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西武當

陝西西武當

陝西西武當位於陝西隴縣東南的八渡鎮桃園、沙盆溝、大力村之間,南北長5公里,東西寬4公里,面積12平方公里,海拔1714米,山勢險峻,森林茂密,小牛心山崎立於旁,周圍八溝、八河分布,地形地貌別具特色,景色奇特,氣候宜人。陝西西武當自然景觀奇特,景色秀麗,風光迷人,飛禽走獸繁多,植物種類俱全,晴天藍空繞白雲,雨後清爽映彩虹。西武當牛心山屬道家山場,廟宇始建於春秋,山勢挺拔俊秀,蒼松翠柏,奇花異草美不盛舉,山峰俊俏巍秀,確有鶴立雞群之勢,海拔1999米,在山頂瞭望,早觀紅日騰雲出,晚見西霞彩雲飛,夜眺燈火星似海,晨鐘暮鼓震隴州,景色神奇,氣候宜人,凝聚了日月之精華,廣納了山川之靈氣,西武當有八景聞名於世。

自然景色

陝西西武當自然景觀奇特,景色秀麗,風光迷人,飛禽走獸繁多,植物種類俱全,晴天藍空繞白雲,雨後清爽映彩虹。青陽峽、龍頭峽合圍環抱牛心山,順龍頭峽西行,蜿蜓一線,有“山重水複疑無路”之狀,峽谷內景點眾多,各具千秋。行至峽口,山峽豁然開朗,柳暗花明,盆地大力村展現在眼前,街道、店鋪、房舍毗連,尤如世外桃源。當地百姓有:“陝西西武當霧氣騰騰,大力村賽過北京”之說。站在牛心山頂,南望可賞吳山十七峰,東觀可見鳳翔城,北看隴州城,再看千河象條龍。清代石

牌載:“牛心山古為西武當,蒼松翠柏林木繁茂,陰雨時節煙霧籠罩,恍若仙境”。“峰奇水秀,形勢嵯峨,北接朝煙於隴坂,南迎曉日於吳峰,千山而高聳,翠水以迴旋”,亦反映了這裡的優美風光。

牛心山

西武當牛心山位於陝西隴縣東南的八渡鎮桃園、沙盆溝、大力村之間,南北長5公里,東西寬4公里,面積12平方公里,海拔1896米,山勢險峻,森林茂密,小西武當山崎立於旁,周圍八溝、八河分布,地形地貌別具特色,景色奇特,氣候宜人。

據《隴州續志》載“四面皆石並峙,中有高凸似牛心,故名‘牛心山’”。明朝嘉靖五年碑載牛心山“古為西武當”。山名由來,另有兩種傳說:一種說法是道教武當派創始人張三豐曾來牛心山居住修煉傳道,從那以後人們就把牛心山叫西武當。另一種說法是唐太宗李世民去吳山封禪祭天時遠觀一山獨秀,有武當之氣勢,問眾隨從此山何名,眾皆不知,太宗沉思良久,說:“此山有武當之勢,就叫它西武當吧。”從此,“西武當”流傳至今。

西武當牛心山屬道家山場,廟宇始建於春秋,山勢挺拔俊秀,蒼松翠柏,奇花異草美不盛舉,山峰俊俏巍秀,確有鶴立雞群之勢,海拔1999米,在山頂瞭望,早觀紅日騰雲出,晚見西霞彩雲飛,夜眺燈火星似海,晨鐘暮鼓震隴州,景色神奇,氣候宜人,凝聚了日月之精華,廣納了山川之靈氣,西武當有八景聞名於世。

一景:八門渡口鎮獅像,二景:千河九曲撒銀光,三景:青石懸崖三清洞,四景:將軍騎馬趕青龍,五景:神牛心肺半崖架,六景:玉女含羞拜觀音,七景:龍騰虎躍管山嶺,八景:穩坐龍舟朝天門。

大力村

陝西西武當陝西西武當

原名為大底村,後改為大力村。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中轉站和休憩驛站。整體特點為“古”,地勢平坦,視野十分開闊,有一處戲台、關帝廟,村口有棵千年古槐。該資源位於青陽峽的底端,地勢平坦,坡度較緩,視野十分開闊,臨近溝口處有多戶農舍,建築古樸,沒有現代建築的塵染,堪稱絕妙之地。大力村村落建築肌理清晰、格局完整,關中風格顯著。大力村北側一條橫貫東西的街道為廟會老街。1946年,中原解放軍359旅和幹部16旅在王震率領下奉命突圍,北上延安,曾路經西武當牛心山與敵144師激戰於大力村。

