.
【11】Lu X & GM Zheng. Why do eared-pheasants of the 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show so much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2000. 10: 305-309.
【12】 Jia CX and GM. Zheng. Blood pheasant survey in isolated and fragmented habitat in the Lianhuashan mountains. WPA. 2000. 62: 16.
【13】 鳥類婚配製度的生態學分類. 動物學雜誌. 2001. 36(1): 47-54(CAJ)
【14】 血雉育雛期家族活動和暖雛行為. 動物學報. 2001. 47(4): 376-380 .(CAJ)
【15】 Lu X and GM Zheng. Habitat selection and use by hybrid White / Tibetan eared-pheasants in eastern Tibet during post-incubation. Canadan Journal of Zoology. 2001. 79 (2): 319-324.(PDF)
【16】 雉雞營巢生境的模擬分析. 生態學報. 2001. 21(6):969-977.
【17】 籠養下黃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糞便中性激素的變化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 37(5): 685-689(CAJ)
【18】Jia CX and GM Zheng . Social organisation and behaviour of blood pheasant Ithaginis cruentus in Wolong Nature Reserve, Sichuan Province, China. In: Maureen Woodburn and Philip McGowan (eds). Galliformes 2000: Proceedings of the 7nd International Galliformes Symposium. pp 183-190. 2001.
【19】 黃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的人工授精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 38(1): 117-122.(CAJ)
【20】Lu X and GM Zheng. Habitat use of Tibetan Eared Pheasant Crossoptilon harmani flocks in the non-breeding season. Ibis. 2002. 144(1): 17-22.(PDF)
【21】島嶼棲息地鳥類群落的豐富度及其影響因子. 生態學報. 2002. 22(2): 141-149.(CAJ)
【22】城市鳥類對斑塊狀園林棲息地的選擇性. 動物學研究. 2002. 23(1): 31-38.(CAJ)
【23】 利用無線電遙測位點分析紅腹錦雞的生境利用. 動物學報. 2003. 49(2): 178-183.(PDF)
【24】 Pan C and GM Zheng. Metal containation in tree sparrows in different location of Beijing. Bull. Envir. contam. and Toxicol. 2003. 71:142-147.
【25】山西五鹿山褐馬雞不同季節的空間分布與棲息地選擇研究. 生物多樣性. 2003, 11(4): 303-308.(PDF)
【26】北京師範大學內麻雀冬季的活動區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3,39(4):537-540.(PDF)
【27】 Lu X and GM.Zheng . Reproductive ecology of Tibetan Eared Pheasant Crossoptilon harmani in scrub environmen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effect of food. Ibis. 2003.145: 657–666.(PDF)
【28】 Deng WH, GM Zheng and W Gao. Nest and roost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ey-faced buzzard in northeastern China. Journal of Raptor Research. 2003. 37: 228-235.
【29】黃腹角雉精液的低溫保存.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 39(6): 819-822 .(PDF)
【30】山西五台山地區褐馬雞的再引入. 動物學報. 2004. 50(1): 126-132. (PDF)
【31】白馬雞冬季群體棲息地選擇的經驗模型.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 8(4): 524-530.(PDF)
【32】中國瀕危雉類生態學研究進展. 生物學通報. 2004. 39(1): 1-3. (PDF)
【33】鐵礦開採對褐馬雞種群的影響. 生物多樣性. 2004. 12(3): 319-323.(PDF)
【34】 Deng WH and GM Zheng. Landscape and habitat factors affecting cabot's tragopan Tragopan caboti occurrence in habitat fragment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04.117: 25-32. (PDF)
【35】 Deng WH and GM Zheng. Providing artificial nest platforms for Cabot's tragopan Tragopan caboti (Aves: Galliformes): a useful conservation tool? Oryx. 2005. 39(2): 118-123. (PDF)
【36】SunYH, Y Fang, J Swenson, SKlaus and GM Zheng. Morphometrics of the Chinese Grouse Bonasa swerzowi. J. Ornithol. 2005. 146: 24-26.
【37】 棲息地特徵對褐馬雞種群密度和集群行 為的影響. 生物多樣性. 2005. 13(2): 162-167.
【38】冬季白馬雞群體夜棲地特徵分析. 生態學雜誌. 2005. 24(2): 153-158.
【49】白馬雞繁殖早期棲息地選擇和空間分布. 動物學報. 2005. 51(3): 383-392.

鄭光美主要論著

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世界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中國野鳥(中文版).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2。
Zheng Guangmei & Zhang Cizu. Birds in China (English Edition).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2002。
鳥類學.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普通動物學(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普通動物學實驗指導(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脊椎動物學實驗指導.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中國動物志—鳥綱第八卷. 北京: 科學出版社,1985。
中國動物志—鳥綱第九卷. 北京: 科學出版社,1995。
中國動物志—鳥綱第一卷. 北京: 科學出版社,1997。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卷. 北京: 科學出版社.1998。
Zhao Ji, Zheng Guanmei et aI. Natural History Of China Swallow Press. London,1990。
中國野鳥圖鑑. 台北: 台灣翠鳥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各領域科學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