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例[粵西地區一個獨特的傳統節日]

年例[粵西地區一個獨特的傳統節日]
年例[粵西地區一個獨特的傳統節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年例,歷史悠久,是粵西地區老祖宗留傳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年例主要禮俗內容是敬神、游神、擺鐘、祭禮社稷,主旨是酬謝天地神靈、祖先的恩德,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年例源自“敬天法祖”信仰與理念,它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年例節慶活動表達了粵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願。年例宴客,是一種人文情懷,豐儉由人,旨在增進親朋鄉里之間情感交流,體現了粵西人民重視親情倫理、熱情好客的人文精神。

間這樣的說法:“所謂年例,即是年年有例”。年例盛行於粵西鑒江、羅江流域一帶,以茂名、湛江為主,具有很強的地域特色,是當地一個獨特而隆重盛大的傳統文化節日。年例從正月初二起至二月底,各村均有不同日期的年例日,一般年例日期就一天,有的村是1至3天,翻秋年例則會出現在農曆三月份以後。

2012年,年例正式上榜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中央電視台老故事頻道《故鄉》欄目組全力策劃拍攝二十八集大型專題紀錄片-《茂名年例》,央視2016年4月9日首播。

基本信息

簡要介紹

年例游神年例游神

年例是以游神、做醮(亦稱擺醮)為核心,並伴隨各種民俗文化表演節目和宴請親朋好友,而開展的群體性祭祀活動。其主旨是敬神、拜祖先,以謝神靈、祖先的恩賜,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年例,是粵西居民在春節過後的賀歲方式,是粵西地區一項盛大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是一個獨特的節日,是老祖留傳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隆重和熱鬧程度從交通狀況就可見一斑——不少圩鎮和村莊,會有交警專門到場指揮,下午5、6點尖峰時間段交通近乎癱瘓,甚至有心急的客人將車子從農田裡直接開過去 。

堪比狂歡節的吳川蘇村游神堪比狂歡節的吳川蘇村游神

年例是粵西特色的地域民俗。而由同一宗族發展而來的村落或者部族,會在每年初春或者清明前後農閒時節,舉辦一次大型的祭祀活動,祭天祭地祭神祭祖,然後大家聚在一起大吃一頓,為了豐富活動內容,還開展舞醒獅、燃社火、演木偶戲、鳴銃炮、插彩旗等活動,祛除凶災惡毒,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身體健康、百業興旺、國泰民安。這種約定俗成的活動慢慢演變成一種包括祭祀、民俗、飲食等在內的大文化體, 這就是年例

游神擺宗台游神擺宗台

年例,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新鮮詞。在粵西,“年例”的通俗解釋就是約定俗成的節日,類似“聖誕節”,一年一例,但每個村莊年例時間各不相同。 粵西地區的農村,從農曆年初二開始,每一條村都有固定的農曆日期作為年例日,各村有不同日期,也有不同村莊的年例節是在同一日。

大多數的年例舉行範圍是以社廟、土地廟、祠堂為中心,一條村或者數條村莊一起舉行。年例一般是一條村一天,少數兩天,個別村會有三天時間做年例。

年例有大年例和小年例之分,大年例,每個村都有,集中在過完春節的農曆正月、二月份,來的客人最多傳統習俗項目最豐富氣氛最熱鬧;小年例被稱為“翻秋”年例,只有部分村莊會有,一般是在秋收之後舉行,也有翻秋年例是在三四月份舉行。

浩浩蕩蕩的彩旗隊伍浩浩蕩蕩的彩旗隊伍

年例盛行於粵西鑒江、羅江流域一帶 ,以茂名、湛江地域為主,不區分民系,只和地域有關。在這些地域內,無論是講白話、涯話(客家話)、黎話、雷話的各村,都會舉行年例。

年例具有濃厚的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慶祝的形式,表現出粵西民眾的淳樸、厚道、熱情、樂觀的精神狀態,表達了粵西地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年例歡聚是親朋鄰里之間交流感情、增進親密關係的重要途徑。

年例的獨特性也增強了當地人的鄉土歸屬感,擁有著獨一無二的節日,使得粵西人民說起過年的年味、民俗時倍感自豪。年例,有請神、游神等相關的民俗活動。各家各戶在正年例都辦最好的酒席來宴請鄉鄰。親戚的親戚,朋友的朋友都可以來吃飯。客人越多越好,說明主人家越發達興旺。吃完年例再睇年例。年例頭組織各種民俗表演和文體活動。年例尾要放銃送神回廟,燒紙船,關廟門。表示一年一度的年例圓滿結束。

年例,以獨具地方特色和傳統文化習俗表演,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海內外人士,一些民俗專家和學者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粵西依山傍海,旅遊資源豐富,再加上特有的年例風俗節日,其融入文化內涵的特色旅遊將有廣闊的前景。2016年舉辦了首屆粵西年例文化節,湛茂陽及周邊地區10多萬民眾踴躍參與,蔚為壯觀。

習俗流程

前期準備

扛神轎扛神轎

任何活動都需要經費,年例也不例外,也要收錢。

年例的主辦中心一般都是在廟宇或社稷、宗祠,由自然村或宗族組織,也有地方相關部門組織的。以土地神的“社境”為單位,費用一般由宗族或村中燈頭(賀丁燈那一家的男戶主)、年例頭、鄉老、或者村長出面組織,按人口收費(即一戶人家共有多少人就收多少份,包括嬰兒及老人,以前或現今的部分村莊按男丁人數收錢),俗稱“人口錢”。

收到錢之後,按照村中傳統的習俗項目或者村民新的需求去安排人手和聯繫表演人員,比如聯繫醒獅隊、道公佬、戲班等等。

茂名金塘鎮文林村年例游神之新時代神轎(有小輪子)茂名金塘鎮文林村年例游神之新時代神轎(有小輪子)

在傳統習俗中, 燈頭(賀丁燈那一家的男戶主)必定就是 年例頭村中年例慶祝活動主事之人,通常情況有好多個),但是有一些村子人口較少使之燈頭少甚至當年沒有燈頭,為了讓年例順利的舉行,將年例頭從燈頭中拆分出來,採用抽籤分派的方式決定,燈頭只管賀丁燈;逐漸地,衍生出有的村子做年例以年例頭為主,有的村子做年例以燈頭為主。

在年例這天,外出的人大都會返回原來的村莊子做年例,大部分村莊年例只有一天,只有少部分村莊年例會維持兩三天。

正常情況下, 年例流程分為起年例請神、正年例游神擺宗台、年例尾燒紙船送鬼

起年例

游神游神

年例當日的早晨,等待村民在社廟、土地廟、祠堂拜神過後(也有的村莊省略這一步),由村中的年例頭或者燈頭、鄉老、村長、道公佬(或廟祝)一起到廟中,舉行各種具有迷信色彩的請神儀式後,將神像抬出,安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神轎之內,謂之 請神。請神,就是年例活動的開始,叫做起年例。

年例時,粵西地區的神或者菩薩是同一含義,但有別於佛教的菩薩、道教的神。 此時的神一般是指民間宗教的神仙、當地的土地神、歷史名人、被封為聖或仙的村民祖先,也包括道佛兩教的神、仙、佛、菩薩在內的統稱。

茂名公館鎮佛子嶺村2018年年例道公佬喃祝文茂名公館鎮佛子嶺村2018年年例道公佬喃祝文

社廟、土地廟、祠堂里的神像,有泥身、木身或金身,游神時,神像會被抬出廟,安放在事先準備好的轎內。也有部分村莊游神時的菩薩是活人菩薩,俗稱“降神”或者“降僮”,在茂名地區降神後的活人菩薩會被穿銀針,在湛江地區降神後的活人菩薩會被穿令箭 。

正年例

擺醮拜神之百雞宴擺醮拜神之百雞宴

游神也稱為菩薩巡遊 ,游神 與擺宗台,是年例活動的核心項目,是各村民眾祭祀、祈福的最重要內容。

這一天還會有許多其它的節目,如木偶戲、舞獅、粵劇、放煙花、飄色、上刀山 、下火海、穿刺床等等。

每個地方的游神時間一般都是年例當日,游神開始時間,各村根據村莊的戶數規模而定。游神的隊伍,是年例前,村民們通過抽籤等各種方法確定。而其中抽中扛神(就是扛神像或者扛香爐)的村民更是被大家認為的幸運兒,因為大家都相信扛神來年會得到神的保佑。

