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十一圩港

錫十一圩港

錫十一圩港,又名二乾河,於1975年、1978年兩冬分兩期拓浚整治十一圩港,拓浚後,沿線配套橋樑4座,閘、站小型建築物20座。

基本信息

簡介

二乾河(錦豐段)二乾河(錦豐段)
十一圩港,又名二乾河,原為關絲沙與焦沙之間的條流槽。清同治十一年(1872)開挖成河,為劉海沙第十一條人工開挖河道,故稱十一圩港。民國14年(1925)北與新莊港(蔡浦)、黃泗浦接通。民國16年(1927)被國民政府土地局命名為二乾河。今為新沙區一條主要引排入江水道,南起江陰縣北漍鎮,北至十一圩港口入江,橫貫張家港市的西張、乘航、東萊、錦豐諸鄉鎮,全長27.2公里。

歷史變化

根據20世紀70年代蘇州地區水利局的調查研究意見,初張家港市(當時稱沙洲縣)於1975年、1978年兩冬分兩期拓浚整治十一圩港,改縣級河道為區域性河道。經整治後的十一圩港,河線順直,北通長江,南連無錫東青河、北興塘,可直趨無錫市,沿線與錫北運河、鹽鐵塘、張家港等主要河流連線,成為澄錫虞地區一條主要的引排水骨幹河道。加快了南水北排,且便利交通航運,大大縮短了蘇南、蘇北運輸線路。

水利設施

水閘水閘
錫十一圩港拓浚後,沿線配套橋樑4座,閘、站小型建築物20座。十一圩港入長江口建有節制閘套閘。十一圩港節制閘建成於1965年6月。十一圩港節制閘屬擋潮防洪、排灌兼利的沿江中型閘,按Ⅲ級水工建築物設計,設計排水流量53立方米/秒,引水流量120立方米/秒。十一圩港節制閘淨寬14米,分三孔,中為通航孔,孔寬8米,邊孔為泄水孔,各寬3米。全閘共寬16.4米,縱向總長96米,閘室長13米。交通橋淨寬5.0米,按6噸載荷設計。1999年,因工程破損老化嚴重,影響工程運行安全,經蘇州市水利局批覆同意實施十一圩閘加固工程。1983年為適應水利與交通發展的需要,在節制閘西側續建越閘一座。越閘距十一圩港口1.6公里,兩閘中心距95米,中心線夾角5°30′,單孔淨寬10米,並在上下游各開引河180米與十一圩港相交。越閘為單孔出江閘,設計排澇流量34.4立方米/秒,引水流量106立方米/秒。十一圩港越閘工程完成後,對提高張家港市南片62平方公裡面積的排澇能力和改善長江南北的水上交通起著重要作用,120噸拖駁組成的千噸船隊常年暢通無阻。1996年,為滿足沿線企業的運輸需要,減少船隻在十一圩越閘的滯留時間,又在北側新建一閘首,擴建為套閘,閘室規模為18ⅹ160米,閘首為12ⅹ12米,最小通航寬度30米,1997年6月30日建成。十一圩越閘更名為十一圩閘上閘。

太湖流域

太湖流域面積36900平方公里,行政區劃包括江蘇省蘇南地區,浙江省的嘉興、湖州二市及杭州市的一部分,上海市的大部分。提示:參考資料少的詞條可用一兩句話進行描述,可不添加摘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