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氏體型

它的顯微組織為馬氏體。這類鋼中鉻的質量分數為11.5%~18.0%,但碳的質量分數最高可達0.6%。碳含量的增高,提高了鋼的強度和硬度。

馬氏體型不鏽鋼

在這類鋼中加入的少量可以促使生成馬氏體,同時又能提高其耐蝕性。這類鋼的焊接性較差。列入國家標準牌號的鋼板有1Cr13、2 Cr13、3 Cr13、1 Cr17Ni2等。

奧氏體型不鏽鋼

其顯微組織為奧氏體。它是在高鉻不鏽鋼中添加適當的鎳(鎳的質量分數為8%~25%)而形成的,具在奧氏體組織的不鏽鋼。奧氏體型不鏽鋼以Cr18Ni19鐵基合金為基礎,在此基礎上隨著不同的用途,發展成圖1-2所示的鉻鎳奧氏體不鏽鋼系列。
奧氏體型不鏽鋼一般屬於耐蝕鋼,是套用最廣泛的一類鋼,其中以18-8型不鏽鋼最有代表性,它是有較好的力學性能,便於進行機械加工、衝壓和焊接。在氧化性環境中具有優良的耐腐蝕性能和良好的耐熱性能。但對溶液中含有氯離子(CL-)的介質特別敏感,易於發生應力腐蝕。18-8型不鏽鋼按其化學成分中碳含量的不同又分為三個等級:一般含碳量(Wc≤0.15%)低碳級
(Wc≤0.08%)和超低碳級(Wc≤0.03%)。例如我國國家標準中的1Cr18Ni9Ti、0Cr18Ni9、00Cr17Ni14M02三種鋼板分屬上面三個等級。世界許多國家都感到鎳儲量的緊缺。為了節省鎳,早在四、五十年代世界上就開始用錳和氮取代18-8型不鏽鋼中的部分鎳。研製並列入國家標準的鋼板牌號有1Cr17Mn6Ni5N和0Cr19Ni9N等。

奧氏體-鐵素體型不鏽鋼

其顯微組織為奧氏體加鐵素體。鐵素體的體積分數小於10%的不鏽鋼,是在奧氏體鋼基礎上發展的鋼種。
沉澱硬化型不鏽鋼
按其組織形態可分為三類:沉澱硬化半奧氏體型、沉澱硬化馬氏體型和沉澱硬化奧氏體型不鏽鋼。列入我國國家標準鋼板牌號的有0Cr17Ni7A、0Cr17Ni4Cu4Nb和0Cr15Ni7M02Al三種,是屬於沉澱硬化半奧氏體型不鏽鋼。該鋼的組織特點是在固溶或退火狀態時具有奧氏體加體積分數為5%~20%的鐵素體組織。這種鋼經過系列的熱處理或機械變形處理後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再通過時效析出硬化達到所需要的高強度。這種鋼有很好的成形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可作為超高強度的材料在核工業、航空和航天工業中,得到套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