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實驗國小

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實驗國小

隨州市曾都區實驗國小位於編鐘故里的湖北省隨州市,創建於1906年,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2000年隨州升為地級市後,學校更名為隨州市曾都區實驗國小。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隨州市曾都區實驗國小位於編鐘故里的湖北省隨州市,創建於1906年,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2000年隨州升為地級市後,學校更名為隨州市曾都區實驗國小。
學校占地27090平方米, 45個班的教學規模。134名教職工中,中高級教師占82%,特級教師2人,省級以上骨幹教師4人,大專以上學歷教師占80.5%,各類專職藝術教師25人,另外每學期聘有外籍教師2人以上住校教學,管弦樂兼職教師4人,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整體水平高。

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實驗國小 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實驗國小

地理位置

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實驗國小地址如圖:

辦學理念

一是抓組織建設,形成少先隊工作立體網路。成立了以校長總體負責,少先隊大隊部具體落實的少先隊工作領導小組,在此基礎上,組成三條施教主線:一為少先隊大隊部——中隊輔導員;二為教務處——各科教師;三為後勤服務處——後勤工作人員。同時,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區這一校外教育的輔助作用,基本形成了從教師到學生,從課內到課外,從學校到社區和家庭的較為完整的組織網路。

二是抓制度建設,規範少先隊工作者行為。學校先後制定完善了《曾都區實驗國小學生一日規範》、《學生禮儀規範》、《班主任工作職責》、《少先隊表彰獎勵制度》、《隊幹部改選制度》、《隊幹部例會制度》、《班級評先量化細則》等制度,達到了用制度約束人,向落實要成效的目的。

三是抓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建設,提高輔導員隊伍水平。學校採取少先隊工作專題講座、教師集中培訓、外出學習、定期召開少先隊工作經驗交流會等形式,培養精幹過硬的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努力構建少先隊工作大框架,形成全員育人,齊抓共管的工作氛圍,為少先隊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堅強的保證。

四是抓少先隊主題教育活動,以活動育人。

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學校充分利用每周國旗下講話、班會,配合有關重大紀念日開展“我與祖國”、“我與學校”、“知榮明辱”等主題演講,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並付諸實踐。

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沒有感恩的意識,就會喪失做人的起碼道德,但感恩並非生而知之、與生俱來的,需要教育引導和環境的影響。為此,學校把每年的“三八婦女節”所在周定為感恩周。以“知恩——感恩——報恩——施恩”為主線,大力弘揚傳統美德,開展感恩主題教育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培養學生做人的良好習慣。從學生進校門開始,學校就開始組織入學教育,學習《一日規範》、《禮儀規範》等行為守則,從日常生活細節入手,培養學生熱愛集體的良好習慣。

培養學生做人的責任心。責任是社會對於一個人的信任,它要求我們不但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他人、對社會負責。如結合隨州市開展的文明素質教育,學校在全體學生中開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做文明人”活動,活動中學生以書信的形式向家長找出了陋習,並幫助一起改正,這一活動受到社會一致好評。“助殘日”,學校向全體師生髮出了“獻愛心”活動倡議,並在班會中召開了“獻愛心”的主題班會,當日就收到師生們的紛紛捐款。同學們在活動中升華了道德情感,也增強了做人的責任感。

開展體驗教育。學校在學生中廣泛開展了“新世紀我能行”的體驗教育活動,如“賣報”、“今天我當家”、“疊被子、穿衣服,收拾文具競賽”、“打工”等實踐活動,幫助少年兒童從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四個關係出發,尋找一個“崗位”,扮演一個角色,獲得一種感受,明白一個道理,養成一種品質,學會一種本領,在實踐中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禮儀是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禮儀是小學生步入社會的指南,學校緊緊圍繞“爭做文明禮儀的小學生”要求,以“在家裡做個好孩子、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為主要內容,以“文明禮儀伴我行”系列活動為載體,以“小學生一日常規”為主要行為規範,開展豐富多彩的禮儀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豐富多彩的雛鷹假日小隊。雛鷹假日小隊是少先隊組織參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大隊部圍繞這項工作重點,在全校隊員中發動以班級小組為單位建立各具特色的雛鷹假日小隊,開展了轟轟烈烈的“保護地球”活動,讓學生的一顆顆愛心、一片片真情在一個個活動中得到體現,其中有“互助小隊”、“陽光小隊”、“星星小隊”等多個雛鷹假日小隊。隊員們以假日小隊為單位紛紛活躍在各種場所,開展講文明、講禮貌、打掃衛生、愛花護綠活動,給社區內的孤寡老人、老紅軍、體弱多病的老人送溫暖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在社區引起了較好的反響,得到了民眾的讚揚。

五是抓課題科研,提高少先隊工作質量。近幾年來,我們以國家級課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調查與研究”課題為載體,重點進行探討、研究,全校40餘名中隊輔導員總計撰寫了160餘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案例,加強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了學生和諧健康成長,該課題也順利地結題,得到省教科所領導一致好評。

六是抓家長學校,共同育人。作為全區基礎教育的龍頭學校,學校始終十分重視親職教育工作。一是健全組織,增強責任感。學校成立了以校長、副校長、大隊輔導員、中隊輔導員、家長代表組成的家長學校校務會,聘請了有經驗的教師或專家擔任家長學校教師。做到了“三會齊全”、“三穩定”,即:學校有校務會、年級有家委會、班級有班委員;有穩定的教師隊伍、有穩定的教學場所、有穩定的教材。二是嚴格管理。先後建立了家長學員登記制度、學員考勤及學習制度、學員評估表彰制度、教師備課制度。三是教學科學,形式多樣。除了公共必讀的教材外,學校還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小孩子的家長,因材施教。同時,學校每年通過理論講座、家長座談、家訪、邀請知名學者來校作報告等形式開展教育活動。活動效果好,真正架起了一座溝通社會、家庭的橋樑,該校也被評為“湖北省優秀示範家長學校” 。

學校榮譽

曾都區實驗國小2011年度學校榮譽

序號 時間 榮譽稱號 授牌單位
1 2.23 人口計畫生育先進單位 西城辦事處
2 2.24 區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西城辦事處
3 2.28 全區物價管理先進單位 區政府
4 3.3 省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跟崗學習基地 省教育廳
5 3.12 區巾幗示範崗 區總工會
6 4.19 區教育技術裝備先進單位 區教育局
7 6.7 省首批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 省教育廳
8 10.7 隨州市學法用法先進單位 市法制辦

