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油16

陝油16,甘藍型半冬性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種。適宜在安徽和江蘇兩省淮河以北、河南、陝西關中、甘肅隴南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0022
品種名稱:陝油16
選育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品種來源:Z061A×Z1039C

特徵特性

甘藍型半冬性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種。幼苗半直立,葉色中綠,裂葉3~5對,葉緣鋸齒,缺刻深,無蠟粉,葉片少刺毛。花瓣大、黃色、側疊。種子深褐色。區試結果:全生育期平均246天,比對照秦優7號早熟1天。平均株高149厘米,勻生分枝類型。一次有效分枝數9.0個,單株有效角果數346.3個,每角粒數20.4粒,千粒重3.63克。菌核病發病率9.96%,病指6.03;病毒病發病率0.41%,病指0.18。抗病鑑定綜合評價為中抗菌核病。抗倒性較強。經農業部油料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平均芥酸含量0.15%,餅粕硫苷含量18.85微摩爾/克,含油量42.98%。

產量表現

2008~2009年度參加黃淮區油菜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02.7kg,比對照秦優7號增產9.8%;2009~2010年度續試,平均畝產185.7kg,比對照品種增產5.9%。兩年平均畝產194.2kg,比對照品種增產7.9%。2009~2010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88.3kg,比對照品種增產6.9%。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培育壯苗。黃淮區於9月5日至10日播種育苗。每畝苗床用種0.4kg,苗床與大田比例為1?5~1?6。苗齡30~35天。直播以9月15日至20日為宜。2.施足底肥,合理密植。大田每畝底施農家肥2000kg,尿素10kg,過磷酸鈣40kg,氯化鉀10kg,硼砂1kg。每畝種植密度10000~12000株。3.及時管理,適時收穫。直播田於2片真葉時及時間苗,5葉期定苗,冬前苗齡應達到10~12片葉,結合中耕進行壅土,越冬期前12月下旬及時冬灌;育苗移栽田栽後當天施定根肥水,栽後20天第1次追肥,12月上旬重施開盤肥。苗期注意防治跳甲、菜青蟲和蚜蟲,返青期預防莖象甲,開花後7天防治菌核病,角果成熟期注意防治蚜蟲和預防鳥害。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安徽和江蘇兩省淮河以北、河南、陝西關中、甘肅隴南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2011年優質種子12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