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順縣

長順縣

長順縣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縣政府駐長寨鎮,位於貴州省中南部,黔南州西部。長順縣總面積1565.03平方千米。縣城距省城貴陽市84公里,至州府都勻市178公里,到安順市85公里,在貴陽1小時經濟圈輻射範圍內。轄7個鎮、10個鄉、148個行政村、5個居民委員會,1634個村民組,總人口25.71萬人(2007年末),少數民族人口占56%,主要以布依族、苗族為主。戰國至秦漢時期屬夜郎古國,自古被稱為“夜郎故地,杜鵑之鄉”。長順縣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縣,境內有漢,布依,苗等20個民族,地質構造和地層結構都較為複雜,山脈屬苗嶺山系,苗嶺分水嶺橫亘縣的北部,地勢呈北高南低,地貌類型北部為丘原區,西部為丘陵區,中南部為岩溶中低山,東部為峰叢谷地,河流分屬長江,珠江兩大水系。工業有採煤、化肥、建材、飼料加工。農業以種植油菜為主,是黔中地區“糧倉”之一。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長順縣地處黔中兩級剝夷向廣西丘陵傾斜的斜面上,分屬苗嶺山系,苗嶺分水嶺橫亘縣的北部。正是這樣,既有聳立的奇珍異寶異山峰,又有險峻的峽谷,既有平緩的丘陵谷地,又有寬闊的高原壩子。長順縣按海撥的高度,可分為三級梯地。一級梯地,安樂、新寨、種獲、擺塘以北一線,海撥1250-1579.5米,一級梯地以南簡慶、擺茶、格冗、簡面以北為二級梯地,海撥1100-1400米。東部的威遠、長坡、付家院、冗雷及代化大部地區為三級梯地,海撥660-1200米。南部邊緣格凸河谷與羅甸交界處的河邊,是全縣最低處,海撥660米。

長順縣地貌分為岩溶中山、岩溶中低山、峰叢陸地、峰叢谷地、孤峰波地、中山峽谷、溶丘窪地、中低山河谷、丘陵寬谷、丘陵谷地十個類型。正是這種多類型地貌的聚集,形成了長順自然旅遊資源豐富多彩的特徵。

長順縣長順縣

長順縣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縣,境內有漢 ,布依 ,苗 等20個民族,現有人口25萬多,地質構造和地層結構都較為複雜,山脈屬苗嶺山系,苗嶺分水嶺橫亘縣的北部,地勢呈北高南低,地貌類型北部為丘原區,西部為丘陵區,中南部為岩溶中低山,東部為峰叢谷地,河流分屬長江 ,珠江 兩大水系。

遠古時期,長順開始有人類活動,東漢,蜀漢 時期,長順為牂牁郡夜郎縣治地,晉,宋,齊,梁,陳,為夜郎郡廣談,談指二縣間地,隋為牂牁郡西邊下段地,唐為羈縻鄉州,今州地。宋依唐舊,但領於紹慶府,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八月,以金竹寨(今廣順鎮)置金竹府,為長順建制之始。金竹府轄11個州,3個縣及16個長官司,隸順元路。明洪武五年(1372)三月,改金竹府為金築長官司。洪武八年,升金築長官司為金築安撫司,隸貴州衛,洪武十九年,改隸廣西布政司,洪武二十七年,隸四川布政司 。正統三年(1433)隸貴州布政司,成化十二年(1476)屬程番府,隆慶三年(1569)屬貴陽府,萬曆四十年(1612)三月金築安撫司土舍金大章 奏請朝廷改土歸流,朝廷準奏,設官建治,欽定改金築安撫司置廣順州,屬貴陽軍民府,並授金大章土知州世襲,不許管事。清雍正五年(1727)三月,置長寨廳。光緒七年(1881)三月,長寨廳同知移駐羅斛(今羅甸),改長寨廳為廣順州長寨州判。民國二年(1913)年9月,順州為廣順縣,改長寨州判為長寨縣,屬黔中道。民國9年廢黔中道,直屬於省。民國26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 30年(1941)10月,廣順縣與長寨縣合併為長順縣。

