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吃

基本信息

香港小吃簡介

香港是美食天堂,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在此匯集。西餐、中餐味正宗;各國風味菜在當地都能品嘗得到,但伊斯蘭風味菜較為少見。中餐以粵菜為主,兼收國內各大菜系的代表作。海鮮非常流行,連皮蛋瘦肉粥都加鮑魚點綴。香港是廣東“湯文化”的發揚光大者,也是“茶文化”的開拓創新者。香港的用餐環境、人文氣氛、服務態度都會讓人大開眼界,心滿意足。入夜後,廟街有一些特色小菜,是典型的大眾小吃。著名的港式小吃有雲吞麵、欲蛋、牛丸、清湯腩、牛雜等。香港還有一些很具特色的熟食檔,又名“大排檔”。您可以在那兒品嘗一些當地極具特色的咕嚕肉、椒鹽賴尿蝦等。

香港小吃文化

起香港小吃,真是數不勝數,鳳梨包、奶茶、蛋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頭最愛,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19款香港經典特色小吃。
香港作為亞洲的美食之都,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在香港的大街小巷,都可以感受到美食無國界的樂趣。香港美食種類繁多,烹飪方法花樣百出……絕對讓你可以從早吃到晚。
涼茶
1、涼茶
涼茶是廣東、港澳地區民間用複方或單味土產草藥煎熬而成的飲料,民間流傳著“飲一杯涼茶,不用找醫家”之說。香港飲茶風氣盛行,大大小小的涼茶鋪成為香港的標誌之一。涼茶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有王老吉涼茶、三虎堂涼茶、黃振龍涼茶、大聲公涼茶、二十四味涼茶等品牌,口味和功效也不同。
龜苓膏
2、龜苓膏
龜苓膏以鷹嘴龜、土茯苓、生地、蒲公英、銀花的藥材做出的中藥冰品,因為味苦,不少店家還在其中加入甜甜的紅豆沙,使這款中藥也有了甜品的味道。香港天氣炎熱,吃龜苓膏來清熱解毒是很流行的方式。
牛肉丸
3、牛肉丸
香港牛肉丸以筋道多汁聞名,咬勁十足,在周星馳的電影《食神》被誇張到可以用來當桌球打。傳說清順治年間,江南王家精心研製出了特色牛丸,後王家後人輾轉來到香港,牛丸也就成了香港的名小吃,甚至得到英國女王的喜愛,也稱“貢丸”。牛肉丸一般與粿條一起煮食,也可以用蝦仁、腰果等配料烹熘,或是佐以鵪鶉蛋、芙蓉球一起油炸,吃起來外酥里嫩,甜潤可口。
 鮮蝦雲吞麵
4、鮮蝦雲吞
香港的鮮蝦雲吞麵就像上海的小籠包一樣,是不得不嘗的美食傑作。雲吞個個有嬰兒拳頭大,餡全部是完整的大個鮮蝦做的。麵條要用雞蛋面做成,口感筋道。湯麵也十分講究,要用豬骨、大地魚乾、蝦皮熬至而成。具備了這些工藝,才可稱得上是正宗的港式雲吞麵。
魚蛋粉
 5、魚蛋粉
魚蛋又叫魚肉丸子,味道細膩鮮美。魚蛋粉是以爽滑幼細的米粉為主料,以大地魚乾、豬骨熬湯作為湯底,再加上魚蛋、牛丸、炸肉卷、魚塊等配料製成。米粉入口香滑,配料則各有風味。
牛腩
6、牛腩
牛腩是牛的肚皮部分,周圍有筋膜,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是經典的粵菜材料,特色小吃之一。在香港,牛腩的吃法一般為咖喱牛腩清湯牛腩,並衍生出牛腩面、牛腩粿條。正牌的牛腩一定要將牛腩與牛骨一起煲熬數小時,使牛腩綿軟可口,同時使精華溶於湯中。清湯牛腩還會加入白蘿蔔,更加美味爽口。
7、煎釀三寶
這是香港人對三種同類的常見街頭小吃的統稱。做法與肉釀豆腐類似,是把攪碎成肉泥的鯪魚肉釀在茄子、青椒和豆腐這三種食品中,然後放入油鍋里煎,於是稱作“煎”“釀”“三寶”。吃的時候通常會使用竹籤串著,像吃魚蛋一樣。再醮上醬油。除了以上三種食物之外,間中會有鯪魚肉釀大香菇、釀紅腸、雲吞皮、香腸、燈籠椒等。
雞蛋仔
8、雞蛋仔
介紹:香港地道街頭小吃之一。以雞蛋、砂糖、麵粉、淡奶等造成汁液,倒在兩塊特製蜂巢狀鐵制模版的中間,放在火上烤成。倒出來的雞蛋仔呈金黃色,有蛋糕的香味,加上中間是半空的,咬下時口感特別。現在有些店家在傳統的雞蛋仔中增添了朱古力、椰絲、黑芝麻等不同口味。
車仔面
9、車仔面
是香港一種廉價麵食。販賣熟食的小檔擠滿街道,販賣車仔面的木頭車中放置金屬造的“煮食格”,分別裝有麵條和配料,配料通常有魚蛋、牛丸、豬皮、豬紅、蘿蔔等平價菜色。顧客可為麵條自由選擇配料,通常十多塊錢就可飽吃一頓。
碗仔翅
10、碗仔翅
香港常見的街頭小吃之一,以前通常由小販在街邊販賣,因以小碗盛載而得名。在從前,不少小販向酒家拿些零散的魚翅,加入冬菇、木耳、豬肉絲、高湯加入味素、馬蹄粉等煮成。吃時通常加入胡椒粉、浙醋、麻油等調味,亦可以加入魚肉、生菜絲等。現在的碗仔翅以冬粉做主料,已經沒有魚翅的成分,但風味依然不容錯過。
 奶油多
11、奶油多
香港茶餐廳特色小吃之一,簡單來說是烘麵包(吐司/多士)先塗上奶油(牛油),再加上煉奶,食用時能夠吃出的牛油的香味和煉奶的香甜,所以味道很好。與這種小吃同類的有:奶醬多(煉奶+花生醬多士)、油占多(鮮油+果醬多士)等。
乾炒叉燒意
12、乾炒叉燒意
“乾炒叉燒意”把中西文化溶合得天衣無縫,是不折不扣、此地獨有的“香港風味”。它是用醬油炒意大利麵拌以肥美的廣東叉燒。中西材料俱備,再加上香港的茶餐廳一向以火爐足、鑊氣夠而成名。
鳳梨油
13、鳳梨油
鳳梨油最好的吃法是將新鮮出爐的鳳梨包夾上一大塊冰冷的牛油,這樣牛油就會被鳳梨包的熱力影響而溶化在包身的中間位置,包身會被溶化的牛油變成金黃色,而食用時鳳梨油與鳳梨包不同之處是能夠吃出濃厚的牛油的香味。
法蘭西多士
14、法蘭西多士
把方包切片,去皮,在中間搽上花生醬,做成花生醬三文治,用雞蛋混和花奶製成蛋漿,將花生醬三文治兩面均勻的沾上蛋漿,再放到油鍋去輕炸至金黃色。把炸好的西多士略去油,然後在上面放一塊厚切的牛油。
鴛鴦奶茶
15、鴛鴦奶茶
它是標準的香港發明。混合了奶茶的香滑以及咖啡的濃郁香味。喝下去,有一點兒酸,一點苦澀…總之是難以形容。
糖不甩
16、糖不甩
顧名思義就是甩不掉的東西,形似湯圓,取其甜蜜美滿之意。把糯米粉煮熟,挪搓成粉丸,在鐵鍋中用滾熱的糖漿煮熟,然後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絲的煎雞蛋伴食,口感絕對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膩、味香四溢、老少鹹宜。
楊枝甘露
17、楊枝甘露
楊枝甘露是一種港式甜品,於1984年由香港利苑酒家首創。柚子拆成肉,芒果則切粒,拌在西米、椰汁及糖水中,雪凍後食用。有些甜品店更在楊枝甘露中加入雜果或燕窩。楊枝甘露的味道,又被製作成其他食品,例如楊枝甘露蛋糕、楊枝甘露布甸、楊枝甘露雪條等。
雙皮奶
18、雙皮奶
雙皮奶,顧名思義,乃含雙皮之奶也,完全用牛奶製作,第一層奶皮甘香,第二層香滑,配合得天衣無縫,故名“雙皮奶”,冷吃熱食均可,一樣的美味無敵。喜歡的話還可以加入蓮子、紅豆一起蒸,更是營養豐富,美容佳品。
薑汁撞奶
19、薑汁撞奶
薑汁撞奶主要是依靠薑汁和牛奶在一定溫度範圍(40度-100度)內發生化學作用,使牛奶凝固製作而成。傳統的製作方法中“撞”的步驟是為了讓牛奶的溫度稍微降低,使成品口感更好。

