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腺瘤

食管良性腫瘤之一。食管良性腫瘤很少見,在食管腫瘤中僅占1%。發病年齡較食管癌小,症狀進展緩慢,病期長。腫瘤呈圓形、橢圓形或馬蹄形,有完整的包膜,質堅韌,切面呈灰白色,有旋渦狀結構瘤塊,直徑2~5cm,但有時間可達10cm上,包繞長段食管。

發病機理

良性腫瘤,向管腔內生長,可以侵犯黏膜,影響食管通暢。如果腫瘤向外生長,可以很大也無症狀,或出現壓迫症狀。

臨床症狀

臨床上無症狀,瘤體又很小可定期隨診觀察,不必急於施行手術治療。瘤體較大臨床上呈現症狀或雖無症狀但發現腫瘤後引致病人心情憂慮不安者,均宜施行摘除術。術中如損破黏膜則需作間斷內翻縫合,再縫合肌層並覆蓋以縱隔胸膜。向內生長的腫瘤,早期出現吞咽困難,食物一過性停滯感,如侵及黏膜,有血管破裂,可出現嘔血;向外生長的良性瘤,長到一定體積也會壓迫食管,出現咽下困難。

診斷

食管良性腫瘤常無特殊症狀體徵,病人主訴咽下困難或發生過嘔血者,應作X線食管鋇餐檢查以幫助診斷;食管鏡對判定腫瘤大小、性質有診斷價值。

輔助檢驗

X線鋇餐檢查,可見食管充盈缺損,並可見腫瘤的軟組織陰影。在常見的平滑肌瘤中,鋇餐顯示食管黏膜外的局限性壓跡,其上下清晰銳利,黏膜完整。

食管鏡檢查

可見黏膜外腫物凸向腔內,黏膜正常。不宜採取活組織

治療

對年老體弱者不適合開胸手術,應觀察隨診。對較小的帶蒂的腫瘤可經食管鏡摘除,但大多數病例需要開胸手術摘除。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