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匠鄉

鞍匠鄉地處承德縣西南部,東連新杖子鄉,南接劉杖子鄉,西鄰東小白旗鄉,北接灤平縣。總面積189.48平方公里。下轄13個行政村,141個村民小組。2006年全鄉5235戶,總人口16401人。其中農業人口15915人,非農業人口486人。

基本信息

概況

鞍匠鄉地處承德縣西南部,東連新杖子鄉,南接劉杖子鄉,西鄰東小白旗鄉,北接灤平縣。總面積 189.48平方公里。下轄13個行政村,141個村民小組。2006年全鄉5235戶,總人口16401人。其中農業人口15915人,非農業人口486人。轄鞍匠、嶺溝、下旗、四道河子、大鋪、一間房、黑溝門、大甸子、灣子、六道溝、後溝、南溝等13個行政村。
鞍匠鄉地處白河中上游,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400—550米。發源於東小白旗鄉八道溝村千層溝的白河,貫穿鞍匠鄉 ,流經新杖子鄉、上板城鎮匯入灤河。鞍匠鄉屬縣西部涼溫半溫潤山地氣候, 10℃以上積溫2600——2900℃,年平均氣溫7.9℃,1月平均氣溫-9.4℃,7月平均氣溫22.9℃,年降水量690.8毫米,無霜期為165天。農業氣候災害以乾旱為主,並時有風、雹災。
代碼代碼 130821201:~201鞍匠村 ~202四道河子村 ~203下旗村 ~204嶺溝村 ~205黑溝門村 ~206兩間房村 ~207大鋪村 ~208大甸子村 ~209灣子村 ~210一間房村 ~211南溝村 ~212後溝村 ~213六道溝村

沿革

1958年建鞍匠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189.5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轄鞍匠、嶺溝、下旗、四道河子、大鋪、一間房、黑溝門、大甸子、灣子、六道溝、後溝、南溝等13個行政村。

經濟

鞍匠鄉是典型的農業鄉,糧食作物主要是玉米、穀子、高粱、大豆、小麥。2007年末,全鄉有耕地面積906.2 公頃,糧食播種面積 公頃,總產量 553 萬公斤;林地16600公頃,果園 1600公頃,果品產量 300 萬公斤;畜牧業以雞、豬、牛羊為主。發展“三位一體”沼氣池建設,共建“三位一體”沼氣池1600個,使用率96%以上,推動了全鄉養豬業的發展。2002、2003、2004連續三年獲承德縣“興農杯”稱號。近年來石材資源開發步伐加快,目前建成磐龍、燕東、美石石材廠,又引進外資建成騰躍、坤源、新宏發、興安、石安等石材開採加工企業。到1996年底,石材開採企業3 家,石材加工企業5家,開採石材1.5萬立方米,加工石材4萬平方米,利稅 12萬元,解決剩餘勞動力150人。為進一步擴大石材產業,引進先進技術和人才,把石材向深加工方向發展,安匠鄉加強水、電、路建設,進一步最佳化投資環境,努力打造“燕山紅”品牌,從而推動全鄉經濟快速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