年例特色宗台之展翅高飛年例特色宗台之展翅高飛

游神時,十分熱鬧:放雲銃雲炮的、抬神轎的、敲鑼打鼓的、吹嘀嗒(也稱嗩吶)的、扛旗扛燈籠打大傘的、抬祭器和紙船、後面還跟著道公佬和做些小生意的小販,一起出遊。夜晚的時候,有的村子,還會有許多村中的小孩和大人手拿自製的火炬跟隨隊伍,這樣一支龐大的游神隊伍在村中遊行,煞是壯觀。

游神隊伍最前面是彩旗隊,旌旗招展;然後是醒獅隊和鑼鼓班,敲鑼、打鼓、吹嘀嗒(也稱嗩吶),其後是被數人抬著的神像,以及長長的隊伍。 如果神像眾多(比如吳川梅菉頭就有94尊神像)、村莊很大,隊伍就會很龐大,上千米不是問題,菩薩就要從早到晚不停地巡遊,道公佬每到一個地方都要畫符咒語,把鬼魅收到一條紙船上,也叫“封船”。

醒獅表演醒獅表演

傳統上,年例最大的目的就是祭祀、祈福,各種民俗藝術表演竭盡所能都是為了表演給神看的,以討得神的歡喜,以祈禱這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在游神隊伍到達各個村莊之前,全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臂挎肩挑,把準備好的供品集中到村頭或村中的一塊空地上,桌上擺上三茶五酒、閹雞豬肉魚(三牲)、糖果等祭品,準備供奉神明。

桌子和桌子上的貢品合稱為 宗台;從游神隊伍到達宗台地點開始直至送神離去這段時間內,村民拜神祈福一系列過程稱為 擺宗(也稱拜宗,有的地方叫擺醮)。

遂溪昌梓村武術表演遂溪昌梓村武術表演

宗台上的三牲必有閹雞,當宗台數量非常之多時,會出現百雞拜神的盛況,謂之 百雞宴。“百雞宴”,即是每家每戶宰殺一隻大閹雞,煮熟的胖鼓鼓、金油油的雞整齊集中擺在宗台上敬神,雞頭都朝向同一個方向等待神的恩賜,數十乃至數百張桌子上都有閹雞,擺放方式整齊劃一,場面蔚為壯觀。

隊伍到達擺宗台地點後,放煙花燒鞭炮是必不可少的。醒獅隊會在宗台前舞獅,道公佬在神像前宗台邊打醮,村民在神像前的香爐上香之後會到宗台前拜神向神祈禱。期間還有醒獅隊的武術表演和醒獅隊采青。

年例尾

道公佬與紙船道公佬與紙船

游神結束,在神像回廟之前,需要燒紙船送鬼(有些村沒有紙船這項的就直接送神歸廟),謂之年例尾。

游神時,做年例的道公老(或廟祝)先是一邊在宗台附近繞著走幾圈一邊念咒語,然後拿著桃木劍、拂塵等做法道具來到紙船旁邊作法,大喝一聲:“請上船!”就意味著附近的鬼怪妖孽都抓到了這條紙船上。

游神結束之時,神像回廟之前,道公佬(或廟祝)和眾人要把紙船送到河裡(有的村莊就在廟前不需送到河邊),用火燒掉紙船,象徵鬼怪妖孽就被燒死隨“船”給漂走了,謂之“送鬼”。這便意味著這一年這裡的人們將不會受鬼怪妖孽的騷擾。然後送神回廟,年例也就此結束。

年例宴客

年例宴席年例宴席

在年例期,是吃貨的天堂,因宴席的菜式的豐盛,還導致一些人“每逢年例胖十斤”。由於各村的年例像擊鼓傳花一樣輪流舉行,或者同一天有好幾個村莊,那些朋友比較多的人,出現年例期一連幾天都是在朋友家吃年例根本不回家的情況。

年例宴客就是所謂的 食年例,這是粵西人過年例的重頭戲。宴請親朋好友,是年例活動中最具實質性的內容。

一般家庭,在宴席間,基本上都會有白切雞、扣肉、清蒸魚或者紅燒魚等常見菜式。隨著經濟生活的改善,很多家庭的宴席上,除了傳統的炸子雞、魚丸、腰卷、八寶飯、五香扣肉等菜式外,還有大蝦、水魚、海參、鮑魚、魚翅湯等名貴菜式。另外,酒水也不乏名貴洋酒。 。

而那些家境比較富裕的家庭特別是土豪家庭,年例上,每席都有十幾二十道菜式。吃的不再僅僅是雞、鴨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還有說不出名字的山珍海味,各種地方的特色小菜,熱炸的、涼拌的、酸酸的、辣辣的……等等應有盡有。隨著時代發展,很多富裕起來的民眾甚至從賓館酒家請來廚師和服務員,做出來的菜餚具有星級水平,比城裡人還時尚。不少外地來吃年例的朋友都說,年例是一場美食饕餮盛宴 ,甚至出現了誇張的說法“讓人吃到懷疑人生”。

當然, 年例宴席上的菜式,是根據每個家庭自身經濟實力而定,窮人有窮人的家常菜或者打邊爐(火鍋),土豪有土豪的山珍海味和名酒。

年例宴請八方親朋好,歡迎所有的的客人。來客,主人人不必熟悉,甚至從沒聽說過,親戚的親戚,朋友的朋友,隨著親戚或朋友來了,一概歡迎,多多益善,來客越多擺的台數越多就證明該戶人家人脈興。相反,誰家來的客人少,會感到門庭冷落。

年例宴席圖的是什麼?就是人氣旺 !親朋好友坐一起,談天說地,除了互祝新年吉祥、如意發財等喜慶、吉利話、聯絡感情外,還有可能聊出一份好工作、一單好生意,甚至被介紹找到一個好伴侶!

風俗記載

新時代年例之大媽廣場舞新時代年例之大媽廣場舞

年例風俗,現存文獻記載最早見於宋代《太平寰宇記》卷之百六十三 竇州(今信宜市)中,明朝是年例盛行的時期。

在農耕社會,農為百業之本,明朝時,粵西官吏們都要洗澡,穿素服,不坐轎子不騎馬,步行到郊外,聚集鄉民,設桌上供。上演當時全國各地都進行的立春祭祀儀式,以示對農業重視。

“打春牛”視作新一年的開耕典禮,官吏們焚香叩頭之外,還要在供桌前做一個土牛,讓扮作勾芒神的人舉鞭打土牛,這土牛被稱為“春牛”,“打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懶惰,迎來一年的豐收。

有舊縣誌:“立春前有司迎句芒神於東郊,里市各扮故事表演,曰慶豐年”。

由於聚集各鄉民慶典,與元宵、年例重合,百姓索性張燈結彩,舞春牛、舞獅子、游神、驅鬼、飄色、鼓樂歌謳達旦,形成一種集元宵、春祭一身的年例,清朝更是發展到高峰期。年例因其與眾不同的風俗,導致粵西各縣紛紛記載,成了朝廷對地方風俗參考的重要依據。

茂名鰲頭飛馬年例醒獅表演茂名鰲頭飛馬年例醒獅表演

據清光緒《信宜縣誌·輿地誌》記載:“迎春,裝戲劇鼓樂,迎土牛於春牛亭,士女縱觀為樂”。

光緒信宜縣誌。卷一輿地誌十風俗:“元宵,城市家懸彩燈,親朋聚賞蕭鼓,歌謳之聲達旦。多於是月鄉儺,名曰年例。”

光緒茂名縣誌。卷一 輿地誌第一風俗:“二月祭社,分肉入社,後田功畢作,自十二月至於是月,鄉人儺,沿門逐鬼,唱土歌,謂之年例。”

道光電白縣誌。卷四輿地一疆域.風俗: “元旦恭賀,曰拜年。家設糕果祭神,曰供養。或懸先像,設糕果禮拜。是日,不殺牲,多素食,三日內不市。各鄉行春儺禮演戲,曰做年例。”光緒重修電白縣誌卷三 輿地三風俗記載內容與上相同。

