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歷史

非洲歷史

非洲全稱為“阿非利加洲”。是位於亞歐大陸西南方的世界第二大陸。古代希臘稱其為利比亞,“阿非利加”一詞最早出現於公元前2世紀古代羅馬人的著作里。對於這個名詞的來源有種種說法,但一般認為當時可能是稱呼突尼西亞南部一個名叫“阿非利克”(Afarik)的柏柏爾人部落。羅馬滅亡迦太基後,大體在其領域內建立"阿非利加省"。15世紀初起,隨著歐洲人來到非洲,“阿非利加”一詞逐漸被用來泛指整個非洲大陸。非洲四面分別瀕臨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和紅海,唯東北部通過寬約30公里的蘇伊士地峽同亞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島相連,因而在民族、歷史、經濟和文化等方面同其有著密切的聯繫。非洲面積為3029萬平方公里(包括沿海島嶼),現有55個國家和地區。

非洲歷史

正文

非洲全稱為“阿非利加洲”。是位於亞歐大陸西南方的世界第二大陸。古代希臘稱其為利比亞,“阿非利加”一詞最早出現於公元前 2世紀古代羅馬人的著作里。對於這個名詞的來源有種種說法,但一般認為當時可能是稱呼突尼西亞南部一個名叫“阿非利克”(Afarik)的柏柏爾人部落。羅馬滅亡迦太基後,大體在其領域內建立"阿非利加省"。15世紀初起,隨著歐洲人來到非洲,“阿非利加”一詞逐漸被用來泛指整個非洲大陸。

自然環境和居民


非洲四面分別瀕臨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紅海,唯東北部通過寬約30公里的蘇伊士地峽同亞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島相連,因而在民族、歷史、經濟和文化等方面同其有著密切的聯繫。非洲面積為3029萬平方公里(包括沿海島嶼),現有55個國家和地區。
地理 非洲是一個高原大陸,平均海拔 750米。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南部主要是高達1000米以上的山嶽地帶,西北部為地勢低緩的盆地及沙漠。坦尚尼亞北部的吉力馬札羅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第一高峰。非洲的山脈和高地大都聳立在沿海地區,阻礙著非洲內地同沿海的交通。非洲西部海岸線比較平直,但多淺灘,缺乏海港和可用作中途站的島嶼,影響著非洲同其他大陸的往來。非洲河流眾多,著名的有尼羅河、尼日河、剛果河(薩伊河)、贊比西河和奧蘭治河等,但因地形起伏不平,河流多急流險灘,部分河道難以通航。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東西橫貫非洲北部;聞名於世的東非大裂谷全長約6400公里,縱深千米,寬約二、三百公里,界內多湖泊和火山,這些都不利於非洲內陸各地區之間的交通和聯繫。
氣候 非洲是一個熱帶大陸,氣溫高,乾燥少雨。赤道貫穿大陸中部,兩側的氣候區是對稱的。非洲面積有3/4屬熱帶地區,此外多數是亞熱帶區,只有少數高山地區屬溫帶氣候。北非地中海沿岸和南非頂端地區是地中海型氣候,面積雖不及非洲總面積的10%,卻是重要農業作物區。沙漠地區占非洲面積的40%,高溫乾旱,缺乏生機。熱帶森林區覆蓋著非洲18%的土地,集中在赤道兩側和西非幾內亞灣沿岸。撒哈拉沙漠以南和赤道南北廣大地區是熱帶草原區,占非洲總面積的40%,由於雨量不足,可耕地較少,開墾後僅可種植一些經濟作物。
自然資源 非洲是一個自然資源非常富饒的大陸。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的儲藏量最大。南部非洲金剛石、黃金、鉻、鈷、銅、錳和石棉等儲量居於世界前列。中部非洲的剛果河盆地稀有金屬種類很多,素有“中非寶石”的美稱。西非、北非和南部非洲儲藏著大量石油、天然氣以及煤炭等動力資源。水力資源甚豐,約占世界水力蘊藏量的1/5。森林資源和漁業資源也極豐富,沿大西洋海岸,從直布羅陀海峽直達南端好望角的整個地區是世界著名的漁場,其中尤以安哥拉、奈及利亞、塞內加爾和摩洛哥諸國沿海為最突出。
種族與民族 非洲人口為5.33億人(1985年統計),占世界總人口11%。其中絕大多數是本地居民,來自歐洲的白人主要居住在南部非洲諸國,移住南部非洲和東非一些國家的尚有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華僑人數不多,集中在東非沿海島嶼和南非。
本地居民中主要分為黑色人種和歐羅巴人種兩大種族集團。黑色人種約占居民總數的2/3,分為蘇丹各族和班圖各族。前者居住在撒哈拉以南、赤道以北,西起大西洋沿岸、東到衣索比亞,其中主要有富拉尼人、曼丁戈人、阿散蒂人和約魯巴人等;後者大體居住在赤道以南的廣闊地域內,重要的有巴盧巴人尼揚韋齊人、祖魯人和科薩人等。此外,在南非和西南非某些地區居住著少量的科伊桑人,在赤道周圍的熱帶森林和峽谷里,還生活著為數甚少的尼格利羅人(又名俾格米人)。
歐羅巴人種居住在北非和撒哈拉地區,他們是古代阿拉伯人同當地柏柏爾人、古埃及人融合而成的,通稱阿拉伯人。目前在一些偏僻山區和沙漠綠洲里,仍居住著保持原有習俗的柏柏爾人。
除此以外,在非洲還有一些過渡類型的種族:居住在衣索比亞和紅海沿岸的衣索比亞人種,屬黑色人種和歐羅巴人種的融合類型,阿姆哈拉人和索馬里人均屬於這個種族;馬達加斯加人屬蒙古人種,是來自亞洲的馬來人和黑色人種融合而成的;南非的混血種人,則是早期白人移民和當地黑人科伊人等族婦女所生的後裔。
語言與文字 非洲居民的語言主要分為閃含語系、蘇丹語系和班圖語系。它們同人種的分布大體一致:閃含語系中有阿拉伯語、柏柏爾語、阿姆哈拉語和豪薩語等;蘇丹語系中分為富拉尼語、曼丁哥語和約魯巴語等,班圖語系中有斯瓦希里語、盧巴語、祖魯語等。除上述語言外,還有科伊桑語馬爾加什語阿非利坎語等,後者又名布爾語,是歐洲白人到達南非後,由荷蘭語和南非當地語言混合而成的。此外,在白人居住區還流行英、法等歐洲語言。非洲的主要語言都有文字。如阿拉伯文字、阿姆哈拉文字;使用拉丁字母的豪薩文字、斯瓦希里文字;約魯巴文字等。
宗教 非洲宗教分為傳統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三大類。傳統宗教盛行於撒哈拉以南,特別是赤道以南廣大地區,具有強烈的地方性,一般採取供奉祖先或圖騰崇拜形式。北非居民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西非內地和東非沿岸伊斯蘭教也有廣泛傳播。基督教主要流行於東非和西非沿海地區,以及非洲中、南部,薩伊、安哥拉等國天主教勢力極盛,新教在南非和東非沿岸有大批信徒。
 