古槐

大力村街西有一棵千年古槐,直徑一米有餘,樹冠三叉九頂,遠看似蓮花,近觀象一塔。槐後財神殿,左右兩眼井,為本地一奇,更奇的是此槐樹與當地農田種植息息相關,有詩云:“今年槐花旺盛開,來年糧豐喜心懷。高處花盛低處少,高坡糧成低坡倒。低處花繁高處差,平田糧成高霜殺。全樹如若都無花,來年多災高低瞎。”這棵槐樹被當地農民視為莊稼豐欠預測標誌樹。

青陽峽

牛心山東側的青陽峽溪水清澈,曲徑通幽。因杜甫題詩而文明於世。少陵秦州以後詩,突兀宏肆,迥異昔作。詩曰:“塞外苦厭山,南行道彌惡。岡戀相經亘,雲水氣參錯。林迥硤角來,天窄壁面削。溪西五里石,奮怒向我落。仰看日東側,俯恐坤軸弱。魑魅嘯有風,霜霰浩莫莫。憶昨逾隴坂,高秋視吳岳。東笑蓮花卑,北知崆峒薄。超然侔壯觀,已謂殷寥廓。突兀猶趁人,及茲嘆冥寞。”

龍頭峽

陝西西武當陝西西武當

整體特點為“石”,地形平緩,石趣橫生

。該資源為龍頭峽的主溝,溝內農戶較多,地形較平緩、開闊,水流其中。整個溝內散置、群置著大大小小的天然石頭,石趣橫生。西武當北側的龍頭峽谷長約六公里,河水蜿蜒東流,形成九曲十彎,亦流傳下來許多歷史傳說,大小景點共十二處:牛心石、牛肺石、石鑼鼓、盪水崖、龍頭崖、夾破頭、搭便橋、美人腳、印盒石、金龍洞、金雞嶺、積水石。

民居園

八渡在十一五建設期間,制定並完善了全鎮及各村的新農村建設規劃,制定了升階晉星計畫和措施。西坡、楊家莊和高樓村“三點一線”成為了全縣新農村建設的亮點。其中大手筆謀劃、大戰略推進,完成了高樓28戶民居園建設工程。良好的基礎為八渡西武當旅遊發展規劃打下了結實的基礎,將來這裡將是八渡旅遊的第一個綜合型服務中心。

漁樂園

八渡漁樂園位於著名的關山峽谷,距隴縣八渡鎮中心3.5公里、縣城30公里、寶雞市50公里,占地100餘畝。是一個集綠色養殖、旅遊觀光、美食娛樂及休閒養生為一體的觀光型漁業園區。園內各種地方特色小吃、魚宴、保健魚膳等一應俱有,可開展赤足涉水、捉螃蟹、野炊等一系列活動,並設有開心農場,認養珍稀動物、租種菜地等趣味項目,是八渡發展養生文化獨特的資源基礎。

民俗文化

隴縣特色小吃種類眾多,其中尤以隴縣馬蹄酥、隴縣寧果、隴縣御京粉、隴縣羊肉泡、隴縣油鏇、糖酥饃、攪團、另湯麵、蜂蜜粽子最為出名。隴縣民俗特點別具一格,主要有隴州社火、隴州社火臉譜、隴州民間布制工藝品、隴州刺繡品、隴州皮影、隴州花燈、隴州窗花。

(1)絲路古鎮

八渡鎮歷史上曾是古代絲綢之路支線要道,從東進入該鎮,要途經奇峻雄偉的吳山;從西入鎮,則要穿過具有歐陸風情的關山大草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八渡四面環山,形似盆地,水光山色奇秀,田園風光優美。

陝西西武當陝西西武當

(2)道家文化

西武當牛心山屬道家山場,山上廟宇據傳始建於春秋,初時為石壘壁牆茅庵小廟,歷經各朝修建,規模隨之擴大,明朝嘉靖年間香火旺盛,經清朝道光、鹹豐及民國時期數次修繕,由山門至峰頂形成了五台建築群,一台有玉皇、靈官殿、文昌殿、關公殿、子孫宮、藥王殿;二台有大佛殿、菩薩殿;三台有八仙樓、三官殿;四台有三皇殿;五台為山頂,建有祖師等眾聖殿和龍王廟,廟前有一泉水,可供人飲用。道光九年,武漢冶金業鑄造名師金震宇來此鑄造一巨鍾,重1800斤置於山頂。解放前山上住有道士,每年古歷三月二十逢廟會,各地遊人甚多。到上世紀70年代後期,西武當山古建築廟宇因年久失修和“文革”破壞,幾乎成為一片廢墟。1994年起,西武當山周圍八方民眾、各地善男信女以及有識之士,積極策劃,多方籌措資金,進行維修重建,已基本恢復了歷史原貌。西武當牛心山道院歷史悠久,聲名遠播,至今香火不斷,朝拜者眾多。

