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隴其

陸隴其

陸隴其[清](公元一六三o年至一六九二年)字稼書,浙江平湖人。

生平簡介

陸隴其生於明崇禎三年(1630),相傳為唐代賢相陸贄後裔。早年因生活所迫,以坐館人家為生計。二十七歲時,應試補本邑弟子員。康熙九年(1670)中二甲進士,康熙十四年(1675)四月授嘉定(今屬上海知縣,到任後,即抑制豪強,整頓胥役,深受鄉民愛戴。次年,左都御史魏象樞對他素不相識,因慕名而薦舉其補福建按察使,緣因江蘇巡撫慕天顏做壽時,陸未送厚禮,懷恨結仇,認為隴其不能勝任,降級調用。縣民聞訊後罷市爭議,連日上巡撫衙門請願,要求陸隴其留任。慕不得不再疏請部複議。十六年(1677)二月,被誣告“諱盜”罷官,縣民不服而罷市三天。離任時,行李唯有圖書數卷和搖車、織布機等物,當日,九鄉二十都萬餘男女執香攜酒送行,人群擁塞街道。後來,鄉民還為陸公建立生祠紀念。
十七年(1678),隴其因父喪返鄉廬墓。二十二年,復應詔出任靈壽知縣。該縣地近京城,勞役繁多,地瘠民貧,且多水旱災情。他上任後,首先發動大家制訂“鄉規民約”,興修水利,獎勵農墾,減免賦稅,潔己愛民,被譽為“天下第一清廉”。二十九年(1680),升任四川道監察御史。上任後,上疏陳述畿輔民情,要求酌免賦稅。三十年(1681),上疏言民情時弊,與權臣有利益衝突,部議去職,棄官歸里。曾講學於東洞庭山,後在東泖顧書堵建“爾安書院”,專心講學、著書,四方學者群聚門下。次年病逝於泖口“三魚堂”故居,終年六十三歲,謚清獻,墓葬於泖上畫字圩(今新埭鎮北乍橋北側)。
雍正四年(1726)詔諭從祀孔廟。乾隆元年(1736)追贈內閣學士禮部侍郎,謚清獻。乾隆三十年(1765),嘉定知縣杜念曾欽慕陸隴其政跡,修葺孔廟旁的應奎書院,增建講堂,特取陸的出生地浙江平湖的別稱——“當湖”為院名以示紀念。

理學思想

陸隴其是清代初期尊崇朱熹理學、力辟王守仁心學的重要思想代表,享有“醇儒第一”、“傳道重鎮”的盛譽。他的一生除了居官盡職、開館授課之外,一以昌明學術、端正人心為己任。在其儒學研究中,陸隴其通過全面地評析儒家學說的發展演變,充分地認識到學術的正誤盛衰,關係著國家社會的興衰存亡。因此,陸隴其在對明亡清興政治變革的深刻反思中,痛切地指出明代的覆滅皆因於陽明心學的興盛流行,以及程朱理學的沉淪衰微,斷然地認為今之為學當尊崇程朱理學,力黜陽明心學。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是非明而學術一、人心正而風俗淳。同時,他又詳辨了漢、宋之儒的學術輕重得失,重倡了儒學思想的道統正脈,強調朱熹之學集秦後諸儒之大成,實是孔子之學,今之學者宗本朱子之學即為正學,不宗朱學即為異端。在彰揚朱學的過程中,陸隴其又揭斥了王學的空疏流弊,主張學術必須致於實用,實行則須始於實學。
大學者章太炎在《諸子略說》中對陸隴其、湯斌輩的大節之虧有過中肯客觀的評價:“湯斌、楊名時、陸隴其輩,江鄭堂《宋學淵源記》所不收,其意良是。何者?炎黃之胄,服官異族,大節已虧,尚得以理稱哉?”