教學特色

一、注重硬體建設,為學生健康成長創設優良環境

教育的現代化應是教育思想的現代化,教育手段的現代化,教育設施的現代化。“思路決定出路”,學校把現代教育技術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上,先後投資500餘萬元,建成了無線廣播系統、閉路電視系統、校園網路系統,建立了電子閱覽室和電子音像室。學校還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用於環境改造,寬敞明亮的教育,標準化的運動場,別具風格的遊樂園,綠草茵茵、鮮花盛花,校園成了花園、樂園和家園。

二、深化教學改革,為培養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21世紀,是一個競爭更加激烈,變革更加迅速,創新更加廣泛的時代。學校作為國家培養和造就人才的搖籃,教學作為實現教育理想和目標的根本手段,必須深化改革順應時代發展。

學校始終堅持以“實驗性、示範性、出經驗、出成果”為己任。堅持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完美結合。

學校著眼於社會未來,著眼於學生未來。於1997年在全市國小中率先開設英語課,與語文、數學同等對待,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英語教學熱潮,英語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學校將科技、文藝、體育等活動課進行有機結合,更好地培養學生思維、開發智力,擴大視野。將思品課和社會課進行綜合,作為一門過程考核課程。

追求教育教學藝術化。各科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千方百計地創設藝術情景,把一些抽象的科學文化知識,都置於生動活潑具體形象的教學和娛樂活動中。語文課、英語課採用先進多媒體創設“聲、形、情”並茂的藝術教學環境,激發學生興趣,突破重難點;勞動課採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方法,調動學校多種感官參與實踐,做到寓教於動、寓動于樂、樂中求趣,使勞動教育與藝術教育融為一體;體育課圍繞教學內容,以遊戲貫穿始終,激發學生興趣,使每個學生“鍛鍊——出汗——快樂”,體現了寓教於活動之中、寓練於藝術遊戲之中的教學特色。

“科研興教,科研興校”是實驗國小的成功之路,這句話不再是響亮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是一項宏大的教育改革工程,是一股勢不可擋的科研潮流。經過幾年努力和不斷探索,教育科研取得可喜成果。《全國國小語文學法指導實驗與研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等國家級課題已順利結題,學校被評為“全國小語學法指導實驗與研究先進單位”。學校還承擔著國家、省級課題4個,市區級課題10餘個。

三、突出藝術教育,讓學生終生受益

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突破口。為了突出培養學生能力和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學校充分利用下午四點半針對學生年齡、心理特點、興趣愛好成立了少兒藝術團,開展書法、繪畫、歌詠、器樂、球類、藝術體操等項目的訓練,並做到定時間、定輔導教師、定內容、定期檢查評比。為了向家長和社會展示藝術團所取得的成果,每學期舉辦一次少兒藝術團匯報演出。

多年來,學校屢次囊括“市編鐘美育節”文藝節目匯演一等獎,小合唱《我愛米蘭》、《啊,清泉》獲省黃鶴美育節一等獎,藝術團的文體項目也多次應邀參加市區大型文藝節日調演,受到社會一致好評。學生的書畫作品多次在全國、省、市級比賽中獲得大獎。

四、一流師資隊伍,是實現名生名校的根本保證

學校採取多種有效措施,狠抓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培養。“不能滿足於當一名教書匠,應當成一名教育家”,這既是學校強有力的號召,更是全體教師內心的呼聲。在教職工中廣泛深入的開展了“愛生如子、愛崗敬業”的“兩愛”活動,促進師德建設和教師業務水平提高,使每名教師都成為富有愛心的科研型的教師。學校大專以上學歷教師達85%,有省特級教師2名,國家級骨幹教師1名,省級骨幹教師3名,市區級學科帶頭人18名,市區級骨幹教師38名。一大批青年教師正逐步邁向名師行列。幾年來,有30多人次獲省級以上優質課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80多篇。同時,廣納社會賢才,招聘了一批有藝術特長的教師來校任教,使該校教師隊伍形成了結構合理、學科配套、特長顯著、師德高尚的師資隊伍。

五、全面開展活動,為培養學生素質提供舞台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沒有活動就沒有素質教育。多年來,學校緊緊圍繞素質教育這箇中心,抓住愛國主義這條主線,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為目標,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全方位、多渠道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走出了一條以活動育人的特色之路。

以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激勵人,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教育、理想教育。把愛國主義教育與重大紀念活動相結合,滲透革命傳統教育;把愛國主義教育與升國旗相結合,滲透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中國共產黨教育;把愛國主義教育與校外德育基地的活動相結合,滲透國防教育。

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沒有感恩的意識,就會喪失做人的起碼道德,但感恩並非生而知之、與生俱來,需要教育引導和環境的影響。為此,學校把每年的“三八婦女節”所在周定為感恩周。以“知恩——感恩——報恩——施恩”為主線,大力弘揚傳統美德,開展感恩主題教育活動。

培養學生做人的責任心。責任是社會對於一個人的信心,它要求我們不但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他人、對社會負責。如結合隨州市開展的文明素質教育,學校在全體學生中開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做文明人”活動,活動中學校以書信的形式向家長找出了陋習,並幫助一起改正,這一活動受到社會一致好評。“助殘日”,學校向全體師生髮出了“獻愛心”活動倡議,並在班會中召開了“獻愛心”的主題班會,當日就收到了師生們的紛紛捐款。同學們在活動中升化了道德情感,也增強了做人的責任感。

開展體驗教育。學校在學生中廣泛開展了“新世紀我能行”的體驗教學活動,如“賣報”、“今天我當家”、“疊被子、穿衣服,收拾文具競賽”、“打工”等實踐活動,幫助少年兒童從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四個關係出發,尋找一個“崗位”,扮演一個角色,獲得一種感受,明白一個道理,養成一種品質,學會一種本領,在實踐中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禮儀是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禮儀是小學生步入社會的指南,學校緊緊圍繞“爭做文明禮儀的小學生”要求,以“在家裡做個好孩子、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為主要內容,以“文明禮儀伴我行”系列活動為載體,以“小學生一日常規”為主要行為規範,開展豐富多彩的禮儀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

