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教學

電化教學

電化教學是指使用電教器材設備和電教教材進行教學。它是通過幻燈、電影、錄音、廣播、電視、錄像、電子計算機傳授知識技能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美國和西歐一些國家稱“視聽教學”、“機器教學”。

基本信息

簡介

電化教學是指使用電教器材設備和電教教材進行教學。它是通過幻燈電影錄音廣播電視錄像電子計算機傳授知識技能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美國和西歐一些國家稱“視聽教學”、“機器教學”。日本稱“教育工藝學”。電化教學對普及軍事科學知識、提高軍事訓練質量、加速人才培養具有重要作用。

19世紀90年代,幻燈最早運用於教學。20世紀初,唱片無聲電影開始在軍事訓練中套用。20~40年代,廣播、有聲電影、錄音等教學工具相繼出現,電化教學有了新的發展。50年代後,不少國家的軍隊廣泛採用閉路電視、程式教學機、電子計算機教學,電化教學已日益成為軍事訓練重要的教學手段。

電化教學電化教學

作用和特點

1、能在廣大範圍內對官兵進行教育訓練,加快軍事知識和技能的普及,提高教學質量。

2、能充分展示複雜危險的作戰、訓練景況。如戰鬥場面,核、化學、生物武器的使用和防護等。還可進行大小、動靜、快慢、虛實的轉換,具體顯示事物的內部運動與聯繫。如機械運動、武器構造、發射的顯示和模擬作戰演練,巨觀世界的縮小、微觀物體的放大,高速運動物體的放慢等。

3、能將教學和實驗過程的實況,用電影、錄像等手段記錄下來,然後根據需要播放。這不僅利於補課複習研究,而且可以大大減輕師資負擔,節約器材和經費

4、利用程式教學機和電子計算機輔助教學,學員可與其直接對話,機器顯示答案,或利用帶入的信息進行對抗作業,有助於智力的開發。

隨著電子工業和信息技術的進步,電化教學設備向輕型、自動、多功能的方向發展,在軍事訓練中,也必將進一步普及並日益發揮顯著的作用。

優勢 

傳統的電教手段以教材為中心,學生為受體,隨著英語新教材的實施,為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音、辭彙、語法進行聽、說、讀、寫的交際能力,並在這個過程中發展以興趣、愛好、態度和思考力、判斷力、表現力等能力要素為主要內容的基本學力,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和諧的發展。這就要求電化教學的觀念及其手段必須更新,其核心是:電教手段不僅是聲音的重複、圖像的再現。作為“人體的延伸”,它既要在認知領域內發揮作用,更要在技能領域和情感領域中發揮作用,使教學雙方以電教媒體為中介,產生和諧自然的共鳴,形成語言信息和思維的雙向交流,使學生的身心在共同參與的雙向活動中得以健康的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供逼真的交際情景、言語,使學生感到置身於真實的言語運用活動之中,而不是處在人為的學習環境。電教媒體不受時空限制,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從具體導入抽象;可將歷史事件活現於眼前,也可把將來的發展展現於此刻;可將宇宙中最宏大或最細微的事件、物體、人物以至個性、結構等等,活生生地展現在學生的眼前、耳邊。電教媒體的這一作用,在英語教學心理上可以造成一種假象,使學生猶如置身於自然的語言環境之中,而消除許多心理障礙,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動員學生全部感官參加學習,而不單用視、聽、角、觸、動中的一種或幾種感官。因為在逼真的言語活動環境中,學生必須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這是一種立體化的學習,學生感知深刻,注意力易於集中或分配,各種記憶力都可發揮,想像、思維等智力活動的效率也會提高。智力因素的高效活動,反過來又促進興趣、情感、動力等潛力因素的增強。其結果必然表現為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提高。教學活動也因而事半功倍。

3、情景交融,審美愉悅中感受語言。會話,是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以往我們採用簡筆畫加文字繪製於黑板上,不但審美效果不好,教師還要做大量的講解、提示。學生的辭彙量有限,新授課勢必要採取大量的漢語授課,導致無法營造英語的氛圍,影響了英語授課的效果。而電腦課件的製作和使用,則有聲有色,情景交融,使教師傳達給學生的會話知識具備了濃厚的審美與感情色彩,將信息強烈而鮮明的傳遞給學生。學生則置身於具體生動的語言氛圍中,在悅耳,悅心的情景中融會貫通,深受感染與啟發,進而產生共鳴,最大限度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注意力,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4、大容量、快節奏,形象生動搞好複習。“溫故而知新”,中國古代教育家早就深知複習的重要性,而中學英語更要穩打穩紮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我們在每一節課都首先搞好複習,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舊方法是帶上厚厚的一打圖片、單詞卡、音標卡,會話情景則由教師口述。而現在我們可專門製作一個課件,在課堂上就可快速複習大量的知識內容,形式簡單、形象、生動、有序。

注意事項

1、運用電教手段要有明確的目標。在外語教學中運用電教手段,必須為外語教學的總目標服務,為提高外語教學的質量服務。使用電教手段要防止搞形式主義,不能把外語課上成電教的演示會、展覽會。必須根據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來確定電教課的目的,並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使用不同的電教手段。2、電教媒體應是教學性、科學性、技術性與藝術性的統一和結合。開發電教軟體必須以教學大綱為依據,為英語教學的總目的服務,這是評價電教效果的重要標準之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向學生傳播知識和培養能力。開發與運用教學軟體必須以正確的教育思想為指導,必須符合教學原則,要防止只注意趣味性而忽視了科學性的思想性。每個電教媒體應力求做到:(1)圖像清晰明亮,使全班學生在各個位置都能看得清楚;(2)聲音清楚,語言簡練而生動、與畫面配合協調;(3)注重實用,簡便,要便於教師使用;(4)教師使用各種媒體時,要適時、適量,要恰到好處。使用電教手段應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以藝術增加教學的感染力,強化教學的效果。3、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現代化的教育媒體一是有利於信息的傳播,二是有利於學生積極主動在參與。如果不重視後一方面,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搞注入式教學,其不良後果要甚於常規教學。因此,教師在使用電教手段時,要處理好常規教學與電化教學在教法上的結合,如實踐性原則與交際性原則在常規教學中應堅持,在電化教學課中同樣應該堅持。上電化教學課,教師要注意精講多練,以練為主,講練結合。而且教師要根據電教媒體的作用點,選擇和設計練習,為學生提供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多層次的形式不同的言語實踐條件。實踐證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恰當使用電教手段,使學生通過這箇中介媒體,得到了音、像方面的準確、形象的材料,結合不同方法的引導與訓練,充分發揮了電教作為現代化手段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利於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接受信息和教學雙方的信息交流與反饋,使每個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在培養交際能力的同時發展學生觀察、思維、想像、比較等能力,真正做到在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實施素質教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