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馬鈴薯8號

洛馬鈴薯8號是洛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2001年以中薯3號作母本,秦芋30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獲得實生種子.採取系統選育而成的早熟、高產穩產、優質、綜合抗性好的馬鈴薯新品種。

基本信息

品種名稱:洛馬鈴薯8號

審定編號:豫審馬鈴薯2009001

選育單位:洛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中薯3號/秦芋30

適宜地區:河南省馬鈴薯二季作區種植。

特徵特性

早熟品種,生育期66天。株形擴散,生長勢強,平均株高57.22cm,枝葉繁茂;莖綠色,葉深綠,複葉較大,側小葉3-4對,二次小葉2對,單株主莖數1.4個;花冠白色,花粉較少,不易開花,不易天然結實塊莖形成早、膨大快、結薯集中,薯塊較齊;薯塊卵圓形,黃皮黃肉,薯皮光滑,芽眼淺。單株薯塊數2.5個,單薯重104.72g。

抗性鑑定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2007-2008年三次田間調查鑑定:抗卷葉病毒病、花葉病毒病,抗環腐病,抗晚疫病。

品質分析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維生素C含量為24.4mg/100g,與對照鄭薯五號(13.9mg/100g)差異大;澱粉含量為13.6%,高於對照鄭薯5號(13.4%);還原糖含量為0.19%,略高於對照鄭薯5號(0.09%);蛋白質含量為2.70%,高於對照鄭薯五號(1.98%)。

產量表現

2007年省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604.2kg,比對照鄭薯5號增產77.3%;2008年續試,平均畝產1455.2kg,比對照鄭薯5號增產28.2%。2008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302.0kg,比對照鄭薯5號增產29.2%。

栽培要點

1、整地施肥:選擇前茬非茄科作物,黃綿土、沙壤土的地塊。深耕30cm-35cm,配合整地每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5000kg,三元複合肥50kg。

2、播種:畝用種量150kg。當氣溫穩定通過7℃時(一般在2月下旬)即可播種,播種前10-15天催芽切塊,一般種薯按45塊/kg切。播前要造墒,起高壟,壟距80cm,壟寬70cm,株距20cm,一壟雙行,播種深度6cm左右,將壠面摟平,噴施除草劑後覆地膜。種植密度為每畝4500株。

3、田間管理:出苗時要及時人工輔助破膜,促進苗齊、苗全、苗壯。現蕾時結合澆水每畝溝施尿素10kg;結薯期可採用0.5%的尿素與0.3%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或0.8%的硝酸鉀進行葉面噴施。收穫前10天停澆。晚疫病防治及時拔除病株,在病害發生前或發生初期噴施百菌清第一次藥,以後每隔10天施一次藥,施藥3-4次。蚜蟲防治可選用殺蚜劑噴施。地老虎、金龜子等地下蟲防治:用敵百蟲晶體與糠麩、豆餅配製成毒餌于田間誘殺。適宜收穫時間是5月下旬。

2011年優質種子12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