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潑辣子彪彪面

5、然後將麵團取出,揉成長條型。 12、用同樣的方法扯麵,拍打,拉長。 17、將扯麵淋入生抽,陳醋,用筷子伴均勻。

菜譜來歷

今天的面北方人應該特別熟悉,陝西人稱“油潑辣子彪彪面”(“biang biang 面”),是陝西人最愛的麵食之一。這道扯麵又叫拉麵,拽面,抻面、楨條面、香棍面等, 油潑麵是在周代“禮面”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秦漢時代稱之為“湯餅”,屬於“煮餅”類中的一種;隋唐時代叫“長命面”,意為下入鍋內久煮不斷;宋元時代又改稱為“水滑面”。而扯麵的形狀,有拉拽寬厚如腰帶的長寬長面,據說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菜譜做法

食材也極其簡單,任何人在家都可以操作,而且學會了這招扯麵,還可以做成各種口味的,我接下來就想嘗試西紅柿雞蛋扯麵,肉哨子扯麵,聽說味道也相當不錯喔。

原料

麵粉300克(一般包餃子餛飩,蒸饅頭的都可以)、鹽適量、青菜或豆芽隨意。

調料

四川辣椒麵兩勺、蔥末、薑末、蒜末各一勺、花生適量、生抽兩勺、江西老陳醋一勺、麻油一勺、花生油適量。

做法

1、先將麵粉放入乾淨盆中,往中間倒入冷水。
2、用筷子慢慢將麵粉攪成絮狀,放入鹽可使麵團更勁道,再加入適量水,直到所有麵粉和均勻。
3、用手揉面,揉面的標準是“三光”,即面光,盆光,麵團不粘手,盆也乾淨。
4、接著蓋上一層保鮮膜,醒發30分鐘。
5、然後將麵團取出,揉成長條型。
6、將麵團均勻分割成小劑子。(我揉的是寬面,劑子大概是35克左右,如果是窄面,20克就好)
7、準備一個平盤,上面刷上油,將劑子放入,上面也均勻刷上油,再蓋上保鮮膜醒一個小時。
8、這時再拿出麵團就會發現非常軟了,將一個小劑子擀成牛舌狀,用麵杖按兩個印子。
9、手拿住麵團兩端,扯長,並不斷將中間拍打案板,使之扯得更長。然後將麵條從印痕處撕開。
10、小一點的劑子擀成牛舌形狀。
11、往中間用麵杖按一道印痕即可。
12、用同樣的方法扯麵,拍打,拉長。然後從中間撕開就成功了。
13、這便是口感勁道的扯麵原型啦。寬度還真的很像“褲腰帶”啊。
14、接著就將所有的大小劑子都用同樣方法扯成麵條。
15、同時將鍋中的水燒煮沸騰,將扯好的麵條放入煮熟,撈起裝盤。
16、同時準備好蔥末,薑末,蒜末。辣椒麵,花生碎。
17、將扯麵淋入生抽,陳醋,用筷子伴均勻。同時熱鍋燒熱油。
18、最後淋在撒好的辣椒麵上,刺啦一聲,香氣撲鼻,記得油溫一定要高,不然沒有焦香的味兒出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