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葉黃芩

鈍葉黃芩

多年生草本;根莖具纖維狀鬚根。莖高20-60厘米,上升,基部近木質,下部常無葉,通常不分枝,鈍四棱形,具細條紋,密被短柔毛。葉近革質,橢圓形,橢圓狀卵圓形至倒卵圓形,有時近圓形。花對生,排列成頂生長4-18厘米的總狀花序;花期5-6月。

基本信息

植物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具纖維狀鬚根。莖高20-60厘米,上升,基部近木質,下部常無葉,通常不分枝,鈍四棱形,具細條紋,密被短柔毛。葉近革質,橢圓形,橢圓狀卵圓形至倒卵圓形,有時近圓形,長2-5.5厘米,寬1.3-3.5厘米,先端極鈍或圓,基部楔形至圓形,全緣或具不明顯極少數圓齒,上面淡綠色,無毛或極疏被短柔毛,下面灰綠色,密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三出脈,側脈3對,上面多少凹陷,下面突出且帶白色,第三次脈在下面多少突出。花對生,排列成頂生長4-18厘米的總狀花序;花梗長4毫米,與序軸均被具腺微柔毛;苞片菱狀倒卵圓形,等長或稍長過花梗,被微柔毛。花萼於花時長約2.5毫米,外被具腺微柔毛,內面無毛,盾片開張,半圓形,高1.8毫米,果時花萼長4毫米,盾片果時高5毫米,脈紋明顯。花冠紫色或紫藍色,長2.6-3厘米,外疏被微柔毛;冠筒長2-2.3厘米,前方基部曲膝狀,中部以上漸寬,至喉部寬達7毫米,內面無毛環;冠檐2唇形,上唇卵圓形,寬5毫米,下唇中裂片近圓形,徑4.5毫米,先端微凹,兩側裂片卵圓形,基部寬3毫米。雄蕊4,二強;花絲扁平,下部疏被纖毛。花盤肥厚,前方膨大;子房柄伸出,長0.5毫米。花柱細長。子房光滑。小堅果具瘤。花期5-6月,花後果成熟。

產地

產四川(峨眉),湖北(宜昌)及貴州(赤水);生於海拔420-1400米,森林灌木叢中或水田旁邊濕處。等模式標本采自湖北宜昌及四川峨眉。

藥品價值

【藥 名】:鈍葉黃芩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唇形科植物鈍葉黃芩的全草。
【功 效】:清熱燥濕、解表退熱。
【主 治】:用於腹瀉、痢疾、嘔吐、外感風熱證。
【性味歸經】:苦、微辛,寒。入肺、膽、大腸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9克。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湖南四川貴州
【拉丁名】:Scutellaria obtusifolia Hemsl.
【考 證】:始載於 《中國植物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