光緒高州府志。卷六輿地六風俗: “二月祭社,分肉入社,後田功畢作,自十二月至於是月,民間多建平安醮,設蔗酒於門,巫者擁神疾趨,以次禱祀,擲珓懸朱符而去。神號康王,不知所出。鄉人儺,沿門逐鬼,唱土歌,謂之年例。或官紳禮服迎神,選壯者赤幟,朱藍其面,衣偏裘之衣,執戈揚盾,索厲鬼而大驅之,於古禮為近。參嶺南雜記、道光志、電白志。”

粵西各縣對年例的記載,為年例歷史留下了佐證。

年例起源

年例年例

一說:相傳,粵西的“年例”也是由元宵節衍化而來。自漢唐以來,中原文化習俗逐漸滲透粵西大地,過年和元宵節持燈嬉遊的習慣也被接受,與本地習俗慶祝豐收、祈禱祭祀日子結合後,逐步演變成現今隆重熱烈、極受村民重視的民俗節日。

一說:它是元宵節、廟會、粵西地方各村村民祖先遷移落腳紀念日等綜合起來的節日。

一說:年例由上古豐收祭祀演變而來,古代民間有季行宗廟之祭的習俗。《禮記·王制》:“宗廟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

“年例”節日,經綜合考證,一般認為形成源於上古豐收祭祀。“年例”是地域性質的傳統節日,由於古時南北風俗各異,粵西年例在中原文獻中極少著墨,宋代之前粵西年例在中原文獻中見不到有記載。宋末,北方中原戰亂,中原人南逃嶺南避亂,隨著廣東人與中原人在文化上的交流,當地嶺南文化與中原文化融合,此後粵西年例文化流傳出嶺南,始出現於中原文獻中。

粵西年例習俗甚多,自古流傳下來的祭祀神靈、祖先文化經發展演變,逐漸形成了祭灶、燃灶火、游廟神、上刀山、過火海、鳴銃炮、送瘟神、燒紙船、插田旗、送吉貼、出花燈等一系列習俗。這種習俗也成為當時一種村慶文娛活動。年例大體上是從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尤十五、十六日為最多,也有些地方是在農曆二月份。農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廟為中心,周圍幾個村子一起舉行。有些地方一年中還會舉辦兩次。

擺宗台擺宗台

年例與元宵不同,主要區別在於:

一、 年例是沒統一日子,它多集中在農曆正月至二月間,還有“翻秋”年例(在秋收後的一個月舉行,大都是在農曆三月至十一月)則每個月都有,少數地方一年中還會舉辦兩次年例。年例節一般一個村莊一天,有的地方舉辦兩三天。而元宵則固定在農曆正月十五一天,過了這天不叫元宵。

二、信仰不同,元宵稱上元節,與道教三元說信仰有關,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而年例宗教信仰廣泛,它祭祀的神靈有道教的三官大帝,也有佛教的觀音菩薩,本土的冼太夫人,社稷土地,康王以至祖宗、樹神、鬼等等。

三、元宵節是吃元宵,燃燈等,年例沒有這方面的習慣,在古時,年例注重於鄉儺驅魔逐鬼儀式。

四、年例盛行地區與古代粵人生活的區域相重疊,具獨特的唯一性,是其它地區所沒有的,在該地區內,無論是講白話、客家話、黎話、雷話的各村,都會舉行年例。元宵則地域廣泛,是全國的節日。

文化活動

綜述

年例年例

每當中國大地正在為過年而忙碌準備的時候,仍保留年例這一習俗的粵西人民卻會在過年後不久各自的年例期忙碌起來。因在市區里無法進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並且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越來越多的城裡人也慢慢將春節轉化為自己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不過在農村,為民眾所喜歡的還是年例,做年例、探年例、吃年例是農村民眾不變的節目,許許多多的小孩子也在盼年例。

在文革時期,因政治原因和年例中會穿插一些游神等迷信活動,曾被下令停止。但隨著動亂的過去和人們思想觀念的開放,年例這一獨具粵西特色的節日再度盛行。傳統的年例也有不少改變:迷信色彩的活動相對減少,而更注重親朋戚友之間的感情聯絡。

可以說, 年例已變成粵西人民的狂歡節,是慶祝新一年的來臨、聯絡感情的節日。粵西人常說“睇年例”和“吃年例”,一般的年例都以吃為主,更多的習俗在農村還保留著,所以要了解地地道道的年例還是要深入農村中。

年例期間,家家張燈結彩,村鎮街道布置彩樓、彩廊、畫廊等,路旁插滿彩旗,鞭炮聲及鑼鼓聲此起彼伏,各種民間藝術表演力竭所能,盡獻於眾。粵劇、電影、歌舞、木偶戲、採茶戲、跳花棚、飄色、舞春牛、舞龍、舞獅、雜劇以及各種各樣的文娛活動紛紛亮相。

睇大戲

•參見主詞條:粵劇

粵劇粵劇

粵劇本地俗稱“大戲”,是各地年例日必備的表演節目。一般在年例日前後連演數天,觀者絡繹不絕。此外,醒獅班前來舞獅助興,也是年例日的必備項目。而做年例,多數是為慶祝生活水平的提高,祝福好日子長久,顯示城鄉的喜慶與社會的和諧。“年例”期間,廣東、廣西有近百個粵劇團活躍於粵西地區各村莊演出。此外,當地獨特的文藝表演形式--化州的“跳花棚”,高州的木偶戲等都齊齊出動,輪流在各鎮表演。

每到年例期,每村每鎮都搭起戲台,張燈結彩,各類粵劇團活躍於各鄉鎮演出。有些鄉鎮的年例還請來省級一流的劇團演出,甚至一些“大佬倌”也被特邀前來助興。台上鼓樂喧天,演員唱得聲情並茂,台下的觀眾聽得如痴如醉,流連忘返。

木偶戲

•參見主詞條:木偶戲

木偶戲木偶戲

木偶戲,俗稱“鬼仔戲” ,是粵西地區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最為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新編的《茂名市志》“文化·民間藝術·民間戲曲”這節如此記載:“茂名地區的木偶戲,按木偶形體和操作技術的不同,分杖頭木偶戲、布袋木偶戲和提線木偶戲。杖頭木偶戲,俗稱“鬼仔戲”,傳說南朝元嘉三年(426年),杖頭木偶從中州傳入化州。元朝,傳到茂名、信宜、電白等地。”由此可見,木偶戲在茂名地區已流傳了一千多年。

其獨特古樸的唱腔,精湛的表演使許多觀眾流連忘返。演出時,藝人坐在幕後戲箱上,一手操縱木偶,一手敲打擊樂,一邊動作一邊伴唱,角色唱造吹打均由演出者一人全面操縱,藝人要使出渾身解數,兩手一面操縱木偶,一邊擊鼓鳴金,還模仿利用各人物不同聲調去說唱。

賀丁燈

賀丁燈賀丁燈

賀丁俗稱“點燈”。這個習俗在大多數農村都存在,但各地方具體有不同做法,以下說的只是一種。當某村有男丁出生,在年例期期間,該戶村民就必須在該村注定地方(一般是村裡的廟前)點一盞花燈,燈內並且要一直亮著長壽燈。而該戶還要做一種當地特色的米製品分發給本村同祖宗的村民。而還必須在年例前一天在家裡擺下“點燈酒”,宴請親朋戚友。而點燈是僅限家裡出生男丁,一旦家裡生的是女孩則無需做以上事情。所以這種習俗凸顯了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仍十分嚴重。

這種風俗在許多地區意義也變得越來越小,畢竟大家已經慢慢接受了生男生女都一樣的觀念。白花燈在信宜鎮隆鎮,是專為慶賀和啟報嬰兒出生用。燈型男女有別,男莊重,女輕巧。凡有孩子正月初十前出生的人家,必須備白花燈,農曆正月初十持燈拜祖及土地,然後掛於土地廟,還要做一種當地特色的米製品分發給本村同祖宗的村民。白花燈在元宵節時擎燈巡遊。

飄色

•參見主詞條:飄色

飄色飄色

信宜鎮隆、吳川黃坡的飄色是民間藝術的瑰寶,相傳已有近三百多年的歷史。飄色是廣東民間一種流動舞台上的戲劇造型藝術。通常由兩三個小孩在板上扮演神話故事或歷史傳奇中的人物及場面,由四個人抬著緩慢行進,同時還有八音鑼鼓隊奏樂伴隨,供人觀賞。《廿載繁華夢》第二回:“先定下 佛山五福、吉祥兩家的頭號儀仗,文馬二十頂,飄色十餘座,鼓樂馬務大小十餘副。”

