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莊村

雅莊村

本詞條涉及消岐義詞條,主要介紹的是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雅莊村,同時還介紹浙江省餘姚市大嵐鎮雅莊村。雅莊村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西南部,距縣城16公里。北望棠村,南連大岙,東鄰左於,西接樓基。縱長2.5公里,橫寬2公里,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新鏡、嵊鏡公路貫穿其中,交通便利。自後梁開平二年(908)新昌建縣,歷宋、元、明、清,均屬彩煙鄉;清宣統二年(1910)至民國初屬澄潭鄉,1932年屬雅張鄉,1935年屬鏡嶺鄉,1939年屬穿岩鎮,1947年屬穿岩鄉,1956年屬鏡嶺鄉。1958年設鏡嶺人民公社雅莊生產大隊,1983年改為鏡嶺鄉雅莊村。1985年起,屬鏡嶺鎮。轄雅莊、花墳前、新屋頭3個自然村。

基本信息

浙江省紹興市雅莊村

雅莊村雅莊村
村委會駐地雅莊。1992年有256戶,768人,其中男377人、女391人。以從事農業為主,其餘為工、林、畜牧、建築、運輸、商貿、服務等業及機關學校職工等,外出50餘人(僑居海外3人)。
雅莊村民大部分姓張,據宗譜載,始祖鼎新公,住澄潭,祖籍洪都(今江西南昌)。元大德年間中進士,來新昌任縣尉,於大德九年(1305)病逝於任所;墓葬於西區龜岩山,生三子。幼子伯庭隨父在新昌,定居澄潭原南宋丞相王舊宅,生五子,其四子智之孫斯德生四子,次子鋼居澄潭,下分七房,三房分居穿岩。生於明永樂六年(1408),出繼瀨石徐姓舅氏,長大複姓張,明永樂、成化年間,張、徐、王三姓結鄰睦居,號其地為仁義里,生五子,後裔有十五孫,四十曾孫,世代繁衍,遂成雅莊大族。現花墳前有王姓,徐氏已全遷蔡家。

旅遊經濟

雅莊村雅莊村
雅莊村東的穿岩山為全國罕見的丹霞地貌。宋時王火龠來往穿岩,見其地山川秀麗,賦詩讚美,為十九峰立名。明清以來文人墨客陸續題詠甚多。其間峰巒挺秀,洞穴深廣,谷壑幽邃;岩奇石怪,泉清瀑逸,步移景異。村後山之香爐、纜船、馬鞍、新婦、棋盤、卓劍、望海諸峰,霞壁千尋,嵐光插天;穿岩洞高懸玉宇瓊樓;百郎洞深藏廣寒月殿;擺旗峰迎風招展;獅子峰雄偉壯麗;各具神韻。峰巔有大小台地,大者數百畝,構成高空田園。峻岭盤鏇於峭壁間,劍門天梯;峰與峰間,鳥道相連,懸崖雲棧;江流繞行山麓,輝映山光。河谷平野,阡陌縱橫,溝渠錯綜,竹柳桃李掩映,小橋流水人家,情趣盎然。1978年起,省市縣鎮各級領導和專家多次到村考察,贊為不是陽朔,勝如陽朔。1991年評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成立旅遊管理處,全村居民積極參加旅遊開發建設工作。

