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酸羅格列酮

馬來酸羅格列酮

馬來酸羅格列酮可通過增加組織對胰島素敏感性,提高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而發揮降低血糖的療效,可明顯降低空腹血糖及胰島素和C-肽水平,對餐後血糖和胰島素亦有明顯的降低作用。使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明顯降低。本品的作用機制與特異性激活一種核受體:過氧化物酶體增殖因子激活的γ-型受體(PPARγ)有關。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馬來酸羅格列酮馬來酸羅格列酮

物競編號:14CR

中文名稱:馬來酸羅格列酮

英文名稱:Rosiglitazonemaleate

別名名稱:5-[4-[2-[N-甲基-N-(2-吡啶基)氨基]-乙氧基]苄基]噻唑烷-2,4二酮馬來酸鹽;羅格列酮馬來酸鹽

別名名稱2:5-{p-[2-(Methyl-2-pyridylamino)ethoxy]benzyl}-2,4-thiazolidinedione
maleate;5[4-[2-(methyl-2-pyridinylamino)ethoxy]phenyl]
methylene-2,4-Thiazolidinedione

分子式:C22H23N3O7S

分子量:473.50

生產廠家:濟南中科一通化工有限公司

簡介

馬來酸羅格列酮馬來酸羅格列酮

馬來酸羅格列酮(rosigliazonemaleate),商品名文迪雅TM(AVANDLA)是一個噻唑二酮類2型糖尿病治療藥物,於1999年5月經美國FDA批准上市,迄今已進入歐美等38國幣場。

本品的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為99%,血漿達峰時間約為1小時,血漿清除半衰期(t1/2)為3~4小時,進食對本品的吸收總量無明顯影響,但達峰時間延遲2.2小時,峰值降低20%。本品的平均口服分布容積為17.6L(30%)。99.8%與血漿蛋白結合,主要為白蛋白。

本品主要以原形從尿排出,主要代謝途徑為經N-去甲基和羥化作用與硫酸鹽或葡萄糖醛酸結合。所有循環代謝產物均沒有胰島素增敏作用。體外試驗證實,本品絕大部分經P450酶系統的CYP2C8途徑,少量經CYP2C9途徑代謝。口服或靜脈給予14C標記的羅格列酮後,64%經尿液排出,23%經糞便排出。臨床研究證實馬來酸羅格列酮的藥代動力學參數不受年齡、種族、吸菸或飲酒的影響。

由於馬來酸羅格列酮經較少見的CYP2C8代謝,所以不會影響眾多經CYP3A4代謝的藥物。研究表明,羅格列酮與阿卡波糖、地高辛、乙醇、格列本脲、二甲雙胍、硝苯地平、口服避孕藥(快諾酮、乙炔雌二醇)、雷尼替丁和華法林無相互作用。

藥效學

近年來研究者發現,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病因。而羅格列酮是一個胰島素增敏劑。目前認為其作用機制是與PPARγ(過氧化物酶體增值體激活γ受體)結合,通過基因調控,促進生成一些在細胞對胰島素的生物學應答中很重要的蛋白質,包括參與葡萄糖轉運利用及脂質代謝的蛋白質。

臨床前藥理實驗表明,羅格列酮能夠降低骨骼肌、脂肪組織和肝臟的胰島素抵抗。早期干預能使血糖正常化,並防止其發生反跳。此外,羅格列酮治療後,血胰島素水平和血漿游離脂肪酸(FFA)水平下降,提示羅格列酮對胰島β細胞有保護作用。

藥動學

羅格列酮吸收迅速,tmax為1h,比絕對生物利用度為99%。與食物同服可使其cmax下降約28%,tmax延後1.75h。但無臨床意義。羅格列酮的平均口服分市容積(Vss/F)約為17.6L。血漿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結合率為99.8%。

羅格列酮代謝廣泛,尿中幾無原形物排出。主要代謝途徑是N-去甲基化和羥基化,隨後與硫酸和葡精醛酸結合。口服後,約64%經尿排泄,23%經糞便排泄。血漿半衰期(t1/2)在3~4h之間。

