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法語

非洲法語是31個法語非洲國家中大約1.15億非洲人使用的各種法語變體的總稱,非洲各地法語發音差異可能很大,由於法語的當地發音受到本地語言影響,大部分情況下還是無法總結出非洲法語發音的基本規則。

語言概述

非洲法語是31個法語非洲國家中大約1.15億非洲人使用的各種法語變體的總稱,包括上述國家中將法語當做第一語言第二語言的人群,但不包括居住在非法語國家的法語使用者。非洲是世界上法語使用者最多的大洲。法語伴隨著法國比利時對非洲的殖民地化而來,這些使用法語的非洲人現在是法語地區的重要部分之一。法語是整個非洲的第二語言,但在部分地區則成為第一語言,例如留尼旺象牙海岸阿布賈。在一些國家,法語是某些社會階層的第一語言,例如法語在突尼西亞摩洛哥是上層人士的第一語言(當地上層人士多為阿拉伯語/法語雙語者),但在平民百姓層面只是第二語言。每個非洲法語國家的法語都有發音和辭彙的地方特色。

法語在非洲的變體

非洲法語變體很多,可大體分為三類:西非中非東非的非洲黑人法語--作為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使用者約7500萬 西北非的阿拉伯人柏柏爾人(見馬格里布法語)--作為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使用者約3600萬 ,印度洋中留尼旺、模里西斯塞席爾克里奧爾人法語--作為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使用者約160萬(勿與當地以法語為基礎形成的克里奧爾語混淆) 所有非洲法語變體都和標準法語的發音和辭彙有所不同。

發音

非洲各地法語發音差異可能很大,例如摩洛哥法語發音與塞內加爾發音就很不同。但儘管有明顯的區域變體,非洲法語各地使用者中仍存在某些趨勢,例如字母R的發音趨向trilled r而不是標準法語的guttural R(但仍有人發guttural R的音)。
儘管如此,由於法語的當地發音受到本地語言影響,大部分情況下還是無法總結出非洲法語發音的基本規則。

金夏沙法語單詞

金夏沙擁有超過700萬人口,是法語圈內僅次於巴黎的最大城市,也是人口最多的法語國家--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首都。預計當地2400萬人(總人口的40%)會說法語(主要是作為第二語言。)與阿布賈(法語是大部分人的第一語言)不同,法語在金夏沙只是第二語言,lingua franca的地位與林加拉語共有。住在金夏沙、使用非洲各種母語的人日常交流時使用林加拉語,而法語是商務、行政、教育、媒體用語。法語也是主導的書面語言。
法語在金夏沙使用廣泛,使之成為成為一種地方語言,帶有特有發音和大部分來自林加拉語的本地辭彙。部分人因其所處的社會地位會混合使用法語和林加拉語,或者根據上下文在二者之間進行語碼轉換。與阿布賈的情況相同,也有很多registers和接受過最好教育的人不贊同俚語/林加拉語辭彙的使用。下面是一些金夏沙法語特有辭彙。
cadavere意思是壞掉、死的。是標準法語單詞cadavre(意為屍體)的本地發音。這個詞伴隨剛果音樂在非洲的流行而已經傳播到其他非洲國家。
makasi意思是強壯、抵抗力好。借自林加拉語。
anti-nuit指參加夜間派對的人戴的太陽鏡。It is a word coined locally and whose literal meaning in standard French is "anti-night". It is one of the many Kinshasa slang words related to nightlife and partying. A reveler is known locally as un ambianceur, from standard French ambiance which means atmosphere. casser le bic字面意思為“折斷原子筆”,意為輟學。 merci mingi意為“非常感謝”,來自標準法語merci(謝謝)和林加拉語mingi(非常)。 un zibolateur意為開瓶器,來自林加拉語動詞kozibola(打開封口或瓶裝物)再加上標準法語詞尾-ateur。 un tetanos意為不結實的舊計程車。標準法語的tetanos意為破傷風。 moyen te vraiment意思是“完全沒門”。來自moyen te(沒門),本身是標準法語moyen(方式)和林加拉語te(不)的糅合,再加上標準法語的vraiment(真的,確實)。

法語圈國際組織的非洲會員國

成為法語圈國際組織不要求或暗示法語在特定國家是第一語言甚至廣泛理解的語言。下表中從未成為法語國家殖民地的國家以斜體表示。前metropolitan France、非洲第二大法語國家阿爾及利亞,因與法國政治關係緊張而至今拒絕加入上述組織。
貝寧(官方語言) 布吉納法索(官方語言) 蒲隆地(與基隆迪語並為官方語言) 喀麥隆(與英語並為官方語言) 維德角 中非共和國(與桑戈語並為官方語言) 查德(與阿拉伯語並為官方語言) 葛摩(與葛摩語和阿拉伯語並為官方語言) 剛果民主共和國(官方語言) 剛果共和國(官方語言) 象牙海岸(官方語言) 吉布地(與阿拉伯語並為官方語言) 埃及 赤道幾內亞 (與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並為官方語言) 法國(官方語言) 馬約特島(官方語言) 留尼旺島(官方語言) 加彭(官方語言) 幾內亞(官方語言) 幾內亞比索 馬達加斯加(官方語言) 馬里(官方語言) 茅利塔尼亞(常用法語) 模里西斯(事實上的官方語言) 摩洛哥(通用法語) 尼日(官方語言) 盧安達 (在2008年,法語失去了它的官方地位,盧安達語和英語(於1994年通過)是現在的官方語言)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塞內加爾(官方語言) 塞席爾(與英語和盧安達語並為官方語言) 多哥(官方語言) 突尼西亞(通用法語)

使用法語百分比最多的非洲國家

參考2007年法語圈國際組織的報告,使用法語人口超過50%的非洲國家如下:
留尼旺島(法國):94.5%的人口以法語為第一語言或第二語言 加彭:80% 模里西斯:72.7% 象牙海岸:70%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65% 突尼西亞:63.6% 幾內亞:63.2% 塞席爾:60% 剛果共和國:60% 赤道幾內亞:60% 馬約特(法國):59%阿爾及利亞(非法語圈國際組織會員):5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