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懸鉤子

北懸鉤子

北懸鉤子 beixuangouzi蒙名:堆衣林一布格日勒哲根,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草本狀小灌木,高10-20厘米,根狀莖木質,橫走,莖纖弱,無刺,有短柔毛。三出複葉,連葉柄長4-11(12)厘米,小葉長1.5-6(7)厘米,寬0.7-4(5)厘米,頂小葉卵狀菱形,先端稍銳尖,基部寬楔形,有短柄,側小葉卵形,基部偏斜,近無柄,邊緣有不正齊齒牙,上面綠色,無毛或微有毛,葉脈下陷,下面色淡,有疏伏毛,葉脈隆起,葉柄長1.5-6厘米,有短柔毛,托葉披針形或條形,有毛。耐庇陰,喜潮濕肥沃土壤、生於雲杉、冷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中、苔蘚沼澤地或踏頭甸子中。用種子繁殖。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北懸鉤子北懸鉤子

北懸鉤子 beixuangouzi
蒙名:堆衣林一布格日勒哲根
組中文名:矮生莓組
組拉丁名:Sect.chamaebatus Focke

形態特徵

草本狀小灌木,高10-20厘米,根狀莖木質,橫走,莖纖弱,無刺,有短柔毛。三出複葉,連葉柄長4-11(12)厘米,小葉長1.5-6(7)厘米,寬0.7-4(5)厘米,

北懸鉤子北懸鉤子

頂小葉卵狀菱形,先端稍銳尖,基部寬楔形,有短柄,側小葉卵形,基部偏斜,近無柄,邊緣有不正齊齒牙,上面綠色,無毛或微有毛,葉脈下陷,下面色淡,有疏伏毛,葉脈隆起,葉柄長1.5-6厘米,有短柔毛,托葉披針形或條形,有毛。花單一,生於莖的頂端,或1-2朵側生,兩性或單性,花梗纖細,長約2厘米,密生短柔毛及腺毛,萼片6-7,披針形,背面密生短柔毛及腺毛,裡面毛較稀,無腺毛,果期反折;花瓣6-7枚,倒卵形,有時先端凹陷,玫瑰色,雄蕊多數,著生於花盤周緣,果期宿存,花絲膨大,花柱短小。聚合果有小核果20餘,小核果圓球形,徑約2-5毫米,平滑透明,深紫紅色。花期6-7月,果熟期7-8月。

分布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山區,吉林(長白山)、內蒙古(大興安嶺)。朝鮮、蒙古、俄羅斯、日本、北極、北美、北歐均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北歐瑞典。

生態習性

耐庇陰,喜潮濕肥沃土壤、生於雲杉、冷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中、苔蘚沼澤地或踏頭甸子中。用種子繁殖。

北懸鉤子北懸鉤子

經濟價值

果酸甜,具草莓芳香,可食,因不多見,故利用價值不大,又可作為觀賞綠化樹種。

藥用價值

種中文名:懸鉤子
【藥名】:懸鉤子
【拼音】:XUANGOUZI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薔薇科植物懸鉤子的未成熟果實。
【功效】:生津止渴、解毒消腫。懸鉤子
懸鉤子
【主治】:治消渴、丹毒、瘡瘍。
【性味歸經】:酸、甘、平①《本草拾遺》:“酸。”②《綱目》:“酸,平,無毒。”入肝、腎、肺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生食。外用:搗汁塗。
【別名】:沿鉤子(《日用本草》)、藨子(《綱目》)。懸鉤子,又名:箭、山莓(《爾雅》)、木莓(《爾雅》郭璞注)、樹莓(《日華子本草》)、三月藨、吊桿泡、木暗桐、對嘴藨、薄秧藨、黃莓、大麥泡
【藥用部位】:本植物的根或根皮(懸鉤根)、莖(懸鉤莖)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河北、陝西及長江流域以南各省。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果實已飽滿而尚呈綠色時採摘,除淨梗葉,用沸水浸1~2分鐘後,置烈日下曬乾。
【拉丁名】:懸鉤子RubuscorchorifoliusL.f.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拾遺》;①《本草拾遺》:“懸鉤,莖上有刺如鉤,生江淮林澤。”②《本草會編》:“樹莓,枝梗柔軟有刺,頗類金櫻,四五月結實如覆盆子,采之擎蒂而中實,味酸;覆盆則蒂落而中虛,味甘為異。”③《綱目》:“懸鉤,樹生,高四、五尺;其莖白色,有倒刺;其葉有細齒,青色無毛,背後淡青,頗似櫻桃葉而狹長,又似地棠花葉;四月開小白花;結實紅色,今人亦通呼為藨子。實似藨莓而大,可食。孟詵、大明並以此為覆盆,誤矣。”
【生藥材鑑定】:乾燥的果實,全體呈圓錐形或球形,為多數肉質的小核果集合於一圓錐狀的花托上而成的聚合果[3]