辦學成果

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實驗國小 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實驗國小

曾都區實驗國小著眼於學生未來,擔負著“實驗性、示範性、出經驗、出成果”的重任,不斷深化學校內部體制改革,始終堅持“讓學生快樂成長”的辦學宗旨,追求“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辦學目標,堅定不移地實 施素質教育,科研興校,大膽創新,努力創辦特色學校:一是以電化教學為突破口。從一九九六年開始,先後創辦了校園紅領巾電視台、語音室、微機室,每班都有微機、電視機等多媒體教學設施,形成了閉路電視教育系統和校園網路系統。實現了教學手段現代化,並帶動全市各類學校多媒體設施進課堂。二是加大英語教學力度。從2000年開始,學校每學期聘請兩名以上外國文教專家住校教英語,每班每周開設5節英語課,將英語教學與語文、數學放在同等位置;三是以藝術教育為立足點,創辦了隨州市藝術教育學校,成立了藝術團,努力發展學生的藝術特長。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使學校成為全市基礎教育的龍頭學校。  曾都區實驗國小先後被省教育廳、市區教育局分別命名和表彰為“全國國小語文學法指導實驗學校”、“全國實施體育鍛鍊標準先進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湖北省素質教育實驗學校”、“湖北省教學改革實驗學校”、“湖北省合格實驗國小”、“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園”、“湖北省少先隊工作示範學校”、“隨州市紅旗學校”、“隨州市最佳文明單位”、“隨州市示範學校”、“隨州市藝術教育先進單位”、“隨州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曾都區先進學校”。

歷史沿革

1986年以前歷程簡介
實驗國小建校歷史至2008年已達102年,百年滄桑,學校幾易其名,其情其境,已於校志第一卷中詳述,現簡介如下:

時 間 校 名
1906年 報恩寺初等國小
1918年 湖北隨縣國立分館
1926年 隨州第二初等國小校
1939年 隨縣復興國小
1945年 隨縣中心國小
1946年 隨縣烈山鎮中心國小
1948年 隨縣城關區國小
1949年 隨縣第一完全國小
1951年 隨縣第一完全國小
1954年 隨縣城關鎮第一國小
1957年 隨縣實驗國小
1958年 隨縣實驗普通學校
1960年 隨縣實驗國小
1970年 隨縣實驗國小
1983年 隨州市實驗學校
1985年 隨州市實驗國小
2000年 曾都區實驗國小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始於隨州城報恩寺內成立初等國小堂,歷經清末、民國時期、解放後1949年,隨縣縣委命名該校為“隨縣第一完全國小”,1957年元月7日正式命名為“隨縣實驗國小”。1960年至1968年曾為湖北省重點國小,1969年始,學校戴帽辦國中至1985年,其間十餘年,學校開辦了國小、國中和高中,管理上十分不便。1983年隨州市成立,遂更名為隨州市實驗學校。

上世紀八十年代,學生人數與日俱增,師資、教室緊張,經努力爭取到上級拔款35萬元,於1985年建起了兩端各四層、每層六個教室計24個教室,中間五層,四個大辦公室和一個實驗教室的教學大樓,至此辦學條件改善,分設中學和國小的條件成熟,經市政府批准,1986年春,隨州市實驗學校分設成“隨州市實驗國小”和“隨州市實驗中學”兩所學校。新建的教學大樓劃歸實驗國小。西邊兩棟教學樓及北邊生活、住宅區劃歸實驗中學。實驗中學在北邊另開校門,實驗國小形成東西長、南北寬的長方形校園。

分設後的實驗國小占地面積13150平方米,約19.7畝(校園北邊長146.7m,南長145.2m,東面長103.5m,西面長77.0m),教學辦公均在教學大樓上。分家後學校進行了教師住宅的改造。先是將靠東邊的平房教室改宿舍為一間一戶,接著將前排靠近南邊圍牆的教室改造成宿舍,東頭每戶一間半,西頭每戶兩間,均帶小院、廚房。由於分家前學校已建了三個單元五層樓住宅樓(分家後劃歸實驗中學),通過協商,按資歷排隊,實小五戶教師住進了該住宅樓,其餘教師多安排住校內。分家後,各方條件得到了迅速的改善,教職工們喜氣洋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上去。

2.1986年後學校簡介:

1986年春,學校在新的領導班子帶領下,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迅速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學校五六年制並存,一至四年級為六年制,五年級為五年制,一年級5個班352人,二年級4個班283人,三年級4個班272人,四年級5個班318人,五年級6個班335人,總計1559名學生,教職工79人。其中專任教師69人,學校領導暫由副校長劉超負責,副校長鄒大勇、梅傳佳協助工作。黨支部書記由胡守子同志擔任。本年度根據上級檔案要求,在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是學校的主要領導,有組閣權、人事權、財務權、教改指揮權,在學校黨支部的領導下,主持學校日常工作。

本年度里在課程設定和作息時間上探索“朝氣蓬勃的早晨,生動活潑的課間,輕鬆愉快的中午,豐富多彩的下午,自由自在的晚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路子,教學上在1996年上半年,學校與市教研室共同研究制定了實小各科綜合教改實驗方案,並自下半年起開展專題實驗。

成立了“隨州市少年兒童藝術團” 市委市政府、宣傳部、團委等相關單位領導及鄉鎮領導五十餘人與會祝賀;創辦了《實小校報》,以反映學校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到教師歡迎。

1987年2月胡守子同志由實小黨支部書記,改任實小工會主席。上半年黨支部開展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教育”,下半年開展了學習黨的十三大檔案活動。通過學習,認識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了解了報告主題是“加快和深化改革”。

3月在全國開展的“雙增雙節” 運動中,學校開展了“十個一”活動(即:節約一張紙、一支粉筆、一滴油墨,一個大頭針、一度電、一斤煤、一噸水、一粒米、一兩油、一分錢),便師生認識到節約的重要性。