群體藥動學研究表明,羅格列酮的體內過程不受年齡民族吸菸或酒精攝入的影響。女性患者的平均口服清除率約比同體重的男性患者低6%。

中度或重度肝病患者的羅格列酮口服清除率顯著下降,消除半衰期延長2h。與腎功能正常受試者相比,輕至重度腎功能不全或血透患者的藥動學無臨床相關的變化。未在18歲以下患者進行羅格列酮的研究。

適應症

本品適用於2型糖尿病。單一服用本品,並輔以飲食控制和運動,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對於飲食控制和運動加服本品或用單一抗糖尿病藥物,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患者,本品可與二甲雙胍或磺醯脲類藥物聯合套用。對服用最大推薦劑量二甲雙胍或磺醯脲類藥物,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如果本品不能替代原抗糖尿病藥物,則需在其基礎上聯合套用。飲食控制是2型糖尿病治療的首選措施。限制熱量、減輕體重和增加運動均有助於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因而這些措施不僅是2型糖尿病的基礎治療,而且對有效地保持藥物療效有重要的作用。在開始服用本品前,應診治影響血糖控制的病症,如感染。

用法用量

馬來酸羅格列酮馬來酸羅格列酮

本品的起始用量為4毫克/日,每日一次,每次一片。經8-12周的治療後,若空腹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加量至單獨服用本品8毫克/日或與二甲雙胍合用。

單藥治療:本品的通常起始量為4毫克/日,每日一次,每次一片。臨床試驗表明,服用4毫克/次、每日2次可更明顯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

聯合用藥:若在現有的治療中加用本品,則應維持原有磺醯脲類藥物或二甲雙胍的用量並加用本品。

與磺醯脲類藥物合用:與磺醯脲類藥物合用時,本品的起始用量為4毫克/日,每日一次,每次1片。在合併用藥期間,不會發生因低血糖而需調整二甲雙胍用量的情況。

最大推薦劑量:本品最大推薦劑量為8毫克/日,可單次或分2次服用,臨床研究表明,此劑量單藥服用或與二甲雙胍或磺醯脲類藥合用均安全有效。本品可於空腹或進餐時服用。當本品與其他一些特定藥物聯合套用時,可能需要調整本品的用藥劑量(參見注意事項、藥物相互作用和藥代動力學)老年患者服用本品時毋需因年齡而調整劑量。腎損害患者單用本品毋需調整劑量;因腎損害患者禁用二甲雙胍,故對此類患者,本品不可與二甲雙胍合用。若2型糖尿病患者有活動性肝臟疾患的臨床表現或血清轉氨酶升高(ALT>正常上限2.5倍),則不推薦服用本品。患者在初次服用本品前應檢測肝功。在有任何臨床需要的情況下,需按醫囑定期複查。

目前,尚無18歲以下患者服用本品的資料,故不推薦兒童患者服用本品。馬來酸羅格列酮在輕中度心衰患者中的套用輕中度心衰(NYHA分級為I或II)患者接受本品的起始劑量應為每日4mg。在評估患者發生體液瀦留相關不良反應的風險後,慎重地提高本品劑量至8mg/日(參見注意事項、不良反應、臨床試驗)。本品單片不可掰開服用。

不良反應

馬來酸羅格列酮馬來酸羅格列酮

據國外研究資料報導:在臨床試驗中,>5000名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本品治療,其中3300人治療達6個月及以上,2000人治療達12個月及以上。

單用本品治療,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及類型如下:
主要不良反應為上呼吸道感染、外傷頭痛、背痛、高血糖、疲勞、鼻竇炎、腹瀉、低血糖等,比例詳見說明書附表。少數患者用本品後可出現貧血和水腫。總體來看,由於這些事件均為輕度至中度,因此通常毋需中斷本品的治療。在雙盲臨床試驗中,貧血的發生率分別為:馬來酸羅格列酮組1.9%,安慰劑組0.7%,磺醯脲類組0.6%,二甲雙胍組2.2%;水腫的發生率分別為:馬來酸羅格列酮4.8%,安慰劑組1.3%,磺醯脲類組1.0%,二甲雙胍組2.2%。本品與磺醯脲類藥物或二甲雙胍合用時,所發生不良反應類型與單用本品相似。

在本品與二甲雙胍合用的臨床研究中,貧血的發生率為7.1%,明顯高於單用本品或磺醯脲類藥物合用,這可能與該組病人基線血紅蛋白/血球壓積水平較低有關(參見實驗室結果異常-血液學部分)。

