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謨縣

望謨縣

望謨縣位於貴州西南部,東與羅甸接壤,南與廣西樂業縣隔紅水河相望,西隔北盤江與貞豐、冊亨毗鄰、北與望謨縣紫雲、鎮寧銜接。總面積3005.5平方公里,人口31萬,以布依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78.6%。望謨縣始建於一九四零年三月一日,屬貴州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宣布和平解放,隸屬興義專區。一九五六年撤興義專區,劃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全力實施產業強縣和城鎮化帶動戰略,把“加速發展、快速轉型、推動跨越”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基調,高舉發展、團結、奮鬥的旗幟,以扶貧攻堅、改善民生為主線,重點夯實交通、教育兩大基礎,圍繞“山、水、城”開發優勢資源,強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和市場化,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依託“三高兩鐵一港口”的交通規劃建設優勢,搶抓中央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國務院規劃的西江上游經濟區戰略機遇,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做強做大蔬菜、林果、蔗糖、草地畜牧、電礦等支柱產業,強力推進通鄉油路、通村公路建設,合理開發礦產資源,長足發展旅遊業,努力把望謨建設成為西江上游重要經濟集鎮和西南出海中通道方向的橋頭堡。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望謨 望謨
康熙時,隸屬廣西泗城府。
雍正五年(1727年)置永豐州治於今縣境石屯。
嘉慶三年(1798年)更名貞豐州,州治移至今貞豐縣珉谷鎮。
1940年,設望謨縣,以“王母”之諧音得名,屬省第三行政督察區。
1952年,興義專區設立,望謨縣劃歸興義專區。
1956年4月,劃歸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958年,將紫雲縣部分併入望謨縣。
1961年,又將併入部分劃歸紫雲縣。
1965年,根據國務院批覆,興義專區恢復,望謨縣回歸興義專區,同年,改設望謨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1981年,撤銷望謨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恢復望謨縣,隸屬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行政區劃

2009年,望謨縣轄8鎮、8鄉、1個民族鄉,161個行政村2個社區。
《關於調整望謨縣鄉鎮行政區劃的請示》(黔西南府呈〔2014〕126號)及附屬檔案收悉。經研究,現批覆如下:一、同意撤銷望謨縣新屯鎮、石屯鎮、納夜鎮、打尖鄉、麻山鄉、昂武鄉、岜饒鄉、坎邊鄉等8個鄉(鎮)建制,設定新的新屯街道和石屯鎮、麻山鎮、邊饒鎮、昂武鎮。新設定的新屯街道和石屯鎮、麻山鎮、邊饒鎮、昂武鎮所轄地域分別如下:(一)新設定的新屯街道轄原新屯鎮,辦事處駐新屯村。(二)新設定的石屯鎮轄原打尖鄉、石屯鎮,鎮人民政府駐紅星村。(三)新設定的麻山鎮轄原麻山鄉、納夜鎮,鎮人民政府駐納夜村。(四)新設定的邊饒鎮轄原坎邊鄉、岜饒鄉,鎮人民政府駐坎邊村。(五)新設定的昂武鎮轄原昂武鄉,鎮人民政府駐紅湖村。 
截止2016年,望謨縣轄1個街道、9鎮4鄉,分別是:新屯街道、石屯鎮、麻山鎮、邊饒鎮、昂武鎮、復興鎮,樂元鎮,打易鎮,樂旺鎮,桑郎鎮,郊納鄉,蔗香鄉,大觀鄉,油邁瑤族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望謨 望謨
貴州省望謨縣,介於北緯24.91°~25.37°,東經105.89°~106.49°之間,位於貴州西南部,東與羅甸接壤,南與廣西樂業縣隔紅水河相望,西隔北盤江與貞豐、冊亨毗鄰、北與紫雲、鎮寧銜接。總面積3005.5平方公里。 

氣候

望謨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明顯的春早、夏長、秋晚、冬短的特點。年平均氣溫為19℃,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4.8℃,極端最高氣溫41.8℃。年均降水量1222.5毫米,無霜期339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季,中部和南部地區農作物一年三熟,其它地區一年兩熟。 

地形地貌

望謨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點為打易鎮跑馬坪,海拔1718.1米,最低點為昂武鄉打樂河口,海拔275米,境內山巒起伏,河流縱橫,沿河兩岸有大小不等的壩地,東西部岩溶地貌發育較典型,以石灰岩峰叢山地為主,西南為非岩溶地貌,呈立體狀展布。山地面積占76.8%,丘陵占20.4%,河谷盆地僅占2.8%。  