古代非洲


非洲大部分地區文字形成較晚,有關古代史的許多問題只能靠零星的考古發現及口頭傳說加以推測,迄今未成定論。但從有限的資料中仍能看出非洲古代居民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創造了自己的獨特的文化,為人類的進步作出了貢獻。
人類的出現 在研究人類的起源問題時,非洲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自英國博物學家C.R.達爾文和T.H.赫胥黎在19世紀提出人類起源於非洲的假設以來,儘管目前在人類起源問題上還存在著分歧與爭論,但已有相當一部分人類學家認為人類的誕生地在非洲。20世紀,特別是50年代以來,考古學家在非洲發現的從猿到人各階段的大量化石,對探索人類起源的奧秘作出了積極的特殊的貢獻。
森林古猿、拉瑪古猿和南方古猿 達爾文認為人類是由已絕滅的古猿進化而來的,也有人認為人類的遠祖可能是森林古猿。這兩種化石在非洲都有發現,而且是迄今已發掘的同類化石中年代最早的。埃及法尤姆發現的“原上猿”,時代屬漸新世。非洲發現的森林古猿屬中新世早期,也早於在歐亞兩洲已發現的同類化石。
在肯亞特南堡發現的屬拉瑪古猿類型的肯亞古猿威氏種,經鉀氬法測定,年代在1400萬年以前。發掘者在發現該古猿的中新世晚期的地層中,還發現了許多被砸裂的哺乳類動物的骨骼,在同一地方還發現了邊緣已被磨光的石塊。
在非洲的不少地方都發現過兼有猿和人的特徵的南方古猿化石。1924年在南非發現南方古猿頭骨。1959年在今坦尚尼亞奧杜瓦伊峽谷發現的距今約200萬年的"東非人",以及1973年起在衣索比亞的阿法地區發現的距今 300萬年的古猿化石,均屬南方古猿。南方古猿可分為纖細種和粗壯種兩類,其腦容量已達400~500毫升,較拉瑪古猿增加近一倍。據研究,南方古猿已具有使用工具和說話的能力,具有形成中的人的許多特徵,對研究人類的進化有重要意義。
1982年在肯亞的巴拉戈伊發現 800萬年前的古猿化石,人類學家認為這些化石的發現有可能填補拉瑪古猿與南方古猿間的空白,為研究人類的發展進程提供了又一線索。
能人 1961年,在奧杜瓦伊峽谷發現了一具距今180萬年的人骨化石,它比“東非人”更接近於現代人,並被認為是石器的製造者,因而在1964年被定名為”“能人”。能人已能夠製造工具,從而完成了從猿到人的過渡階段而成為“完全形成的人”。1972年在肯亞的圖爾卡納湖又發現了被稱為“1470號人”的能人頭骨化石。其生存年代可能為距今290萬年,被認為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
1975年在坦尚尼亞北部的萊托利地區發現了年代更為久遠的人骨化石,而且還發現了萊托利人直立行走的腳印化石。據鉀氬法測定,屬於距今359~377萬年以前。一些學者根據遺骨特徵與能人相近似,且能直立行走,認為萊托利人應為人類最早的成員。但由於萊托利的地層中未發現石器,這一點尚有爭論。
直立人 直立人在非洲出現的時間,大約在距今140萬年。同中國發現的元謀人、北京人屬同一類型。直立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大大高於能人,除熱帶雨林外,在非洲許多地方都已發現他們的骨化石或使用過的工具。
非洲出現智人的時間約在距今10萬年到 5萬年之間。此後人類體型變化較大。由於長期生活在不同環境,從事不同活動,人們在膚色、頭髮、眼鼻形、身材、頭型、臉形等方面都顯示出地區性差別。非洲大陸北部,很早就顯示出地中海沿岸居民所具有的特徵。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大約在距今 1.2萬年前就形成了今天的三大主要人種:黑人、科伊桑人和俾格米人。黑人又分蘇丹各族與班圖各族兩大系統。科伊桑人膚色略黃,分科伊族與桑族兩支。俾格米人膚色呈淺棕色,身高一般為1.4米,是世界上最矮小的人。
石器時代 非洲的石器時代文化可分為兩大體系。北非即地中海沿岸部分,在文化上與歐洲和西亞比較一致,因而可以使用歐洲和西亞的分期。撒哈拉以南地區發展情況與歐洲有別,因而使用了一套單獨的分期體系。1927年在南非舉行的關於南部非洲石器時代文化的學術討論會上,把南部非洲的石器時代劃分為早石器、中石器和晚石器三個時期。這一分期法現已被普遍接受,並略加修改套用於整個撒哈拉以南非洲。這裡著重介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石器時代。
早石器時代 在坦噶尼喀北 部奧杜瓦 伊峽谷發現 “能人”的地層中,發現了迄今已知的世界最早、最原始的石器。世界上發現這種被稱為奧杜瓦伊型石器的地方僅限於非洲東部,其存在年代約距今300~250萬年以前,奧杜瓦伊文化的典型工具為砍斫器。繼奧杜瓦伊型之後,在距今150萬年前還出現了阿舍利複合型石器。使用這一石器的遺址分布較廣泛,在肯亞、烏干達、坦尚尼亞、南非、辛巴威、尚比亞、剛果河(薩伊河)東部、安哥拉、奈及利亞、埃及、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等地都有發現。有些遺址中石器品種相當多,說明非洲原始居民的生活開始多樣化。
中石器時代 大約距今12.5萬年前,非洲開始向中石器時代過渡。這時期石器的體積進一步縮小,加工也更為細緻,有一部分已經過打磨,一部分已裝有把手。石器品種也在增加,除挖掘、砍斫工具外,還有尖頭器、刮削器等。遺址數量也遠遠超過早石器時代,分布也更為廣泛,說明非洲人口有較大增長,遺址堆積層較厚,說明人們已不再不斷地遷移。從遺址中往往能分辨出火塘所在處,說明火的使用已相當普遍。遺址中發現的獸骨化石以母獸和幼獸為多,說明狩獵技術雖有進步,但仍不夠高。海邊的遺址中還發現大量貝類和海豹、企鵝骨頭的化石,說明當時已能捕撈海味。這一時期,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石器出現了與森林環境和草原環境相適應的兩種文化。森林地帶的石器具有明顯的木材加工特徵,如重型手斧、大尖狀器和高背“刨刀”,此種石器文化前期稱桑戈亞文化,後期稱盧本班文化,其代表性石器為經兩面加工的細長尖狀器。草原地帶的石器早期有福爾史密斯型,後期有斯特爾拜型。
在北非,相當這一時期的石器文化有霍爾穆桑文化、勒瓦婁哇文化、莫斯特文化和阿塔林文化。
晚石器時代 這一時期非洲石器的製作技術進一步提高,體積進一步縮小,品種更為繁多,磨製石器的使用也更為廣泛,出現了弓箭和陶器。晚石器時代的石器由於體積小、製作精緻而被稱為細石器。尼羅河流域出現細石器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1.6萬年至1萬年;昔蘭尼加和馬格里布約在公元前 1.4萬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約在距今2萬至1.2萬年間。非洲的細石器主要有卡普亞型、威爾頓型、史密斯菲爾德型、納奇庫富型和奇托利亞型等。非洲晚石器時代遺址中,大動物遺骨數量明顯增加,這說明狩獵技術已有重大突破。磨製石器的增多說明植物性食物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石器時代藝術 在非洲北部,北起阿特拉斯山脈,南至熱帶雨林,西起大西洋,東抵紅海的廣大地區,以及包括今南非、賴索托、馬拉威、尚比亞、辛巴威、波札那、納米比亞、安哥拉直到坦尚尼亞的南部非洲都發現了大量石器時代的岩畫和岩雕。這些非洲史前藝術珍品具有獨特的魅力,表明了非洲古代居民具有高度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從已能確定年代的岩畫和岩雕來看,撒哈拉地區最古老的作品已有1.2萬年以上的歷史(見彩圖),而南部非洲最古老的作品則有 2.8萬年的歷史。撒哈拉地區多數是前第5千紀以前的作品,南部非洲多數是紀元前的作品。

非洲歷史非洲歷史
這些岩畫和岩雕的主題有各種動物、人物、狩獵、採集、車馬、戰爭等,為研究古代非洲歷史提供了素材。從畫面可以看出,當時撒哈拉是一個水草茂盛的地方,而南部非洲一些今天比較荒涼的地區,過去曾經有過品種繁多的動物。早期的作品多反映狩獵生活,後期的作品則可以看出從狩獵到馴養家畜的過渡。畫面中還反映出有軍隊武士的存在,並有衣著與眾不同的指揮官模樣的人,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況。令人驚訝的是,許多岩畫經過漫長的歲月,至今色澤仍很鮮艷,說明非洲古代居民在顏色的調配方面有著獨到之處。