飄色是中國一項古老的民間藝術。所謂飄色,是由三至四人推著一張長約二米、寬約一米,高約零點八米的色台,色台上凌空飄起造型各異的人物或動物,僅靠一根看不見的色梗支撐,猶如騰雲駕霧般展如今人們面前,這樣巧奪天工的畫面令人稱奇嘆服。信宜鎮隆獨有的十八人大型高難度飄色,以其飄體龐大、氣勢磅礴和栩栩如生讓人嘆為觀止,被中國民俗專家讚譽為中國民間民俗藝術一絕。

跳花棚

•參見主詞條:跳花棚

跳花棚跳花棚

“跳花棚” ,表演者穿著古代服裝,戴著怪異面具,手持斧頭、鐮刀、鋤頭等道具,在鑼鼓號角伴奏下,邊唱邊舞,抒發“驅邪除惡,物阜民安”的喜悅心情。每到“跳花棚”表演日子,吸引了四鄰八鄉村民扶老攜幼前來爭睹為快,盛況空前,成為粵西農村一道獨特的風景。“跳花棚”用竹子稻草在田頭村邊搭起草棚,掛上大紅燈籠及鮮花,演員少則十多人多至百人,飾以“七十二賢”及各種花草。跳棚舞有固定的演唱台本,分為接神、安座、開棚門、小孩兒、秀才、後生唱歌、鋤田等十八場,大多以農事耕作、男女愛情、生活情趣為主題,祈求來年生活太平、豐調雨順、五穀豐登。

“秋光好,跳棚舞,慶豐收,邪惡無。”這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化州“跳棚舞”進入全盛時期的寫照。每逢秋收之後的農閒季節,化州官橋中火嶂一帶處處搭起草棚,鑼鼓一響,號角一吹,村民紛紛穿上艷麗的古裝、戴上面具“跳花棚”,大眾同樂慶豐收,盛極一時。

八音

參見主詞條:八音

八音八音

八音是廣泛流行於中國南方的最古老樂種之一,屬民間音樂。八音至少早在宋代就出現。因使用8 類樂器而得名,即:弦(二胡)、琴(月琴、揚琴、三弦)、笛(嗩吶、嘀嗒)、管(長、短喉管)、簫(橫簫、直簫、洞簫)、鑼、鼓、鈸等. 演出時由兩人也有多人抬著一架彩綢、花串、球穗、圖案等裝飾的鑼鼓亭,按打擊樂、管弦樂的順序,邊行邊演奏,曲調高昂洪亮,演奏時周而復始,鏇律歡快,氣氛熱烈而流暢。其樂曲因場合不同而異。游神時它一般跟在神的後面,它那“咚咚”聲源遠遠便可入耳,很多人根據鑼鼓聲的大小來判斷是否到自家擺醮的時候了。

廣東茂名八音的資料,該資料寫著:“八音,一種吹打樂組合,由8人組成,有吹、擊、弦樂器。有固定的曲譜和曲牌,根據婚喪、祭祀或慶典要求選用。演奏時有規定的服飾,一般穿艷麗袍褂禮服,抬鑼鼓亭,按打擊樂、管弦樂的順序,邊行邊演奏,八音在清嘉慶、道光年間盛行於茂名信宜鎮隆地區,其中以德喬的最盛名。”

花龍船

年例[粵西地區一個獨特的傳統節日]年例[粵西地區一個獨特的傳統節日]

花龍船多見於高州地區的年例。高州年例出現的花龍船有兩種,無花的和有花的,無花的就是只是色彩花(或者花是固定的純點綴的),有花的就是在前者的基礎上插有可以拿走的假膠花(有特殊寓意),有花的花龍船也可以叫“花船”。

高州年例各地花龍船外觀基本一致,但在細節上會與地理位置相適應,出現有規律的差異。有花並且底座高的,通常只見於平原地區(底座高一來顯得高大二來防水泡),丘陵地區樹林多路不平花容易破或掉。平原花龍船的大小常常是城市和中北部丘陵地區的船的兩三倍甚至更大。花龍船差別,使高州年例在表現扶正壓邪氣勢方式上呈現出兩大流派”(平原地區擁船更熱烈、丘陵地區擁菩薩更熱烈)。

年例日期

茂南

正月初三

羊角鎮:福地角村

正月初五

羊角鎮:坡仔村、油麻坡村、長山閣村、打磚塘村、蕹菜園村

正月初七

高山鎮:黃竹村 、嶺仔村(霞霖村委會)、頓谷車村

正月初八

鎮盛鎮:聯唐村 、周屋村、文蓬村、忠保村

正月初十

鰲頭鎮:文運村、塘邊村、埠頭村、下文運村、車田仔村、那陂啟村、大龍尾村、邊垌尾村、馬路尾 村、馬路頭村、塘尾村、石盤塘村、車仔村、文明村(彰教山村委會)、李屋村、紅坎村。

鎮盛鎮:白沙村;

金塘鎮:牙象村 ;

公館鎮:黃泥塘村

正月十一

金塘鎮:塘頭村、合丫村

正月十二

高州市大坡鎮白馬深水村;

高山鎮:黃竹金崗村;

山閣鎮:譚清嶺村;

金塘鎮:洪山村(梁姓)、黃泥塘村、書房嶺村、沃湖園村、上河邊村、豐田村、仕貢塘村;

鰲頭鎮:莊欖村

正月十三

山閣鎮:山閣村、沙田村、黃屋村、富裕窩村、塘邊村、平田村、秀主新村、秀主舊村;

金塘鎮:洪山村(部分非梁姓)、錫塘嶺村、徐屋村、陳屋嶺村、程屋村、毛屋村、豐田尾村、松木山村;

新坡鎮:新城村;

鰲頭鎮:林道新屋村

正月十四

山閣鎮:向陽村、新陂村、山塘邊村、大榕山村、新村、荔枝園村、扶南頭村、龍底村、東風村、木欖車村、絲茅園村、車角山村、石嶺村;

金塘鎮:洪山村(非梁姓的另一部分)、金塘圩、橋坡村、沙灣村、立卓園村、桂山村、百福堂村、清水湖村、新坡村、新龍村、余粟塘村、托盤山村、中間村、山合塘村;

新坡鎮:樟古村、東江村、蘇村、新城新村;

公館鎮:石車村、東岸村、車田坡村;

羊角鎮:麻雀村

正月十五

袂花鎮:北豐村;

山閣鎮:北灑村、克泥塘村、黃竹山村、山腳村、元屋嶺村、正塘村;

公館鎮:新田坡村、山車村、河之口莫屋村、下垌四季嶺村;

鎮盛鎮:古梁村;

金塘鎮:南埜村、譚村、楊美埇村、樟木根村、平山村、大路尾村、板坡村、光松林村、宋村、黎屋村、林屋村、陳屋村、背底坡村、背底塘村、如良山村、珠山村、山溪湴村、佳華山村、鄧屋村、木村、黎山村、陂垌村、南土嶺村、天安山口村、天安山塘村、椰子樹村、雲路村、照壁嶺村、從林村、黎山村、高坡村、龍尾村;

新坡鎮:黃塘村、合灘村;

官渡街:石鰲塘村;

羊角鎮:南香村

正月十六

山閣鎮:上竹山村、下竹山村、大博村、對面村、下白花村、良屋村、佳山村、江燕村、酒鋪村、莫屋村、茶根村、坡園村;

袂花鎮:北斗村;

鎮盛鎮:茂山碑嶺村、白沙荔枝園村;

金塘鎮:羅屋村、低山村、樂嶺村、姚村、新塘村、黃嶺村、田頭屋村;

羊角鎮:清湖村、榕樹村、老屋村

正月十七

山閣鎮:祿村村、南坑村、坡尾村、黃杰村;

鰲頭鎮:公文村;

金塘鎮:余屋村、 屈屋村、雙師嶺村;

新坡鎮:新城村;

高山鎮:坡頭村

公館鎮:中心塘村、橫山村;

正月十八

袂花鎮:袂花圩;

金塘鎮:河塘村、坡心村、沙羅墩村;

正月十九

山閣鎮:蓮塘湖村、油桁屋村;

袂花鎮:上黃村、下黃村、大路村;

正月二十

山閣鎮:潭窩村;

公館鎮:油桁屋村、河之口村;