1949年12月21日,長順縣解放。解放初期,長順縣隸屬貴陽專區。1952年改屬貴定專區,爾後又改屬於安順專區。1956年4月,劃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並延續至今。

行政區劃

長順縣長順縣

2014年,撤銷長順縣長寨鎮、威遠鎮、廣順鎮、擺所鎮、鼓揚鎮、代化鎮、種獲鄉、擺塘鄉、馬路鄉、凱佐鄉、新寨鄉、營盤鄉、中壩鄉、交麻鄉、睦化鄉等15個鄉(鎮)建制,設定新的長寨鎮、廣順鎮、擺所鎮、鼓揚鎮、代化鎮。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長順縣屬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區,地質地貌類型多樣,自然條件差別大,為多層立體生態環境。全縣耕地

長順縣長順縣

面積3.87萬公頃,耕地 中水田占33.8%,其中萬畝以上的壩子2個,千畝以上的壩子29個,500畝以上的田壩占稻田的52.4%;林地面積3.65萬公頃,活力木總蓄積74.12萬立方米,森林 復蓋率27.2%;全縣有各種草場資源1.92萬公頃(其中成片草場 0.39萬公頃);待開發的非耕地資源1.28萬公頃。地力肥沃,條件優越,農業生產前景廣闊。

氣候資源長順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雨熱同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溫13.5——18.5攝氏度,相對濕度81%。無霜期275天,年降雨量1250——1400毫米。

生物資源長順縣物產豐富,主要作物資源有水稻、玉米 、烤菸 、茶葉 、中藥材 等,目前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優勢。廣順地區是黔中歷史上的優質米基地;茶園面積2萬餘畝,廣順茶廠生產的“貴燕牌”茶葉曾幾次榮膺全國名優茶稱號;烤菸生產歷史悠久,最高年產15萬擔,均價居全州之首;縣藥材公司的黃姜、半夏、天麻等藥材基地已初具規模,面積3000餘畝;“糧—豬—沼”生態農業推廣形勢喜人,以長紅果業公司為龍頭的特色果業產業化經營優勢凸現;此外,長順的生薑 、生漆 、辣椒 、豆腐皮 、核桃、板栗、香蕉梨 、米花糖 等也頗負盛名。

礦產資源全縣礦產以非金屬礦產為主,主要有石灰石、矽石、耐火粘土 、方解石 、熒石 、大理石 、原煤 等,其中矽礦儲量在1000萬噸以上,其二氧化矽 含量在98%以上,品位居全省第一;石灰石儲量在10億噸以上,是發展水泥等建材的好材料。其中可作大理石代用品的儲量在1000萬噸以上;方解石儲量在500萬噸以上;原煤儲量在663.8萬噸以上。

水力資源長順有大小河流9條,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93597千瓦,可開發利用75970千瓦。其中縣南部的格凸河水

長順縣長順縣

量大、落差大、地質條件好,是我縣電力附帶漂流旅遊開發建設產業帶 。全縣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潛力共有5.88萬千瓦。

旅遊資源長順縣歷史悠久,縣內人文古蹟眾多,少數民族風情濃郁,全縣共有景點85個。素有“高原明珠”之稱的杜鵑湖是省級風景名勝區,湖區崗嶺逶迤,煙波浩渺,群山環抱,湖周杜鵑遍布,林木蔥鬱,融山水花木於一體,每年春至,鵑花鬥豔,奼紫嫣紅,是貴州西線旅遊的又一新景點,目前已成為貴陽和周邊縣市遊客周末休閒、旅遊、垂釣的好去處;被譽為“萬山之王”的白雲山 ,相傳明建文帝在此出家,明地理學家徐霞客曾以此為黔地考察重點,現存眾多傳記筆錄,該山已被列為貴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貴州歷史上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黔峰 獨秀的威遠青龍山,古木森森,樓亭玉立,水山輝映,附近還有神妙莫測的“潮井”奇觀,多層溶洞 等景點;此外,縣內還有廣順寫字崖 、夜郎古墓 、交麻崖墓群 、肖國寶烈士陵園 等眾多景點。