在26周固定劑量的雙盲臨床研究中,合用組水腫發生率高於胰島素單用組,分別為14.7%和5.4%。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初發或加重發生率分別為胰島素單用組1%胰島素與本品4毫克合用組2%,與本品8毫克合用組為3%(見注意事項)。本品合用二甲雙胍或磺醯脲類與二藥各自單用相比低血糖常見;本品合用二甲雙胍和磺脲類(三藥治療)與二甲雙胍和磺醯脲類合用相比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腫常見。已經觀察到在本品(4mg或8mg)與磺醯脲類藥物或胰島素聯合套用時心衰發生率增高。由於心衰事件罕見故難於確定劑量相關性;但似乎本品8mg(日總劑量)治療的心衰發生率高於4mg(日總劑量)。

本品上市後,罕見本品單用或與其他抗糖尿病藥物聯合套用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腫的報告。已報告上市後套用本品的不良事件可能與容積增加有關(即充血性心衰、肺水腫和胸腔積液)。非罕見黃斑水腫。詳見注意事項,根據本品上市後的套用經驗,罕見發生血管性水腫和蕁麻疹的報告。

實驗結果異常
血液學:本品可致患者的平均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下降,且與劑量相關(個別試驗中,平均血紅蛋白和血球壓積的減少可分別達到1.0g/dl和3.3%)。單用本品或與其它降糖藥物合用時,血液學指標改變的時間和程度是相似的。本品與二甲雙胍合用組患者貧血的發生率較高,可能與本品治療前患者血紅蛋白和血球壓積水平較低有關。本品亦可致白細胞計數輕度下降。血液學指標降低可能與本品可增加血容量有關。

血清轉氨酶:
共有4598例患者接受本品治療的多項臨床試驗中,服用時間約為3600病人年,無證據表明有藥物所致的肝毒性反應或谷丙轉氨酶水平升高發生。

在安慰劑或陽性藥物對試驗中,谷丙轉氨酶水平超過正常上限3倍的可逆性升高的發生率分別為:馬來酸羅格列酮組0.2%,安慰劑組為0.2%,陽性對照組0.5%。高膽紅素血症的發生率分別為:馬來酸羅格列酮組0.3%,安慰劑組0.9%,陽性對照組1%。

在長期開放的臨床試驗中,谷丙轉氨酶的升高超過正常上限3倍的發生率分別為:馬來酸羅格列酮組0.35/100病人年,安慰劑組為0.59/100病人年,陽性對照組為0.78/100病人年。本品上市前的臨床試驗中,無一例特發性藥物反應性肝功能衰竭。本品上市後有肝酶升高超過正常上限3倍或以上及肝炎的報告(詳見注意事項)服用本品後可觀察到患者血脂指標血脂發生改變。本品單用較安慰劑,與磺醯脲類藥物合用較單用磺醯脲類及與胰島素合用較單且胰島素食慾增加不常見。在本品與二甲雙胍合用較單用二甲雙胍,以及與本品和二甲雙胍、磺醯脲類合用(三藥治療)較二甲雙胍和磺醯脲類合用便秘常見;單用較安慰劑、與磺醯脲類以及與胰島素合用較單用胰島素便秘不常見。便秘嚴重程度通常為輕至中度。