金塘鎮:崩塘村、克泥塘村、文林村、州村;

袂花鎮:張村、宋村、旺基頂村、嶺盪村、塘口村(彰教山村委會)

羊角鎮:羊角圩,

正月廿一

新坡鎮:蓮塘鄉:蓮塘村、里村、新屋村、潭則村、嶺頭腳村、塘頭村、圩地村、河尾村、河尾村、筲箕塘村、六嶺頭村、新圩坑、關塘坡村、學堂坡村

正月廿二

鎮盛鎮:樟嶺村

正月廿三

金塘鎮:南唐村、八卦嶺村、柏嶺村、

正月廿七

高州坡頭社、羊角鎮:上庵、竹營

正月廿八

鰲頭鎮:飛馬村

二月初二

公館鎮:竹塘尾村、東華嶺村;

山閣鎮:上白花村、新屋村(那際村委會);

新坡鎮:新城村

金塘鎮:關屋村、木頭塘村

樹仔鎮:大塘村

二月初六

公館鎮:下山村

二月初九

金塘鎮:尚垌村、

二月十二

鎮盛鎮:彭村、後背塘村、塘尾村、油行屋村、上陂村、鴨頭村、大邊坡村、尖計嶺村、禾里鏡(大坡村委會);

鰲頭鎮:關刀嶺村

二月十三

金塘鎮:橋東村、豐田坡村;

二月十四

金塘鎮:白土村、智深塘村、沙洲坡村;

二月十五

金塘鎮:板橋坡村、新塘仔村、海南塘村、蘇村、新塘嶺村、溫屋村、燒酒村、大園角村、務水山村、青塘尾村;

公館鎮:油甘窩村;

官渡街道:禾石村;

二月十七

新坡鎮:合水村、瓦言坡村、鯽魚塘村、沙車村、加鳥山村;

三月廿三

金塘鎮:板坡村、大路尾村;

四月初八

金塘鎮::黃壙村、天安譚村

四月十八

金塘鎮:南埜村

八月十三

金塘鎮:姚村、

八月十四

金塘鎮:托盤山村、

八月十五

金塘鎮:南塘村、

九月初二

山閣鎮:瓦嶺村、大園頭村、新屋村(金塘嶺村委會)、新朗村;

九月廿八

金塘鎮:文林村、陳屋村、林屋村

十月初七

金塘鎮:桂山村、田頭屋村;

十一月十八

金塘鎮:黎屋村

電白

正月初一

觀珠鎮:新華嶺下村、業村;

正月初二

觀珠鎮:觀珠墟;

正月初三

觀珠鎮:晨光;

正月初四

大衙鎮:華樓;

博賀鎮:白沙村

電城鎮:樓閣村、

麻崗鎮:戲台坡

正月初五

麻崗鎮:麻崗圩、西坑村;

博賀鎮:下低坡村、港口村、鹽井頭村、西葛村;

林頭鎮:塘尾村、下寨村;

正月初六

電城鎮:石井村;

麻崗鎮:那笈 ;

博賀鎮:橫山村、尖崗村;

觀珠鎮:和平、嚴坑;

林頭鎮:下清湖塘村;

正月初七

觀珠鎮:大陂;

電城鎮:南門頭上村;

霞洞鎮:軍屯村;

小良鎮:南塘村;

正月初八

電城鎮:麻茂村;

林頭鎮:樟木根村、熱水;

正月初九

麻崗鎮:田頭;

林頭鎮:白水塘村;

霞洞鎮:石頂;

馬踏鎮:松塘仔;

正月初十

電城鎮:排坡村;

林頭鎮:禾塘坡村;

正月十一

麻崗鎮:熱水;

坡心鎮:家家樂;

樹仔鎮:海豐村;登樓村;

霞洞鎮:下嶺村;

正月十二

馬踏鎮:長山;

水東鎮:鹽灶村;

觀珠鎮:紅光村;

正月十三

麻崗鎮:海棠、河陂園;

樹仔鎮:海進村、山美村;

嶺門鎮:大榜村、竹子園村;

林頭鎮:厚皮嶺村;

正月十四

沙院鎮:五和村;

樹仔鎮:福建園村

小良鎮:那屋仔村

正月十五

林頭鎮:嶺頂塘村、林頭村;

樹仔鎮:樹仔圩;

旦場鎮:旦場圩;

南海街:麻元頭村;

觀珠鎮:觀珠墟;

博賀鎮:.開河村、坡頭村、塘尾子村、繒寮村;

沙院鎮:海尾(原鷯哥寨24姓)

正月十六

旦場鎮:青福山下村、青屋村、上坡村;

麻崗鎮:仙桃園村、白馬村、西邊坡村、石龍;

嶺門鎮:平隴村;

正月十七

霞洞鎮:馬路頭、大村 ;

觀珠鎮:旱坪村;

馬踏鎮:埇表;

嶺門鎮:山後村、山前村;

正月十八

麻崗鎮:白石仔堡、坑內村委、石橋村委、新屋村、河陂園村委;

坡心鎮:下坡村;

旦場鎮:青福魯村仔、清潭美村、渡頭村;

博賀鎮:新溝

正月十九

陳村鎮:那行;

林頭鎮:大衙墟;

馬踏鎮:石笏村;

正月二十

陳村鎮:大村仔、白石村,高山村;

麻崗鎮:三陵墩仔園村、海陵村、後官田村;

觀珠鎮:河垌大村

正月廿一

長坡村

正月廿二

小良村

正月廿三

陳村鎮:陳村、陳村鋪、村山、昌尾

正月廿八

觀珠鎮:水垌村

二月初一

水口山村

二月初二

林頭鎮:中田村(馬姓)

電城鎮:大橋河村

霞洞鎮:古樓村

博賀鎮:楊梅村

樹仔鎮:大塘村

二月初三

陳村鎮:彭村

二月初四

陳村鎮:寨頭

二月十二

小良鎮:元城村

二月十七

南海街:山角村。

三月初三

旦場鎮 :紅花村、 紅花坡村;

六月十九

沙院鎮:高田賴屋村;

八月十六

博賀鎮:博賀圩、博賀村、那尾村、壩田村、舊村、井頭坡村

八月二十六

黃嶺鎮:彩樓嶺崗坡

十月初十

旦場鎮 :紅花坡 紅花園村

十月十八

旦場鎮:紅花坡 南面村

十一月十五日

小良鎮:上嶺村

冬至

小良鎮:陂頭村蘇氏、陳氏碰田頭村等。

高新技術開發區

正月初四

七逕鎮:龍古埇村;

正月初六

七逕鎮:上嶺蓮村、下嶺蓮村、陂仔村;

正月初七

七逕鎮:尼橋村、塘遼嶺村、王什橋村、塘仔尾村;

正月初八

七逕鎮:廠前村、馬鹿村;

正月初九

七逕鎮:邊坡村;

正月初十

七逕鎮:革命老區文祿村;

七逕鎮:那樓村;

正月十一

七逕鎮:新屋仔村、官屋地村、下陂村、那增村、河林村、獨屋;

正月十二

七逕鎮:輝田村、山嵐;

正月十三

七逕鎮:樟坎村;

正月十五

七逕鎮:七逕圩、沙羅埇村、塘邊村;

正月十六

七逕鎮:黎屋村、張屋村、張王、下氹;

正月十七

七逕鎮:木等村;

六月十九

七逕鎮:下關草塘村,上關草塘村;

十一月十九

七逕鎮:柏坡村林氏(柏坡村,柏坡橋頭,柏坡上村,田垟仔村,獅子嶺村林氏。);

冬至

七逕鎮:柏坡村蘇氏(下關草塘村,上關草塘村,獅子嶺村蘇氏,後背埇村,西埇村。);

高州

正月初二

雲潭鎮:珍珠村 、河琅村

曹江鎮:大坑村

正月初四

謝雞鎮:曾屋村

南塘鎮:六合社(里坑村、潘坑村等六村)、蔗地村;

雲潭鎮:垌尾、讀崗村委會當鋪村、荔枝山村

正月初五

石鼓鎮:合丫埒村、良文塘村;

荷塘鎮:六雙村;六來村,吉集村

長坡鎮:大拜墟、黃姜坡;

鎮江鎮:低垌山村、山腰窩村、新安村、陂頭村

正月初六

長坡鎮:周垌村、古丁里坑;

鎮江鎮:水郁村、下街圩村;