人口民族

長順縣人口25.71萬人(2007年末),主要以布依族、苗族為主。其中非農業人口2.28萬人,占總人口的8.87%,少數民族14.61萬人,占總人口的56.83%。

產業發展

近年來,長順縣立足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農民增收為目標,按照“宜種則種、宜

長順縣長順縣

養則養”原則,積極引導農民發展菜、畜、茶、果等特色產業,著力打造“一鄉一品 ”特色經濟,推進現代農業進程。

在推行“一鄉一品”特色經濟進程中,長順縣根據各區域、各鄉鎮種養業發展優勢,緊緊圍繞“開發北部、帶動中部、扶持南部”的戰略思路,按照推進“4321”的經濟發展格局和“北糧果、中蔬菜、南林畜”的產業規劃布局,積極爭取國家及省州的項目支持,以“果、畜、藥、菜等為重點,集中力量扶持農戶發展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水平的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在畜牧養殖方面重點以生豬和南江黃羊為主,家禽方面以綠殼蛋雞為主,種植方面重點以蘑菇 、生薑 、西紅柿 、蘋果 為主的特色農業經濟產業鏈。隨著“一鄉一品”特色經濟的縱深推進。目前,該縣已發展蘋果種植面積為4914.7畝,雙苞蘑菇 1200畝,共飼養蛋雞64824羽,南江黃羊存欄1.62萬隻。“一鄉一品”產業格局初具雛形,成效顯著。

交通

320國道橫穿長順縣境北部(41公里),縣城至貴陽87公里油路全程貫通,320國道和縣道惠狗線在北部和中部橫貫東西,縣道“中廣線”、“擺代線”和“三代線”縱貫南北,構成了以國道、縣道為框架,鄉村道為網路的公路交通體系,長順縣通車裡程625.5公里,另有惠水-興仁省級高速公路(惠興高速)貫穿長順縣境內,惠水至興仁高速公路路線全長203.053km;採用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時速80km/h,路基寬度21.50m。

旅遊資源

綜述

長順縣歷史悠久,縣內人文古蹟眾多,少數民族風情濃郁,全縣共有景點85個。素有“高原明珠”之稱的杜鵑湖是省級風景名勝區,湖區崗嶺逶迤,煙波浩渺,群山環抱,湖周杜鵑遍布,林木蔥鬱,融山水花木於一體,每年春至,鵑花鬥豔,奼紫嫣紅,是貴州西線旅遊的又一新景點,目前已成為貴陽和周邊縣市遊客周末休閒、旅遊、垂釣的好去處;被譽為“萬山之王”的白雲山,相傳明建文帝在此出家,明地理學家徐霞客曾以此為黔地考察重點,現存眾多傳記筆錄,該山已被列為貴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貴州歷史上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黔峰獨秀的威遠青龍山,古木森森,樓亭玉立,水山輝映,附近還有神妙莫測的“潮井”奇觀,多層溶洞等景點;此外,縣內還有廣順寫字崖、夜郎古墓、交麻崖墓群、肖國寶烈士陵園等眾多景點。

