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瑪原

陳瑪原

陳瑪原,出生於澄海縣(現為汕頭市澄海區)蓮陽鄉建陽村,漢族,著名作曲家。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廣東省音樂家協會理事,汕頭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潮州市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潮州市民間音樂團顧問,澄海市潮樂研究會顧問。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陳瑪原 陳瑪原

陳瑪原是潮州方言歌的倡導者和創作者,三十年間創作了一百多首潮州方言歌曲,曾經風靡潮汕地區,以至老少傳唱,民眾稱之為“瑪原歌”。

陳瑪原從小酷愛音樂,喜聽潮樂,潮曲,讀書時開始自學音樂,能操潮樂的二弦、椰胡、揚琴、古箏等多種樂器。19歲擔任國小教員,抗日戰爭時曾以潮樂《昭君怨》三板曲調填寫抗日歌詞教學生演唱。後考入國民黨浙江渠州新聞大隊宣傳隊,參加過《桃花扇》、《升官圖》等進步劇目的演出;曾創作活報劇《勝利三部曲》等,但遭禁演。

生平事跡

解放時期

陳瑪原 陳瑪原

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縱隊,先在連隊,後調第四支隊隨軍工作隊任隊長。此段期間,曾創作國語歌曲《解放大合唱》、潮州方言歌曲《磽仔苦》、《刺仔花》、《南風涼哩哩》、《望你來》等,對於宣傳、組織民眾發揮很大的作用。

解放後文革前

1950年他所在的潮、澄、饒藝宣隊與其他文工隊合併組成潮汕文工團,任工委會委員兼音樂隊長。此期間為了配合土地改革,他與文工團的有關人員合力改編大型國語歌劇《赤葉河》為潮州方言歌劇,並擔任作曲。潮州方言歌劇《赤葉河》獲得很大的成功,在潮汕一帶產生強烈的影響,其主題歌《赤葉河本是一個荒山坡》風靡一時。

50年代初潮汕文工團撤銷後,他調潮安一中任音樂教員,並輔導該校學生文工團。此期間,創作了大量的方言歌曲,不僅內容廣泛,而且形式多樣,密切配合黨的中心工作,不少節目在參加汕頭地區和廣東省業餘文藝會演中獲獎。主要代表作有大合唱《人民公社好》、表演唱《五女夸夫》、活報劇《田間休息十分鐘》、二重唱《雙親家》、潮州民謠《月亮歌》、《剪刀詞》等。其中《月光歌》並收入《中國民歌選》和汕頭市教育局編印的鄉土教材《多采的鄉音》。在學校工作期間,他為潮州方言歌的探索、完善(包括採用中西樂器伴奏)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9年他參中潮安文工團的組建工作,並擔任該團編導組長,繼續從事潮州方言歌的創作實踐。除排演《赤葉河》外,又創作了第二部大型方言歌劇《春雷》(該劇在完成音樂合成之後因文工團撤銷而未能排演);同時,還創作了獨幕歌劇《珍珠牆》、獨幕舞劇《繡花女的故事》、合唱《向秀麗》、《鴛鴦車》等。

1961年文工團撤銷後,調潮劇團工作,先後擔任正天香潮劇團、潮安潮劇團編導組長。此段期間,他致力於探索潮劇的唱腔和音樂改革,尤其在科學發聲和解決男女同腔同調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有研究和實踐,並先後為神話劇《八仙鬧海》、現代戲《杜鵑山》、《稻花香》、《紅松店》、《白毛女》、《焦裕祿》、《平原作戰》等劇目作曲。為了深入生活,1966年他曾帶隊到河南省蘭考縣,親身感受焦裕祿的感人先進事跡。

文革期間

“文革”期間,他曾蒙受不白之冤。落實後,又為1972年恢復建制的潮安縣文藝宣傳隊創作一批方言歌作品,主要有獨幕歌劇《新風贊》、表演唱《貼心幹部阿老吳》、《赤腳醫生李春梨》、《陳橋婦女勤積肥》、《新任書記張妹妮》、女聲說唱《夸媳婦》、童謠《阿姐娶新郎》等,其中《夸媳婦》(後改名《理論組長》)曾先後參加汕頭地區、廣東省和全國曲藝會演。

文革結束後至今

1976年“文革”以後,他先後調縣、市潮劇培訓班擔任聲樂教學,而且隨著潮安縣文藝宣傳隊的撤銷,由於缺少演唱隊伍,方言歌的創作也逐步減少,致力於潮劇接班人的培訓上。此段期間的方言歌作品主要有演唱《幸福就在你心裡》和少兒舞蹈(紅屐桃》。

