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連圓

以白石脂、龍骨、乾薑、黃連、白礬為藥引,主治小兒冷熱不調,泄瀉煩渴,米谷不化,腹痛腸鳴;或下痢膿血,里急後重,夜起頻並,不思乳食,肌肉消瘦,漸變成疳。

簡介

名稱:香連圓

拼音:XiānɡLiánYuán

處方

白石脂龍骨乾薑(炮)、黃連(去須、微炒)、白礬(煅),各半兩。

製法

上件藥搗,羅為末,醋煮麵糊和圓,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治小兒冷熱不調,泄瀉煩渴,米谷不化,腹痛腸鳴;或下痢膿血,里急後重,夜起頻並,不思乳食,肌肉消瘦,漸變成疳。

用途用量

每一歲兒服十圓,米飲下,乳食前服。如煩渴,煎人參湯下,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日三、四服。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中藥方劑之香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