杜鵑湖

位於長順縣城西北18公里,距省會貴陽及安順市分別為102公里、長順縣溶洞

92公里,是集山、水、鳥、林、泉、洞、寨為一體的貴州唯一水上杜鵑花景區。湖周綿亘數十里的山嶺讓杜鵑花密布叢生。楊梅、毛栗、獼猴桃滿山皆是,湖岸嶺崗逶迤,青松蒼翠,湖長7公里,湖面88萬平方米,最寬處一公里,水深15~40米。港叉深幽,遊船如梭。因湖岸嶺崗上大紅、粉紅、白色杜鵑花密布叢生,綿延數十里而得名。整座湖泊,呈樹枝展布,湖灣港叉分布眾多,湖泊周圍丘嶺山崗環繞。岸上各種杜鵑、楊梅、松衫、楓香密布,映山紅、毛栗、青槓樹等灌、喬木叢生。當春暖花開時節,白色、紅色、紫色、粉紅色的杜鵑花竟相開放,兩岸奼紫嫣紅,非常迷人。杜鵑花謝後,映山紅又爭相怒放,與毛栗樹、楓樹交相鬥艷,紅綠相應。夏日來臨,漫山楊梅綠葉蔭蔭,紅果纍纍,誘人垂涎欲滴。泛舟湖中,舉目觀賞,滿目生輝,真是碧波蕩漾,綠樹倒影、令人情趣盎然。離舟登岸,漫步幽幽曲徑,鳥語花香,清風送爽,野氣橫生,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優良生態、氣候宜人的杜鵑湖,湖中有山,山上有洞,洞中有泉,集山、水、泉、林、花、洞、鳥、獸於一體。有花山、和尚坡、杜鵑瀑布、龍頭山、小石山等眾多景點。位於杜鵑湖碼頭對面的和尚坡,四面環水,成為一座小島。島上有望雲樓、霞客亭,置身島上,湖景盡收眼底,蔚為壯觀。相傳明建文皇帝朱允炆,“靖難之役”後,在此結草為廬,因此後人將此山稱為“和尚坡”。杜鵑瀑布,橫跨一座46米高,123米長的雙曲拱壩,使杜鵑湖像天河橫亘與人間。夏日。豐水到來,湖水便從數十米高的壩頂溢山,恰似銀河落九天。看著飛流而下的急流,聽著雷鳴般不絕與耳的呼嘯,會頓生萬分感慨。龍頭山,山上青松成蔭,涼爽宜人。坐船前行一千米,蒼翠的龍頭山猶如一條巨龍潛入湖中飲水的畫面會映入您的眼帘。小石山,接近湖的尾部,此處方圓幾十公頃皆長滿杜鵑樹,遇花開時節,五顏六色的杜鵑花奼紫嫣紅,漫步其間,恍若置身花的海洋。1998年,杜鵑湖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9月,杜鵑湖被批准為“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2007年被批准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長順杜鵑湖風景名勝區以煙波浩淼的人工湖為主題,形成群山相呼應的高山湖泊,群山蒼翠逶迤,湖面碧綠如鏡,遠山連綿起伏,近山倒映水中,山頂雲煙霧繞,山下微波拂岸,水天一色,山水一體。整個杜鵑湖森林復蓋近90%,特別是生長著原生態的常綠杜鵑花。每年春季2-5月,萬紫千紅,漫山紅遍,蕩舟湖上,花影婆娑,輕風徐徐,令人神往。5-7月又是楊梅收穫的時候。到7-9月份,滿山的野毛栗,品類繁多的各種香菌,一派金秋碩果,不管你什麼季節來到杜鵑湖垂釣、采野果,憑弔先人遺址或度假休閒,總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野趣。當夜幕降臨後,杜鵑湖賓館為遊客準備了一場戲劇活化石儺戲晚會,讓你了解古夜郎國的歷史和領略到當地少數民族的風情與風俗。杜鵑湖的四季景色迥然不同,春遊杜鵑湖,看杜鵑競相爭艷,奼紫嫣紅。夏遊杜鵑湖,綠色的山、綠色的水讓你清新潤目,一解夏日的暑熱。秋遊杜鵑湖,滿山的楓樹紅映湖水,鳥飛魚躍。

敦操苦李沖溶洞

長順縣溶洞長順縣溶洞

坐落在長順縣敦操鄉打召村,距鄉政府所在地9.5公里,距離縣城75公里。為2007年元月份當地教師及外地支醫志願者所發現。該洞是天然水溶洞,洞內水源豐富,隨處都可聽到淙淙流水聲,小水凼星羅棋布。洞內溫度常年保持在20-26攝氏度之間,空氣流暢。洞均高20米左右,洞長約在1-1.2公里左右,分成若干個洞廳,部分分支廳目前仍無人涉足。溶洞內景觀奇特,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旅遊資源。洞壁、洞頂懸掛著許許多多奇形怪狀的鐘乳石,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即美麗又充滿神奇色彩,簡直是鬼斧神工,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景色十分迷人。