非洲歷史非洲歷史
農牧業的起源和發展 埃及的 古代居民 在公元前5000年前後就已利用定期泛濫的尼羅河水發展農業。他們種植大麥、小麥,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古代文明。撒哈拉以南的古代居民,在與外部世界基本隔絕的情況下,經過長期的探索,培養出適合於熱帶環境的作物,發展起具有熱帶特點的農業經濟。非洲是世界作物栽培中心之一。非洲不僅培植了高粱、豇豆、薯蕷、西瓜、可可、柯拉樹、棉樹、油棕、芝麻等作物以及非洲特有的果樹,甚至還有非洲品種的水稻。據發掘,撒哈拉地區農業社會的遺址已有6000年歷史。茅利塔尼亞南部的提季特·瓦拉塔遺址年代約在公元前1000年前後,遺址中居址密集,可以看出當時農業的發展已達到較高的水平。據阿拉伯人的記述,西非的農業至少在10世紀前後已相當發達。赤道非洲的多數地區在公元前 500年前後已從採集走向作物栽培。
畜牧業出現的時間可能早於農業。 埃及在公元前5000年前後就以牛為家畜。撒哈拉地區距今約6000年的岩畫中也有不少以牛為題材的畫面。撒哈拉南部邊緣出土的牛的遺骨,屬於公元前3700~前2700年。西非發現的牛骨最早,屬於公元前4300~前3700年。在非洲的野生動物中沒有找到乳牛、綿羊和山羊的祖先。因而一般認為非洲所馴養的牛和羊是從西亞傳入的。此外,非洲古代居民還飼養馬、驢、豬、駱駝和家禽等。
到公元1000年,非洲大陸上雖有個別地區仍以採集、狩獵為生,但絕大多數地區已發展起農業和畜牧業。農牧業的發展使非洲出現了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勞動分工的專業化導致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逐步從石器時代過渡到金屬器時代。
青銅器、鐵器的使用與班圖人遷徙 在非洲,埃及地區的銅石並用時代,年代約當公元前5000~前3000年,主要文化有拜達里文化(公元前5000~前4000)、阿姆拉文化(公元前4000~前3500)、格爾塞文化(公元前3500~前3100)。這些文化是埃及古代文明的源頭。埃及以外的北非地區,銅石並用文化實際是地中海文明的一部分,年代約為公元前第3~第2千紀。整箇中非、南非地區,迄今未見金石並用時代的遺物。埃及北非地區在銅石並用時代之後,進入青銅時代。
青銅器和鐵器的使用 埃及約在公元前第 2千紀初的中王國時代已使用青銅器。北非使用青銅器的時間略晚於埃及。鐵器在埃及的大量出現是在第26王朝(公元前663~前625)。在埃及以南,尼羅河中游的庫施王國則在公元前6世紀出現鐵器。
撒哈拉以南非洲僅茅利塔尼亞西部發現過數量較多的青銅器,其他地區沒有經過青銅時代,直接從石器時代發展到早期鐵器時代。關於非洲冶鐵的起源,學者間存在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是由世界其他地方傳入的;有人認為是在當時獨立發展起來的。從考古發掘看,撒哈拉以南非洲最早學會冶鐵的地區是西非。西非的早期鐵器時代遺址經測定,年代為公元前580~公元160年。推測鐵器的製造和使用是從西非向東部和南部非洲傳播的,公元3~5世紀,整個撒哈拉以南地區,早期鐵器時代居址分布已相當廣泛。
班圖人的遷移 非洲南半部的早期居民主要是科伊桑人,但在今天,從比夫拉灣直到馬林迪一線以南的地區,90%的居民是班圖人。這一現象是由於班圖人在二、三千年里的迅速擴散而造成的。關於班圖人的起源,各國學者說法不一,較多的意見認為班圖人起源於西非,大約在奈及利亞與喀麥隆接壤處。由於生產力的提高和生活穩定,加速了班圖人的繁衍,人口的增長,使他們不斷地向東、南、西三個方向遷移,以便尋求更多、更好的耕地和牧場。在幾千年的遷移過程中,他們征服或同化了其他居民,最終遍布整個非洲南半部。班圖人的遷移一方面傳播了先進技術,促進了非洲南部生產力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不斷引起戰爭,造成社會的長期動盪。
國家的出現 生產力的發展推進了社會組織形式的演變,進入早期鐵器時代後,除埃及外,非洲不少地區出現了中央集權制的國家,有些國家幅員相當遼闊。
埃及 埃及是世界聞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3100年前後,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1王朝,埃及進入早王朝時代。古代埃及人不僅創製出自己的象形文字,留下了大量的文獻,而且在建築、雕刻、繪畫、文學乃至數學、醫學等方面均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見埃及歷史)。
東北非 約公元前10世紀,尼羅河第二瀑布以南,即今蘇丹共和國境內,就已出現了庫施國家。公元前8世紀,庫施王國強大,其國王皮安基公元前751年征服埃及,其弟沙巴卡建立埃及第25王朝。亞述人的入侵使第25王朝遭到覆滅以後,庫施人在埃及以南尼羅河第 6瀑布以北的麥羅埃獨立地發展了自己的文明。全盛時期的庫施王國有過發達的農業、煉鐵業和紡織業,成為非洲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今衣索比亞境內,1~7世紀曾存在過強大的阿克蘇姆王國。高聳的獨石碑是這一文明的標誌。這個國家很早就發展起農業生產和對外貿易,有自己的文字, 4世紀時與拜占廷帝國結盟,基督教成為其國教。阿克蘇姆衰亡後,12世紀出現了阿高人的國家──扎格維王朝。(見衣索比亞歷史
馬格里布 非洲西北部的馬格里布,進入公元前第1千紀後,柏柏爾人在同腓尼基人的長期鬥爭中,建立努米底亞、茅利塔尼亞等王國。在反對阿拉伯封建主的鬥爭中,柏柏爾人又在11~13世紀先後建立起阿爾穆拉比特王朝阿爾穆瓦希德王朝。這兩個王朝的統治都曾到達海峽對面的伊比利亞半島。在此期間,馬格里布在經濟上、文化上都得到巨大的發展。13世紀後半期,阿爾穆瓦希德王朝解體後,馬格里布又出現了麥里尼德、阿卜德瓦德和哈夫斯 3個新的國家,其疆域大致分別相當於現在的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
西蘇丹 在撒哈拉以南,最早出現大國的地區是查德湖以西、幾內亞灣以北的西蘇丹地區。這裡不僅農業較發達,而且也是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隊必經之處。8~16世紀先後出現了一些強大的王國,如加納王國馬里帝國桑海帝國等。加納王國全盛時期的領土跨越今茅利塔尼亞及馬利共和國,11世紀由於阿爾穆拉比特王朝的入侵而衰落。馬里帝國在13世紀接替加納成為西蘇丹大國,由於國王曼薩·穆薩一次去麥加朝聖,途中大肆揮霍黃金,因而外部世界才知道這個國家的富裕和繁榮。15世紀桑海帝國崛起,成為西蘇丹霸主。桑海不僅在版圖上遠超過加納、馬里,在經濟和文化上也有新的發展。在這些國家之東還有莫西人的國家和11~13世紀陸續出現的豪薩城邦。在查德湖地區還有過 9世紀興起的卡涅姆-博爾努王國,其塞法瓦王朝從11世紀後半葉一直統治到1846年。在這些國家以南的熱帶森林的邊緣地區,國家的出現雖較晚,但由於同北方的接觸,在西方殖民主義者入侵以前,也先後出現過一系列國家,如貝寧王國、博諾、登基拉和阿夸穆、伊傑布、伊費和奧約等。
中南非 在非洲的中南部發現了許多鐵器時代的遺址,年代在公元第1千紀的中後期。這些遺址大多是位於山頂的石頭建築,在附近的山坡上,還發現了古代的梯田和人工灌溉工程遺蹟,梯田有時綿延達幾十公里。從肯亞到馬拉威湖連綿800~900公里的地區還發現有時斷時續的類似古代道路的痕跡。沒有較高的社會組織形式是難以進行此種規模的公共工程的,但具體情況尚不可考。在殖民主義者入侵之前,這裡的中央集權的國家為數甚多。如姆韋尼·馬塔帕王國剛果王國布乾達王國隆達王國等。
非洲東海岸 由於海外貿易的發展,非洲東海岸很早就有一些貿易站,10世紀前後,這些貿易站逐步發展為城邦,著名的有摩加迪沙、布拉瓦、馬林迪、蒙巴薩、奔巴、桑給巴爾和基爾瓦等(見僧祗城邦)。非洲東南的馬達加斯加島,從16世紀上半葉起逐步形成一系列國家:南部是巴拉人的國家,西部沿海有薩卡拉瓦人的國家──曼那比和博依那,中部有梅里納人的國家(見伊梅里納),中部偏南有貝齊察人的國家。