荷塘鎮:旺久地、桂山村;

東岸鎮:甘川銀珠表

正月初七

南塘鎮:羅村;

長坡鎮:六里塘村(小六里塘村)

石鼓鎮:大老涌村

正月初八

古丁鎮:黃沙坑尾一帶(化仔村、村頭村、嶺腳、高坪等)

新垌深鎮鎮橫溪一帶(梅子坪村、三進石村),

長坡鎮:潭坑村、平斗村等

荷塘鎮:沙心坡

正月初九

平山鎮:高坡田村到大仁廟圩一帶,

正月初十

寶光街:寶光

長坡鎮:白淦村、旺高塘村、中窩村、百家坡村、坡只村、廖徑村、竹山村、富地坡村、秀力唐村;

古丁鎮:黃沙村委附近眾村(塘化、朱崗、塘底、一洞、二洞、對面村等)

正月十一

鎮江鎮:上朋山、下朋山;

大井鎮:大井村;

沙田鎮:那敢村;

曹江鎮:大坡村

正月十二

鎮江鎮:那射村、福石村

大坡鎮:下榕村;

石鼓鎮:密山村;

平山鎮:墟地附近

曹江鎮:澗洞

正月十三

鎮江鎮:歷陂村、低村、木垌村、樁榭村、西山村、荷村、合丫村

平山鎮:大仁廟墟地附近;

新垌鎮:雲爐、卓村

正月十四

金山街: 長山、板橋、塘尾

沙田鎮:學堂山村;

鎮江鎮:達橋村、大垌元山村;

石鼓鎮:黃崗村

荷塘鎮:高坡、龍湖

正月十五

石鼓鎮:黃坡磚屋村、塘表村、廣譚新村、廣譚那垌村;

南塘鎮:大壙篤村、新塘村、坡頭、周岸、周村;

曹江鎮:帥堂村、丁坑村;

荷花鎮:黃頭村、東坡、水進坡;

長坡鎮:舊城、石龍管理區、乾亮村、白村;

鎮江鎮:泊水村、立古嶺

石仔嶺街:田心村,香山村,秋林村;

荷塘鎮:松明村;

沙田鎮:沙田圩、羅屋村、樂山村、大德村、結彩村;

金山區:德載村、田頭屋村;

東岸鎮:栗坡村;

分界鎮:分界圩、學福村、光松坡村、大徑口村;

正月十六

石仔嶺街:上潭蒲村、鳳村、坑垌村;

鎮江鎮:樂山村、山口村、山腳垌、鳳堂村、霞垌村、新圩村;

沙田鎮:嶺頭村;

荷塘鎮:梘頭村

寶光街:西垌村

謝雞鎮:青村

曹江鎮:張屋村,低坡村,塘底村,孔屋村;

金山區:鶴山村,里麻村,辦田村;

正月十七

長坡鎮:長坡圩;

石鼓鎮:上車村、周坡村、新屋村、坡兒村、荔枝塘村、長山村;

寶光街:丁堂村委會良坑村;

曹江鎮:銀堂村;

平山鎮:仁耀垌村

正月十八

深鎮鎮:蘆蓬車田社

石鼓鎮:鶴山坡村委會火山村、大路山;

荷塘鎮:東華山、大仁堂、大平

根子鎮:柏橋村

鎮江鎮:十八社(官沖嶺、低山、六周坡、山塘、茶根、大村)

泗水鎮:大塘村

金山區:陳垌村

正月十九

石鼓鎮:黃坡村,車路村,坡塘村;

石仔嶺:下潭蒲村,九良嶺村;

分界鎮:分界圩;

荷花鎮:垌尾咀村、牛頭坡村、金坑村;

沙田鎮:水尾村、禾坑村;

鎮江鎮:珍塘村;舊圳村;蒲瓜嶺村;

東岸鎮:東岸村;

謝雞鎮:白石坡村;

曹江鎮:荷垌村、銀塘村

正月二十

寶光街:雙燈村

石鼓鎮:石鼓墟、新陂坦村、鳳梨壙村、大山村;

長坡鎮:長沖村;

沙田鎮:中永樂村、上永樂村、曹嶺村、山心村、石櫃村、古邦村、合山村、高坡村、坡頭、古電坡村;

大井鎮:上平村;

荷塘鎮:大儀水

鎮江鎮:水錶山村、上岸村、坡心村

正月廿一

東岸鎮:東岸圩;

沙田鎮:塘湖村、塘仙村、新村、水口、山背村、山翠園村、黃泥洞村;

石鼓鎮:麗山鄉鋪山村;

鎮江鎮:大垌豐滿村

正月廿四

南塘鎮:旺羅灣頭村;

荷塘鎮:河漠、大嶺下

沙田鎮:曹嶺村委西水村,塘樓村

正月廿五

沙田鎮:盧村、雞滕嶺村;

南塘鎮:陳村、冠龍、長安坡;

曹江鎮:南山

正月廿六

沙田鎮:官嶺村;

荷塘鎮:上倫道村、和平塘村、馬蹄村、石龍陳家村

正月廿七

高州坡頭

二月初一

鎮江鎮:鎮江墟

謝雞鎮:民勝村

二月初二

石鼓鎮:西基山村 洪福嶺村

石板鎮:賀村村、謝雞魚田、板村下火

分界鎮:洪福嶺村

荷塘鎮:上棠南村,下棠南村

城區環城路以內

二月初三

南塘鎮:荔枝村;

潭頭鎮:謝村

二月初四

山美街:低村、水澗坑、福地坡、雷公塘、山瑤漢

二月初六

揚頓社,平江區 荔枝圩

二月初八

曹江鎮:培坑村

二月初九

曹江鎮:溪朗、溪田、白坡

二月初十

高州火神廟、西岸五糧,

石鼓:三文田, 平山,

寶光街:康洞

曹江鎮:霍村

二月十一

寶光街:西岸留駕

曹江鎮:溪田龍眼園坡頂村

二月十三

城區新街,西岸寶光塔;

南塘鎮:柳村

二月十四

南塘鎮:谷篢

二月十五

荷花鎮:雙底村;

根子鎮:田心村;

曹江鎮:溪田先圩;

沙田鎮:良塘村、漢道村

南塘鎮:六合社(里坑村、水口坡村,東岸坡 村)

二月十六

寶光街道:廣譚六進村、廣譚泮水塘村

潭頭鎮:車頭村

石板鎮:板村

二月十七

下南關

潭頭鎮:大坡村

正月廿二

潭頭鎮:沉州村

三月初一

荷花鎮:高豐村

三月十五

洋朋(洋朋鄉)