核心景區白雲山

位於長順縣白雲鎮北部,海拔1462m,東暖夏涼,氣候宜人,景區面積約20km2,北起平山(壩乃),南至花芽,西起保合營,東至土地關,位於東徑106°28′55″—106°36′43″,北緯26°14′39″—26°10′12″。白雲山風景名勝區旅遊資源比較豐富,但比較分散,共有景物景觀14個,面積20平方公里。

其他自然景觀

天子洞,“天子洞”位於潛龍閣左側,為一天然洞。沿中一巨石平臥,傳建文帝在此下塌,石床右端登七級出一洞口至山絕頂處,稱白雲蓋頂,此洞口也稱望天洞,傳為建文帝登機遙望京城(今南京)思鄉之處。南京坪,越白雲山頂至山後,一片面積較大的平地稱南京坪。是以追建文帝而來的南京僧得名。坪內有白雲山主持和尚的荒墳,一組石頭稱石鐘石鼓,遊人用石擊之,發出鐘鼓之聲。南京坪也是建文帝騎馬習武之地,拴馬處有一馬咆井傳是建文帝坐騎前蹄踏出。龍爪潭,過南京坪沿小徑不過1公里,有一深潭,稱龍爪潭,水深不可測。潭邊石壁上清楚地有一龍爪印,傳說建文帝與小青龍在此激戰,留下的爪印。該潭水流向馬林鄉的龍耳朵洞出。玉屏峽道,登白雲山,先過玉屏峽道,峽道須拾級而上,足踏百步石階,映入眼底的是千字壁,石階兩邊是陡峭石壁,從下向上望去,僅見一線天,石階左有一清泉,民稱籮籮井,井水清澈見底,冬夏不枯沿階而上,一巨石矗立,稱擦耳岩。紫荊潭,沿潛龍佛殿遺址左行,有一高山水潭,水深1.5米左右,潭水四季不竭。傳說是建文帝洗浴的地方。潭邊蓮翹黃花古樸曲立,小潭相映成趣。有石板平橋架越其間,是白雲山又一重要水源。撐腰岩,過紫荊潭拾級而上,經一陡壁分上下兩部分。寬處相距30厘米,成一裂縫狀。遊人到此要用竹條放入石縫中,以竹豎向支撐岩壁上下,據說能帶來好運。是此山中又一個獨特的風景線。