藥物安全性評價進展

馬來酸羅格列酮評價馬來酸羅格列酮評價

1、肝臟毒性:FDA不再要求羅格列酮在治療第一年每2個月檢查一次肝酶
上市之初,糖尿病醫生對羅格列酮最關注的就是肝臟反應,因為導致曲格列酮退出市場的主要原因正是肝臟毒性。有研究顯示,曲格列酮分子結構中含有一個類似維生素E的結構,該結構經過體內代謝後的代謝產物可對肝臟產生一定的毒副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肝損是噻唑烷二酮類藥物的共同特徵。因羅格列酮的分子結構中並不含有類似結構,因此不會產生特別的肝臟毒性反應。這一點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全球其他國家,都已經得到了大量臨床試驗的證實。在全球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中,羅格列酮組(5000多例)、安慰劑組(500多例)以及雙胍類、磺脲類組的肝臟轉氨酶變化程度均類似,羅格列酮組的肝臟損害發生率並不超過其他各組1。因此FDA已經將說明書中“服用馬來酸羅格列酮第一年每2個月查一次肝酶”的要求去掉了2。眾所周知,中國是個肝炎大國,對藥物的肝臟反應要求尤其嚴格。在我國人群(包括B型肝炎和C型肝炎患者)中進行的I~IV期臨床研究結果表明,羅格列酮沒有明顯的肝臟毒性作用3,無與用藥相關的轉氨酶升高3倍以上的病例出現,並且轉氨酶升高的比例在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和陰性的患者之間沒有顯著差異,提示對肝臟已經受到病毒感染的患者而言,服用羅格列酮並不會增加肝臟損害。根據藥物不良反應的檢測數據,羅格列酮在中國市場上市4年以來,無1例嚴重肝臟毒性反應的報告。此外,羅格列酮還可以減輕肝臟脂肪沉積,降低非酒精性肝炎的組織標誌物4。但需要指出的是,對活動性肝病或是轉氨酶升高超過正常上限2.5倍的患者並不推薦使用。

2、體重增加:與胰島素敏感性增加相關,內臟脂肪比例降低
單用羅格列酮可以出現體重的輕微增加,其與磺脲類合用時體重增加較明顯,但這種體重增加是有一定限度的,到平台期後可保持穩定,並且呈劑量依賴性5。引起體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隨著血糖控制的改善,尿糖減少和熱量儲留。這種體重的增長往往還伴隨脂肪分布的改變,即與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的內臟脂肪減少而皮下脂肪增加,也就是內臟/皮下脂肪的比例降低6。因此,體重增加是胰島素敏感性增加的結果。此外,體液瀦留也是造成體重增加的另一個原因。

3、水腫:專家共識已有明確評價與對策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單用時水腫的發生率為3%~5%,與胰島素合用時更明顯。水腫是噻唑烷二酮類藥物的共性,呈劑量相關性。水腫與多種因素有關:腎臟排鈉減少和水鈉瀦留增多導致血漿容量增加;與胰島素合用可產生協同作用,動脈血管擴張導致鈉的重吸收和細胞外液的增加;血管通透性內皮生長因子生成增加導致血管通透性增高。出現水腫後可採取限制鈉鹽攝入以及使用利尿劑等措施。

曾有人表示擔心,水腫是充血性心衰的症狀之一,那么噻唑烷二酮類藥物是否會導致充血性心衰的發生,尤其是眾多糖尿病患者又同時合併心臟病?針對這一問題,美國心臟病學會(ACC)和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在2003年發表的專家共識7中指出:①臨床上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單用或與磺脲類、二甲雙胍合用,充血性心衰的發生率很低,與安慰劑接近(<1%);②噻唑烷二酮類藥物與胰島素合用時,充血性心衰發生率升高到1%~3%;③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對血糖控制的改善有肯定作用,對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血脂血壓、炎症標誌物、內皮功能、纖溶狀態等)有潛在的益處8。在中國的臨床試驗中發現,羅格列酮治療52周,經心臟彩超檢查顯示,心功能與基礎值相比無顯著差異。新近完成的一項雙盲研究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合併充血性心衰(NYHA分類Ⅰ級或Ⅱ級)的患者接受為期52周的羅格列酮治療後,心血管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沒有明顯改變9。但在臨床套用中我們仍應注意:①對NYHA分類Ⅰ級或Ⅱ級的患者,可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對NYHA分類Ⅲ級或Ⅳ級的患者,不推薦使用。②如使用過程中患者體重增加4公斤以上,應考慮減量。③老年患者合併高血壓者應慎用。

4、低血糖和胃腸道不良反應:具有顯著優勢
羅格列酮單用時低血糖和胃腸道不良反應少見。在一項涉及4000例患者的雙盲臨床試驗中,低血糖和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是0。6%和2.3%,遠低於磺脲類(低血糖發生率為5.9%)和二甲雙胍(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6%)。此外,羅格列酮與磺脲類或二甲雙胍聯用時,在增加患者達標率的同時,可相應減少磺脲類或二甲雙胍的劑量;與磺脲類或二甲雙胍單用至最大劑量相比,其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降低。

