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異薄孔菌

革異薄孔菌

革異薄孔菌是隸屬於多孔菌科的真菌,擔子果一年生,平伏或平展至反卷,左右相連成片或覆瓦狀排列,分布在中國、前蘇聯、波蘭、挪威、瑞典、美國、加拿大。還有其他國家。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革異薄孔菌 
拉丁學名Datroniastereoides(Fr.)Ryv.
真菌真菌

參考文獻FloraoverKjuker,p.42,1968;
Gilbertson&Ryvarden,NorthAm.Polyp.1:230,Fig.107,1986.
同物異名PolyporusstereoidesFr.,Syst.Mycol.1:369,1821.
AntrodiastereOides(Fr.)Bond.etSing.,Ann.Mycol.39:61,1941;Teng,FungiofChina,p.362,1996.
Trametesstereofdes(Fr.)Bres.,FungiPolon.,inAnn.Mycol.1:81,1903;Tai,SyllogeFungorumSinicorump.749,1979.

形態描述

擔子果一年生,平伏或平展至反卷,左右相連成片或覆瓦狀排列,革質或近革質,平展總面積可達20×25cm。菌蓋1-5×3-8cm,厚1-2mm,通常呈長形菌蓋,偶爾呈半圓形或近圓形,表面呈咖啡色或深咖啡色,漸褪為淡煙色,具長絨毛和同心環紋;邊緣薄,色,波浪狀,下側不。菌肉褐色,厚0.5-1mm,與絨毛層間有一條黑線,有時不清楚。菌管淡褐色或淡灰褐色,長0.5-1.5mm。孔面與管同色;管口略圓形到多角形或長形,每毫米3-5個。
菌絲系統二體型;生殖菌絲透明,壁,具鎖狀聯合,直徑2.5-4μm;骨架菌絲淡褐色,厚壁到幾乎實心,直徑2.3-4.5μm。
小囊狀體棒狀,30-45×3-3.5μm。
擔孢子圓柱形,透明、平滑,9-10×3.5-4.5μm。

生態環境

生於闊葉樹腐木上。稀生於針葉樹上。木材白色腐朽。

中國分布

廣西龍津大青山,28923。雲南思茅勐養,23657,24170。

世界分布

中國、前蘇聯、波蘭、挪威、瑞典、美國、加拿大。還有其他國家。

討論

本種的特點是骨架菌絲有色,圓柱形孢子較大,絨毛層與菌肉之間有一條黑線等特徵易與Antrodia屬中的平伏種類區別。

盤點多孔菌科的生物(一)

多孔菌目的1科。本科真菌子實體多種形狀,平伏、帶菌蓋,有柄或無柄,一年生或多年生,肉質、革質、木栓質或木質。菌肉通常無色或褐色。菌絲體有一體型、二體型和三體型。子實層生於菌管內。本期為第一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