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

截止2011年,望謨縣境內富含金礦、鉛鋅礦、鐵礦、銻礦、螢石礦、大理石、玉石等10多種礦藏。尤以冰洲石、輝綠岩、大理石等礦藏量大,易開採。 

生物資源

望謨縣境內經濟林木有油桐籽、木姜子、板栗、柑桔、龍眼、荔枝、香蕉等,其中油桐林面積105萬畝;中草藥材主要有獨腳蓮、穿心蓮、黃草、黃柏、杜仲、首烏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貴州蘇鐵和蘭類及櫸木等;野生動物有岩羊、蟒蛇、穿山甲、水獺、野豬等。 

水資源

望謨縣境內地表水總量多年平均為12.3億立方米,地下水分布較廣且形式多樣,共有泉水出露56處,常年湧水總量為1.75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1.58萬千瓦,可開發9萬千瓦。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望謨縣人口25.3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5萬人。

民族

2013年,望謨縣少數民族人口占80.1%,少數民族主要有布依族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等。

經濟

綜述

2013年一季度,望謨縣望謨縣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7619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22.26%,增收1387萬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4260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45.74%,增收1337萬元。金融存貸款餘額分別完成41.26億元、19.35億元,分別增長17.17%、59.07%;城鎮化率達到27.3%;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總體實現程度預計達70.55%,預計比上年增長13.55%。 

第一產業

2013年,望謨縣建甘蔗原料基地1萬畝,油茶基地2萬畝,火龍果4000畝以上,澳洲堅果1萬畝,芒果1.5萬畝,甘蔗8000畝,板栗1.2萬畝;在特色畜牧養殖方面,養豬3000頭,養牛2000頭,養羊1萬隻,發展林下養雞或綠殼蛋雞5萬羽;在常規農作物方面,推廣種植優質高產高效水稻2500畝,玉米1.5萬畝,優質無公害蔬菜1萬畝,紅纓子高粱5000畝,中藥材5000畝。 

第二產業

2013年,望謨縣招商引資簽約項目47個,簽約資金96.17億元,到位資金29億元,占年度18億元總任務數的161%。桑郎糖廠日處理1500噸甘蔗生產線、森垚水泥廠日處理2500噸熟料生產線等17個重點項目建成投產;平洞工業園區新增入園企業8家,落地項目9個,總投資3.34億元,創稅2000萬元。

第三產業

2013年,望謨縣專項信貸資金15億元,兌現水庫移民補償資金4233.48萬元;實施移民後期扶持項目24個,建設望謨雙江口濱湖度假區。

交通

2012年,望謨縣34條農村客運班線,實現客運總量223萬人次,周轉總量10205萬人公里。城市公交10輛、計程車108輛,實現營運里程858.2萬公里,客運總量426.2萬人。實現貨運總量1萬噸以上,周轉總量90萬噸公里以上。共投入農村公路小修養護經費108萬元,管養農村公路總里程為2343.9公里。投入20萬元資金,搶修農村水毀公路。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3年,望謨縣轄2所高中,中學13所,九年國小有望謨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等200多所。幼稚園在18個鄉(鎮、街道)都開始建立;幼稚園縣城有機關幼稚園、星星幼稚園等6家,教師隊伍已從原來的幾十人擴大到如今的3500多名,其中年輕教師占80%左右,特崗教師占到30%。

醫療衛生

2013年,望謨縣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310元和1680元;新農合參合率達96.05%,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政策範圍內統籌基金支付限額提高到每人每年14萬元,資金使用率達90%;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分別為96.05%、93.72%;全縣城鎮醫療保險、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8299人、4219人、11950人、6293人、9230人,共征繳社保基金5683.5萬元。

基礎設施

2013年,望謨縣建成110千伏、35千伏變電站各1座,在建35千伏變電站1座;新建和改造電網1886.98公里;與興義供電局成功簽訂電網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定。新建通訊基站5個,新增各類通訊用戶3433戶,完成城區通訊網改工程,規劃覆蓋用戶7500戶。