在特殊人群中的套用

馬來酸羅格列酮馬來酸羅格列酮

全球糖尿病患者已逾1.2億,中國有近4000萬,並且呈快速增長的態勢。隨著人口老齡化及糖尿病患者壽命的延長,中老年、合併心臟疾病、合併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數也在不斷增長,這些特殊人群的用藥安全性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於神經調節能力下降,糖原儲備減少,容易出現低血糖現象。和其他口服抗高血糖藥物相比,磺脲類由於低血糖反應明顯,在高齡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值得關注。研究結果表明,羅格列酮的藥代動力學不受年齡的影響,對於老年患者是安全可靠的,不需要調整藥物劑量10。

2型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的發展,其中一部分患者出現腎臟併發症,而另一些患者則可能同時合併其他腎臟疾病。對於腎功能輕到中度受損的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試驗已經證實羅格列酮是安全可靠的,不會加重腎臟病變的發展,不需調整藥物劑量11。

2型糖尿病患者由於存在胰島素抵抗,多數合併肥胖,在新版《亞太地區2型糖尿病實用目標與治療指南》和《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已被列入治療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線用藥。對於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伴隨有高血壓、血脂紊亂等以胰島素抵抗為共同病理基礎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噻唑烷二酮類藥物也被推薦作為一線用藥。臨床試驗結果表明,羅格列酮對於肥胖和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同樣安全有效12。

2型糖尿病患者隨病程發展常需要聯用多種抗高血糖藥物,同時患者通常合併多種疾病,如高血壓、血脂紊亂等,需要服用多種藥物,因此必須重視藥物間的相互作用。藥代動力學方面,羅格列酮主要通過細胞色素P450酶系統的CYP2C8途徑代謝,少數通過CYP2C9途徑代謝13。CYP2C8途徑是一條比較特殊的代謝通路,僅有極少數藥物通過此途徑代謝。而我們所熟悉的大多數抗高血糖藥物,如磺脲類、二甲雙胍、阿卡波糖,以及常用的尼非地平、地高辛、華法林、雷尼替丁等都是通過細胞色素CYP3A4途徑代謝的。因此,羅格列酮的代謝並不影響其他藥物,也很少受其他藥物的影響,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罕見。

在多囊卵巢中的套用。過去醫生為了使多囊卵巢綜合症(PCOS)術後月經形成規律,腹腔鏡手術後還要再用人工周期(雌激素孕激素序列吃21天)。最新研究發現這是不科學的,其一,無法判斷多囊卵巢綜合症手術的效果;其二,多囊卵巢綜合症本來體內雌激素蓄積多,使用雌激素會加重水鈉儲留,雌激素清除速度降低,不利於減肥降重,也導致垂體功能減弱不能排卵,更沒法懷孕,與我們治療的初衷相違背。

多囊卵巢綜合症術後藥物輔助也是必要的,但是要根據分型來用藥,比如持續性高雌激素血症型,就套用克羅米芬對抗和促排卵;高雄血症型,就套用達英-35和羅格列酮等對抗;如果是胰島素抵抗肥胖型的,就應該用二甲雙胍+羅格列酮調脂降糖;如果是高泌乳素血症型,就要用溴隱亭;如果是高皮質醇型,就要用強的松+羅格列酮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多囊卵巢綜合症除應檢查激素6項外,還應該檢查血糖、胰島素釋放試驗和脂肪代謝相關檢查,有些還要查皮質醇,以確定雄激素來源。因為高胰島素可導致卵巢雄激素分泌增高,糖脂代謝紊亂,不用胰島素增敏劑(羅格列酮),就無法降低雄激素,恢復排卵而受孕。皮質醇增高的高雄血症,只能用強的松有效,而不可用雌激素,因為通過負反饋機制,抑制FSH分泌,導致不排卵,這就是避孕呀。­

多囊卵巢綜合徵(PCOS)的主要病理生理學變化是代償性高胰島素血症(HI)和胰島素抵抗(IR),由此產生:①高雄激素(HA)和高黃體生成激素(HLH)引起的無排卵性生育障礙;②糖脂代謝異常導致遠期代謝併發症,因此利用胰島素增敏劑(ISA)可降低血胰島素(INS)水平,使卵巢和腎上腺合成及釋放雄激素減少,改善生殖功能,防止代謝併發症,如調脂降血糖等。