(3)自然景觀

陝西西武當陝西西武當

八渡西武當自然景觀奇特,景色秀麗,風光迷人,飛禽走獸繁多,植物種類俱全,晴天藍空繞白雲,雨後清爽映彩虹。青陽峽、龍頭峽合圍環抱牛心山,順龍頭峽西行,蜿蜓一線,有“山重水複疑無路”之狀,峽谷內景點眾多,各具千秋。行至峽口,山峽豁然開朗,柳暗花明,盆底大力村展現在眼前,街道、店鋪、房舍毗連,尤如世外桃源。當地百姓有:“牛心山霧氣騰騰,大力村賽過北京”之說。站在牛心山頂,南望可賞吳山十七峰,東觀可見鳳翔城,北看隴州城,再看千河象條龍。清代石牌載:“牛心山古為西武當,蒼松翠柏林木繁茂,陰雨時節煙霧籠罩,恍若仙境”。“峰奇水秀,形勢嵯峨,北接朝煙於隴坂,南迎曉日於吳峰,千山而高聳,翠水以迴旋”,亦反映了這裡的優美風光。

(4)奇令文化

相傳太上老君和無量祖師在此修煉,悟造出了奇令(中國象棋),並且當年兩位神仙在石頭上對弈的棋譜也被當地百姓一代代流傳至今,也因此在當地形成了一種說法是,中國象棋的發源地就是八渡西武當牛心山,這不但是八渡濃厚歷史的見證者,也是千百年來八渡老百姓引以為傲的美譽。

主類 亞類 基本類型 資源單體
A地文景觀 AA綜合自然旅遊地 AAA山丘型旅遊地 AAB 谷地型旅遊地 西武當牛心山、龍頭峽、青陽峽、沙盆溝峽谷
AC地質地貌過程形跡 ACE 奇特與象形山石 ACF 岩壁與岩縫 ACL 岩石洞與岩穴 ACG 峽谷段落 ACC 峰叢 牛心石 、牛肺石、將軍石、印盒石、積水石、龍頭崖、金雞嶺、石鑼鼓、搭便橋、美人腳印、英雄石、夾破頭峽谷、金龍洞
B 水域風光 BA 河段 BAA 觀光遊憩河段 八渡河、青陽河、龍頭峽河
BC 瀑布 BCA 懸瀑 盪水崖
C生物景觀 CA 樹木 CAA 林地 CAB 叢樹 CAC 獨樹 白皮松、遼東櫟、槲櫟、漆、山楊、椿樹、榆樹、油松、柿子、花椒、核桃;沙棘、山楂、三顆針、羊奶子、毛櫻桃;木塔樹、老槐樹
CD 野生動物棲息地 CDA 水生動物棲息地 CDB 陸地動物棲息地 冷水魚、香樟
D 天象與氣候景觀 DB 天氣與氣候現象 DBB 避暑氣候地 牛心山、龍頭峽、青陽峽
E 遺址遺蹟 EB 社會經濟文化活動遺址遺蹟 EBA 歷史事件發生地 EBC 廢棄寺廟 大力村、觀音廟、關帝廟、古戲樓
F建築與設施 FA綜合人文旅遊地 FAC宗教與祭祀場所 玉皇殿、大佛殿、八仙樓、三皇殿、老君殿
FD居住地與社區 FDA傳統與鄉土建築 FDB 特色街巷 大力村、小底村、上下桃園村傳統關中民居、大力村老街
G旅遊商品 GA地方旅遊商品 GAA菜品飲食 馬蹄酥、寧果、隴縣羊肉泡、隴縣油鏇、糖酥饃、攪團、蜂蜜粽子
GAB農林畜產品與製品 農家醋、山羊、核桃、柿子、山楂、沙棘、烤菸
GAD 中草藥材及製品 豬岑、柴胡、秦艽、五味子
GAE傳統手工產品與工藝品 隴州社火臉譜、民間布制工藝品、刺繡品、皮影、花燈、窗花
H人文活動 HA人事記錄 HAA人物 張三豐、杜甫、孫思邈、長孫皇后、王震
HB藝術 HHB文學藝術作品 古詩詞
HC民間習俗 HCA地方風俗與民間禮儀 婚俗、祝壽、生育習俗
HCB民間節慶 傳統節慶
HCC民間演藝 秦腔、社火、曲子
HCF廟會與民間集會 道教廟會、公祭
HD現代節慶 HDB文化節 社火、秦腔、山花節
HDC商貿農事節 集會、山貨貿易節
8主類 16亞類 32基本類 92項旅遊單體

