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葉霧水葛

銀葉霧水葛

銀葉霧水葛,綱是雙子葉植物綱,蕁麻科,被子植物門,霧水葛屬,產雲南西北部(碧江,貢山,海拔2500-2800米),西藏東南部(墨脫海拔900-1300米)。

基本信息

簡介

種中文名:銀葉霧水葛
銀葉霧水葛銀葉霧水葛

種拉丁名:PouzolziaargenteonitidaW.T.Wang
科中文名蕁麻科
科拉丁名:Urticaceae
屬中文名霧水葛屬
屬拉丁名:Pouzolzia

分布

國內分布:產雲南西北部(碧江,貢山,海拔2500-2800米),西藏東南部(墨脫海拔900-1300米)。
國外分布尼泊爾不丹印度東北部,緬甸也有分布。

植物特徵

灌木,高1-4米;當年生小枝圓柱形,直徑1-4毫米,密被開展的淡褐色短柔毛,節間長0.7-2厘米,中空,有時枝條上部或全部不生葉,只生團傘花序。葉互生;葉片紙質,披針形或狹卵形,長4.4-13厘米,寬1.3-5厘米,頂端長漸尖、尾狀或漸尖,基部鈍、寬楔形或圓形,邊緣在基部之上有多數小牙齒,上面無毛或近無毛,下面密被有閃光的銀白
銀葉霧水葛銀葉霧水葛
色氈毛,沿脈網有稍密的、多少開展的短毛,側脈約3對;葉柄長0.6-1.6厘米。團傘花序單性或兩性,直徑2-7毫米;苞片狹卵形或三角形,長0.6-2毫米。雄花:花被片4,船狀橢圓形,長約2毫米,合生至近中部處,頂端有長約0.5毫米的角狀突起,外面密被短毛;雄蕊4,長約2.5毫米,花葯長約0.8毫米;退化雌蕊狹倒卵形,長約1毫米。雌花:花被紡錘形或菱形,長1-1.2毫米,果期長約2毫米,頂端約有3小齒,外面密被柔毛;柱頭長1-3.5毫米。瘦果近卵球形,長約1.2毫米,淡黃白色,有光澤。花期7-10月。

產地

雲南西北部(碧江、貢山,海拔2500-2800米)、西藏東南部(墨脫,海拔900-1300米)。生於山谷常綠闊葉林中。尼泊爾、不丹、印度東北部、緬甸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雲南碧江。

與其他物種的關係

本種與美葉霧水葛近緣,但葉邊緣有較多牙齒,下面沿脈有多少開展的毛,雄花花被片頂部有角狀突起,可以區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