越來越多的資料顯示:胰島素增敏劑可通過調節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調節血管重建,來降低血管損傷所致的內膜增生,從而減少冠脈支架植入術後的血管重建和再狹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內皮細胞功能異常。因此,胰島素增敏劑,不但能改善糖脂代謝,且可能對改善代謝綜合徵乃至治療心血管疾病均有益處。

注意事項

馬來酸羅格列酮馬來酸羅格列酮

心衰及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使用:
本品與其它噻唑烷二酮類藥物類似,單用或與其它抗糖尿病藥物合用可引起液體瀦留,有加重充血性心衰的危險。應嚴密監測患者心衰的症狀和體徵。尚無嚴重心衰患者參加的臨床研究,故本品不推薦用於這類病人。

在由II型糖尿病患者參加的三個26周的臨床研究中,216人服用4mg本品加胰島素,322人服用8mg本品加胰島素,338人單用胰島素。入選病人的糖尿病病史較長、多伴有其它疾病,如周圍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缺血性心臟病、血管疾患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在這些試驗中,本品與胰島素合用組水腫、心力衰竭和其它心血管疾患的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稍高於胰島素單用組和安慰劑組。發生上述不良事件的患者多為老年、糖尿病病史長的患者。這些心血管不良事件在4mg和8mg劑量均可見。但是,上述資料並不能用以說明聯合治療時具有上述危險因素的病人均有發生心衰的危險。固定劑量試驗中雙盲治療期間,本品與胰島素合用治療組中10例出現心力衰竭,其中3例既往無充血性心衰史或其它心臟疾患。

在2型糖尿病伴有慢性腎衰患者的雙盲臨床研究中(112人服用4mg或8mg本品+胰島素,108人使用胰島素),本品與胰島素合用組與單用胰島素組出現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無差異。鑒於羅格列酮的作用機制它僅在內源性胰島素存在的條件下才可發揮作用,故本品不宜用於1型糖尿病治療。

低血糖:本品與其它降糖藥合用時,患者有發生低血糖的危險,必要時可減少合用藥物的劑量。

水腫:水腫患者應慎用本品。在健康志願者參加的臨床試驗中,受試者服用本品8毫克/日,一日一次,連續服用8周。結果表明,與安慰劑組相比,給藥組平均血容量增加具有統計學意義。像其它噻唑烷二酮類藥物一樣,本品可引起液體瀦留,故有加重或導致充血性心衰症狀、體徵的危險。這種液體瀦留罕見表現為體重迅速增加及過度增加。應嚴密監測所有特別是正同時使用磺醯脲類藥物或胰島素治療、輕中度心衰或有心衰危險的患者與液體瀦留相關不良反應的體徵和症狀(見注意事項),2型糖尿病患者參加的對照臨床試驗中,服用本品的患者有出現輕度至中度水腫的報導,且可能與劑量相關。當本品與CYP2C8抑制劑或誘導劑聯合套用時,可能需要密切地監測糖控制情況,並調整羅格列酮的用藥劑量(參見用法用量、藥物相互作用,藥代動力學)。

體重:本品單用和與其它降糖藥合用可出現體重增加,且具有劑量相關性。體重增加的機制尚不清楚,但有可能為體液瀦留和脂肪重新分布的共同作用的結果。本品上市後,罕見臨床試驗中所觀察到的體重異常快速增加的報導。出現體重異常增加的患者應檢測液體蓄積和容量相關的事件如過度水腫及充血性心衰。

血液學
本品單藥治療或與其它降糖藥合用對照臨床試驗中,可見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下降(個別試驗中的平均血紅蛋白和血球壓積的減少可分別小於或等於1.0g/dL和3.3%)。此改變主要出現於服藥的前3個月或發生於劑量增加後。服用本品患者可見輕度白細胞計數減少。上述改變可能與本品治療後引起的血容量增加有關,也可能與用藥劑量相關(詳見不良反應)。

排卵
本品同其它噻唑烷二酮類藥物一樣,可使絕經前期和無排狼型伴胰島素抵抗的婦女恢復排卵。女性患者如不注意避孕,則有妊娠的可能。雖然在臨床前研究中可見激素失調,但此發現的臨床意義尚未知。如出現未預期的月經紊亂,則應評估繼續使用本品是否有益。