歷史文化

民俗文化

風俗 風俗
結構獨特、造型精巧、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吊腳樓是望謨縣布依族民居的建築文化之一,吊腳樓房屋設計有兩種格式,一種是長12米、寬8米,最底層因斜坡架空,其面積只有24平方米,第二層靠山一面擴寬72平方米後,使房屋總面積達96平方米。這類建築分4行立房,每行用11根圓柱子,其中中柱高5.6米。另一類是長12米,寬10米,建房面積有120平方米,每行用13根圓柱子,中柱高5.93米,不論是11柱還是13柱,其兩邊排列的柱頭依次遞減17公分。 
布依族多居於平壩或靠近河谷的村寨里,男女多喜歡穿藍、青、黑、白等多色布服裝。青壯年男子多包頭巾,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衫)和長褲。老年人大多穿對襟短衣或長衫。婦女的服飾各地不一,有的穿藍黑色百褶長裙,有的喜歡在衣服上繡花,有的喜歡用白毛巾包頭。 布依族婦女幾乎都是紡織和刺繡的能手。一個剛進入成熟期的女孩,在母親的指點下,從種棉(有的地方種麻)、紡線、織布到染布、縫衣,幾乎很快就可成為這方面的能手。至於刺繡,更是布依族婦女擅長的傳統工藝。婦女們常把自己精緻的刺繡品(包括衣襟、袖口、花邊、繡花鞋、帳沿、枕套、圍腰、背帶等)作為珍貴禮物或美好的象徵。而在這些刺繡品中,婦女們對衣背花(即用於背小孩用的背帶布)極為珍視,因為這種衣背花的刺繡,特別講究針法和花紋圖案的對稱和工整。一幅衣背花往往要在熟練刺繡能手的指導下,經過多次反覆實踐才能完成,而且常常是在談戀愛時就把自己的美好願望和純摯的感情,繡織在這些精美的圖案上面。此外,有些能幹的外婆,每當在第一個外孫滿月時,習慣上也要送去這樣一幅刺繡的背帶,作為慶賀小外孫健壯成長之喜禮。布依族男女服裝多喜用藍、青、黑、白等色布縫製。男子的服裝式樣各地基本上相同。青壯年多半包頭巾,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衫)和長褲。老年人大多穿大襟短衣或長衫。婦女的服飾因為地區的不同而呈現出形式各異的特點:如在八達河聚居區,七八十歲以上的婦女,仍保留有傳統布依族服飾,頭纏藍黑包布,身著青色的無領對襟短衣,身大袖寬,沿右衽無領衣縫處要鑲一道兩寸左右寬的邊,上衣的下角邊處還要攘繡各式的彩色滾邊,習慣上內衣的袖口較外衣長而小,而外衣袖口則大而短。內外衣袖口處所繡織的花紋圖案十分講究,鮮艷美觀,看上去兩袖大小相同、長短協調,袖口外露的花色層次重疊和諧,格外醒目受看。當年老一輩多數均穿藍黑色百榴長裙,有的也系青布圍腰或繡花圍裙,腳上還要穿一雙十分精美的翹鼻子滿花繡鞋,俗稱“貓鼻子花鞋”(布依語叫“海蘭高”)。整套服裝可以說是集紡織、印染、挑花、刺繡等手工藝術於一體。正因為全身上下都是出自布依婦女靈巧的雙手,因而籌集和縫製這一身服飾常常作為衡量一個布依婦女是否聰慧能幹的標誌。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年婦女的包頭,有的已用白毛巾代替,上衣已改穿有領或矮領,並在沿右按前下方處鑲嵌二至三道帶色的布邊,領前的結扣處喜用銀泡紐扣作裝飾,兩手袖口處仍保持了老一輩傳統的風格,下身已改穿長褲,唯腳下的滿花鞋逐漸變成半月型或鞋尖處繡小花。改變後的布依女服飾仍顯得淨潔淡雅、古樸莊重。未婚女青年的服飾,除總體上與中年婦女相似外,只是還喜歡在包頭布的末尾處鑲繡極為鮮艷的花紋圖案,坦露在頭頂上方與護髮銀頭智之間,顯得灑脫大方、俊俏美觀。每逢盛大節日或宴會時,婦女仍均喜佩帶各式各樣的耳環、戒指、項圈、髮簪和手鐲等銀飾。雜居區的布依婦女,特別講究包一丈五尺長的頭帕,普遍仍穿藍、青、黑、白等色的右襖大襟上衣,少數也系圍腰,下著長褲。 

名優特產  

產於望謨縣石屯鎮包樹村和樂園鎮巧降村的布依族手工鹽水面,既是布依人的麵食特產,又是富有地方文化的特色麵食,每年從這裡生產出來的2萬公斤鹽水面產品,銷往縣內各地和鄰縣市場。 

布依族包的粽粑別具一格,先將包粽粑的葉子洗淨曬乾,然後將一把糯穀草燒成灰放進糯米中,添加適量的鹽和豬油,用手攪拌,而後把幾斤五花肉或肥肉切成長10厘米,寬5厘米,有筷子厚,用鹽和草果粉拌勻,或是把香枓放進煮好的飯豆里。每個粽粑用兩張粽粑葉來包裹,裡面放上2兩糯米,中間夾一片肥肉或飯豆,包好用糯穀草捆4道,每道間隔15厘米,剪掉粑葉上長出的把,用大鍋煮熟就可食用。 