1987年2月學校討論確定了辦學思想、辦學目標、培養目標和教學體制,提出實驗國小是實驗性和示範性相結合的國小。

5月經襄樊市、隨州市兩級教委領導來校視導,確定該校代表襄樊市參加1988年全省實驗國小驗收。

6月,在襄樊市“第二屆小學生創造杯智力競賽”中,該校代表隊一路過關斬將,在十八個代表隊的競爭中榮獲冠軍,喜獲金杯。

7月,代先勤、宮貴清二同志調入該校,分別任書記、副校長。

10月學校確定了“教育教學藝術化,全面發展育人才”的教改實驗方案,要求把學校辦成“實驗性、示範性、出經驗、出成果,有特色的學校”。同時,學習了職稱改革檔案,成立領導小組,進行了職稱評定工作。

本年度學校改建了校門樓,修整了操場,環形跑道,修建了校內景觀“歲月園”。園內植雪松、棕樹、美人蕉等植物,鑿池堆山,建蘑菇亭、樹報恩寺古碑於園內。增置課桌椅、粉刷牆壁、平整場地、植樹造林,校園面貌一新,在12月份迎接省、地對隨州市“一無兩有”的檢查中,學校取得了滿分的好成績。

1988年4月市教委提出認真學習“十三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端正辦學思想,認真解決轉軌定向問題,引進競爭機制,提高管理水平,使教育更好地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5月至8月中旬,組織部在該校進行“校長負責制”試點,劉超高票當選校長,教職工接受校長聘任;暑期里對黨、團、工會組織也進行了改選。8月1日在第二次黨員大會上選舉產生了以代先勤為書記、劉超、蔡秀元任支委的黨支部委員會;改選了工會委員會,蔡秀元任工會主席,嚴春英任副主席;團支部的改選,由凡大兵任書記,吳宇林任副書記。

實行校長負責制,增強了教師隊伍的活力,調動了教職工的積極性。

1989年3月學校被表彰為“襄樊市文明衛生單位”、“隨州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4月學校籌建雪糕廠,為勤工儉學開闢了一個新項目;採用集資手段建造職工宿舍樓,改善教工居住條件。

1989年2月,為使學校領導體制改革和教育教學改革深入進行,學校制定結構工資試行條例。在分配“打破了大鍋飯”拉開了收入檔次,體現多勞多收,優勞多得的原則。職工平均月增30元。

1989年10月學校獲省教委頒發的“湖北省合格實驗國小”,是襄樊市唯一一所合格的實驗國小。

本年度,學校校門外居民房屋拆遷,騰出的場地準備建牙科醫院,學校領導東奔西走,爭取相關部門支持,終於購得該場地750餘平方米作為校門前廣,方便學生出入。 “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學校根據學生特點,成立了美術組、鼓號隊、合唱團等七個課外活動組,培養學生興趣特長。

學校主辦編印校級刊物《教育藝術研究》第一期,以推動教育藝術理論的研究與運用。

1990年,學校貫徹《小學生德育鋼要》實施方案,對低、中、高年級學生提出不同的教育內容和要求,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組織學習《市教委關於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的意見》,通過嚴格控制作業量等多項措施,減輕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為改善辦學條件,本年度學校開始興建實驗辦公樓及第二幢單元住宅樓。

利用暑期組織教師廣州、深圳旅遊,開闊教工眼界。國家教委副主任騰藤和司級兼職督學肖源來該校檢查指導工作,肖源同志為該校題字:“搞好基礎教育、振興中華民族。”使該校教職工受到了鼓舞。

1990年12月校長劉超同志調隨州市教委任德育科長,鄒祥濤同志由東關學校調來該校任校長。

本年度學校繼續深化藝術教育,制定了《隨州市實驗國小課堂教學藝術檢測目標》計14條、《課堂語言美100條》、語文教學試驗專題27條,每個教師填寫“教改實驗專題卡”,校級刊物《教育藝術研究》第二期出版,教學教研氣氛空前濃厚。

1991年春學校開展“五育並重,德育為首”的教育,學習《德德標準》、《小學生德育綱要》等,以形成良好校風、學風。工會開展“三育人”活動,以交流育人經驗體會。

三至六月份在全校開展“社會主義思想教育”,進一步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提高思想覺悟。

教學上開展有30名教師參與的“電化教學表演”活動,語文教學藝術研究小組制訂了“八五”整體研究計畫,在青年教師中開展了“拜師學藝” 活動,使青年教師儘快進入角色。體現了學校傳幫帶的優良作風。

9月,新實驗辦公樓啟用,教師辦公室由原教學樓上遷入新辦公樓。年底,十二戶教師喜遷新居。國家教委副主任鄒時炎來校看後說:“這所學校完全是面貌全新,教室、辦公樓都是樓房”。

1992年在少先隊建隊43周年之際,學校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活動,會上聘請晏先華同志為少先隊大隊輔導員。

5月成立了婦委會、嚴春英同志任主任,賀貞華、黃洪青為委員。本年度開展學習黨風黨紀基礎知識問答,及“兩史一情”的教育活動。增強對改革開放的認識。

7月根據市政府有關精神,交費3000元城市增容費,解決農轉非問題,學校部分教師家屬及子女由此轉為商品糧戶口。

12月,黨支部換屆選舉,新的支部委員會由鄒祥濤、代先勤、宮貴清、梅傳佳、蔡秀元、胡瑞芳6人組成。

11月10日,襄樊市“語文滲透注音觀摩研討會”在該校召開,入會者數百人,該校胡瑞芳等3名教師為大會講課,受到了入會領導好評。

本年度學校被襄樊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市級文明單位”。

1993年3月根據上級精神,1989年9月底以前的以工代乾教師轉乾,自己申報,學校考核,申報核准,該校一批代乾教師轉為幹部身份。

1993年8月,鄒祥濤校長調隨州師範任職,宮貴清同志接任校長。

本年度繼續學習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精神,繼續端正教育思想,努力做到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教育教學工作上開展“五課”競賽活動,開放式教學活動,以提高教師素質。工會開展創建“特色之家”活動,女工委開展“三育人”活動;少先隊開展爭創“少先隊示範學校”活動,老關協“少兒讀書站”掛牌,豐富了學生課外閱讀內容。

1994年學校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十四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義務教育法》、《教師法》、《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和《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等檔案,用新思想、新觀念、新知識充實教師頭腦。