鑑別

本種與石生懸鉤子(Rubus saxatils)相近,但全株無刺(非有刺),花梗與花萼有腺毛(非無腺毛),花玫瑰色(非白色),小核果較多,20餘(非不超過6)。

用途

莖枝入蒙藥(蒙藥名:奧木日阿特音一博格日樂吉根)。功能主治同庫頁懸鉤子

本組概述

Sect.Malachobatus Fockc in . Abh.·Naturrw。Ver Bremen 4:187.1874.Cmcnd。Yu et lu - Rubus Subgen . Malacobatus (FOCKE ) Focke ,bibl .bot 72(1):41.1910 et in 1,c,83:22——36. 1914. P.P.
本屬概述:L.SP pl 482 .1753 et Gen.Pl ed 5 .217. 1754;DC. Prodr. 2:567.1825;Tratt.Rosac.Monogr.3:1—97,.1832;Benth.Et Hook.F. Gen.P1.1:6[6.1865;Focke.Bibl.Bat.72(1——2):1——223.F.I—— 8,.1910——1911 d 83:1——274.F.1——67(88——155)(Spec.Rub.3: 225—498). 1914;Rydb.In N.Am.F1.22:428.1913;Bailey in

亞科概述

Focke in Engkr & prantf,Nat.Pflanzenfam.3(8):15.1888—— RoJaceae sect ,ⅡRosaceae .sect.IlI Potentilleae.Sect IV sanguisotbvae. Flook.Fl Scot.261--264.1 821.--Rosaceae sensu K.Koch,De,dr. 1:223.1869;5chneid.I,handb.Laubh 1:499.1906.No,l Juss.1789. Xensu ato. 灌本或草本,複葉稀單葉,有托葉心皮常多數,離生,各有112懸垂或直立的胚珠; 子房上位,稀下位;果實成熟時為瘦果,稀小核果,著生在花托上或在彭大肉質的花托內。 染包體基數X=7,8或9‘ 本亞科共有35屬,我國產21屬。本亞科植物許多具有經濟價值,如龍芽草屬、委陵菜屬和地榆屬,有些種類是重要藥 構,如單莓屬、懸鉤子屬和薔薇屬,有些種類是重要水果,如薔薇屬、稱棠花屬,木本委陵菜 屬為常見園林觀賞植物。

本科概述

草木、灌木或喬木,落葉或常綠,有刺或無刺。冬芽常具數個鱗片,有時僅具2 個。葉互生,稀對生,單葉或複葉,有顯明托葉,稀無托葉。花兩性,稀單性,通常整 齊,周位花或上位花;花軸上端發育成碟狀、鍾狀、杯狀、鐔狀或圓筒狀的花托(一稱萼 筒),在花托邊緣著生萼片、花瓣和雄蕊;
懸鉤子懸鉤子
萼片和花瓣同數,通常4—5,覆瓦狀排列,稀 無花瓣,萼片有時具副萼;雄蕊5至多數,稀1或2,花絲離生,稀合生;心皮1至多數, 離生或合生,有時與花托連合,每心皮有1至數個直立的或懸垂的倒生胚珠;花柱與 心皮同數,有時連合,頂生、側生或基生。果實為瞢莢果、瘦果、梨果或核果,稀蒴果; 種子通常不含胚乳,極稀具少量胚乳;子葉為肉質,背部隆起,稀對褶或呈席捲狀。 本科的模式屬:薔薇屬Rosa L. 本科約有124屬3300餘種,分布於全世界,北溫帶較多。我國約有51屬1000 余種,產於:全國各地。 本科許多種類富於經濟價值,溫帶的果品以屬於本科者為多,如蘋果、沙果、海 棠、梨、桃、李、杏、梅、櫻桃、枇杷、韞槨、山楂、草莓和樹莓等,都是著名的水果,扁桃仁 和杏仁等都是著名的乾果,各有很多優良品種,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不少種類的果 實富有維生素。
懸鉤子懸鉤子

參考文獻

Rubus arcticus.L.Sp.Pl.708.1753;Ldb.In Fl.Ross.2:70.1844;Focke,Bibl. Bot.72(2):24.1910;Juzep in Fl.URSS 10:12.Pl.1.F.2.1941;東北植物檢索表156. 圖版49.圖2.195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