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宅村

陳宅村隸屬於中國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阜山鄉,著名景點有陳氏宗祠。

基本信息

陳宅村

1、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阜山鄉陳宅村

陳宅村,位於浙江省青田阜山境內,該村是個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的古村莊,四面環山,七星落照,似世外桃源。走在陳宅村,仿佛走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裡——泥牆、黑瓦、古樹,清澈溪水裡悠閒遊動著一尾尾紅色田魚,還有純樸的民風、好客的村民……一切都讓人覺得舒服。新奇的是在全村一千多人口中,旅居海外的僑胞就達五百四十人之多,可謂名副其實的“僑村”。 一踏進村口就可見一塊約八米高的巨石,上書著“陳宅七星村”幾個大字,蒼勁有力。 剛進陳宅村,村頭小巧古樸的毓秀橋和橋兩側有著四百多年歷史的“夫妻樹”,正以數百年不變的姿態默默地歡迎來者。古樹,盤根錯節,遮陰蔽日,樹齡有七百八十餘年,在許多村民的眼裡這也是一顆福佑子孫的風水樹。 再往裡走一些,就是現在村里人用以開會議事的“陳氏宗祠”,1508年建成,經年累月的銷蝕顯得十分古舊,但經過修葺這裡已經成為了新的文物保護點。村里還有一座謝靈運的紀念亭,柱子上掛著“屐齒千秋存浩氣,豐碑萬古滿詩清”的對聯,據考證當年謝公遊歷江南應當經過陳宅村。 現在陳宅村已被評為浙江省文明村,是新農村建設的五個試點村之一,許多華僑雖然身在海外亦十分關心家鄉建設,籌措資金為古村修橋鋪路,暢通的道路為陳宅村發展旅遊項目創造了條件,使得這一“僑村”的未來更加美好! 青田阜山陳宅村群山環抱,三水匯源,不但自然風光秀麗,更為奇特的是,村中央田野上的“七星環拱”,可與俞源八卦村妣美鬥奇,世屬罕見。至於其由來,青田民間廣為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傳說。 相傳,很早很早的從前,東海龍宮有一個玉蟹精,長期守護在清靜的龍宮,非常想去人間見見熱鬧、繁華的世面,可龍宮戒律嚴明,守護森嚴,一直沒有機會出去。  有一天,龍王出宮到到天庭參見玉帝,它趁機偷偷逃離了水晶宮,從甌江的入海口,沿著江流一路來到了青田。它見這裡山清水秀美麗極了,便再也不願意回到龍宮。為了尋找適合自己安身的地方,它又沿著青田甌江小溪來到了阜山的陳宅。看到這裡田野肥沃,四周青山綠翠,於是就在該村一個名叫方岙的岩洞中安身。過慣了水族龍宮生活的玉蟹精,開始覺得此地環境不錯,但時間一長又覺得河太小、太乾燥、太鬱悶。為了使棲身環境更舒適,它行法用自己的二支大蟹剪、剪下了河邊的幾處山頭,並將它們移在一處拱成一個寬敞的大洞穴(就是現在的“妖精洞”),住進新居使玉蟹精心中感到非常得意。正在此時,恰遇葛仙翁從上天調遣七星經過此地,發現近處山頭忽然被人剪斷移為一處,覺得奇怪,定眼一看,原來行法者竟是東海龍宮出逃的妖孽,不覺心中大怒,於是放下“七星”就和玉蟹精鬥了起來。  經過幾個回合的鬥打,玉蟹精哪裡是葛仙翁的對手,便奪命向文成方向逃走。葛仙翁見狀緊追不放,一直追到文成,玉蟹精正在走投無路之時,忽見前面山岙一茅屋前,一個老頭正提著一個夜壺(當地人稱玉壺)從村外回家,便急中生機鑽進了夜壺。仙翁看到後大叫:“看你妖孽往哪裡逃!”隨口吹了一口仙氣封住了壺口,將妖孽化成了一壺清水。後來,人們就稱此為“玉壺”。文成的玉壺鎮也由此而得名。  為了防止妖精重來永鎮妖孽,保護當地百姓,仙翁還將所遺的上天七星,按星相依次擺列在陳宅村的田野上,於是就形成了陳宅村“七星環拱”的奇象。