1994年下半年,學校提出“十年內的辦學目標”,提出了辦學思想、校訓、校風,學校各班也相應擬訂了“班訓”。

4月6日~8日,學校成功承辦了“湖北省國小語文學法指導課堂教學研討會”,各縣市代表70餘人參加研討,該校三名教師承擔講課任務,受到代表和領導的稱讚。

10月,襄樊市白主任來校檢查工作,指出該校德育工作和減負工作成績顯著。

學校添置器材、安裝77座標準語音室,準備迎接襄樊市“普九”工作大檢查。

為進一步改善教工居住條件,通過集資形式破土動工,興建南教工住宅樓。同時對教學大樓進行了內外裝修,樓梯、走道貼上了瓷磚,使教室更顯舒適明亮。

本年度市人事局、教工委在該校試點“事業單位工作人員94年度考核”(評出優秀等次12名,合格72名,無不合格),由此拉開了每年年度考核的序幕。

1995年,學校組織學習孔繁森同志先進事跡;開展學習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綱要及黨章的“雙學”活動,進一步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學習江澤民在十四屆五中全會上的講話,開展了民主評議黨員活動。

本年度在教學改革上狠抓“四個實驗”(學法指導實驗;動手操作實驗;段的訓練實驗;活動課研究與實驗),學校被列為“湖北省整體改革實驗重點聯繫學校”。

學校與府河鎮小結成“手拉手”聯誼學校,為府河鎮小解決了一些實際困難,學校被共青團中央等四單位聯合表彰為“全國先進手拉手聯誼學校”。

少先隊開展的“爭章達標”活動“雛鷹行動”、“爭當百名金銀星隊員”活動等,內容豐富,蘭小川同學被全國少工委授予“一級雛鷹勳章”。

暑期,學校籌建微機室,提倡電化教學,為每班配置一部收錄機,改善教學質量,學校被省教委確定為省第二批電化教學試點學校。

1996年,學校工作取得了突出成貫,教育教學及管理朝著制度化、規範化、實驗性、示範性邁進。學校經市文明辦驗收,確定為“隨州市最佳文明單位”;被評為“隨州市德育先進單位”;突出的教改實驗,被中央教科所宣布吸收為“全國國小語文學法指導實驗基地”電化教學手段的運用,被湖北省電教館申報確定國“全國電化教學先進試點學校”,同時被湖北省教委表彰為“湖北省電化教育工作先進單位”、被市政府授予“十佳紅旗學校”。少先隊分別被團中央、團省委表彰。

學校本年度籌資10餘萬元,在隨州市率先建起了“紅領巾電視台”,安裝地面衛星接收站,投資6萬餘元,添置體育器材、課桌凳、電視櫃,改善學校環境建設;在教師中開展微機培訓學習“基本功訓練”活動,送課下鄉活動,質課評比活動。《隨州實小在前進》、《實小風采》兩部專題片,以介紹學校巨大變化;在學生中開展周六興趣小組活動,與府河鎮小“手拉手活動”。學校代表隨州市參加湖北省第四屆黃鶴美育節,節目《九蓮燈》榮獲三等獎。

1997年,學校根據工作需要,提拔黎曉雲同志任教務處副主任、團支部書記;提拔李家彬同志任電教處副主任,宴先華同志調離實小。學校制訂了“教工評先方案”修訂了《實驗國小暫行管理條例(64條)》,認真抓常規教學,探索電化教學,數學教研組開展了“電化四優評比活動”,電教處探索計算機教學的最佳途徑和電教管理辦法,促電化教學的蓬勃興盛;為培養跨世紀人才,該校自九月份起,在全市率先開設英語課,受到學生家長的好評,學校提出“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教學上“十抓”措施促提高,教改上“七有”促深化。有58位教師講優質課,通過活動鍛鍊技能。

學校少先隊大隊部舉行盛大主題隊會:“慶六一,迎回歸”暨“喜迎回歸,情系香港”,表達了大家的喜悅心情。

本學期勤工儉學收入首度突破30萬元大關,達31萬元。開設健康教育課,並按健教評估要求,逐項落實,以迎接健教評估檢查。為迎接普九檢查,學校對校園,校舍進行了整治美化,添置、更新設備,提升了學校品位。

97年7月,根據隨州市機構編制委員會[1997]13號檔案,隨州市一中遷入河西(擂鼓墩大道北端)新址,實驗中學遷入市一中舊址,原實中校址劃歸實驗國小。因此實驗國小校園面積擴大了10690平方米,達到27090平方米,建築面積增加了3700㎡(接過實中教學樓兩幢,北教學校為三層計12個教室,南樓四層,計20個教室,學校將每個年級四個班擴為七個班,解決了超級大班的問題)。

1998年,宮貴清同志被任命學校黨支部書記,代先勤同志、梅傳佳同志因年齡原因被免去實小書記、副校長職務。

本年度學校被湖北省教委確定為“素質教育實驗學校”;被市教育局確定為“隨州市教育科實驗基地”,被隨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九年義務教育紅旗學校”;校長宮貴清同志榮獲市政府授予十名“紅旗校長”稱號;副校長鬍瑞芳同志榮獲省教委、人事廳授予“特級教師”稱號和市政府授予十大“知名教師”稱號。該校六(2)班學生葛涵同學在由團省委、省教委、省人事廳、省少工委舉辦的湖北省第三屆“十佳少先隊員”評選活動中當選。團市委、市教委、市少工委於5月28日聯合下發隨青發[1998]15號檔案:關於開展向湖北省“十佳少先隊員”葛涵學習的決定,用她的事跡和精神教育鼓勵青少年健康成長。

四月湖北省國小語文學法研討會在我市召開,來自全省各地市縣的千餘名領導、專家、教育參加了此次大會,該校教師黎曉溳代表隨州市參加研討課展示並獲一等獎。

7月,該校作為中央教科所國小語文學法指導實驗學校舉行首屆年會,中央教科所潘自由教授特致信表示祝賀。

9月,該校接團省委關於“手拉手救助災區小夥伴”的活動通知後,迅即發動,精心組織,開展“八個一”活動,捐款捐物,滿載實小人深情厚誼的大卡車直駛嘉魚縣護縣洲,幫助災區學生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深受災區人民讚揚。

一年來學校紅領巾自辦節目《校園新聞》、《小蜂蜜》、《小辣椒》開播,活躍了校園氣氛;團省委學少部張部長來校指導工作時,對該校少先隊工作作了充分肯定,並題詞:深化雛鷹行動,努力培養四有新人。