藏書故實

康熙二十九年,升任四川道監察御史。越一年(1690),鏇即棄官歸里。講學於東洞庭山,學宗程朱理學,與呂留良為友。後在東泖顧書堵建爾安書院,專心著書,四方學者群聚門下。乾隆元年(1736)追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一生聚書不斷。家有“三餘堂”,藏書500餘種,間有舊本和抄本。編纂有《三魚堂書目》,不分卷,有書目解題,語句簡略,可資參考。主修《靈壽縣誌》,輯刊有《大學或問》,著有《四書大全》、《古義尚書考》、《戰國策去毒》、《困勉續錄》、《問學錄》、《松陽講義》、《讀禮志疑》、《讀朱隨筆》、《讀書志凝》、《三魚堂文集》等。

述名錄

著有《古文尚書考》一卷、《讀禮志疑》二卷、《四書講義困勉錄》三十七卷、《松陽講義》十二卷、《松陽鈔存》二卷、《續困勉錄》六卷、《戰國策去毒》二卷、《讀朱隨筆》十卷、《禮經會元注》八卷、《靈壽縣誌》十六卷、《一隅集》八卷、《三魚堂文集》十二卷、《外集》六卷、《附錄》一卷、《三魚堂隨筆》四卷、《問學錄》若干卷等。後人將陸隴其的著作匯集編為《陸子全書》。

清史文載

陸隴其,初名龍其,字稼書,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進士。十四年,授江南嘉定知縣。嘉定大縣,賦多俗侈。隴其守約持儉,務以德化民。或父訟子,泣而諭之,子掖父歸而善事焉;弟訟兄,察導訟者杖之,兄弟皆感悔。惡少以其徒為暴,校於衢,視其悔而釋之。豪家僕奪負薪者妻,發吏捕治之,豪折節為善人。訟不以吏胥逮民,有宗族爭者以族長,有鄉里爭者以里老;又或使兩造相要俱至,謂之自追。徵糧立掛比法,書其名以俟比,及數者自歸;立甘限法,令以今限所不足倍輸於後。
十五年,以軍興徵餉。隴其下令,謂“不戀一官,顧無益於爾民,而有害於急公”。戶予一名刺勸諭之,不匝月,輸至十萬。會行間架稅,隴其謂當止於市肆,令毋及村舍。江寧巡撫慕天顏請行州縣繁簡更調法,因言嘉定政繁多逋賦,隴其操守稱絕一塵,才幹乃非肆應,宜調簡縣。疏下部議,坐才力不及降調。縣民道為盜所殺而訟其仇,隴其獲盜定讞。部議初報不言盜,坐諱盜奪官。十七年,舉博學鴻儒,未及試,丁父憂歸。十八年,左都御史魏象樞應詔舉清廉官,疏薦隴其潔己愛民,去官日,惟圖書數卷及其妻織機一具,民愛之比於父母,命服闋以知縣用。
二十二年,授直隸靈壽知縣。靈壽土瘠民貧,役繁而俗薄。隴其請於上官,與鄰縣更迭應役,俾得番代。行鄉約,察保甲,多為文告,反覆曉譬,務去斗很輕生之習。二十三年,直隸巡撫格爾古德以隴其與兗州知府張鵬翮同舉清廉官。二十九年,詔九卿舉學問優長、品行可用者,隴其復被薦,得旨行取。隴其在靈壽七年,去官日,民遮道號泣,如去嘉定時。授四川道監察御史。偏沅巡撫於養志有父喪,總督請在任守制。隴其言天下承平,湖廣非用兵地,宜以孝教。養志解任。
三十年,師征噶爾丹,行捐納事例。御史陳菁請罷捐免保舉,而增捐應升先用,部議未行。隴其疏言:“捐納非上所欲行,若許捐免保舉,則與正途無異,且是清廉可捐納而得也;至捐納先用,開奔競之途:皆不可行。更請捐納之員三年無保舉,即予休致,以清仕途。”九卿議,謂若行休致,則求保者奔競益甚。詔再與菁詳議,隴其又言:“捐納賢愚錯雜,惟恃保舉以防其弊。若並此而可捐納,此輩有不捐納者乎?議者或謂三年無保舉即令休致為太刻,此輩白丁得官,踞民上者三年,亦已甚矣;休致在家,儼然搢紳,為榮多矣。若雲營求保舉,督撫而賢,何由奔競;即不賢,亦不能盡人而保舉之也。”詞益激切。菁與九卿復持異議。戶部以捐生觀望,遲誤軍需,請奪隴其官,發奉天安置。上曰:“隴其居官未久,不察事情,誠宜處分,但言官可貸。”會順天府尹衛既齊巡畿輔,還奏民心皇皇,恐隴其遠謫,遂得免。
尋命巡視北城。試俸滿,部議調外,因假歸。三十一年,卒。三十三年,江南學政缺,上欲用隴其,侍臣奏隴其已卒,乃用邵嗣堯,嗣堯故與隴其同以清廉行取者也。雍正二年,世宗臨雍,議增從祀諸儒,隴其與焉。乾隆元年,特謚清獻,加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著有困勉錄、松陽講義、三魚堂文集。其為學專宗朱子,撰學術辨。大指謂王守仁以禪而託於儒,高攀龍顧憲成知辟守仁,而以靜坐為主,本原之地不出守仁範圍,詆斥之甚力。為縣崇實政,嘉定民頌隴其,迄清季未已。靈壽鄰縣阜平為置冢,民陸氏世守焉,自號隴其子孫。