2、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陳宅鎮陳宅村

依山傍水的陳宅村是暨南第一大村,海拔700米高峭岩陡壁的西山是西面的天然屏障,長灣龍潭瀑布如銀河瀉地,西山支脈從桃蓬尖至缸窯山。山峰起伏向東南蜿蜒逶迤一公里之多,與石壁湖村接壤;長龍嘴茂密的松林和戚家山、蟹鉗碧綠的茶園想東北延伸一公里,與湖田行政村為鄰;開化江在村東繞村而進,諸東公路貫穿村中,陳宅是個山清水秀,交通便利,群姓聚居的大村落。 全村967戶,人口2472人,全村面積7平方公里,共有兩天1700畝左右,旱澇保收,山林近900畝人均0.66畝。全村家庭企業135家,工業總產值2.8億元,農業總產值1410萬元,人均收入7693元,農業總產值力爭年增10%,人均收入年增10%以上,計畫生育率達100%。 陳宅村人傑地靈,是陳宅鎮政治文化、經濟、教育、衛生、交通的中心地,諸東公路、振興路、文匯路二旁商店林立,全村民營企業發展迅速,織機、砩石、運輸、服裝加工和勞務輸出是全村的經濟支柱。我村先後獲得諸暨市科普示範村、紹興市文化特色文化村、諸暨市文明村等等榮譽稱號。村老年活動中心被評為浙江省先進活動中心。[1]

3、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南市街道陳宅村

陳宅村由上陳宅和下陳宅兩個自然村組成,地處典型的丘陵地區。有農戶672戶,人口1560人,耕地面積997.22畝。在上世紀70年代發展養豬事業而聞名全省。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帶動了陳宅村村民創業致福的積極性。目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高潮正在掀起,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在村屬東永複線兩側50餘畝的山地上現已建成了40餘家木線仿古等工藝廠。引進了東翔、格林兩家磁性行業,工業產值超億元。為了改變交通落後的面貌,投資130餘萬元實現了5000多米的寬8米以上環村公路以及村主要通道的建設和路面硬化。投資30多萬元實現了村路燈亮化。同時,還投入幾十萬元,建成了二個擁有300多平方米的活動場所。 農業生產發展迅速。通過標準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全村600多畝的土地實現了田園化。筆直寬闊的機耕路兩旁綠樹成蔭,灌溉便捷,農田產量不斷提高和穩定。配合花園村實施小流域改造工程,進一步提升農業的生產條件。 村不斷加強對環境污染的預防和整治。通過多項措施把農業、生活、企業的污染進行處理,並改善村民的生活用水。村兩委根據村民的強烈要求,投資10多萬元對原有的連塘、橫塘進行擴容和整治,並加強日常管理,淨化了水源,使村民喝上放心水。從2005年開始,逐步實現了村前村後的綠化,先後投入20多萬採購樟樹苗,在村前村後20多畝土地上種植,通過村安排專人精心管理,現已成林。同時,村兩委不怕困難,積極做好村民思想工作,排除了露天糞缸50餘口,並在全村各處放置了垃圾箱,安排清潔工清運處理。通過幾年來努力,徹底改變了村容村貌。[2]

4、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熟溪街道陳宅村

熟溪街道陳宅村,現有農業戶140戶,農業人口360名,土地面積259.32畝,其中水田253.32畝,茶園面積86畝,07年產茶量5噸,禽肉產量36.75噸。2007年人均純收入達5725元,農村經濟總收入666.10萬元。從2003年開始,在熟溪街道黨委、辦事處的全力支持、引導下,該村新農村建設有了很大的提高,高樓豎起,道路硬化,娛樂設施的建設,農村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3]

5、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城關鎮陳宅村

陳宅村位於城關鄉最西邊,與宜陽縣蓮莊鄉石村村相鄰,北依洛河,南靠伏牛山,全村沒有人口1040人,共分四個村民組,全村共有耕地面積780畝,人均純收入2800元,全村現有生產模式是以農業、林果和蔬菜種植以及勞務輸出等產業。 2007年以來,陳宅村委村支部在市、縣、鄉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幫帶下,使該村的新農村建設已初見成效,村主幹道大部分已硬化,殘恆斷壁過半已得以修復,村兩委辦公樓已起用,村計生室、治安室、衛生所及老年活動中心正在落實實施,村主幹道已綠化,為落實洛陽市以循環農業為重點的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創建還須大量工作,按照洛陽市三年三個新台階的要求,該村2008—2010年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創建實施方案如下:一、 主幹道300米硬化及綠化;二、2500米乾道排水硬化工程;三、全村800人的吃水工程;四、秸稈回收利用。2008年該村兩委和河南省前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資興建秸稈壓縮燃料,成品供前進公司使用,村兩委實施生產(契約已正在草簽)。解決全村南部800人的吃水工程,積極配合市、縣有關部門將工程爭取完成,工程申請已報市有關部門。2009年,完成村主幹道300米硬化及綠化和2500米乾道排水硬化工程。2010年全面完成市循環農業示範村建設標準,按照洛陽市15條標準逐條落實。[

湛江行政區劃百科(一)

湛江(Zhànjìāng),簡稱“湛”,舊稱“廣州灣(Kwangchouwan)”、別稱“港城”,是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國家一類大市,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