學校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教工考核評先實施細則》、《班主任津貼發放辦法及標準》開始試行;管理工作系列書《崗位職責》、《規章制度》經修改完善並印製成冊。根據上級要求完成了內部體制改革工作。

通過學習《隨州市教育系統開展整治教育發展環境和整治幹部作風實施方案》,使大家認識到當前存在“三亂”、“三難”、“三霸”問題的危害性。必須得到整治,淨化心靈,淨化社會風氣。講究師德,樹立教師形象。

1999年,學校回響市委、市政府號召爭創省級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了“向不文明城市告別”,“告別不文明行為”宣傳月活動。美化、淨化環境,拆除平房及西圍牆,使實小場地開闊,氣象一新。在教師中開展讀“三書”、“練五功”、“創三優”活動,提高師資水平,全校18名教師經上級審批為“隨州市級骨幹教師”。學校被教委教工委表彰為:“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學校”等榮譽。

上半年,學校先後任命一批中層幹部:梁江華為政教主任、常國民任教務主任、汪正友任總務主任、吳敦書任辦公室副主任、主任。王尚榮任電教處主任,童傳壽任體衛藝處主任,敖道三任勤管處主任。11月曾兆寶調入實小任黨支部書記、校長,夏宗發任副書記,副校長常國民、黎曉雲任副校長,毛緒江任工會主席,任桂文任工會副主席,免去胡瑞芳副校長、支委職務,免去蔡秀元工會主席、支委職務,宮貴清調任市教研室任主任、副書記等職。

學校為迎接新世紀高科技的挑戰,加大素質教育力度,培養跨越世紀人才,經考察,投資20萬元在隨州市率先辦起了“電教班”,並受到外界關注,11月武漢、雲夢及市內部分鄉鎮紛紛來校了解“電教班”開班情況。按照市府辦[1999]37號檔案精神,自7月5日——8月15日,歷時40天學校實施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校長負責制,教職工聘任制,崗位責任制和結構工資制,採取“競爭上崗,雙向選擇,落聘待崗”的方式實現“精減效能,最佳化組合,責權一致,按勞分配”的原則。提高教師積極性、激發教書育人的熱情。

1999年市財政對該校教職工人均拔款4000元,加之超編10餘人,年工資缺口在80餘萬元,給學校財經帶來較大壓力。需貸款、借款發放教工工資。教育經費的嚴重不足影響和制約了義務教育的實施和學校的建設發展。

2000年,學校繼續以“教育教學藝術化,全面發展育人才”為宗旨,以突出藝術教育和英語教學,發揮校園網和紅領巾電視台,音像電子館等現代技術的優勢為特色,努力把學校辦成出經驗,出成果,高質量,重特色的人才搖籃。工作重點是:加強管理、注重特色、美化校園。實施“名校、名師‘名生”工程,培養科研型教師。

6月份,該校創辦的“隨州市藝術教育學校”正式揭牌,市、區領導彭勇、熊傳林、楊才慶等出席了儀式,近百個單位到場祝賀。同月該校榮幸地被評定為“湖北省教研室第一所國小教改試驗學校”。3月學校被共青團省市、湖北省教育廳少先隊湖北省委聯合命為表彰為“湖北省少先隊工作示範學校”,市政府教育督導室“辦學水平分級定等評估”中,評為“示範學校”,被隨州市教育局列為第一批“多媒體教學試點單位”。

7月份,藝術教育學校開始招生工作,9月開學時,總計招生1~6年級計12個教學班,全部實行多媒體教學,教師配備實現了最佳化組合,課程設定將英語課和藝術特色課同語、數課擺在同等位置。學校通過省外事辦公安廳、教育廳的來校考察後,聘請到了亞美尼亞外籍教師海倫小姐,8月24日正式來到該校,任藝術教育學校英語口語課。

在學校中開展了“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活動,“十佳隊員報告會活動”、“讓校園亮起、美起來”活動、“新世紀我能行”活動、“少兒藝術團匯報演出”活動,與洛陽國小“手拉手”活動,“暑期夏令營活動”,與隨州電視台聯合開辦少兒節目《星星園》欄目,捐建“電子音像館”活動等豐富了學生課外生活。

教師中開展了“三個代表”的學習,聘請武漢大學知名教授羅耀先生來校做親職教育講座。根據上級要求依法落實教職工的民主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推行校務公開制度,在教工中開展“兩愛”(即:愛崗敬業、愛生如子)活動,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教育機構舉辦的競賽活動,本年度20餘名教師參加國家、省、市、區級競賽獲獎,極大地提高了教師教研教改積極性,增強了教師的敬業精神和業務素質。

2001年,學校按照區教委檔案精神,認真深入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教育活動。以案為鑑,加強黨紀教育和廉政建設,努力實踐“三個代表”,繼續推行校務公開、民主管理學校。進一步研究和加強藝術教育學校的課程設定,繼續聘請外教,以提高藝教辦學水平。進一步實行校長負責制,教工聘任制、結構工資制和崗位責任制,繼續開展“兩愛”活動,並著重開展“三學活動”和“五優教師”評比活動(三學:學習當代教育家魏書生;教工學英語;教工學電腦。五優:良好的師生形象;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教學盡特色;教學效果好;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各教研組開展“講、評、說”活動,互相切磋,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理論研究水平和教學水平。近二十名教師參加各類競賽獲獎。

在學生中廣泛開展“新世紀 我能行”活動,“讓校園亮起來,美起來”活動,“爭做文明小衛士”,變校園為“樂園、花園、學園”;積極參與“跨世紀中國少年雛鷹行動”,實施少先隊“五自”方案,提出了“面向新世紀,爭做新主人”的奮鬥口號,少先隊活動有聲有色,該校兩名少先隊員吳佩佩,潘彥同學有幸參加了“中國少先隊湖北省第三次代表大會”。

該校家長學校被省婦聯、省教育廳聯合表彰為“湖北省示範家長學校”。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形象生動,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把藝術課如書法、舞蹈、二胡、琵琶作固定課時上課,培養學生一技之長。受到了前來該校視察工作的副省長王少階的讚賞。

