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橘湯

香橘湯,來源於《仁齋直指》卷五,由香附、半夏、橘紅等組成,主要治於七情所傷,中脘不快,腹脅脹滿。

香橘湯

正文

香橘湯

來源

《仁齋直指》卷五。

組成

香附(炒) 半夏(制) 橘紅各60克 甘草(炒)22.5克

用法

上藥銼末。每服9克,加生薑5片,大棗2枚,煎服。

主治

七情所傷,中脘不快,腹脅脹滿。
按:本方原名“香橘丸”,與劑型不符,現據《普濟方》卷一八二改。

配圖

相關連線

中藥方劑之香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