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蚼

陰蚼

陰蚼,中藥名。為平胸龜科動物大頭平胸龜的全體。滋陰清熱。治久瀉,久痢,痰瘧,去瘧母,殺疳匿。

基本信息

陰蚼

正文

陰蚼
(《醫林纂要》)

來源

為平胸龜科動物大頭平胸龜的全體。

動物形態

大頭平胸龜
體略呈扁圓形,腹背均有堅硬的鱗甲,甲長約16厘米,寬約12厘米。頭大,不能縮入甲內;頭部覆有整塊的角質鱗。頒強,呈鉤曲狀。背甲扁平,棕色,背棱不明顯;頂鱗甲極小,背鱗甲5枚,第2、3、4枚較大;肋鱗甲兩側各4枚;緣鱗甲每側11枚,形狀大小不一;肛鱗甲2枚,較小。腹面鱗甲12枚,色淺而具黑斑。後肢較長;除外側的指趾外,均有銳利的長爪;指間有蹼。尾甚長,幾與腹甲等長,尾基部有方形的鱗片,成環狀排列。
棲于山溪中,能爬登岩石。為肉食性。分布浙江、廣東、廣西、福建、安徽等地。

性味

甘鹹,寒。

功用主治

滋陰清熱。治久瀉,久痢,痰瘧,去瘧母,殺疳匿。

配圖

陰蚼陰蚼

相關連線陰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