經濟發展

雅莊村紹興市新昌縣雅莊村

雅莊村有耕地517畝,其中水田426畝;人均0.92畝;糧食複種面積1155畝,畝產700公斤以上,人均產糧400公斤以上,以種植玉米黃豆番薯馬鈴薯為主,耕作制度多樣化,合理搭配輪作。緩坡旱地栽桑種瓜菜。栽桑養蠶為傳統副業,過去優選蠶種,暢銷杭嘉湖,現推廣改良種,年產繭15000餘公斤。沙地西瓜,名聞遐邇;家制冬菜,銷路甚旺。余有甘蔗荸薺茭筍花生等,山地多為茶園,間種菸葉、雜糧,穿岩茶可與天台山雲霧茶媲美;穿岩煙色質全縣最優。果木有柑桔、桃、李、葡萄板栗等,油料有油茶、烏桕、油桐等,效益較好。戶戶搞養殖業,年養生豬500餘頭,家禽千餘只,年產兔毛700公斤以上,牛羊與綠化有矛盾,控制發展。溪潭原生魚類較多,適時捕撈;庫塘水渠養魚,年產1噸以上。
村辦水電站已併入華東電網,實現初級電氣化;村區無工業污染,按規劃保持良好環境。近年興辦基本建設有穿坂大水渠、石拱橋、護岸江堤、跨溪海底壩(通車)、車道、古式木板橋等總長約3500餘米,村前大水池約千餘平方米,村民造新房2200餘平方米。村區商店2家,供應日用百貨。距鎮近,大多上市趕集,購銷商品。村校創辦於1928年。現有學生百餘。曾多次舉辦縣區觀摩教學。每逢假日,常組織學生作穿岩義務小導遊,遊客交口讚譽。村合作醫療所2家,一般病不出村。建有自來水站,居民全部用上自來水。老人之家十分興旺,備有娛樂用具、報刊,供應茶水,老人們踴躍參加活動。

風景文化

雅莊村朱陽九峰
雅莊村坐落在省級風景名勝區穿岩景區中心,背倚十九峰,面對鏡嶺江,村南是平展的河谷盆地,呈五山一水四分田格局。風景秀麗,田園佳美。春夏盛行東南風,秋冬盛行西北風。植被以、杉、殼斗金縷梅等科為主,林下有六月雪、杜鵑、蕨類、南天竹等,坡地為成片茶園、桑園及果木林,河岸植楓楊、河柳、竹類,峭壁裸岩盛長石斛、卷柏等藥材及獼猴桃、山楂等野果,春來繁花似錦,秋至滿山紅葉,景色絢麗。有江南小桂林之譽。
雅莊古名瀨石,後名雅張,俗稱下張。境內出土文物與古蹟證明,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如方格紋印紋陶器碎片及原始青瓷碗、缽碎片等,屢有發現,表明春秋戰國時已有先民居住。村後山出土五銖錢一罐,鑑定為漢代遺物;建水電站時挖出晉代盤口壺;磚瓦廠取土挖出古墓,其形制與古錢銘文,確係唐代墓葬;另有大銅鏡、漆器、盤龍罌、龜硯等,顯示唐代工藝水平。又出土宋元、八卦銘文鏡,為中國國內發現的十八面同類鏡中第四面。此外清理出北宋時的並連磚室墓,推測另有古墓群。早年在老穿岩台地上出土古兵器箭鏃等,傳為宋時回響方臘義軍在穿岩占山立寨或明末高太監據守穿岩駐軍遺物。南宋丞相之太祖王徽所生二子,均系伯母徐氏抱至穿岩徐千口(今雅莊上龜山腳四泉塘上首)娘家養育成人,念徐氏為祖上撫孤之恩,在雅莊村建有思忠之所--俗稱兩腳台門,其遺址可見當年恢宏規模。並在獅子峰背建有高川庵。庵旁有明司禮監秉筆太監高起潛墓(高起潛曾受命提督江北各藩鎮兵馬並沿江一帶水師),墓前有石牌坊,敘其官銜,年款為弘光乙酉年捌月,旁有神道碑及古柏。石欄桿頭鐫有立體透雕獅子,顯示了明代石雕藝術風格。

餘姚市大嵐鎮雅莊村

雅莊村雅莊村
雅莊村,又稱下莊村,地處四明山革命老區,位於大嵐鎮東首,平均海拔560米,區域面積3平方多公里,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全村現有茶園面積3000多畝,糧田881畝,山林2500畝,鎮級股份制參股230千瓦。文化大革命前為一個大隊,稱下莊大隊。文化大革命後,分下莊大隊、朱家宅大隊、大陳大隊三個大隊。2001年,又由原下莊、朱家宅、大陳3個自然村撤併而成。新村現有458戶農戶,1452個人口。下設黨支部1個,黨員58人,9個生產隊,在職專職幹部6人。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624元,村年集體收入5萬元左右。村民勤勞,民風純樸,社會和諧。境內名勝古蹟眾多,山水資源豐富,地理環境獨特,像涼風崗大善廟、後路田水庫、後橫林場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