其他人文景觀

山門遺址,遊客登白雲山白雲寺,必先經山門,才能拾級而上,山門始建於(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兩側立著條石雕塑、目光睽睽、手持斧刀的武將,門頭楷書“白雲山”三個鐫金大字。山門毀於同治五年(1866年),現僅存遺址。徐霞客亭遺址,徐霞客(1586—1641),名宏祖,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他逝世前三年,曾到白雲山進行歷時三天的旅遊考察,曾寫下《遊記》。為紀念徐霞客游白雲山,曾修徐霞客亭,現亭毀於兵火。1996年,縣政府在原亭舊址立碑,刻記徐霞客生平以及徐先生游白雲山《遊記》。白雲寺前殿遺址,登白雲山進山門後,進門右側是照壁長廊,建於陡崖之上。左側為五間廟閣,門首懸金匾“靈官殿”,僅後為三間中殿,木刻石雕的古典畫案陳設井然,今遺《西遊記》浮雕三塊,人物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同治五年(1866年)前殿毀於兵火。白騾墳,進白雲山山門登階而上,陡石壁下有一石塔,塔名白騾墳,傳為建文帝所騎白馬死而葬之。現塔頂部已毀,尚留石塔下部高約3米的遺蹟。白雲寺,白雲寺是白雲山主建築群,它由觀音殿、天井、跪井、潛龍佛殿組成。該建築群依山錯落、布局自然。觀音佛殿前七級石基上儘是“羅漢”、“龍戲祥雲”、“鳳舞百花”等浮雕,觀音殿後是天井,天井左為“賓客樓”,右為“調羹樓”。天井後的大殿,懸掛鍍金橫匾“潛龍佛殿”,更為奇特的是在殿前石基下有一清泉,名“跪井”,遊人需跪下方可取水。此泉奇特之處在於取多不乾,取少不流,四季如一,泉水清澈,被視為“神水”。這組建築毀於同治五年(1865年),現修復觀音殿,曾把散失的石雕陸續徵集運回殿前遺址,遊客可以看到這一古建築的高超工藝,跪井的泉水仍然清澈如初,是遊人必取的飲品。潛龍閣,建文帝上白雲山後,金築安撫同(今廣順)安撫使金鏞才悉廟中之僧及建文帝。正統七年(1443年)主持大修白雲山寺廟。至崇禎四年(1631年),貴州巡撫按院監察都御史胡運平登白雲山,又加修。崇禎九年(1636年),胡又提出建文帝像與眾佛尊在潛龍佛殿內不妥,應獨置一殿,便擇建天子台,於白雲山頂於子硐處修建“潛龍閣”同年秋落成。移建文帝銅像供之。民國27年(1938年),因香菸引起火災,燒毀潛龍閣。廣順縣長郎德沛重建,後毀於“文革”。1996年,長順縣人民政府在原址恢復重建潛龍閣,塑建文帝像。旁有建文詩碑刻。4:從長順縣城北行27公里,便到歷史有名的重鎮——廣順鎮。原320國道線在此鎮交會,使此鎮成為連線安順、貴陽、都勻、長順的樞紐,東行可達貴陽,西行至安順,北可達平壩、織金,南走可通都勻,真是一個名符其實的交通要塞。據史料記載,廣順鎮建置歷史悠久。宋朝為金竹寨,元時為金竹府,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改建為金竹長官居司,八年升金竹安撫司,明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改土歸流改為廣順州,清朝仍按州建制。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州置縣,為縣治,民國三十年(1941年)廣順縣與長寨縣合併為長順縣,縣府遷長寨,廣順降為區治,1953年改為廣順鄉,1955年恢復廣順鎮。廣順鎮處於苗嶺山脈中段,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上,屬溶丘谷地,地勢較為開闊。廣在河(上游段稱玉帶河)自西向東穿鎮而過,將該鎮分為南北兩部分,有上、中、下三座石橋連線南北西區。廣順鎮北倚天馬山,中有玉帶河,城鎮依山順水而建,主街道大體呈東西向,橫街小巷不規則地貫通南北。廣順鎮風景名勝較多,除來遠神仙洞、寫字崖、馬皇坡古漢墓群,金竹夜郎侯四世祖金庸墓處,還有鎮內四大名塘:大名塘、大幹塘、海馬塘、蓮花塘;十七廟閣是:苦竹廟、關帝廟、黑神廟、五仙廟、五星閣、文昌閣、萬壽寺、昌對閣、先農壇、風火山川壇等,至今只有苦竹廟、關帝廟、五仙廟及文昌閣殘存有房架斷垣;內八景:天馬關圖、南湖秋月、靈龜獻瑞、西山夜谷、東壁曉暉、墨綠煙霞、玉屏擁翠、聖水調符;處八景:野豬鐘聲、雲峰留跡、天壇仙爐、唐帽巍峨、天橋壽雪、石燕攔關,海馬奇洞、夜郎古屯。根據最新考證,長順境內貴州八大古鎮之一的廣順鎮是古夜郎故都,即夜郎政治和軍事活動中心。夜合山古城池及附近的設施占地約5平方公里,城池部分占地約1000畝,東西寬0.5公里,南北長1.2公里。現古夜郎土城牆清晰可見,土城牆為泥沙建築,厚寬3-4米,最高5米左右,殘存的仍有2-3米高,已考查的總長度約有5公里。鎮內還有夜郎四世祖金庸墓。發現的(金氏族譜)和古夜郎金璽,是夜郎的又一有力佐證。被民間譽為“但家父子翰林”的清代名人但明倫、但仲良父子均為清朝命官,在廣順鎮曾建有但家花園,花園建築恢宏,石刻柱匾多不勝數,尚有現存的“娛樂耕讀”石雕是當時的見證之一,石雕長130厘米,高30厘米,造型簡潔,雕刻細膩,十分完美地表現了當時廣順的鄉風民俗,尤其成功地塑造了花燈藝術表演形象及花燈服飾。