非洲歷史非洲歷史
殖民主義入侵前的社會經濟形態 在西方殖民主義者入侵以前,非洲各地區社會發展水平很不平衡。北非的大部分地區處於奧斯曼帝國統治下,封建制度占統治地位。土地歸國王、貴族、伊斯蘭教寺院的教長及其他封建主所有,無地或少地農民向他們租種土地時,需要交納沉重的地租。這裡商業和手工業較發達,已出現資本主義因素。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社會生產力雖有發展,鐵器的使用已相當普遍,農業也有發展,但多數地區仍採用較原始的燒林耕作制,少數地區採用作物輪種法。在社會分工方面,大部分地區已完成了第一次大分工即畜牧業和農業的分工,有些地區已開始了手工業同農業的分工。雖然大部分地區在經濟上仍處於自給自足狀態,但商品交換已有所發展。有些地區這種交換是由國王、酋長或頭人進行的,少數地區出現了商人,有的地區則發展起長途貿易。隨著交換的發展,開始出現貨幣,但除個別地區外,一般還沒有鑄幣,而以黃金、貝殼之類作為一般等價物。
由於市場經濟發展緩慢以及不存在土地私有等原因,撒哈拉以南非洲原始公社的解體比較緩慢,社會一般仍以大家族為基本單位。在國家組織已確立的地區,廣大農村仍存在著比較原始的部落組織。國王通過向各地徵收貢賦、對從事長途貿易的商人徵稅、以及從被征服者手中掠奪戰利品積累了大量財富。不少國王對下屬採取分封采地的制度,一些國王對下屬有生殺予奪之權,王位的繼承往往僅限於統治家族內部。
此外,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還存在著許多獨立的部族和部落組織,氏族部落制仍占統治地位。這種部落組織的人數少則幾百、多則幾萬乃至幾十萬。有的以農業為主兼營狩獵或飼養少量家畜,有的則以畜牧業為主。每一部落都由酋長管理,較大的部落在大酋長之下還設有小酋長、頭人等。各部落都有諮詢性的長老會議或部落會議,由酋長召集,處理刑事、民事糾紛,動員部落成員作戰或修建公共工程。部落成員必須服從酋長的命令,為酋長耕種土地、放牧牲畜和修建房屋。部落往往都有公地,由村民共同耕種,收穫物或用於公共福利,或用於酋長個人消費,但酋長對於貧苦的、或因天災人禍遭到不幸的部落成員有義務進行幫助。在部落間發生戰爭時,被征服的一方往往被兼併,雙方部落成員仍處於平等地位,但也有征服者迫使戰俘服勞役或為奴的情況。這種奴隸不同於其他地區,經過一段時期後,往往仍以平等地位被接納入征服者社會。有些地方奴隸後裔的地位略低於一般部落成員,但有人身自由。
在西方殖民主義者入侵以前,只有個別地區的居民,如赤道森林中的俾格米人和南部非洲的桑人,不會使用鐵器,過著採集和狩獵的原始生活。
外界的影響與伊斯蘭教的傳播 非洲與外界接觸較早,受影響較大的地區是北部瀕臨地中海地區與東部瀕臨印度洋地區。
在北非,早在公元前1101年腓尼基人就在今突尼西亞北部建立殖民地,後來北非沿海地區的腓尼基殖民地發展成獨立的迦太基國。波斯帝國曾在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後來希臘人、羅馬人、汪達爾人、拜占廷人、阿拉伯人都曾先後統治過北非的一些地區。這些征服者都在北非的文化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在非洲東海岸,很早就有外國商人憑藉季節風前來貿易。南阿拉伯波斯希臘羅馬、拜占廷的商人都來過這裡。這裡還出土過中國唐、宋、明代的瓷器和錢幣。11世紀後阿拉伯移民日益增多,阿拉伯人的影響開始擴大。北非大陸東南的馬達加斯加島,居民帶有明顯的馬來人特徵,早期文化受東南亞影響較大。
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阿拉伯人對非洲的影響最為顯著。阿拉伯人自 7世紀開始占領埃及和其他北非地區,推行伊斯蘭教,向北非移民,同埃及人、柏柏爾人融合,使北非阿拉伯化。北非的絕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說阿拉伯語,接受阿拉伯文化,並自認為阿拉伯人。
除北非外,阿拉伯移民還沿紅海西岸南下,伊斯蘭教也隨之得到傳播,在紅海西岸、今蘇丹共和國北部及索馬里共和國紮下根。在非洲的東海岸,直到莫三比克北部,10世紀前後出現的城邦大都信奉伊斯蘭教。阿拉伯文化與當地文化相結合,產生了斯瓦希里文化。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文化還沿非洲西海岸向南傳播,對塞內加爾河口以北地區有著強烈的影響。隨著穿越撒哈拉沙漠貿易的發展,伊斯蘭教又傳到了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1076年阿爾穆拉比特王朝入侵加納後,伊斯蘭教在西蘇丹的影響進一步擴大。馬里和桑海等國的統治者和學者曾屢次去麥加朝聖並邀請阿拉伯學者講學,使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在西蘇丹產生深刻的影響。