肝臟反應
噻唑烷二酮類的另一藥物曲格列酮在臨床套用中與特異性肝臟毒性有關,且有肝功能衰竭、肚移植及死亡的罕見報告。在對照試驗中,曲格列酮組ALT水平超過正常上限3倍的發生率較安慰劑組高。少數可逆性黃疸亦見報導。在共有4598例患者接受本品治療的多項臨床試驗中,服用時間約為3600病人年,無證據表明有藥物所致的肝毒性反應或ALT水平升高發生。在對照試驗中,ALT水平超過正常上限3倍的發生率分別為:馬來酸羅格列酮組0.2%,安慰劑組0.2%,陽性對照組0.5%。服用馬來酸羅格列酮患者的ALT升高均為可逆性,且與服用本品的因果關係尚不確定。

本品上市後,有肝炎和肝酶升高大於3倍的報告。在這些報告的病例中,雖然因果關係並未確立,但極罕見有威脅或不威脅生命的肝功能衰竭的報告。在這些報告的病例中,雖然因果關係並未確立,但極罕見有威脅或不威脅生命的肝功能衰竭的報告。羅格列酮在化學結構上與曲格列酮相關,曲格列酮在臨床套用中與特異性肝臟毒性有關,且有肝功能衰竭、肝移植及死亡的罕見報告。現已退出美國市場。鑒於明確羅格列酮肝臟安全性的一些長期大規模的對照臨床試驗結果及上市後臨床套用安全性資料正在收集中,故推薦服用本品的患者定期監測肝功。

病人開始服用本品前應檢測肝臟轉氨酶,服藥後根據醫生囑定期複查肝酶。若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轉氨酶升高(ALT>正常上限的2.5倍)時,則不應服用本品。所有患者在初次服用本品前應檢測肝功,在有任何臨床需要的情況下,需按醫囑定期複查。對於本品治療前或治療中肝酶略高的患者,應分析其肝酶升高的原因。對肝酶輕度升高的患者,服用本品應慎重,適當縮短臨床隨訪時間,增加肝酶檢測頻率,以確定肝酶升高是否緩解或加重。如果服用本品的患者ALT大於正常上限3倍時,則需儘快複查肝酶。若複查結果肝酶仍大於正常值3倍以上時,則應停止服用本品。

尚無臨床試驗以評價服用曲格列酮出現肝臟異常、肝損傷或黃疸的患者再服用羅格列酮的安全性。對於服用曲格列酮後出現黃疸的患者不推薦服用本品。如果患者出現肝功異常徵兆如:不明原因的噁心、嘔吐、腹痛、乏力、厭食或尿色加深,應檢測肝酶。是否繼續用本品治療取決於臨床及實驗室數據結果評價。如出現黃疸,則需停藥。實驗室測定:應定期檢測空腹血糖及HbA1c。建議患者在服用本品前檢測肝功,服藥後亦需定期檢測肝功。

眼部疾病
非常罕見本品套用中新發生或加重糖尿病性黃斑水腫,伴有視力下降的上市後報告。大多數患者還同時伴有外周水腫。有些病例中,停藥後黃斑水腫消失或改善。如果患者出現視力障礙,醫生應該警惕黃斑水腫的可能性。

病人須知

馬來酸羅格列酮馬來酸羅格列酮

1.飲食控制是2型糖尿病治療的首選措施。限制熱量、減輕體重和增加運動可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故其不僅是2型糖尿病的基本治療,且可有效地保持藥物療效。

2.2型糖尿病患者應按要求控制飲食,並定期監測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告知患者,需治療2周后方可見血糖降低,2-3個月可觀察到療效。同時告知患者開始服用本品前需檢測肝功,服藥後應根據醫生醫囑定期複查肝酶。在有任何臨床需要情況下,需按醫囑定期複查。若出現不明原因的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痛、乏力、厭食或尿色加深,應立即就診。