名優特產

建材、冶金、生豬、黃羊、蛋雞(綠殼蛋雞)、水稻、玉米、烤菸、茶葉(貴燕牌茶葉)、蘑菇、生薑、西紅柿、蘋果、中藥材(黃姜、半夏、天麻)、生漆、辣椒、豆腐皮、核桃、板栗、香蕉梨、米花糖、石灰石、矽石、耐火粘土、方解石、熒石、大理石、原煤。

社會經濟

基礎設施縣內交通便利,320國道橫穿縣境北部(41公里),縣城至貴陽87公里油路全程貫通,320國道和縣道惠狗線在北部和中部橫貫東西,縣道“中廣線 ”、“擺代線 ”和“三代線 ”縱貫南北,構成了以國道、縣道為框架,鄉村道為網路的公路交通體系,全縣通車裡程625.5公里,公路綠化獲“全國公路綠化先進縣”稱號。電力充

長順縣長順縣

足,全縣有水電站7個,裝機17170千瓦,有110千伏變電站1座,35千伏輸變電站3座,輸電主幹線和主要分支線587.4公里,城鄉電網改造已經完成。2000年被批准為省級衛生縣城,縣城各項市政功能日臻完善,水電路管網設施齊全,日供水能力1萬噸的縣城給水工程擴建正在進行。廣播電視網路復蓋全縣,縣城可轉播電視節目23套,3個鄉鎮開通加密電視。已開通程控電話、移動通信和無線尋呼並全球聯網,通信實現交換、傳輸數位化。

國民經濟由於受歷史等因素的制約,長順是國家“八七”扶貧攻堅重點扶持的貧困縣之一,其中縣南部是有名的麻山極貧地區。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全縣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齊心協力,排難前進,國民經濟逐步駛入發展的快車道。22年年均經濟成長率9.02%,其中“九五”期高達15.18%,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1998年實現了面上脫貧越縣,被國家批准為對外開放縣。2000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3.7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00元。目前初步形成了以糧、油、煙、果、茶、藥、畜等為主要產品的農村經濟體系,以建材、冶金、電力等為主導行業的地方工業格局。

貴州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貴州省簡稱貴,別稱黔,省會貴陽市。全省轄:4個地級市、2個地區、3個自治州;10個市轄區、9個縣級市、56個縣、11個自治縣、2個特區
地級市地區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特區
貴陽市烏當區 | 南明區 | 雲岩區 | 花溪區 | 白雲區 | 小河區 | 清鎮市 | 開陽縣 | 息烽縣 | 修文縣 | 金陽新區*
六盤水市鐘山區 | 六枝特區 | 盤縣 | 水城縣
遵義市紅花崗區| 匯川區 | 赤水市 | 仁懷市 | 遵義縣 | 綏陽縣 | 桐梓縣 | 習水縣 | 鳳岡縣 | 正安縣 | 餘慶縣 | 湄潭縣 |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安順市西秀區 | 普定縣 | 平壩縣 |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 |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銅仁地區銅仁市 | 德江縣 | 江口縣 | 思南縣 | 石阡縣 | 玉屏侗族自治縣 | 松桃苗族自治縣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 萬山特區
畢節地區畢節市 | 黔西縣 | 大方縣 | 織金縣 | 金沙縣 | 赫章縣 | 納雍縣 |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 | 望謨縣 | 興仁縣 | 普安縣 | 冊亨縣 | 晴隆縣 | 貞豐縣 | 安龍縣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 | 施秉縣 | 從江縣 | 錦屏縣 | 鎮遠縣 | 麻江縣 | 台江縣 | 天柱縣 | 黃平縣 | 榕江縣 | 劍河縣 | 三穗縣 | 雷山縣 | 黎平縣 | 岑鞏縣 | 丹寨縣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 | 福泉市 | 貴定縣 | 惠水縣 | 羅甸縣 | 甕安縣 | 荔波縣 | 龍里縣 | 平塘縣 | 長順縣 | 獨山縣 | 三都水族自治縣
註: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