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人民政府

市民政局 市財政局 市文廣新局

概況

青島市人民政府是青島市行政管理機關,是副省級行政機關。市政府辦公地址:青島市香港中路11號。

政府現任領導

主要領導

市 長: 張新起(代)
副市長:王書堅 張惠 秦敏 王修林 張元福 胡紹軍 楊宜新 王廣正 徐振溪 王建祥

市長簡歷

夏耕,男,漢族,1957年1月出生,經濟學博士。歷任江蘇省計畫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江蘇省連雲港市委副書記、市長,山東省日照市委副書記、市長,日照市委書記。現任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
中共十六大代表,九、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山東省第八、九次黨代會代表,八、九屆中共山東省委委員,九、十、十一屆山東省人大代表。

政府組成部門

市政府辦公廳
市發展改革委
市經濟信息化委
市教育局
市科技局
市公安局
市監察局
市民政局
市司法局(市監獄管理局)
市財政局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市城鄉建設委
市城管執法局
市國土資源房管局
市規劃局
市市政公用局
市交通運輸委
市農委
市水利局
市海洋與漁業局
市林業局
市商務局
市文廣新局
市衛生局
市人口計生委
市審計局
市環保局
市民族宗教局
市體育局
市統計局
市安全監管局
市旅遊局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
市物價局
市糧食局
市政府國資委
市政府外辦
市政府僑辦
市政府法制辦
市政府口岸辦
市人防辦
市經合辦

青島市概況

青島歷史沿革

青島地區史稱膠澳。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議決在膠澳設防,青島由此建置。翌年,調登州鎮總兵章高元率部移駐膠澳。
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藉口強占膠澳,並強迫清政府於1898年3月6日簽訂《膠澳租界條約》。從此,膠澳淪為殖民地,山東也劃入了德國的勢力範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國侵占膠澳,進行軍事殖民統治。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人民為收回青島進行了英勇鬥爭。1919年,由於青島主權問題,引發了著名的“五四”運動,迫使日本於1922年2月4日同中國政府簽訂了《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同年12月10日,中國收回膠澳,開為商埠,設立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直屬北洋政府。其行政區域與德膠澳租界地相同。1929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接管膠澳商埠,同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
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島。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在美國支持下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解放後,改屬山東省轄市
1981年,被列為全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
1984年4月,被列為全國14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1986年10月15日,被國務院正式批准在國家計畫中實行單列,賦予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
1994年2月,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2007年底,全市常住人口為838.67萬人,比2005年增長2.33%(年均增長1.2%)。其中,城鎮人口為535.91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63.9%;鄉村人口為302.76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36.1%。城鎮人口比重比2005年上升0.7個百分點。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10.74‰;死亡率5.85‰;人口自然增長率4.89‰。
根據青島市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統計,全市除漢族外,有滿、回、朝鮮、壯、蒙古、土家、苗、錫伯、高山、維吾爾、瑤、白、藏、仫佬、仡佬、畲、布依、納西、侗、達斡爾、彝、水、怒、俄羅斯、傣、毛南、鄂倫春、傈僳、佤、哈尼、鄂溫克、土、拉祜、普米、撒拉、景頗、羌、黎、哈薩克、東鄉、柯爾克孜、布朗、阿昌、塔吉克、裕固、京、塔塔爾、獨龍、基諾、赫哲族等50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總人數為33012人,占全市總人口的0.44%。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位於東經119度30′~121度00′、北緯35度35′~37度09′,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臺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
全市總面積為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城陽、黃島等七區)為1102平方公里,所轄膠州、即墨、平度膠南萊西等五市為9552平方公里。
建國以來,青島市行政區劃變動較大:
1949年底為市南區市北區、台西區、台東區、四滄區、李村區、浮山區。
1951年6月,膠州專區的嶗山辦事處劃歸青島市領導,改稱嶗山郊區辦事處;
1951年8月,撤銷四滄區、浮山區,設立四方區、滄口區。
1953年6月,嶗山郊區辦事處更名為嶗山郊區人民政府。
1958年底,昌濰專區的膠縣、膠南縣及萊陽專區的即墨縣劃歸青島市。
1961年5月,即墨、膠南、膠縣劃出;10月,以原嶗山郊區的行政區域設立嶗山縣,歸青島市。
1962年12月,台西區撤銷,其轄區分別併入市南、市北區。
1978年11月,煙臺地區的即墨縣,昌濰地區的膠縣、膠南縣又劃歸青島市;新設立青島市黃島區,其轄區包括由膠南縣劃出的黃島、薛家島、辛安3個公社。
1983年8月,煙臺地區的萊西縣、濰坊地區的平度縣劃歸青島市。
1987年4月,撤銷膠縣,設立膠州市(縣級);
1988年11月,撤銷嶗山縣,設立嶗山區;
1989年7月,撤銷平度縣和即墨縣,設立平度市(縣級)和即墨市(縣級);
1990年12月,撤銷膠南縣和萊西縣,設立膠南市(縣級)和萊西市(縣級)。
1994年上半年,市區行政區劃作重大調整,在市轄區總數不變的前提下,將台東區、市北區及四方區吳家村街道辦事處、錯埠嶺街道辦事處整建制合併,設立新的市北區;將嶗山區作大的調整,一部分設立新嶗山區,一部分設立城陽區,一部分與滄口區合併設立李滄區。此次市區行政區劃調整後,區級建制為: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黃島、城陽等七區和即墨、膠州、膠南、平度、萊西等五縣級市

市政府發展歷史

1949年5月24日,華東分局決定:為保證城市政策的正確執行和有秩序地進行各項接管工作,成立青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向明任主任委員,賴可可、譚希林任副主任委員。軍管會的基本任務是:鎮壓反革命分子的活動,肅清反動殘餘勢力,建立革命政權。
軍管會是青島市軍事管制期間最高權力機關,統一領導全市的軍事指揮、行政管理、接管工作及其他一切黨政軍民工作。軍管會對內即為黨的委員會,是統一領導全市各項工作的黨的領導機關。
軍管會下設市政、公安、文教、衛生、後勤、房產、生產、工礦等16個部及辦公廳、外事處等青島解放的當天,為了“保障全市人民生命財產,維護社會治安,確立革命秩序”,青島市軍管會根據山東軍區的命令,正式掛牌成立,並發布第一號布告:在青島實行軍事管制,青島市人民政府也於當日成立,馬保三就任新青島第一任市長。
青島市人民政府現在的辦公地址位於市南區香港中路十一號,,毗鄰五四廣場,具有重要的地理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