經典香港小吃做法

香港齋腸粉的做法
齋腸粉-飯菜香港小吃齋腸粉-飯菜香港小吃

1.鍋中入油,炒香蝦皮和蒜泥,盛出備用。
2.將粘米粉,生粉,鹽,油(加油後腸粉會更滑),水一起兌勻,放入蔥花和炒好的蝦皮蒜泥,攪拌均勻無顆粒。(用打蛋器攪拌會讓粉質更細膩)
3.平盤中刷一層薄薄的油。蒸鍋大火將水燒開。
4.將一勺米粉漿倒入平盤中,搖晃均勻,擺平,大火入蒸鍋蒸2分鐘即可。
5.蒸好的每一片腸粉可以直接捲起來,也可以放入蝦仁,素菜等。(前後蒸了近十次,如果有大的蒸鍋和方形蒸盤,可以只蒸三四次直到米粉用完為止)
6.最後將捲起的腸粉切斷,擺入盤中,灑芝麻,淋上生抽或豉油,辣椒醬即可。

避風塘炒蟹的做法:

避風塘炒蟹-香港小吃避風塘炒蟹-香港小吃

1.準備材料

2.先用20毫升白酒從蟹嘴中灌入,等蟹醉後將其身體刷乾淨,斬件分成5部分。

3.將斬件的蟹用白酒略微醃製一下,全部拍上澱粉備用。
4.蒜蓉,薑末,蔥末,豆豉先用油浸泡一天備用,
5.起油鍋,油可以多倒一些,8成熱時,放入蟹肉,蒜蓉炸香後撈起。
6.鍋內留一些余油,將泡製一天的4中佐料倒入鍋中,放入乾辣椒碎一起炒香。
7.接著放入炸香的螃蟹,倒入生抽,一勺白糖,黃酒,繼續伴炒入味。
8.看到蒜蓉都炒成焦黃色時,倒入部分麵包糠增加色澤,
9.等麵包糠與佐料全部融合入味時,即可撈起盛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