殖民主義入侵後的非洲


15世紀西方殖民主義者開始入侵非洲。當時,西歐已進入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各國依賴海上貿易得到發展。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興起,使經過地中海到達印度、中國等東方國家的商路受阻。為了尋找通往印度的新航路,歐洲國家將船隊駛向非洲。最早侵入非洲的是葡萄牙人,繼之有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和法國人等。
殖民主義早期入侵與奴隸貿易 1415年,葡萄牙人以武力強占了今摩洛哥的休達。1441年葡萄牙船隊南行發現普蘭可角。1442年葡萄牙初次從非洲向本土運進奴隸。1482年,他們在今加納的埃爾米納建立了據點。1488年B.迪亞士發現好望角。1497~1498年達·伽馬率領船隊繞過南非沿岸到達非洲東海岸,並在當地熟悉印度洋航道的水手幫助下,找到通向印度的航線。葡萄牙人在非洲沿海建立了一系列據點,作為攫取非洲黃金和象牙等貴重物資的貿易站,也作為到東方去的船隻的中途補給站。這些據點的獲得,大都是葡萄牙人向當地的國王或酋長租借的。16世紀初,葡萄牙殖民主義者侵入剛果和安哥拉以及東海岸的一些主要城市。1580年葡萄牙為西班牙兼併後,在非洲的勢力日漸衰落。
繼葡萄牙之後,其他殖民主義國家也紛紛來到非洲。1510年,西班牙首次將黑人奴隸運到了西印度群島。1598年荷蘭殖民主義者開始在西非建立據點,到1637年已達16處。1642年荷蘭人把葡萄牙人趕出西非。在非洲南部,1652年荷屬東印度公司在好望角建立據點,作為過往船隻的供應站。荷蘭移民驅逐和屠殺當地的科伊桑人,強占土地建立莊園。16世紀中葉,英國商船開始來到非洲西海岸,1562年開始向美洲販運奴隸,1618年英國在甘比亞河口建立了第一個據點。1651~1674年,經過三次英荷戰爭,英國取得海上霸權,荷蘭在西非的優勢轉到英國手中。17世紀初法國開始進入西非。1659年法國在塞內加爾河口建立了聖路易城作為貿易站。17世紀末葉,路易十四積極向外擴張,與英國在非洲和世界範圍內爭奪殖民霸權。西非的一些據點,時而掌握在法國手中,時而掌握在英國手中。1689~1815年,英、法先後進行了7次較大的戰爭,法國一再失利。英國在西非的貿易中占居優勢,其貿易額幾乎相當於其他歐洲國家貿易額的總和。這一時期,葡、荷、英、法等殖民主義經營的對外貿易主要是血腥的奴隸貿易。殖民主義者為了開發美洲的需要,把非洲作為獵取勞動力的場所。殖民主義者的販奴船從歐洲載運廉價工業品到非洲換取奴隸,再把奴隸運到美洲,又從那裡換取廉價的原料運回歐洲。從中賺得巨額利潤,為歐洲的資本主義發展積累了資金。使非洲損失了大量人口。奴隸貿易長達 400多年,直到19世紀才逐步廢除(見非洲奴隸貿易)。
殖民主義對非洲的爭奪 18世紀後半葉和19世紀上半葉,歐洲和北美資本主義國家進入自由競爭時期。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要求把殖民地變成傾銷商品的市場和供應工業原料的基地。為達到上述目的,殖民主義國家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對非洲內地進行了大規模的地理考察,摸清了非洲的資源和深入內地的通道,西方的商人和傳教士進入非洲大陸腹地,繼而進行殖民侵略。法國在1817年收回了塞內加爾河口上的聖路易,並通過威脅利誘等手段,同西非沿岸一些小國的國王和部落酋長簽訂條約,逐漸在塞內加爾河口、象牙海岸、幾內亞和貝寧等沿海地帶,以及加彭河口站穩腳跟。英國除占有甘比亞河口的據點和在獅子山的殖民地外,於1861年在拉各斯(今奈及利亞境內)建立了殖民統治,1869年,通過談判取得了荷蘭在西非的全部殖民據點。1806年強占了位於印度洋貿易通道咽喉的荷蘭殖民地好望角,布爾人向北遷徙,占領非洲人土地。1848年巴蘇陀蘭(今賴索托)在面臨布爾人威脅的情況下,接受了英國的“保護”。在非洲北部瀕臨地中海的地區,除摩洛哥外,16世紀相繼為土耳其人征服,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後因帝國削弱,這些地區的土耳其總督逐漸成為獨立的統治者。隨著歐洲殖民國家海上力量的增長,英國法國逐漸侵入這一地區。1830年法國以其領事受辱為藉口強占阿爾及爾。1876年英、法趁埃及因開鑿蘇伊士運河發生財政困難之際,迫使埃及接受它們對埃及財政的監督,1878年又強迫埃及接受歐洲人入閣擔任大臣,對埃及實行間接統治。在紅海沿岸,法國在1862年買下奧博克港。義大利商人在1869年買下阿薩布。到19世紀70年代,各殖民主義國家已強占了非洲約1/10的土地。
帝國主義列強對非洲的瓜分 19世紀的最後25年,是帝國主義列強瓜分非洲最激烈的時期,不僅一些原來已在非洲擁有殖民地的國家迅速地擴大了地盤,而且一些後起的工業國家如德國、比利時也拚命擠進奪取非洲殖民地的行列。帝國主義各國對非洲的侵略引起了帝國主義之間日益尖銳的矛盾。
列強在非洲的爭奪 英國從非洲南北兩端向大陸內部擴張。在南非,由於發現了黃金和鑽石,英國的冒險家蜂擁而至,其中最突出的是C.J.羅得斯。他們要求英國人掃清通向內陸的障礙,建立通道,占領盛產鑽石和黃金的地區。但是,英國的擴張遭到布爾人的抵抗。1880~1881年的第一次英布戰爭,以英國的失敗告終。在非洲北部,英國於1882年對埃及進行武裝干涉,把名義上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埃及,置於自己的實際統治之下。此外,英國還在非洲之角和尼日河三角洲奪得一些土地。
法國於1881年對突尼西亞實行武裝占領。1883年又利用馬達加斯加內部不和的機會,迫使馬達加斯加接受法國的保護。在非洲之角和塞內加爾河流域,法國誘騙一些部落酋長簽訂了一系列接受其“保護”的條約,取得大塊土地。此外,法國還在尼日河上游建立了一系列據點。
1883年德國商人A.盧得立茨以2000馬克和一些舊槍為代價,從西南非洲的酋長手裡騙得安格拉·培開那灣附近約215平方英里土地,此地因而得名盧得立茨灣。次年 8月,德國宣布除英國侵占的沃爾維斯灣外,從南緯26°到葡屬西非殖民地(今安哥拉)之間的地區為德國保護地。在西非地區,1884年 7月德國使者同多哥國王簽訂條約,宣布多哥為德國保護地。不久,德國又以同樣方式攫取了喀麥隆的土地。此外,德國人還占領坦噶尼喀,並宣布東非接受德國保護。
義大利政府於1882年接管了義大利商人在紅海沿岸買下的阿薩布港,以此為基地向內陸侵略。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於1883~1884年通過探險家H.M.斯坦利,迫使剛果地區各部落酋長簽訂了許多接受保護的條約,從而把剛果變為私人屬地。
利奧波德二世在剛果的侵略活動,引起了英、法、葡等在剛果河地區的激烈角逐。法國通過其代理人P.-P.-F.-C.S.de布拉柴同剛果河北岸的酋長們簽訂了接受法國“保護”的條約。英國為了截斷法、比在剛果河流域殖民地的出海口,於1884年同葡萄牙籤訂條約,承認葡萄牙在剛果河下游享有主權。英葡條約引起了法、比、德等國的強烈反對。列強在剛果河流域的尖銳矛盾導致了1884~1885年柏林會議(1884~1885)的召開。會上,各國除同意“剛果自由國”為比利時國王私人屬地外,還達成了一些分割非洲的原則:一國對非洲領土採取占領行動時,必須通知柏林會議其他締約國;對非洲的領土必須採取“有效的占領方式”,才能得到其他國家的確認。柏林會議後,列強瓜分非洲的侵略活動達到高潮。他們一方面通過一系列的雙邊條約,規定各自的“勢力範圍”;另一方面發動武力進攻,實行所謂“有效占領”。
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以各種名義直接間接地在非洲占領的殖民地或勢力範圍的情況如下:
英國:占有埃及、南非、蘇丹、黃金海岸(今加納)、英屬索馬里、奈及利亞、獅子山、甘比亞、烏干達、肯亞、尼亞薩蘭(今馬拉威)、北羅得西亞(今尚比亞)、南羅得西亞(今辛巴威)、貝專納(今波札那)、史瓦濟蘭、巴蘇陀蘭(今賴索托)、桑給巴爾、塞席爾群島、模里西斯群島、聖赫倫那島等。面積共有8860020平方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的29%,為英國本土面積的36.3倍。
法國:占有突尼西亞、摩洛哥、阿爾及利亞、法屬西非〔包括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蘇丹(今馬里)、法屬幾內亞、象牙海岸(今象牙海岸)、達荷美(今貝寧)、上沃爾特(今布吉納法索)、尼日8個地區〕、法屬赤道非洲〔包括加彭、法屬剛果、烏班吉沙立(今中非)、查德4個地區〕、馬達加斯加、法屬索馬里(今吉布地)、葛摩群島和留尼旺島等。面積共有10795520平方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35.6%,為法國本土面積19.6倍。
德國:占有喀麥隆、多哥、德屬東非(包括坦噶尼喀、盧安達、蒲隆地)和德屬西南非洲。面積共有2347034平方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7.7%,為德國本土面積6.6倍。
義大利:占有厄利垂亞(在今衣索比亞、意屬索馬里和利比亞)。面積共有2339540平方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7.7%,為義大利本土面積7.8倍。
比利時占有的剛果,面積達 2345800平方公里,占非洲總面積7.7%,為比利時本土面積76.9倍。
西班牙:占有西屬撒哈拉、伊夫尼、加那利群島、西屬幾內亞(今赤道幾內亞)、摩洛哥北部的休達及沿海一些小島。面積共約308355平方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1%,為西班牙本土面積60%。
葡萄牙:占有莫三比克、安哥拉、葡屬幾內亞(今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群島、馬德拉群島、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等,面積共約 2089089平方公里,占非洲總面積7%,約為葡萄牙本土面積22.7倍。
至此,非洲除衣索比亞和賴比瑞亞外,全部被帝國主義瓜分(見彩圖)。帝國主義的瓜分嚴重地破壞了非洲國家和民族間的傳統疆界。例如,非洲之角索馬里人居住地區被分成5個部分;西非愛維人地區被分成 4個部分;約魯巴人地區分別併入奈及利亞和達荷美;豪薩人地區一部分屬於奈及利亞,一部分屬於尼日;曼丁戈人地區被四分五裂;莫西人的國家被割裂;隆達國被分割為比屬剛果、北羅得西亞和安哥拉 3部分;馬紹納人地區被分割為南羅得西亞和莫三比克兩部分;茨瓦納人地區被分割為南非和貝專納兩部分。帝國主義對非洲的人為分割,是今天非洲國家邊界爭端和糾紛的歷史根源。

