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前村

基本信息

店前村

大沙鎮店前村委會地處江西省都昌縣大沙鎮東北大門,瀕臨鄱陽湖,地處都昌縣都中公路主幹線旁,距縣城16公里。全村9個自然村,874戶,3682人。店前村依靠“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奉獻、勤儉自強,實幹爭先”的精神,始終堅持黨的改革開放政策,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歷經“98”抗洪、湖區移民、重建新村、竹墊富村、產業並轉、種養興村等轉變後,到2007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4100元,已發展成為鄱陽湖湖區經濟實力最強的行政村之一。該村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和力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該村立足村情,量力而行,重點抓了四件大事。一是籌資修路。近兩年,該村先後通過爭項目資金、爭外地知名人士援助和發動民眾等途徑共籌資150多萬元,澆注村級水泥公路15公里,改造村級砂石公路10公里,對所有移民建鎮基層村道全面實行了砂化或部分硬化,全村交通狀況大為改觀。二是興建社區活動中心。該村先後投資20多萬在伍家坂、伍家山、店裡周家等建社區活動中心4個,利用空場地澆注了一個600平方米的籃球場和400平方米的文體場,添置村民學校桌椅300多套及彩電、VCD、功放、高音喇叭。三是整治衛生環境。利用新農村建設的契機,該村全面開展以“三清三改”為主要內容的綜合衛生環境整治活動,並在村內主要幹道及社區廣場安裝了路燈,栽種桂花、柏樹、樟樹800多棵。如今,該村的伍家坂、伍家山、店裡周家已初步建成了一個環境優美、景色怡人、四季常青、花果飄香的花園式村莊。四是搬遷村部。原先店前村座落在國小院內,與國小合署辦公,2003年,我們通過多方籌資18萬新建了一幢村部辦公大樓,使辦公和教學獨立。為了營造濃厚的文化氣息,該村分別在伍家山、伍家坂建起了村民學校,辦起了圖書室,組建了3支“媽媽腰鼓隊”和2個“高腔曲團”,添置了桌球桌、羽毛球網拍、開通了社區廣播。每逢農閒時節或節假日,社區文體廣場成了“媽媽腰鼓隊”和體育愛好者的重要活動場所,社區活動中心則成了村內老人唱曲、聽曲及村民學習娛樂的重要場所。每年,該村都邀請鎮農技站、派出所、計生辦等單位的領導來村授課,村民的科技意識、法律意識得到了加強。村民文明素質的高低是一個村莊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為了提高村民素質,該村狠抓以下工作。一是狠抓村民互幫互助新風培育,做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2003年以來,該村民眾自發借款、捐資4萬多元幫組村內困難村民。二是狠抓“十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衛生家庭”、“好媳婦”、“好妯娌”、“好婆媳”的創評。該村嚴格按照農戶報星、民眾評星、組織審星、領導掛星的程式進行評比。對評出的“十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衛生家庭”由鎮黨委授牌表彰,其餘的由村組織村民敲鑼打鼓送牌匾至女方娘家,以激發村民創評的熱情。該村始終把發展經濟,促進民眾增收作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來,該村面向市場,大力發展種養殖業、旱地果業、棉花、優質稻,先後利用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發展果業400多畝,並利用近湖荒灘優勢,培育養鴨專業戶、水產養殖大戶、立體種養大戶、養豬大戶11家。此外,還利用村內在外打工能人,發揮致富能人幫扶作用,採取集體個人入股的形式,投資1000萬元在廣東中山創辦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吸收村內打工人員200多人。2007年,村支書伍國文帶領本村幹部民眾投資80多萬,創辦淤泥磚廠,安排就業人員70多人,全村村民逐步走上了富裕的康莊大道。[1]

店前村

為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螺洲鎮所轄7個村之一,福州科甲第一家:陳若霖(清道光年間湖廣總督,刑部尚書)——陳寶琛(淸宣統帝師、太傅,著名的敎育家、詩人、書法家、收藏家)家族出於此。明清以來,有進士22人,翰林1人,舉人110人之多。陳寶琛故居、螺江陳氏宗祠,均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湛江行政區劃百科(一)

湛江(Zhànjìāng),簡稱“湛”,舊稱“廣州灣(Kwangchouwan)”、別稱“港城”,是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國家一類大市,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