3.在服用本品治療期間如出現體重驟增、水腫、氣短或其它心力衰竭的症狀時,需及時諮詢醫生意見。

4.本品可用於空腹或進餐時服用。

5.應對患者及其家屬說明,本品與其它口服降糖藥合用可能發生低血糖的危險性、低血糖症狀及處理、以及易引起低血糖發生的原因。

6.本品可使伴有胰島素抵抗的絕經前期和無排卵型婦女恢復排卵,因此建議患者服用本品時,需採取避孕措施。以上不良反應還未經過專門的臨床研究,因此其發生率尚未知。

評價

馬來酸羅格列酮安全性充分可靠
大型研究證實,馬來酸羅格列酮能持久控制血糖長達5年

安全性充分可靠。在2009年第69屆美國糖尿病學會年會(ADA)上公布了一項名為RECORD的臨床試驗研究結果。該試驗再次證實,口服降糖藥物馬來酸羅格列酮聯合傳統口服藥二甲雙胍或磺脲類藥物治療糖尿病,能夠更持久地控制血糖。

RECORD是一項於2001年啟動的大型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該研究的對象包括4447名患者,對在二甲雙胍或磺脲類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馬來酸羅格列酮與二甲雙胍和磺脲類藥物聯合治療的患者情況進行了比較。研究人員發現,研究的第五年,在傳統藥物磺脲類或二甲雙胍的基礎上加用馬來酸羅格列酮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最重要的整體血糖監測標準)分別下降了0.28%和0.44%。而用兩種傳統藥物聯合治療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好的僅下降0.18%(在二甲雙胍基礎上加用磺脲類),在磺脲類的基礎上加用二甲雙胍甚至上升了0.1%。這一結果表明,馬來酸羅格列酮聯合二甲雙胍或磺脲類治療在第五年能夠更有效控制血糖。這意味著患者將擁有一種能有效控制血糖至少達5年的治療選擇。

據介紹,中國糖尿病患者中約有90%~95%為2型患者。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根本病因之一,而馬來酸羅格列酮能改善胰島素抵抗,有助於人體對自身分泌的胰島素產生更好的反應。

另外,RECORD研究證實,服用馬來酸羅格列酮的患者與服用二甲雙胍和磺脲類藥物的患者在心血管住院治療和心血管死亡的總體發生率上相似。“RECORD得出結論:與已經使用了幾十年的最常用的二甲雙胍和磺脲類藥物相比,羅格列酮不會增加心血管死亡或住院的總體風險。”RECORD研究指導委員會主席、紐卡斯爾大學教授PhilipD.Home博士說。

相關新聞

羅格列酮藥物專利的“矛”、“盾”之辯羅格列酮藥物專利的“矛”、“盾”之辯

羅格列酮藥物專利的“矛”、“盾”之辯
馬來酸羅格列酮是近年來上市的重磅炸彈級藥物,其基本化合物專利是EP306228,申請日為1988年8月26日,1989年3月8日公開。1993年後,作為選擇發明,葛蘭素公司從EP306228公開的範圍中,優選出羅格列酮的馬來酸鹽在中國申請並獲得了專利ZL97122519。

在注意到該專利後,國內絕大多數企業在開發羅格列酮時紛紛繞道而行,通過形成其它鹽或不成鹽的形式避開了該專利。令國內十幾家企業焦慮不安的是專利ZL98805686,它通過PCT(專利合作條約)程式進入中國,2003年7月2日獲得授權。按專利的權利要求書來看,該專利保護了含有一定劑量範圍羅格列酮的組合物,包括形成任何鹽和作為游離鹼的羅格列酮。該劑量範圍涵蓋了國內企業羅格列酮藥物申請的所有製劑規格,因而成為糾紛衝突所在。

羅格列酮的專利糾紛不只發生在中國。2003年9月,印度的非專利藥製造商Dr.Reddy向美國FDA遞交羅格列酮的ANDA申請(簡略新藥申請),挑戰FDA橙皮書中葛蘭素公司羅格列酮專利之一的US5741803號專利(條款IV專利證明)。

同被中印製藥企業看好的羅格列酮,中國企業在本土受到專利侵權困擾時扮演的是一個被動角色。而印度的Dr.Reddy在本土與葛蘭素抗爭的同時,則把專利規則用作攻擊之矛,在謀求產品早日上市的同時覬覦180天的市場獨占權,一躍變為一個攻擊手,在美國打響了羅格列酮專利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