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花菌

地花菌

地花菌是隸屬於多孔菌科的真菌,擔子果一年生,有柄,菌蓋淡黃色、淡橙黃色或杏黃色,主要分布在中國江西大理以及西歐國家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地花菌

拉丁學名Albatrellusconfluens(Alb.&Schw.:Fr.)Kotl.&Pouz.

真菌真菌

參考文獻

CeskaMykol.11:154,1957;

Gilbertson&Ryvarden,NorthAm.Polyp.1:91,Fig.21,1986.

同物異名Polyporusconfluens(Alb.&Schw.:Fr.)Fr.,Syst.Mycol.1:355,1821;Tai,SyllogeFungorumSinicorum,p.591,1979;Teng,FungiofChina,p.369,1996.

BoletusconfluensAlb.&Schw.,Consp.Fung.,p.2441805.

形態描述

擔子果一年生,有柄,肉質。菌蓋淡黃色、淡橙黃色或杏黃色,有鱗片,後漸光滑,近圓形,扇形至不規則形,乾後花瓣狀,翹起或下凹,單生或數個簇生在一起,單個菌蓋通常2.5-4×3-10cm;邊緣波浪狀或瓣裂。菌肉近白色或淡黃色,乾後呈紅褐色,厚1-3mm。菌管沿柄下延,長約1mm,管壁薄,完整。孔面黃褐色或紅褐色;管口略圓形或多角形,每毫米3-4個。菌柄與孔面同色,側生或偏生,單一或數個於基部相連,乾後扁或呈不規則形,長3-6cm,粗0.5-1cm。

菌絲系統一體型;生殖菌絲交織在一起不易分開,透明,薄壁,有鎖狀聯合和簡單隔膜,直徑3.5-7μm。有膠囊菌絲,無一定形狀,通常35-40×7-8μm。

擔孢子卵圓形到寬橢圓形,透明,薄壁,平滑,4-5×2.5-3.5μm。

地花菌地花菌

生態環境

生於林中地上。

中國分布

江西武寧,19437。雲南1938,17334;大理,25282,26252,26628。

世界分布

中國、日本、法國、前蘇聯、挪威、瑞典、芬蘭美國。還有其他國家。

討論

本種的特點是擔子果呈杏黃色,菌蓋在共同柄上成簇,乾後呈花瓣狀,不易為昆蟲所侵害,易保存。根據Domanski(1973)記載,本種生於地上苔蘚叢中,稀生於老的或腐朽木樁上。大多數生於針葉林沙質土壤上,可能與針葉林有關係。幼時可食。作者參考了法國標本HMAS12725(菌肉干後變淡紅色)。已故黃逢源先生於1935年8月曾在北京西山採到此菌。

盤點多孔菌科的生物(一)

多孔菌目的1科。本科真菌子實體多種形狀,平伏、帶菌蓋,有柄或無柄,一年生或多年生,肉質、革質、木栓質或木質。菌肉通常無色或褐色。菌絲體有一體型、二體型和三體型。子實層生於菌管內。本期為第一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