旅遊資源

分析

3.1.1旅遊資源普查分析

依據國家標準《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規劃組對項目區的旅遊資源進行全面普查,從中篩選出32個基本類型綜合評價,並制定出旅遊資源單體分類分級體系表。

表3-1陝西西武當旅遊資源普查單體類型及分布一覽表

在全國8種主景類,31種亞景類,155種景型旅遊資源中,八渡西武當擁有8大主景類,16種亞景類,32個基本景型,基本類型復蓋率分別為100%,51.6%,20.6%。

評價

3.1.2旅遊資源綜合評價

在八渡西武當的旅遊資源結構中,從總量和規模上看,天然的山、水、植被是核心的要素資源,自然資源中的地文景觀資源與水域景觀資源具有地域特色,說明開發應首先抓住這一吸引核,開拓市場。其次,從上表看出旅遊區資源類型相對單一,開發應注意挖掘現資源中的人文、民俗資源與生態資源的真諦,豐富旅遊區旅遊產品類型。八渡西武當旅遊資源類型中山水結合、人文活動景觀空間配置好,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適於適度有序開發,可建成寶雞市的特色景區。

旅遊資源的定量評價主要採用專家之系統評價方法。其評價專家組由十多名專家組成,主要是旅遊方面的專家,每個專家的權重相等。八渡資源類型定量評價採用國家旅遊局制定的《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國家標準中的旅遊資源分類體系對旅遊單體進行評價,依據旅遊資源共有因子綜合評價系統賦分。

陝西西武當陝西西武當

3.4.1計分方法

評價項目和評價因子用量值來表示。資源要素價值和資源影響力總分值為100分,其中:

(1)“資源要素價值”為85分,分配如下:

“觀賞遊憩使用價值”30分

“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25分

“珍稀奇特程度”15分

“規模、豐度與幾率”10分

“完整性”5分

(2)“資源影響力”為15分,其中:

“知名度和影響力”10分

“適游期或使用範圍”5分

(3)“附加值”中“環境保護與環境安全”,分正分和負分

3.4.2旅遊資源定量評價及其等級劃分

(1)旅遊資源評價等級指標

依據旅遊資源單體評價總分,將其分為五級,從高級到低級為:

五級旅遊資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級旅遊資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級旅遊資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級旅遊資源,得分值域:45-59分。

一級旅遊資源,得分值域:30-44分。

此外還有:未獲等級旅遊資源,得分:≤29分。

其中:五級旅遊資源稱為“特品級旅遊資源”;四級、三級旅遊資源被通稱為“優良級旅遊資源”;二級、一級旅遊資源被通稱為“普通級旅遊資源”。

(2)旅遊資源定量評價表

根據旅遊資源單體評價總分,將其分為五個等級,陝西隴縣八渡鎮西武當風景區旅遊資源等級評價結果,擁有五級旅遊資源單體4個,四級旅遊資源單體15個,三級旅遊資源單體24個,二級旅遊資源單體13個,一級旅遊資源單體7個,總共63個旅遊資源單體,占可開發資源單體總量的67.4%。

表3-2 旅遊資源等級評價結果

等級 單體數量 旅遊資源單體名稱
五級 4 絲路古鎮、道家文化、自然景觀、奇令文化
四級 15 牛心山、龍頭峽、青陽峽、白皮松、遼東櫟、槲櫟、漆、山楊、沙棘、古槐、三顆針、羊奶子、毛櫻桃、細鱗鮭、珍稀動物香樟
三級 24 玉皇殿、大佛殿、八仙樓、三皇殿、老君殿、觀音廟、關帝廟、關山河谷田園風光、傳統民居、山花節、牛心石、牛肺石、將軍石、印盒石、積水石、龍頭崖、金雞嶺、石鑼鼓、搭便橋、美人腳印、英雄石、夾破頭峽谷、金龍洞
二級 13 馬蹄酥、寧果、牛羊肉泡饃、秦腔、社火、廟會、道(佛)教祭祀大典、臉譜、民間布制工藝品、刺繡品、皮影、花燈、窗花
一級 7 農家醋、飲食習俗、攪團、蜂蜜粽子、涼皮、油鏇、糖酥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