2002年,“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兩愛活動”、“校務公開”的開展,各項工作健康有序地開展。狠抓文明單位創建工作,開展了“十佳文明教師”、“文明班級”、“文明學生”和“十佳少先隊員”等活動,完善了校園網教學設施,充分辦好電視台、廣播台,與交警支隊聯合創建交通安全示範學校;強化師資建設,鼓勵教師自修,提升教師學歷。

在教師中開展“師德月活動”樹立教師的“四種形象”即:在工作中樹立良好的學者形象,在學校中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師長形象,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先後派出十幾位教師外了學習有關新課改精神,並向全體教師匯報,傳達課改信息,電教處組織教師學習製作CAI課件,以提高教師多媒體教學技能;8月學校制定了《課堂教學方式的變改》實施方案,以實現“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11月學校舉行了面向全區的首次課改研討課活動,給聽課教師耳目一新的感覺,得到省教研室史紹典副主任的高度好評和充分肯定。

年初學校開展“愛心獻同學”活動,四(1)班鄭怡君同學患腦瘤,花費60000餘元,四(1)班師生髮出捐款倡儀後,全校師生回響,共捐6000餘元,緩解了病人家庭經濟壓力,喚起了同學們的同情心;慶“六一”、“雙語”文藝晚會,區委四大家領導到場祝賀,區委副書記楊穎用英語即興講話致賀詞,晚會充分展示了藝術教育成果,受到社會熱評。學生參賽頻頻獲獎,在曾都區首屆中國小科技節“三小作品”評選中,該校17名學生獲獎;在湖北省“小畫家”杯賽中,50名學生獲獎,9月該校余夢婕等三名同學獲得進京領獎機會,參與了頒獎盛會。

2002年11月,區人民政府督導室六人評估組對該校辦學水平進行了督查,肯定了主要成績與經驗,認為“學校堅持走素質教育之路,以電化教學為突破口,以英語教學為辦學特色,以藝術教育為立足點,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2002年11月,該校參加的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重點課題“國小語文學法指導實驗研究”勇於探索,成績突出,被中央教科所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研究中心評為“2001~2002年度課題研究先進集體”。

2003年:學校組織學習黨的十六大精神,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等相關檔案精神,以創辦特色學校為突破口,以管理創新為動力,逐步加大課改力度,繼續進行“國小語文學法指導”的實驗。以考核和分配為槓桿,對教師進行量化考核,推行“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分配原則;實行教師聘任制,與教師簽訂“責任目標聘任契約書”,以此調動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自出現“非典”疫情以來,學校嚴格措施,積極預防,做到“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教學管理”,使學校工作井然有序。

學校努力建設“三支隊伍”,樹立名師名校意識,在教師中開展“評講說”三課競賽活動,本年度外派學習達50餘人次,開課改探討會20餘次,開家長座談會10餘次,形成課改共識。11月中旬省專家組一行6人到該校進行了一天的課改檢查,通過聽問、看等形式,了解情況,對該校的課改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12月25日,中央教科所“國小語文學法指導實驗研究”總課題組組長,中央教科所研究員潘自由率省專家謝銘德、王南山、杜官霞等來該校對 “國小語文學法指導實驗研究”進行了結題鑑定,通過考察形成了5點意見。專家組一致認為:“九五”期間,隨州市小語學法指導實驗為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髮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隨州市實施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做了有益的前期探索,提供了新鮮經驗,具有普遍的實踐意義和推廣價值。準予結題。

在隨州市首批骨幹教師評選中,該校黎曉雲、程曉芳、王彩霞三人被評為“市級學科帶頭人”,還有6名教師被評為“市級骨幹教師”,另評為區第三屆學科帶頭人1人,骨幹教師15人。

3月,全省少先隊工作會議在我市召開,省少年部黃部長及各市、州少年部部長三十餘人來該校指導“新世紀 我能行”實踐體驗活動,豐富的內容得到了領導的高度評價,黃部長說:“實小的少先隊工作開展得很紮實,豐富多彩。……給我很深的印象,實小不愧為全省少先隊工作示範學校。”

學生參加省首屆“天地壞”作文競賽,省“小畫家杯”書畫攝影大賽,7名同學分獲省級、區級各項獎勵;劍橋英語首批通級,該校有48名同學通過(9-15個徽標)。教師參加隨州市首屆教科研優秀論文評選活動,3人獲一等獎,2人獲二等獎,1人獲三等獎;在湖北省第六屆黃鶴美育節比賽中,教師獲一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三個三等獎,四名學生作品獲一等獎。2003年上半年參加省市區級論文、案例優質課競賽17人獲獎。下半年,教師論文、課例、案例、課堂實錄獲省級以上獎勵計14人。

學校在本年度取得了下列八項榮譽:全國國小語文學法指導實驗先進單位、湖北省電化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校本培訓示範學校、湖北省教育教學觀念辯論賽二等獎、隨州市教育行風建設先進單位、隨州市校務公開先進單位、隨州市學校德育工作先進單位、隨州市“綠化學校”。

2004年: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一個重點(課改),抓住一個中心(全面提高學生素持),突出一個難點(科研學校的路子),以“服務樹形象,質量求生存,特色打品牌,創新顯活力”為工作方向,實現可持續發展。

為加強中層幹部力量任命王彩霞為教務主任,平靜為政教副主任,林彩霞為電教副主任。

在建設“三支隊伍”(幹部、班主任、名師),樹立名校意識的過程中,開展了知名教師,知名班主任的評選活動,評出知名班主任3名,根據教師特點,評出了“講課型”、“質量型”、“科研型”的特長教師29名;邀請家長聽課,讓家長評估教師,溝通、理解、廣泛吸收家長意見,改進教學方法。

開展了“警校共建省級交通安全示範學校”活動、“安全才能回家”簽名和“一句話交通安全徵文”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安全意識。

舉辦首屆“英語節”,吸引了全區各鄉鎮70餘名國小英語骨幹教師和200餘名學生參加。

本學期學校成立了“百年校慶辦公室”,為2006年百年校慶作準備;進行了學校內部體制改革,把握七個原則,激勵機制,調動民眾積極性;在學生中開展了“小公民四進”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加強省“小畫家杯”有63人獲獎,教師參加省市區各級競賽有121人次獲獎,黎曉雲、王彩霞、程曉芳、周家敏四名教師被評為省級骨幹教師;學校被湖北省教研室授予“湖北教改名校”,被湖北教育報刊社授予“湖北省中國小綜合實力50強學校”等省、市、區級共13項榮譽。