80年代離休後,移居汕頭市,主要從事書法與古箏的研究,近年曾應新加坡邀請赴該國舉辦個人書展和古箏演奏,出版有CD《赤葉河》(與原潮汕文工團老同志合編)、《潮箏古韻》和《瑪原書法選集》。

2010年10月15日因病醫治無效在汕頭逝世,享年90歲。

相關資料

處女作源自方言詩

《陳瑪原潮州方言歌選》 《陳瑪原潮州方言歌選》

陳瑪原幼承家學,精通潮樂,廣涉西洋音樂,譜曲作詞皆有造詣,曾為澄海鄉村教師。1948年,他參加地下革命工作。1949年,陳瑪原正式加入閩粵贛縱隊四支隊武工隊,當時隊伍在潮汕地區開展了很多革命宣傳活動,但所有的歌曲都是國語版本,當地老百姓沒幾個能聽懂。由此,拿槍桿子的陳瑪原萌發了創作潮語歌曲的念頭。

有一天,他在《自由韓江》報上看到署名為林禽園寫的一首方言詩《蹺仔苦》(註:“蹺仔苦”即“窮人苦”,方言),讀後覺得這篇作品藝術性很高,既親切又生動,語言感染力很強。“那是對老百姓疾苦的高度同情,以及對地方語言文化的深刻理解。”陳瑪原說。於是他懷著激動的心情為這首短詩歌譜曲,成為第一首用譜曲的形式出現的潮汕方言歌。在武工隊試唱後,同志們聽了非常激動,覺得這種形式來源於民間,又有別於民間音樂,特別貼近老百姓,說出民眾的心聲,讓人耳目一新,是宣傳革命的好辦法。

首場演出催人淚下

果然,首場演出就引起民眾的強烈共鳴,很多聽眾沒聽完就已泣不成聲。當演員唱到“膠脊曝到裂、衫褲件件補”時,有一位衣衫襤褸的老婦不禁潸然淚下,不停把眼淚擦到懷中的孫子身上。這個情景讓陳瑪原深受震撼,至今歷歷在目。因為對於藝術家來說,最大的驕傲莫過於自己的作品深入人心,同時,對於一位革命者來說,更為找到一條有效宣傳革命、鼓舞民眾的新途徑而激動不已。

這首歌曲在《海嘯報》刊登後,一下子從山區流行到平原(當時的潮汕平原尚未解放)。當時汕頭第一中學的音樂老師莊華岳在報紙上看到這首歌曲之後,還用鋼琴伴奏,以美聲唱法在課堂上講授。

接著,陳瑪原為一首從民歌略改成的服務革命小詩《刺仔花》譜曲,也很快一紙風行。從此,陳瑪原與潮語歌曲結下了不解的情緣。他說:“剛開始寫潮語歌曲,只是想為隊伍眼前宣傳的需要,沒想到後來竟成了我的專業,從拿槍桿子的變成拿筆桿子的,並被調到司令部隨軍工作隊。”

眾口傳唱進入課堂

在此後的將近20年裡,是陳瑪原創作潮語歌曲的高峰期。在部隊寫,在文工團寫,在宣傳隊寫,在學校寫,土改、合作化、大躍進、公社化等運動都寫,大小篇目有百餘首。流行比較廣的有《蹺仔苦》、《望你來》、《南風涼哩哩》、《深耕著力踏草》和敘事曲《控訴》、女聲表演唱《五女夸夫》、男聲小合唱《鳳崗大隊副業搞得多》,以及女聲小合唱《涸溪搭尖堵著天》、《唱豐收》、男女混聲合唱《鴛鴦車》,還有用民謠改編作曲的《月光歌》、《剪刀語》,男聲獨唱《乞食籃》等。

至今,不少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人還能隨口哼出一兩句陳瑪原寫的潮語歌曲。老報人楊先生記得上世紀70年代初期,在海陸豐一帶還看到很多學校的音樂課教材就是陳瑪原的潮語歌曲。可見當年潮語歌流行的程度。