非洲歷史非洲歷史
非洲國家的繼續形成和發展 西方殖民主義者的入侵打亂了非洲國家發展的進程。有些國家在侵略與破壞下衰落、滅亡;有些國家在面臨侵略的形勢下,保持了獨立或加強了統一:有些地區在反侵略鬥爭中建立了新的國家和政權;也有些國家,由於充當西方販賣奴隸的中間商而得到發展;在非洲大陸腹地尚未遭到殖民主義直接侵略的地區,國家形成及發展的進程仍在繼續。這一時期的國家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原來已存在的國家在西方殖民主義侵略威脅下,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加強了內部的統一與團結,嚴密了國家組織。衣索比亞在19世紀中葉,結束了“王子紛爭”的局面,建立了統一國家,為抵抗列強侵略而保持獨立奠定了基礎。19世紀初,馬達加斯加在殖民主義者威脅下,由梅里納人統一全島,建立了馬達加斯加王國。該國在抵抗殖民主義侵略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國家組織,加強民族意識,成為長期抵禦外侮的典範。在埃及,穆罕默德·阿里雖名義上是土耳其蘇丹派駐的總督,但實際是埃及真正的統治者。他實行的一系列改革,使埃及國力在政治、經濟、軍事諸方面都得到了加強。
第二類:領導者以伊斯蘭教義號召人民向異教徒發動聖戰,用強大的軍事力量統一幅員遼闊的地區,建立起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國家。這種情況在西非尤為明顯。它們有:①奧斯曼·丹·福迪奧在19世紀初統一豪薩各城邦而建立的富拉尼帝國,其版圖有18萬平方公里,人口可能達到1000萬。②由哈吉·奧馬爾在19世紀中葉創建的位於塞內加爾河和尼日河上游的圖庫洛爾王國,具有統一的抵抗力量,曾長期抵抗法國的侵略。③薩摩里·杜爾在19世紀70年代建立的烏阿蘇魯王國,位於圖庫洛爾王國之南。版圖包括今幾內亞、象牙海岸部分地區和尼日河上游的大部分地區。
第三類:遭受殖民侵略地區的人民,在反對侵略和占領的鬥爭中建立的政權。例如阿爾及利亞西部人民,從1832年開始,在阿卜杜·卡迪爾領導下進行抗法鬥爭的過程中即曾建立起自己的國家;蘇丹人民在1881年爆發的馬赫迪起義的過程中,為了更有效地打擊侵略者,也曾短期建立過自己的政權。
第四類:非洲大陸腹地的一些部落開始逐步向國家轉變,有的地方這一進程持續到18、19世紀。如贊比西河以南的羅茲維人,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建立了王國,控制馬塔貝萊蘭和馬紹納蘭的大部分地區。非洲南端,出現了祖魯王國(見恰卡)。這是一個在強有力的領袖領導下,高度軍事化和高度集中的國家組織。它的出現,有力地抗擊了殖民主義者的擴張,同時也引起非洲南部地區政治組織的重新組合,出現了一系列國家,如斯威士王國、索托王國、恩塔貝萊王國等。
第五類:殖民主義者侵占沿海地區後,有些非洲國家在奴隸貿易的刺激下得到發展。如贊比西河上游的洛濟、中非西南部的奧溫本杜和喬克韋、中非東部的通加、今坦尚尼亞西部的尼揚韋齊、剛果河支流洛馬米河上游地帶的盧巴等。這些國家從西方商人手裡獲得武器,進行征戰以擴大版圖,雖強盛一時,但最後仍被帝國主義瓜分。
非洲人民的反侵略鬥爭 帝國主義的侵略在許多地區遭到了非洲人民的堅決抵抗。衣索比亞是經過長期頑強鬥爭維護其獨立地位的典範。非洲其他各族人民也進行過英勇的反侵略鬥爭,有些鬥爭甚至堅持達幾十年、幾百年之久。其中規模較大,持續時間較久的有:馬達加斯加人民前後經歷 300餘年的曲折的反侵略鬥爭;南非科薩人歷時99年的 9次抗擊荷、英侵略者的鬥爭;西非阿散蒂人民堅持95年的反侵略鬥爭;西非奧馬爾和阿赫馬杜父子領導的歷時39年的抗法鬥爭。經過殖民主義者 400餘年的掠奪和破壞,當時的非洲社會已陷於貧窮、落後、內部分裂和政治上不穩定的境地,在力量對比極為懸殊的情況下,非洲人民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最終仍抵擋不住帝國主義者的侵入和占領。
帝國主義者在非洲的殖民統治確立後,不甘忍受外來統治的非洲人民仍不斷以各種方式,包括武裝鬥爭的方式進行反抗。1871年阿爾及利亞人民的大起義;1881~1885年蘇丹的馬赫迪起義;1899~1920年索馬里人民的武裝鬥爭;1896年羅得西亞馬紹納人和馬塔貝萊人的聯合起義;1903~1907年西南非洲的赫雷羅人起義;1904~1908年德屬東非的馬及馬及起義和1906年南非納塔爾地區的本巴塔起義;1911年肯亞馬薩伊人反對殖民者強占土地的暴動等,都是一些較著名的反抗運動。但這些鬥爭大都是自發的,而且往往是在一個部族或一個狹小的地區內分散進行,彼此缺乏聯繫,容易為殖民軍各個擊破。
帝國主義者的殖民統治嚴重地破壞了非洲傳統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進程,使非洲古老的前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陷於解體,殖民地經濟有了發展,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新的社會力量;民族主義者、新型知識分子和少量資產者。這些人成為現代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中堅力量,在他們的領導下,非洲人民反帝反殖的鬥爭進入了新階段。
   

