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圓

香薷圓,中藥藥方,組方摘自《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主治嘔噦噁心,口苦舌乾,肢體睏倦。

【處方】

香薷(去土)、紫蘇(莖葉.去粗梗)、乾木瓜,各一兩了。丁香茯神(去木)、檀香藿香葉、甘草(炙),各五錢。

【炮製】

右為細末,煉蜜和圓,每兩作三十圓。

【功能主治】

治大人、小兒傷暑伏熱,躁渴瞀悶,頭目昏眩,胸膈煩滿,嘔噦噁心口苦舌乾,肢體睏倦,不思飲食,或發霍亂吐利轉筋,並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一圓至二圓,細嚼,溫湯下,或新汲水化下亦得。小兒服半圓,不計時候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1]

中藥方劑之香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