譜曲首部方言歌劇

很多年輕人不知道潮汕還曾出現方言歌劇,首部方言歌劇《赤葉河》就是陳瑪原參與改編完成的。

那已經是上世紀50年代的事了,當時潮汕地委領導看到潮語歌曲在發動和教育民眾、宣傳黨的政策上的重要作用,便向潮汕地委文工團送去北方歌劇《赤葉河》的劇本,希望把它改編成潮州方言歌劇。文工團團長林瀾立即發動既懂文學創作又懂方言的人員將劇本台詞逐場翻譯成潮汕方言,完成後馬上交給時任文工團音樂隊隊長的陳瑪原作曲。陳瑪原一面譜曲一面和陳元浦配器,並立即交付導演排練。

當時文工團的樂隊只適應普通的演出,要成為大型歌劇的管弦樂隊就嚴重不足,於是,團里把中西樂隊合起來,同時組織一個樂器培訓班。經過兩個多月的日夜戰鬥,全新面貌的《赤葉河》誕生了,除了原來的故事情節和場次結構不變外,語言、歌詞、導演、作曲、演員的唱腔和表演等都完全地方化,不留北方的痕跡。

四萬人爭睹赤葉河

潮汕方言歌劇《赤葉河》配合潮汕土改前後的各個政治運動到各縣市演出,引起轟動。不論是知識分子還是文盲,不論婦孺老幼,無不感到震撼和驚奇。陳瑪原說,當時很多潮汕老百姓第一次看到這種既不是潮劇,又不是歌謠的方言歌劇,都覺得特別新奇,每次演出都爆場,觀眾最多的一次是在饒平演出的時候,台下足足圍滿4萬人,那種激動人心的場面讓人一輩子也不能忘懷。

1960年,陳瑪原又為另一部大型歌劇《春雷》作曲,但在初排時因歌舞團奉命解散而擱置。期間,陳瑪原還創作過小歌劇和活報型小歌劇近十部,有《新風贊》、《一封信》、《出工之前》和《田間休息十分鐘》等。後來,由於“文革”不需要方言歌,陳瑪原的潮語歌曲逐漸零落,沉寂了幾十年。老人也在那場荒唐的歷史鬧劇中受到種種折磨。而今,老人保存的完整作品已經所剩無幾。

艱苦歲月與樂為伴

音樂給陳瑪原以堅強,坎坷給陳瑪原以樂觀,苦難給陳瑪原以靈感。無論在多么艱苦的歲月,他都與音樂為伴,就算在逃荒的路上,也離不開心愛的樂器。老人至今珍藏著上世紀40年代初,他從澄海逃荒至浙江途中留下的黑白照片。那時,他剛剛進入國民黨的抗日部隊從事宣教工作。照片上年輕英俊的陳瑪原儘管衣不蔽體,卻依然雄姿英發,忘情地拉著小提琴,眼神自信凝重。

在國民黨的部隊里,多才多藝的陳瑪原頗受器重。然而,那時陳瑪原已經開始受到共產主義思想的影響,並在其作品中逐漸自然流露出對勞苦大眾的同情,甚至悄悄編寫不少諷刺國民黨腐敗無能的歌曲。當他所作的一首《勝利三步曲》演出後,立即引起國民黨內部一些高級官員的暴怒,幸虧作品沒有署名,且有同僚幫助周旋,陳瑪原方幸免於難。接著,陳瑪原藉口回鄉,徹底離開了那支部隊。後來,他投入到共產黨在潮汕大地的革命鬥爭熱潮中,為解放潮汕貢獻了自己的才華,成為潮語歌曲的鼻祖。

默默耕耘光復潮箏

陳瑪原似乎與生俱來就屬於音樂。離休後,他拋開其它樂器,僅留古箏,天天曲不離口,箏不離手。他為自己立下宏願,要在有生之年,把潮箏完整地搶救、恢復到“華夏正聲”的本來面目。在他看來,眼下流行潮箏已經被部分年輕人篡改得古韻黯然,如果長此以往,潮箏將存蕪去精,失去屬於自己的特色。

為了讓後人了解真正的潮箏,老人數十年默默耕耘,遍閱各種典籍,從《史記》、《國語》、《呂氏春秋》等古籍中找到有關潮州音樂的根源根據,以及“華夏正聲”的特點和演變過程。每當從浩若煙雲的記載中找到一點有關潮樂的“蛛絲馬跡”,老人都會欣喜若狂,仔細圈劃。有了根據,老人的箏藝日進,越老越發古雅。在陳瑪原的書房裡,有他用狂草書寫的對聯:莫借時新追狂怪,有循古法探風神。或許這正是老人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