典故趣事

陸隴其做靈壽縣令的時候,頗有政聲。他處理事情總是不動聲色,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一天,有個老太太控告她的兒子忤逆。陸立即將他兒子叫到跟前,一看,原來是一個還沒有成年的男孩,陸對老太太說:“我官署里正缺少小僮,你兒子暫時可以在這裡服役,等到有人代替,我再教育他。”於是命那少年在他左右,寸步不離。陸隴其每天早晨起床後,畢恭畢敬站在太夫人房外,太夫人一起床立即進上洗漱用具,然後再進上茗餌。吃中飯時,他侍候在飯桌邊,給母親獻上好吃的食物,而且笑容可掬,等到母親吃飽,自己才去吃她剩下的飯菜。陸隴其一有功夫,就坐在母親身邊,給她講一些故事或民間傳說,使她愉快。太夫人稍有不舒服,陸隴其就為她扶腋搔癢,取藥倒水,幾夜不睡,毫無倦意。
這樣過了幾月,那少年突然跪在陸隴其面前,請求回家。陸隴其故意說:“你們母子不和,為什麼要回去呢?”那少年哭著回答:“小人一向不懂禮,得罪母親,看到您的一切所作所為後悔不已。”陸隴其喚來他的母親,母子相見,抱頭痛哭。後來,那少年成了遠近聞名的孝子。

作品選摘

名言

語言切勿刺入骨髓,戲謔切勿中人心病。
心無私慾,自然會剛;心無邪曲,自然會正。

詩選

【贈姚亘山】
丈夫志四方,此言須細詳。四方雖雲樂,何如在家鄉。
1671年作 楷書七言詩 立軸
況復多變態,前途更難量。網羅到處有,不可不慎防。
所以先聖訓,教人善行藏。進禮退以義,窮達視彼蒼。
滔滔雖皆是,我必擇康莊。人生貴知道,豈必登廟廊。
君不見詩人,拳拳十畝桑。子陵老布衣,咄咄勝侯王。
堯夫安樂窩,至今仰耿光。此中有真味,難與世人商。
君誠熟反覆,知吾言不狂。
【田家行】
誰雲田家苦,田家亦可娛。上年雖遭水,禾黍多荒蕪。
今年小麥熟,婦子盡足哺。所懼欠官錢,目下便當輸。
昨夜府檄下,兵餉尚未敷。里長驚相告,少緩自速辜。
不怕長吏庭,鞭撻傷肌膚。但恐上官怒,謂我縣令懦。
傷膚猶且可,令懦當改圖。陽春變霜雪,爾悔不遲乎。
急往富家問,倍息猶勝無。田中青青麥,已是他人租。
聞說朝廷上,方問民苦荼。貢賦有常經,誰敢咨且吁。
不願議蠲免,但願緩追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