2005年,學生學生數突破3000人,學校教職工人數133人,定編數由原112增至127人,超編6人,學校藝術教育收費班叫停,學校經濟走入困境,但學校仍然堅持外教、電教、藝教的辦學特色,5月份學校成功舉辦了“曾都區實驗國小第二屆藝術節”近200名同學從美術、書法、文藝節目、科技製作方面顯示才華並獲獎。在學生中開展了“從小創大業,長大作棟樑”的主題活動; “助殘日手拉手” 活動,“安全知識講座”;“預防禽流感專題講座”、“法制教育專題講座”,堅持不懈地抓好學生文明禮儀和日常行為養成教育,評選出“文明學生,文明班級,校園形象大使”,學校師生參加隨州市第二屆編鐘美育節,取得了豐碩成果。兩名學生(張琪思、張晗)被評為湖北省優秀少先隊員,一名(學生閔懷東)當選全國第五屆少代會代表。

立足常規,規範管理,紮實推進課程改革,積極創新教學管理,實行了“課堂巡視,問卷調查”,推動聽課等制度,規範常規教學;教學科研一體化,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課題實驗為主線,以“案例+反思”為階梯等形式,促教師專業化水平發展。繼續鼓勵教師各類參賽;開展優質課競賽,外派學習觀摩,送課下鄉,專題實驗活動,充實提高教師業務水平。電教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順利地通過了中央電教館十五課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實驗研究結題驗收工作,得到了省信息化發展中心領導的讚賞和肯定。本年度70餘名教師參加各級競賽獲獎。

學校黨支部任命王尚榮為學校工會副主席、陳江麗為體衛藝副主任,胡勇為總務副主任,雲常玲為教務副主任,加強了中層幹部的力量,使各項工作更加有序的開展。

2006年,是實驗國小百年華誕之年,學校經歷風雨磨礪,黨和人民的關心和支持,幾代人的艱辛努力,團結拼博,學校發展為現在亭園式的師生樂園。教職工人數130餘人,學生達3000餘人,辦學規模逐年擴大,學校占地面積達27000餘平米,建築面積22000餘平方米,語音室、微機室、電視台、電教設備應有盡有,外語教學、藝術教育,培養學生興趣特長,良好的良人環境,使學校成為全市基礎教育的龍頭學校。

在慶祝實小誕辰100周年之際,原省人大副主任吳華品,隨州市副市長李雅君,曾都區委書記譚志勇、原隨州市副市長李克申、副區長鄭曉峰等領導為學校題詞祝賀,並賦予殷切希望。

校慶之日,隨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康仲舫、曾都區人民政府區長楊增能、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助理、實小校友張七一同志等領導、眾多樣友、歷任校長和十餘位嘉賓參加,康仲舫副秘書長在會上以“再譜華章”為題發表講話,祝實小誕辰100年,並希望學校大展宏圖,再譜華章,為曾都區乃至隨州市的教育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副區長鄭曉峰、校友張七一也在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近二百單位到校祝賀,慶祝活動在熱烈隆重的氛圍中進行。

實小人借校慶東風,鼓足幹勁,在教育教學,教研教改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2007年為達到“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加強管理,形成特色”的工作目標,學校做好“四抓”工作,即:抓學習,促進教師和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抓管理,使學校各項工作整體上台階;抓教學,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抓活動,使學生快樂成長。以“四抓”為主線開展了系列活動,並富有成效。如學校為每位教師征訂一份雜誌,狠抓學生晨讀,讓校園充滿書香;在黨員幹部中推行“八個表率”、“五在前”活動,建好三支隊伍,開展“五講”、“五不”、“三比”活動,教學科研相結合,紮實推進課程改革。申報的國家級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被立項為“十一五”全國教育技術研究專項課題。教師外派學習,校內研討,蔚成風氣,學生活動,形式多樣,深受喜愛,師生參賽喜獲豐收。

本年度,學校代表隨州市國小迎接國家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檢查,順利通過了省級驗收。

2008年正值改革開放30周年,北京奧運年學校堅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突出課改重點,圍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這箇中心,堅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科研興校,特色活校,品牌強校”的總體思路,樹立“師生、學校共發展”的理念,構建和諧校園、書香校園。

在幹部隊伍中繼續開展“五講、五不、三比”活動。在班主任教師中開展了“三比三心”活動,即“比勤政、比干勁、比成效”;工作中做到“細心、耐心和愛心”,培養一支能吃苦善管理,愛學生,樂奉獻的班主任隊伍。開展了評校級特長教師活動,促進互相學習與提高。學生中開展“燃燒讀書激情,共創書香校園”的讀書活動,倡導“親子共讀”;開展了“我承諾: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網上籤名活動、徵文活動,參加了“蘭天杯”迎奧運樂鄉歌手大賽等活動。舉辦了“科技節”活動,擬訂“五個一”活動方案,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汶川地震舉國目悲,師生們化悲痛為力量,積極行動,為災區捐款10萬餘元,並接納5名災區學生在該校就讀,表達該校師生對災區的無限深情。

奧運期間,學校積極宣傳教育,各中隊召開了“學習奧運健兒。弘揚奧運精神”為主題的中隊會。

2008年9月教師節之際,學校天燃氣順利開通,家家戶戶結束了用煤爐和煤氣罐的歷史。學校慷慨為每戶拿出一半的天燃氣初裝費1100元,促成了教師用天燃氣的決心。

在紀念改革開改三十年的活動中,進行了有獎徵文活動,肯定了三十年的巨大變化,通過回顧、對比,讚譽了祖國三十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更加堅定了我們沿著改革開放的道路前進的信念。

學校未來

曾都實小的昨天,是一部飽含艱辛的創業史,一部氣勢恢弘的發展史,一部業績驕人的輝煌史。“求實創新、敬業愛生”的精神已深深烙進了每一個“實小”人的靈魂。九萬里風鵬正舉。今天,“實小”人以創先爭優為契機,推動學校全面發展,為曾都教育的宏偉藍圖增姿添彩。明天,3500多名“實小”人將以全新的姿態,朝著創建省內一流現代化學校的美好目標闊步前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