七月十四

根子鎮:坡子村

八月十八

根子鎮:河貝嶺村

冬至

荷塘鎮:北埇村

化州

年初二

城區:小坡、賴家園、解放路

麗崗鎮:鎮安目今村一帶

中垌鎮:公居、塘泥根、大塘一帶、蘭山旺村

那務鎮:沙田坡、石橋頭、塘世坡、上埇呂、銅鼓灣

播揚鎮:禾倉角

年初三

鑒江:三合口大坡

林塵鎮:令村

年初四

官橋鎮:龍岸

中垌鎮:高佳、東山、那紅坡

楊梅鎮:濱江水口村、流令村

麗崗鎮:鎮安下坡、六車、大村

平定鎮:低坡、陸曾

年初五

鑒江:新村

南盛街:五星

林塵鎮:沙洲坡

良光鎮:樂嶺

同慶鎮:樟村

年初六

楊梅鎮:大坡、黃坤、蓮花園

良光鎮:東沖、順東坡、白銀坡、石井

東山街:豐門

同慶鎮:塘溪、低山坡、高科

中垌鎮:黃泥塘、彭仔山、六軸背、書房下、荔枝塘、油古山、那洪、里村、合山、鴨蔗坡、新陂子、三條沖、中間垌、平坡

平定鎮:蓬利學頭村、低山村、山車村、上邊村、下坡村

麗崗鎮:水路

年初七

麗崗鎮:下朱玉、旺久地、旺官、旺竹、東古塘

中垌鎮:鶴地

鑒江:大橋坡

南盛街:銀山、道岸

下郭街:新山塘、舊山塘、禾里

年初八

麗崗鎮:白木根

南盛街:湖艷、大東山、山背、壩頭

石灣街:山裊

鑒江:低坡、京介

東山街;水尾、中間垌、塘口、山茄、車頭

那務鎮:屋背垌、石腳

長岐鎮:沙坡

年初九

楊梅鎮:水埠、谷埇

官橋鎮:大塘兒

麗崗鎮:赤坎

長岐鎮:雙牌東頭

中垌鎮:鶯歌山、石嶺、山仔

石灣街:山口

同慶鎮:高木嶺、龍豆

下郭街:靈村、東頭

合江鎮:觀山莊村、六角涌陳高、火石沖

江湖鎮:旺塘

鑒江:山口、鄉新塘、下能

河西街:山車塘良村

那務鎮:埇表

年初十

河西街:鳳口

楊梅鎮:增嶺

良光鎮:路口

笪橋鎮:高志塘

官橋鎮:塘腰、名教

同慶鎮:高村、山塘、權連、新屋、大院、張屋、張村(大山美)、大張根

合江鎮:合江圩

那務鎮:長嶺、城邊、平坡垌、埇口、六旺根、白墳腳、大坡、高華、高坡岩、路埇、良埇、石頭咀、垌仔、鳳地

播揚鎮:良山崗、花心

正月十一

東山街:博龍、大茶

河西街:山車

中垌鎮:石嶺塘、冬筍根

同慶鎮:龍首地、妙水

下郭街:下郭街

長岐鎮:長歧村、南嶺、新塘、坡巷

南盛街:軍田坡

合江鎮:田頭公村、西桐,豺嶺

江湖鎮:路八尾

那務鎮:山口、大塘邊、中間堂、朗城、石嶺、烏石、白鳩朗、珠六坡

正月十二

楊梅鎮:岱山、梧桐、力古巷

東山街:勞村、坡六埇、金雞地

鑒江:黃嶺、白鳩棒

下郭街:七里

南盛街:蒲山相花

同慶鎮:同慶圩、勞律、長山、屋面、低村、排塘菩薩沖

良光鎮:鴉山塘、雪村

平定鎮:沙垌村

那務鎮:水明、旺官圩、廣田、包子袋、新屋、新村、大坡、元洲、平塘、大田垌、大富埇、文樓坡、下雲馬、良水井

石灣街:蓮花塘

正月十三

楊梅鎮:平塘、塘里山、山口、江口、竹根園、嶺上、嶺北、嶺南、邊園、林達園

中垌鎮:良山

同慶鎮:舊屋、塘溪里坡、坡積

林塵鎮:下車下高嶺

平定鎮:沙坡村

長岐鎮:黃沙、新屋、沙隴

那務鎮:東門、元山、沙垌、大田垌、沙田、大石鼓

合江鎮:山口嶺、大埇

官橋鎮:山子坡

寶圩鎮:梘垌

正月十四

楊梅鎮:九里山(舊涼地山,新涼地山,邊塘 ,書院底等) 、鳳塘、三合口上垌

同慶鎮:良洪、山磊坡石

麗崗鎮:尖崗朋村

合江鎮:平山坡

長岐鎮:塘北、邊坡

官橋鎮:梅垌境

那務鎮:立塘、介排、埇田、大田頭、車田坡、高田、河口、上王、安埇、六垌、都林、坡尾、佑蘭坡、新時代農場八隊、九隊、二十隊;

中垌鎮:青山金銀垌、高利

新安鎮:赤竹坑

寶圩鎮:坡頂、茂坡、塘邊

正月十五

河西街:北岸開發區

楊梅鎮:古嶺村,楊梅村(小村:黃欖山、邊塘、下山坡、嶺北等)、低山村、開發區、西門坡村、楊村、三合口樂嶺、黃槐垌

中垌鎮:中垌圩

東山街:大山美村、塘尾

麗崗鎮:尖崗圩

同慶鎮:交竹、謝白、上三合口

長岐鎮:上關、下關

平定鎮: 平定圩、旺垌水口,江湖山尾、秧地坡

那務鎮:石巷、大坑、大塘咀、那雞、長嶺安埇、泉埇、井窩、田心、增村、高車、公山、禮村、六垌、低山、六脈、埡垌、田頭、白馬、高城、新塘、塘角、東坡、新時代農場六隊、總場;

播揚鎮:江佩華耀坡、垌心坡

寶圩鎮:大塘、那度、馬路坡、坡頭、蘭糯塘

正月十六

楊梅鎮:上沖

同慶鎮:六塘、塘蓬、六坡、長元山

林塵鎮:塘美、七芝坡

長岐鎮:橫塘

良光鎮:龍秀

那務鎮:六村、平山坡、屋地山、南地坡、上埌、拱橋頭、秧地龍、竹山、馬騮徑、鄧塘、旺又琅、雲琅、河口、增村欖樺、坡咀、木林、大茶、寶樹、荔枝根、燈籠坡、龍灣、坡尾、清江塱、江邊鋪、沙坡垌、禮村、林坑

播揚鎮:平太、杉山

平定鎮:新華旺壙壩村

中垌鎮:青山村委會上村、高嶺、低山、青山龍

官橋鎮:那埡

寶圩鎮:大坡

合江鎮:高步搭簡村

正月十七

林塵鎮:長山、香沖、石碑、塘欖

江湖鎮:米樓

平定鎮:石子巷

播揚鎮:江佩、細坑、舊屋地、茶根

那務鎮:京堂、京堂廟山背、沙坡、大坡、新屋、糧倉、埡垌、峨公埇、金菊、譚坡、坡山、埠頭灣、牛路水、水口埌、鳳梨塘、新時代農場七隊

寶圩鎮:百丁田

下郭街:那陽

正月十八

中垌鎮:鴨塘低埌

楊梅鎮:江邊、古嶺、大塘、沙路、坡嘴

播揚鎮:播揚圩、官倉、柳村

笪橋鎮:木威塘、背埇

林塵鎮:橋頭、樟坡、油桁、坡嘴、那昃

江湖鎮:坡心

那務鎮:低山、南子地、旺塘、上垌

寶圩鎮:陳垌、旺坡

正月十九

楊梅鎮:大塘

江湖鎮:坡心村委會姓莫水一帶(以舊屋村為中心,木頭坡,黃泥坡,大化山,滿錢山,大涌口,燕嶺,沙地坡,長坡,自衛坡,新建村等)、上路

那務鎮:壺垌、坡頂、坡氹、立塘、白牛圩、竹園、竹子、竹根園、湴琅、新時代農場十九隊

播揚鎮:紅山

正月二十

下郭街:上郭

南盛街:南盛

林塵鎮:山心

良光鎮:木林沖

同慶鎮:石板坡

鑒江:上能、旺谷城

那務鎮:那務圩、寶樹、大田頭、大旺垌、大旺垌坡頂、九月垌、石水、寶賢坡、立竹圍、鶯涌、廟咀、新屋、黃貓嶺、上雲馬

播揚鎮:江佩陂角、大青山、茲茅平、石雞、黃芽根

正月廿一

那務鎮:坡心、埒口

正月廿二

同慶鎮:掃廣坡村、低垌村 、上良

那務鎮:那冰、沙坡、六垌、立塘、安坡、石梯、西埇口、瓦屋坡、埠頭灣

正月廿四

那務鎮:木坑垌

正月廿五

南盛街:蒲山

正月廿七

寶圩鎮:寶圩圩地

正月廿八

那務鎮:高坡

正月廿九

寶圩鎮:樟木垌

正月三十

寶圩鎮:上龍塘、下龍塘、車田郎、石門

二月初一

那務鎮:現子垌、龍善塘、山心

二月初二

南盛街:樂堂

那務鎮:壺垌高車、六雙、燈檠、金嶺頭、媒人塘

寶圩鎮:琅山

二月初三

播揚鎮:院田

二月初四

那務鎮:龐城、湖塘、渡頭、六笛坡、六坡

二月初五

楊梅鎮:浪山

那務鎮:上埌車田、均車、廟山背、長川坡

二月初六

林塵鎮:橋頭、樟坡、油行、坡嘴、那昃

下郭:潦口

二月初八

潭頭北蘭

二月十六

山口

二月廿二

長岐鎮:長岐圩

三月初二

同慶鎮:水埠

三月初三

同慶鎮:豐告

九月十三

長岐鎮:傲頭

十月初十

周村

十月廿九

外村

十一月十三

那務鎮:塘邊村

冬至

竹山、塘吉

信宜

正月初二

雙壽、坡嶺

正月初三

白石鎮:扶龍

正月初四

白石鎮:四方田

正月初五

北界鎮:金渠、某棠、結坡

正月初六

北界鎮;西鎮、新里

正月初七

北界鎮:六表

正月初八

水口鎮:舊縣一帶年例

正月初十

水口鎮:水口墟、簡坡、橫茶、雙獅;