風景名勝

石頭寨

石頭寨 石頭寨
石頭寨位於望謨縣城北面,距縣城12公里,依山傍水,是具有濃郁風情的布依山寨。該村民組共51戶271人。土地面積1430畝,其中田130畝,土100畝,林地1200畝,2010年末,人均糧390公斤,人均純收入2580元。
2008年,百年不遇的山洪突襲望謨,石頭寨也難以倖免,房屋倒塌,良田被毀,便橋損壞,洪魔在一夜之間把石頭寨人民多年艱苦建設的成果無情毀掉。但是石頭寨人民沒有被洪魔擊倒,化悲痛為力量,積極開展生產自救,重建家園。受災之後,民眾自發捐物捐款、投工投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開山鋪路,挖河架橋,掘山引水,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石頭寨人的勤勞、勇敢以及在大災面前展現出不屈不撓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州縣各級領導,被列為州級新農村建設示範點。採取“政府補助、社會捐助、民眾自助”的資金籌集模式,堅持實事求是,民眾自願,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組織民眾投入災後重建和村莊整治建設中。通過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僅用8個月的時間,投入104.5萬元完成了災後重建戶18戶,維修改造33戶。
接著在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集中投放基礎設施和景點項目,2年共投入各類資金286萬元,完成92米的鋼混大橋,860米的環寨石板路,360平方米的議事廣場,10個蹲位的公共廁所,100立方米的蓄水池,3公里的人飲水管,4公里的灌溉水渠,80平方米的古榕祭神台,20口軟體沼氣池,容納100多頭豬的大豬圈,擴容100KVA的變壓器,51戶入戶線電路改造,1300米的綠化帶。通過集中建設,石頭寨基礎設施得到完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根本改善。
如今的石頭寨不再是過去髒亂的小村莊,雄偉的大橋引到家門口,古樸的石板路繞寨而行,蒼老的古榕樹下有駐足的平台,明亮新穎樓房吸引路人的眼光,布依農家樂美酒飄香醉人。如今具有布依風格的民居文化,多彩的布依民俗文化、神秘的樹神文化、多樣的石器文化、古異的布依儺戲文化以及秀美的田園風光的石頭寨吸引八方遊客來休閒觀光,已經成為望謨縣鄉村旅遊的一張名片,石頭寨民眾也在傾力打造“望謨鄉村旅遊第一村”的品牌。中央電視台7頻道《鄉村旅遊》、4頻道《遠方的家》、《走遍中國》等多家媒體先後來到石頭寨來採風宣傳。

中共黔桂邊委舊址

1933年6月,“中共黔桂邊委”由廣西樂業遷到望謨縣蔗香鄉板陳村,領導今貴州的羅甸、望謨、冊亨、貞豐、紫雲和廣西的凌雲、樂業、鳳山、南丹等地區的地下工作,舊址坐北向南,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平方米。現存正房,面闊三間,面積360平方米。

著名人物

韓旭,1962年9月30日生,曾任為中共青年幹部代表團成員出訪過日本。  

貴州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貴州省簡稱貴,別稱黔,省會貴陽市。全省轄:4個地級市、2個地區、3個自治州;10個市轄區、9個縣級市、56個縣、11個自治縣、2個特區
地級市地區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特區
貴陽市烏當區 | 南明區 | 雲岩區 | 花溪區 | 白雲區 | 小河區 | 清鎮市 | 開陽縣 | 息烽縣 | 修文縣 | 金陽新區*
六盤水市鐘山區 | 六枝特區 | 盤縣 | 水城縣
遵義市紅花崗區| 匯川區 | 赤水市 | 仁懷市 | 遵義縣 | 綏陽縣 | 桐梓縣 | 習水縣 | 鳳岡縣 | 正安縣 | 餘慶縣 | 湄潭縣 |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安順市西秀區 | 普定縣 | 平壩縣 |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 |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銅仁地區銅仁市 | 德江縣 | 江口縣 | 思南縣 | 石阡縣 | 玉屏侗族自治縣 | 松桃苗族自治縣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 萬山特區
畢節地區畢節市 | 黔西縣 | 大方縣 | 織金縣 | 金沙縣 | 赫章縣 | 納雍縣 |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 | 望謨縣 | 興仁縣 | 普安縣 | 冊亨縣 | 晴隆縣 | 貞豐縣 | 安龍縣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 | 施秉縣 | 從江縣 | 錦屏縣 | 鎮遠縣 | 麻江縣 | 台江縣 | 天柱縣 | 黃平縣 | 榕江縣 | 劍河縣 | 三穗縣 | 雷山縣 | 黎平縣 | 岑鞏縣 | 丹寨縣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 | 福泉市 | 貴定縣 | 惠水縣 | 羅甸縣 | 甕安縣 | 荔波縣 | 龍里縣 | 平塘縣 | 長順縣 | 獨山縣 | 三都水族自治縣
註: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