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子木

鉤子木

鉤子木又名火香(陝西略剛), 屬於唇形科鉤子木屬,高1—2米的灌木。枝圓柱形,褐色,具條紋,先端下垂,近無毛,小枝圓柱形,產四川,貴州北部,雲南東北部及陝西南部,生於路旁、山坡上,海拔2000一2500 米

基本信息

概述

種中文名:鉤子木
種拉丁名:Rostrinucula dependens (Rehd.) Kudo
種別名 : 火香(陝西略剛)。鉤子(中國植物科屬檢索表,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辭典)

本屬特徵

本屬特徵
灌木。幼莖密被星狀絨毛。葉柄被星狀毛或白色星狀絨毛。葉堅紙質。穗狀花序頂牛。下垂或俯垂,圓柱形,被星狀絨毛;苞片闊三角狀卵圓形。外面被星狀絨毛,內面無毛;小苞片狹橢圓形或近線形,被星狀絨毛,早落。花萼鐘形,10脈,外面被星狀絨毛,內面無毛,5齒,近等大;花冠粉紅至紫紅色,外面被星狀絨毛及小腺點,內面在喉部被E環,二唇形,上唇全緣,下唇3裂,中裂片內凹呈淺囊狀;雄蕊4,花絲著生於花冠喉部。基部被柔毛,伸出冠外;花葯近圓形,1室,橫向開裂;花盤杯狀,邊緣有不規則波狀齒;子房4裂,褐色,被星狀毛及腺點,花柱較雄蕊長,柱頭2裂。小堅果三棱狀橢圓形,褐色,疏被星狀絨毛及腺點,先端具喙。花期8—10月,果期11月。少種屬。本屬花粉形態:R.sinensis花粉近球形或近長球形,極面觀為近圓形。大小為(20—)21.3(—24.4)×(19.1—)21.1(—22.6)微米。3溝,溝較長而寬,兩端變狹,界限有時不明顯,溝膜不明顯。外壁厚度為1.8微米,內外層等厚,小柱較明顯(LM),細網狀紋飾。網脊粗;網眼不規則,網眼內高底不平。圖144.2.

相關介紹

形態特徵:灌木,高1—2米。枝圓柱形,褐色,具條紋,先端下垂,近無毛,小枝圓柱形,初時 具粉末狀絨毛,其後近無毛,此時呈灰褐色,具白色、大而充滿的髓部。葉片堅紙質, 長圓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4—9.5厘米,寬1.3—4厘米,先端短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有時位於花序下方的一對葉片基部多少呈心形,邊緣除基部1/3全緣外具 不規則的鋸齒,上面無毛,下面初時散布星毛,其後除脈外近於無毛,散布黃色腺點,側 脈5—6對,上升,在邊緣之區域網路結,與中脈在上面略凹陷下面隆起;葉柄長0.2—0.6 厘米,初被星毛,後近無毛。穗狀花序頂生,纖長下垂或俯垂,密被白色星狀絨毛,圓 住形,長6—35厘米,花時徑達1.5厘米,由輪傘花序密集組成,輪傘花序具6—1o 花,其下承以互動對生的成對苞片及小苞片;苞片闊三角狀卵圓形,長4—6毫米,寬 約5毫米,先端微漸尖,外面密被星狀絨毛,內面無毛,間或有極疏的星毛,互動對生, 早落,小苞片狹橢圓形,長2毫米,寬1毫米,毛被同苞片,早落。花萼鐘形,外面密被 星狀絨毛,內面無毛,10脈,萼齒5,三角狀卵圓形,銳尖,近等大,前2齒較寬。花冠 粉紅至紫紅色,長5—6毫米,外面於伸出萼筒部分略被星狀毛及小腺點,內面在前裂 片基部的花冠喉部新月形冠狀突起及花絲基部有不規則的毛環,冠筒幾不伸出,長約 3毫米,外面無毛,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圓狀卵圓形,全緣,長約1毫米,下唇開張 或直立開張,3裂,中裂片較大,內凹,長約2毫米,側裂片圓狀卵圓形。雄蕊4,十分 伸出,伸出花冠幾達一倍,花絲無毛,基部具毛盤狀突起,被柔毛,花葯近圓形,1室, 橫向開裂。花柱無毛,稍超出於雄蕊,先端2淺裂。花盤杯狀,邊緣有不規則的波狀 齒,幾達子房的一半長。子房褐色,頂端具星狀絨毛及腺點。小堅果三棱狀橢圓形, 長約3毫米,先端具長1.5毫米的外彎的喙,褐色,被腺點及稀疏星毛。花期8—10 月,果期11月。

地理分布

產於四川,貴州北部,雲南東北部及陝西南部
生 境:生於路旁山坡上,海拔60()一250() 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峨邊的瓦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