東鎮街:新里垌、三丫塘、丁堡墟、旺將;

水口鎮:雙獅管理區平樓村,

正月十二

水口鎮:風嶺村、大甲石碧廟

水口鎮:羅坡山村

正月十三

大甲、河口、荔枝寨、石狗嶺片

正月十四

雙獅路口一帶年例、水口雙獅龍井社年例;

北界鎮:汕口;

塘面村 、北界平山

正月十五

東鎮街:大木洞;

北界鎮:北界墟;

水口鎮:長貴、雙山

大坡山、高坡鎮、

池洞鎮:東安、廟底、池洞墟、銅鼓。

正月十六

北界路口、尚文、尚文路口年例,河廊鋪。

正月十七

城南、錄鴉山、長塘;

鎮隆鎮:六雙村、龍登吉堆坡村;

水口鎮:大甲、龍頭寨、大寨、賀家、高嶺村、樟岸村。

正月十八

水口鎮:垌心、騎馬鴨州村

北界鎮西晉永和村、長坡

東鎮:六運坡尾。

正月二十

城西、北界路口,

東鎮:六謝長坡。

正月廿一

鎮隆鎮:俊昌村,

水口鎮:甘子村。

正月廿二

東鎮:尚文村

正月廿三

新里垌

正月廿四

水庫尾一帶。

正月廿六

鳳運坡。
正月廿七

水口鎮:都龍

二月初一

鎮隆鎮:新圩

二月初二

水口鎮:舊縣大坡村

鎮隆鎮:舊街、西塘、西岸、北畔

二月初三

大水坡、六岸、六旺

吳川

吳川一些鄉村年例的時間:

初六 ——南巢村(樟鋪鎮)、唐祿村(黃坡鎮)

初七——頓谷村(蘭石鎮)

初八——蛤嶺村(吳陽鎮) 、沙城村(樟鋪鎮) 、碧山村(樟鋪鎮)

初九——下金雞村(樟鋪鎮)

十二——姓許村(塘尾鎮)

十三——龍塘村(樟鋪鎮)、蘭石村(蘭石鎮)、上元村(蘭石鎮)、下山村(蘭石鎮)鯉魚頭村

十四——東邊勇村(吳陽鎮)

十五——莊艮村(蘭石鎮) 、三浪村(樟鋪鎮)

十六——梅錄(十五至十七)

十八—— 藍溪村(長岐鎮)高嶺村(覃巴鎮)

十九——霞街村(吳陽鎮,十八到廿一之間的一天,多為十九)

二月初二—— 名利村(蘭石鎮)東樟村(淺水鎮)(吳川)

二月十二—— 蘇村(長岐鎮)覃巴(吳川)

二月二十四——羅山康屋(塘尾鎮)(吳川)

三月廿三 ——塘馬村(塘尾鎮)

四月初八——平澤村(黃坡鎮)

五月初六——白廟村(振文鎮)

七月初七——邊山村(振文鎮)

八月初五——塘口村(樟鋪鎮)

八月十二—— 官勇村 (黃坡鎮)

湛江

正月初二:遂溪黃略鎮文車村;東海島東山鎮什石村

正月初三:遂溪馬六良村 ;東海民安鎮丹寮村 ;東海島東山鎮調山村

正月初四:東山鎮東山村;調邏村;東簡鎮庵里村

正月初五:東山鎮北山村 ;湖光鎮塘北村

正月初六:廉江河唇鎮蘇州垌村;麻章區麻章鎮雲頭村;樟鋪鎮南巢村 ;麻章區湖光鎮:新圩、內圩村、新民村、石流村

正月初九:吳川黃坡鎮

正月初十:赤坎區調順村;開發區平樂村;坡頭區坡頭鎮坡頭圩、麻斜

正月十一:遂溪黃略鎮:黃略村 ;麻章區太平鎮卜品村;麻章區麻章鎮高陽村 ;

正月十二

開發區:龍潮村、屋山村

霞山區:龍登村

赤坎區:文保村

麻章區麻章鎮:赤嶺村、回龍村、洋尾村、塘邊村 樟鋪鎮:樟木村

正月十三

麻章區麻章鎮:志滿

湖光鎮:新圩、內圩村、新民村、石流村

建新鎮:土扎村、那仙村

黃略鎮:許屋村、支屋村

赤坎區:豐厚村、福建村、文保北村

雷州:烏石

廉江河唇鎮:新屋仔村

正月十四

太平鎮:山後村、造甲村、通明村

赤坎區:新坡村霞山區:陳鐵村、樓下村

建新鎮:土扎村、那仙村

黃略鎮:塘口村、南坡村

遂溪城月鎮:城月圩

麻章鎮:暢侃村

正月十五

太平鎮:東岸村、呂宅村

霞山區:霞山村、社壇村、北月村

麻章鎮:黃外村、厚禮村、謝家村、

湖光鎮:世喬村、後厚村、東嶺村

赤坎區:草蘇村

黃略鎮:南亭村

遂溪: 顏村、東墟

東山鎮:調文村、文丹村

城月鎮:後溪村

湖光鎮:乞雨村

建新鎮:黃屋村

遂溪城內

霞山區:西廳村、岑擎村

麻章鎮:後北村、鴨曹村、北溝村、篤豪村

東海:文參村

正月十六

遂溪縣

城月鎮:實榮村

麻章區

太平鎮:仙坡村、草坑村、邊園村

正月十七

湖光鎮:世喬村、潭排村、高梅村、山毫村、東嶺村

赤坎區:百姓村

麻章鎮:水溝村

霞山區:深田村

麻章區太平鎮:六禮村

正月十八

黃略鎮:平石村

麻章鎮:調塾村、城家村、郭家村

正月十九

赤坎區:文章灣

麻章鎮:大塘村

遂溪:東山園村

覃巴鎮:吉兆村

大山江:下覃嘲村 石灣上博利村

正月廿一

麻章鎮:麻章圩

正月廿六 :吳川塘尾鎮:高屋村 麻章鎮:邁龍村

太平鎮:調浪村

正月廿七

湖光鎮:蔡屋村

麻章區太平鎮:肖漁村

正月廿八

霞山區:石頭村、調羅村

湖光鎮:海尾村

麻章鎮:聶村

南興鎮:塘尾村

遂溪嶺北鎮:

正月三十

霞山區:新村

二月初一

麻章鎮:麻章圩、龍駕村

二月初二

麻章區湖光鎮:良豐村

二月初三

太平鎮:麒麟村、後坡村

良垌鎮:坡頭村

二月十二

雷州:烏石鎮

五月十三

麻章區太平鎮:東岸村

七月初七

振文鎮:邊山村

附城鎮:

霞山區:興隆村二月十六

南興鎮:南柳吳氏村

湖光鎮:臨東村、料村

霞山區:龍劃村三月廿三

赤坎區:文章村三月廿三

湖光鎮:舊縣村三月廿七

霞山區:寶滿村三月廿九

東山鎮:調山村等四條村(拜坡)五月初六

海頭鎮:仙塘村九月初五

赤坎區:雙港村九月廿八

麻章鎮:大路前村十一月廿三

霞山區:特呈島

北流

正月初六:長江良振(北流六靖鎮最早的年例)

正月初八:六靖沙沖村、六靖大坡村

正月初九:六靖那排村、石窩鎮上垌村洋倫口組

正月十一 :石窩鎮石窩街

正月十三 :長江村尾、六靖平山坡、龍灣村、茶山村

正月十五:扶新鎮街道、六靖鎮街道(北流年例最為熱鬧的一日)、六靖森隆村

正月十六:六靖石寨村

正月十六:六靖鎮南長塘、北流打大倫鎮街道、

正月十七:清灣鎮、雲羅村西岸組、沙沖村部分組(六靖)

正月十八:雲羅竹高村、糖柄、大坡村(六靖)

二月初二:平政鎮街道、白馬鎮街道、六靖鎮橫山組、李沖村、響水底

二月初四:清灣鎮亞昔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