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鹿藿

雲南鹿藿

雲南鹿藿,豆科、鹿藿屬植物。草質或有時近木質藤本,全株密被灰色柔毛或絨毛。產雲南。常生於海拔1 800-2300米的河穀草坡砂石上。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雲南鹿藿

種拉丁名:RhynchosiayunnanensisFranch.

科拉丁名:Leguminosae

屬拉丁名:Rhynchosia

海拔:1800-2300

中國植物志:41:337

形態特徵

草質或有時近木質藤本,全株密被灰色柔毛或絨毛。莖稍粗壯,長約50厘米,具明顯細縱棱,被微黑褐色小腺點。葉具羽狀3小葉;托葉披針形,長4-8厘米,常宿存;葉柄長2.5-6厘米;小葉紙質,頂生小葉腎形或扁圓形,長2-3.7厘米,寬2.5-5.3厘米;先端圓形或近截平,常具小凸尖,基部微心形或近截平,邊緣微波狀,乾時略背卷,兩面密被灰色柔毛及細微的黑褐色或松脂色的小腺點;基出脈3,側脈每邊2-4條;小脈網狀,下面較上面明顯;小葉柄長1-3毫米,被毛;小托葉缺,側生小葉與頂生小葉相仿,但稍小,略偏斜。總狀花序腋生,稀為單朵或總狀花序分枝呈復總狀,長2-5厘米;總花梗長1-3.5厘米,各部密被毛;苞片披針形,長4-7毫米,宿存;花黃色,長1.4-2厘米;花梗長2-8毫米;花萼5裂,裂片披針形,較萼管長,下面一裂片最長;旗瓣近圓形或倒卵狀圓形,長1-1.5厘米,基部具瓣柄及2耳,無毛,翼瓣橢圓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長7-13毫米,具瓣柄和一側具耳,龍骨瓣較闊,半倒卵形,具瓣柄,無耳,長7-14毫米;雄蕊二體;子房密被絲質毛,無柄,胚珠1-2顆,花柱線狀,下部被絲質毛。莢果倒卵狀橢圓形至橢圓形,長約2-2.5厘米,最寬處長7-8毫米,帶紅褐色,微被短柔毛,先端具喙;種子腎形或近圓形,長4-5毫米,寬5-6毫米,黑褐色。
花期5-8月,果期10月。

豆科·菜豆族·木豆亞族植物

木豆亞族(Subtrib. CAJANINAE Benth.),世界有13屬,大部產於亞洲、非洲、大洋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有5屬:木豆屬千斤拔屬、野扁豆屬、鹿藿屬、雞頭薯屬。小葉3片,有時1,稀5或更多,背面具腺點;常無小托葉;花序無節;小苞片缺;花瓣常紅色或黃色,有時被短柔毛;花柱常無毛,柱頭頂生,頭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