非洲民族獨立運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革命之後,非洲人民在民族主義政黨或組織領導下,廣泛開展反對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鬥爭。參加這個運動的,包括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資產階級、具有民族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以及愛國的酋長和王公貴族等各個階層。知識分子在運動中起著積極的宣傳作用。
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1917~1945)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非洲人民的民族意識初步覺醒,民族主義政黨和政治團體陸續出現,非洲工人工會組織及其領導的罷工鬥爭,蓬勃發展的反帝民眾鬥爭,揭開了現代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序幕。
歷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非洲成了帝國主義宗主國的糧食和原料供應地。大約 100萬非洲人被征入伍或被征為民夫。他們不僅從戰爭中熟悉了先進的軍事技術裝備和新式武器,而且在同宗主國士兵和工人的接觸中,接受了種族平等和民主思想的影響,許多士兵回國後成為新思想的傳播者、反帝鬥爭的積極參加者和組織者。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打開了世界帝國主義陣線的缺口,造成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危機,給包括非洲人民在內的一切被壓迫被奴役民族指明了通向獨立和解放的道路。
長期的殖民侵略和殖民統治,給非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也不可避免地引起非洲社會經濟關係的深刻變化,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帝國主義對非洲的剝削和奴役進一步擴大和深化。他們為了掠奪的需要,在非洲大力開發礦山、經營種植園、發展交通運輸事業等等,促使一些非洲國家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有一定程度的發展,非洲工人隊伍以及受近代、現代文明教育和影響的知識分子隊伍也隨之逐漸成長起來,這就為現代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埃及和馬格里布地區的獨立運動 埃及走在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前列。早在19世紀末,埃及就出現了民族主義政黨,爆發過反對殖民統治的民眾運動。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停戰協定簽字後,埃及立即向英國提出廢除“保護國”條約的要求。次年,華夫脫黨成立,在該黨領導下,1919年埃及爆發武裝起義,1922年 2月贏得獨立,但英國仍保留許多特權。以後,埃及又不斷掀起反對英帝國主義、爭取完全獨立和反對賣國的封建王室的民眾運動。
在馬格里布,愛國的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開始組織民族主義政黨或政治團體,如突尼西亞的憲政黨、阿爾及利亞的北非之星(後改為阿爾及利亞人民黨)、摩洛哥的民族黨等。這些政黨已有比較明確的反殖民主義綱領,領導民眾開展反對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1921年在摩洛哥里夫山區爆發反對殖民統治的武裝起義,建立了里夫共和國,堅持了4年之久,直到1925年才被西班牙和法國軍隊聯合鎮壓下去。
撒哈拉以南地區的反帝鬥爭 這個時期撒哈拉以南地區的反帝鬥爭也有較大的發展,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主要由傳統的上層人士(宗教領袖、部落首領等)領導的舊式農民運動。例如英屬西非和法屬西非、烏干達、法屬索馬里等先後爆發的農民暴動和部落起義;1921年在比屬剛果爆發的席捲安哥拉北部和法屬剛果等廣大地區的基班古運動;1935年肯亞和坦噶尼喀邊境的馬薩伊人暴動等。這些鬥爭帶有自發性,往往靠血緣關係聯合在一起,或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鬥爭的目標一般限於局部的經濟利益,如反對殖民主義者掠奪土地、反對苛捐雜稅、反對強迫種植或強迫收購經濟作物等。這些農民運動和部落起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舊的反殖鬥爭形式的繼續。與此同時,一些知識分子和殖民機關中的職員及小商人等開始組織會社,創辦刊物,成立反帝性質的政治團體和民族主義政黨,例如,南非早在1912年即已成立了南非土著人國民大會,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改名為南部非洲人國民大會;1920年在阿克拉成立了英屬西非國民大會,並在英屬西非的黃金海岸、奈及利亞、甘比亞和獅子山4個殖民地建立了分會;1923年奈及利亞成立民族民主黨;在法屬西非,20年代初出現了青年達荷美和青年塞內加爾等政治團體;在東非的肯亞,先後成立東非人協會和吉庫尤中央協會,等等。這些政治團體的活動主要限於宣傳和請願等,爭取一些局部改革,如要求種族平等和選舉權利,反對殖民主義者強迫種植經濟作物和掠奪土地,反對種族歧視和種族壓迫等,尚未明確提出民族獨立的要求。
1935年的衣索比亞抗意戰爭,是非洲人民反帝反殖鬥爭史上的光輝篇章,贏得了包括非洲人民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的廣泛支持同情。
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台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埃及、馬格里布各國和南非聯邦,已經初步形成一支近代產業工人隊伍,陸續成立了非洲工人的工會組織,而且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這些國家中出現了非洲第一批共產黨或共產主義組織。20年代初在埃及和南非聯邦建立了共產黨,在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和摩洛哥成立了法國共產黨的支部,以後它們又改組為獨立的共產黨,在馬達加斯加也成立了法國共產黨的支部。
在熱帶非洲一些國家也出現了非洲工人工會組織,不少國家發生了罷工鬥爭,安哥拉的工人罷工鬥爭還和農民要求歸還土地、爭取生存的鬥爭結合起來,舉行聯合起義。但一般說來,熱帶非洲各國的工人隊伍還很弱小,在思想上和政治上還不成熟,季節性工人構成了撒哈拉以南地區工人隊伍的主體,他們流動性大,受部落和氏族關係的束縛和影響較深,這大大妨礙了無產階級覺悟的提高。
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1945~1955)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有利的國際形勢,非洲社會經濟政治發生的變化,推動了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蓬勃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非洲的政治經濟狀況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幾百萬非洲士兵和民工直接投入反法西斯戰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訓練。為了動員非洲人參戰,英法等國作出戰後給非洲殖民地以自治或獨立,保障當地居民的各種權利等許諾。經受反法西斯戰爭洗禮的非洲士兵復員回國後,再也不願意按照舊的方式生活下去。他們成為推動戰後非洲民族獨立運動蓬勃發展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大戰引起非洲社會經濟的巨大變化。由於戰爭的需要,宗主國在戰爭期間不得不對殖民地放鬆某些限制,允許甚至鼓勵非洲人經營某些經濟部門的發展,戰時國際貿易關係的破壞,也使非洲各地經濟聯繫得以加強,因此,非洲的燃料、動力工業以及交通運輸業在戰時和戰後得到很大發展。這既為民族資本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也加速了一些地區現代無產階級的形成和成熟。據不完全統計,在大戰末期及戰後初期,非洲工人總數已達1300萬。與此同時,受現代文化教育的知識分子隊伍,數量也有很大增長。在他們中間湧現出一批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給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勢力以致命打擊,德、意被徹底擊敗,非洲兩個最大的殖民宗主國──英國和法國的力量也大為削弱。戰後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漲和一系列殖民地的獨立,特別是中國革命的勝利,給非洲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為戰後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迅猛發展,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北非各國的獨立運動 北非各國走在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前列。這些國家的民族主義政黨,在大戰結束前夕陸續恢復活動,肩負起領導本國民族獨立運動的任務,明確提出獨立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都出現了反對帝國主義、爭取民族獨立的民眾運動,許多城市爆發了總罷工和民眾示威。1951年12月,聯合國託管的前義大利殖民地利比亞獲得獨立。埃及和阿爾及利亞人民的反帝反殖鬥爭對整個非洲具有重大意義和影響。埃及在戰後初期即爆發了規模巨大的民眾示威,要求廢除不平等的英埃同盟條約,1952年 7月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團發動革命,有力地推動了埃及民族民主革命的繼續發展(見埃及七月革命)。1954年11月阿爾及利亞爆發武裝起義,建立民族解放軍和臨時革命政府,把阿爾及利亞人民反對法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推向一個新階段。在非洲民族獨立運動不斷高漲的形勢下,1956年蘇丹、摩洛哥和突尼西亞也先後獨立。
泛非主義運動 由西印度群島和美國的黑人發起的泛非主義運動,對非洲民族獨立運動有很大影響。在著名黑人領袖和學者W.E.B.杜波依斯的倡議和領導下,1919~1927年先後在歐洲召開了 4次泛非大會,對非洲民族解放運動起了啟蒙和推動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泛非運動重新恢復活動。1945年10月在英國曼徹斯特舉行的第五次泛非大會,是一次真正以非洲人為主體的、討論非洲前途的大會,標誌著泛非運動已由早期的黑人知識分子的思想運動,發展成為由非洲民族主義者領導的、各階層人士廣泛參加的政治運動。大會討論確定了反對殖民統治的行動綱領,並湧現出了K.恩克魯瑪J.肯雅塔等著名的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在這些領袖人物的影響下,民族主義政黨和團體在撒哈拉以南地區相繼成立。
撒哈拉以南地區的民族獨立運動 在撒哈拉以南地區,英屬西非的黃金海岸(今加納)、奈及利亞、法屬西非和法屬赤道非洲的反帝反殖鬥爭開始較早。他們要求憲政改革,實現“內部自治”或“半自治”。黃金海岸人民的鬥爭在西非以至整個撒哈拉以南地區有較大影響;南部非洲人民開始了反對英國拼湊“中非聯邦”和反對種族歧視的鬥爭;肯亞人民為爭取土地而鬥爭,但這些鬥爭還沒有明確提出爭取民族獨立的要求。和平的請願、罷工、遊行示威等是這個階段撒哈拉以南地區民眾反帝鬥爭的主要形式。部分地區也採取了武裝鬥爭的形式,馬達加斯加(1947)和喀麥隆(1956)先後爆發反法武裝起義,肯亞在1952年爆發了茅茅運動,這些武裝鬥爭為這些國家取得獨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面對非洲人民轟轟烈烈的反帝鬥爭,帝國主義宗主國一方面使用武力對各地的武裝鬥爭進行血腥鎮壓和殘酷圍剿;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變換手法,作些表面讓步,如實行“憲法改革”、允許“半自治”等,以緩和非洲人民的反抗情緒,維護其殖民統治。但是,他們的種種努力都是徒勞的。50年代中葉,北非各國除阿爾及利亞外都贏得了獨立,在撒哈拉以南地區,通過堅持不懈的鬥爭,也迎來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潮。
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潮(1955~1969) 50年代中葉發生的一些重大國際事件對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產生了巨大影響。1955年 4月,代表14億人民的亞非會議在萬隆舉行,埃及、衣索比亞、黃金海岸、賴比瑞亞、利比亞和蘇丹等6個非洲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號召亞非人民團結起來反對殖民統治,在非洲獲得普遍的回響,增強了非洲人民掙脫殖民枷鎖的決心和信心(見亞非會議)。1956年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和反對英、法、以色列三國侵略的鬥爭(見中東戰爭),以及隨後中東人民反對英法帝國主義的鬥爭,迫使英法勢力撤出蘇伊士以東地區,沉重打擊和削弱了英法殖民統治。在此期間,非洲的民族主義政黨大批湧現。據1961年對非洲 147個政黨的調查材料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建立的僅 8個,戰後到1955年建立的有40個,其餘99個是在萬隆會議以後新建的,有的是由許多小組織合併改組而成的。這些民族主義政黨和組織在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發揮了重要作用。
非洲各國爭取國家獨立的鬥爭 1957年3月6日英屬黃金海岸宣布獨立,成立加納共和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殖民堡壘打開了一個缺口。1958年 9月法屬幾內亞斷然拒絕加入法蘭西共同體,宣告獨立,在非洲影響很大。以加納、幾內亞和奈及利亞獨立為契機,50年代末到60年代,民族獨立運動以暴風驟雨之勢席捲整個非洲大陸。非洲,這個昔日帝國主義的後方基地成為反帝反殖鬥爭的前線。
民族獨立運動的蓬勃發展,使英法等殖民統治者疲於奔命,難以招架。以法國為例,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拖住了法國的80萬正規軍,加上地方保全隊、武裝警察等,則達 100萬人左右。法國的大部分陸軍、60%的空軍和90%的海軍陷入阿爾及利亞的戰爭,給法國的政治經濟造成不可克服的困難,迫使法國不得不改換殖民手法。1958年C.-A.-M.-J.戴高樂上台後,制訂第五共和國憲法,宣布由法國本土和海外領地共13個成員國組成“法蘭西共同體”。法屬非洲領地由過去法蘭西聯邦內的“半自治共和國”變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以後,法國又推行“非殖民化”的“合作”政策,1960年 4~11月短短半年內,法國同共同體中的12個成員國先後簽署了“移交”權力的協定,承認這些國家獨立,緊接著又同這些國家簽訂了一系列雙邊和多邊“合作”協定,以繼續保持在這些地區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影響。
1960年非洲的政治地圖發生了巨大變化,因此被稱為“非洲年”。這一年有17個國家取得政治獨立,其中14個國家是法蘭西共同體的成員國和法國託管地,其餘3國是現在的薩伊、奈及利亞和索馬里。新獨立國家的領土面積和人口均占非洲總面積和總人口的1/3以上,連同1959年以前獨立的國家。非洲獨立國家的面積已占非洲總面積的2/3,人口占全非洲的3/4。
1960年以後,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繼續擴展。1961~1968年有15個國家獨立。阿爾及利亞堅持 8年的武裝鬥爭,終於迫使法國簽署埃維昂協定。於1962年獲得獨立。到60年代末,非洲已有41個獨立國家(其中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兩國於1964年 4月26日合併,成立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50年代末60年代初,葡屬殖民地和南部非洲一些國家如安哥拉(1961)、幾內亞比索(1963)、莫三比克(1964)以及辛巴威(1966)、納米比亞(1966)等國的人民也先後展開了反對殖民統治的武裝鬥爭。
非洲各國的團結和聯合 團結戰鬥是非洲民族獨立運動很快形成高潮並迅速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已經獨立的國家以整個非洲擺脫殖民統治為己任,如加納和幾內亞獨立後,都為支持撒哈拉以南地區人民的鬥爭作出了貢獻。在非洲民族獨立運動普遍發展的基礎上,1960年前後,獨立國家和民族主義政黨領導人相繼舉行各種國際會議,商討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等問題。1957年12月至1958年 1月、1960和1963年先後在開羅、科納克里和莫希舉行了 3次亞非人民團結大會(見亞非人民團結組織);1958年在阿克拉舉行了第一屆全非人民大會,1960和1961年又在突尼西亞和開羅召開了兩次全非人民大會;1958和1960年在阿克拉和亞的斯亞貝巴舉行了兩次非洲獨立國家會議。這些會議加強了非洲人民的團結,極大地推動了非洲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爭取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
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壓力,開始有一些國家聯合起來,協調行動。1958年加納和幾內亞結成聯盟,1960年12月又擴大為加納-幾內亞-馬里聯盟。1961年1月,加納、幾內亞、馬里、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 6國首腦舉行會議,制訂了卡薩布蘭卡憲章,確定以中立和不參加集團為對外政策的基礎,因而被稱為卡薩布蘭卡集團。較此稍早,1960年12月,喀麥隆、剛果(布)、象牙海岸(今象牙海岸)、達荷美(今貝寧)、上沃爾特(今布吉納法索)、茅利塔尼亞、尼日、塞內加爾、中非、加彭、查德、馬達加斯加等12個法語國家組成布拉柴維爾集團;1961年5月又擴大為有20個國家參加的蒙羅維亞集團。實現非洲統一是這兩個國家集團的共同願望,在此基礎上,1963年5月成立了非洲統一組織(見彩圖)。這個組織把支援殖民地人民爭取獨立的鬥爭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為此專門設立了非洲解放運動協調委員會。非洲統一組織成立以來,在爭取和捍衛民族獨立、反對外來干涉、維護非洲團結等方面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非洲歷史非洲歷史
非洲歷史非洲歷史
1970年以來獨立的國家 葡萄牙在非洲領地實行野蠻、殘暴的殖民統治,激起人民的武裝反抗。60年代起,葡萄牙政府為鎮壓殖民地人民的武裝鬥爭派駐非洲的軍隊達14萬多人,軍事預算占財政預算的一半以上。長期的殖民戰爭使葡萄牙內外交困,並導致1974年 4月的軍事政變。葡萄牙新政府為擺脫困境,分別同非洲各殖民地的民族主義政黨舉行談判。1974~1975年,葡屬殖民地安哥拉、莫三比克、幾內亞比索、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以及維德角先後獲得獨立,結束了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統治。
在非洲民族獨立運動深入發展的形勢下,1975年法國承認葛摩獨立。英國在1976年承認塞席爾獨立。位於非洲之角的法屬索馬里也於1977年獨立,成立吉布地共和國。
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浪潮繼續向南推進。辛巴威人民經過長期的鬥爭,終於贏得勝利。1979年12月21日,英國同辛巴威有關各方在倫敦制憲會議上籤署羅得西亞和平協定,R.G.穆加貝領導的辛巴威非洲民族聯盟在1980年2月舉行的議會選舉中獲勝,1980年4月18日宣布獨立,成立辛巴威共和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40多年來,非洲民族獨立運動取得了輝煌的勝利,非洲的政治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戰後初期,非洲只有3個獨立國家。如今獨立國家已達50個(不包括南非;見表),在聯合國和不結盟運動中分別占成員國總數的1/3和1/2,成為第三世界的一支強大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見彩圖)

非洲歷史非洲歷史
非洲歷史非洲歷史
但是舊的殖民主義殘餘勢力尚未根除,超級大國又開始在非洲進行角逐,使非洲不少地區陷於戰亂之中。外部勢力的干涉,嚴重地影響著非洲國家的穩定與發展。因此,非洲已經獨立的國家,仍然面臨著繼續清除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殘餘勢力、反對超級大國和一切外來干涉、維護和鞏固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的艱巨任務。
南部非洲國家反對種族統治的鬥爭 自1910年南非聯邦成立到60年代,南非種族主義政權已頒布了 200餘項種族隔離法令,其中有黑人保留地制度、特定住區制度、通行證制度、班圖斯坦制度等,在居住、職業、工資、教育、文化設施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對非洲人實行種族歧視。南非非法占領納米比亞以後,又把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制度擴大到納米比亞。南部非洲人民反對南非種族主義政權的野蠻統治、爭取民族獨立和民族平等的鬥爭一直沒有平息,辛巴威的獨立對這一鬥爭有著深遠的影響。當前,納米比亞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南非人民為反對白人當局的種族主義統治,還在進行艱苦的鬥爭。這一鬥爭得到全體非洲國家和人民,特別是安哥拉、波札那、辛巴威、莫三比克、坦尚尼亞和尚比亞等前線國家的有力支援。前線國家首腦多次舉行會議,表示全力支持納米比亞人民在西南非洲人民組織領導下進行的解放鬥爭,支持南非人民反對種族主義的正義鬥爭,譴責南非顛覆南部非洲獨立國家的活動,並決定加強防禦和安全合作,以對付南非的襲擊。
發展民族經濟的探索和區域性合作的加強 非洲國家獨立後都致力於穩定政局、發展民族經濟。許多國家實行“國有化”、“非洲化”政策,逐步掌握了一些重要經濟部門,經濟建設取得相當的成就。但是,在經濟發展道路上程度不同地遇到一些困難。非洲的農業和糧食生產長期停滯不前,近幾年來甚至趨於衰退。旱災、沙漠化、饑荒對薩赫勒地區各國構成嚴重威脅,尤其是1984~1985年,非洲出現了20世紀以來最大的一次乾旱和饑荒,對經濟發展妨礙甚大。除了自然條件的不利因素外,非洲國家經濟發生困難,主要有以下原因:①殖民統治者長期剝削、掠奪造成的貧困落後狀況和單一經濟結構尚未根本改變;②帝國主義瓜分非洲遺留下來的邊界糾紛和部族矛盾,嚴重地影響非洲國家的穩定與發展;③外部勢力的干涉使非洲不少地區陷於戰亂之中;④不平等的國際經濟秩序和某些已開發國家轉嫁經濟危機,加劇了非洲國家的經濟困難。
目前非洲國家正在總結經驗,調整政策,探索適合本國情況的經濟發展道路,不斷加強各國之間和地區性經濟合作。非洲國家獨立以後,根據發展經濟的共同利益,按照地區、河流、行業或資源建立起許多經濟合作組織。早在1967年,東非的肯亞、烏干達和坦尚尼亞就建立了東非共同體。西非的經濟合作取得較大的進展,在1974和1975年分別成立了由象牙海岸(今象牙海岸)、馬里、茅利塔尼亞、尼日、塞內加爾、上沃爾特(今布吉納法索)等 6個法語國家組成的西非經濟共同體和由上述 6國加上幾內亞、多哥、貝寧、甘比亞、獅子山、賴比瑞亞、加納、奈及利亞、維德角、幾內亞比索10國共16個國家組成的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此外,還有一些雙邊及多邊經濟合作組織。1980年 4月,安哥拉、尚比亞、莫三比克等南部非洲 9國正式成立南部非洲發展協調會議,以協調發展該地區各國的經濟,減少經濟上對南非的依賴。1983年10月,蒲隆地、赤道幾內亞、剛果、加彭、喀麥隆、盧安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薩伊、查德和中非等中部非洲10國首腦在利伯維爾簽署條約,成立中非國家經濟共同體,以促進中非各國在政治和經濟各方面的協調和合作。這些組織的成立,便於協調各國發展計畫,有利於經濟的共同發展,對非洲局勢的和平與穩定起了積極作用。同時,也是對已開發國家極力維護的不平等的經濟秩序以有力回擊。
1980年 4月,非統組織在拉各斯舉行第一次關於經濟問題的首腦會議,制訂了20年非洲經濟發展行動計畫,提出在20世紀末建立非洲經濟共同體,並確定了加強非洲內部經濟合作,促進經濟共同發展,實現非洲大陸經濟、社會和文化一體化的方針。
參考書目
 J.D.Fage,A History of Africa, Hutchinson & CoLtd.,London,1978.
 J.D.Clask, J.D.Fage, R.Oliver,R.Gray,J.E.Flin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Vol.I~V.Th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76~1982.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非洲概況》編寫組編:《非洲概況》,世界知識出版社,北京,1981。

配圖

非洲歷史非洲歷史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