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毛新月蕨

針毛新月蕨

針毛新月蕨為金星蕨科新月蕨屬根狀莖長而橫走型植物。產廣東(大埔、大帽山、樂昌)、福建(龍巖、南靖、永安、永定)、重慶(縉雲山)、貴州(三都)、雲南。群生於陡峭斜坡蔭濕地上或河邊濕地或沼澤地上。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針毛新月蕨針毛新月蕨
植株高0.6-1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疏被卵狀披針形的棕色鱗片。葉遠生;葉柄長25-70厘米,基部疏被棕色鱗片,淡禾稈色,基部粗3-7毫米;葉片披針形,長30-50厘米,寬15-30厘米,一回奇數羽狀;側生羽片4-8對,互生,無柄,基部一對略縮小,中部羽片長圓披針形,長10-25厘米,中部寬2-5厘米,漸尖頭,基部圓楔形,邊緣平滑或略呈微波狀;頂生羽片遠比側生羽片大,卵狀披針形,長15-25(30)厘米,中下部寬2.5-5.5(6.5)厘米,柄長1-4厘米,長漸尖頭,基部不對稱,一側略下延,圓楔形,邊緣波狀或圓齒狀。葉脈下面明顯,主脈粗而隆起,側脈斜展,並行,小脈斜展,基部一對在側脈間聯結成三角形網眼,向上各對雙雙聯結成網眼,外行小脈不達上一對聯結點,各回葉脈均密被短剛毛。葉乾後紙質或草質,暗綠色,淡紅色或赤紅色,但葉脈下面呈淡紅色,葉軸、羽軸和各回葉脈及下面脈間均密被針狀毛,葉背面羽軸和葉脈有稀疏短剛毛,脈間偶有一二剛毛。孢子囊群圓形,著生於小脈中部或稍上處,成熟時不匯合,無蓋。

產地

廣東大埔大帽山樂昌)、福建龍巖南靖永安永定)、重慶縉雲山)、貴州三都)、雲南

生境

群生於陡峭斜坡蔭濕地上或河邊濕地或沼澤地上。

模式標本

采自廣東。

腫足蕨屬和新月蕨屬植物

腫足蕨屬中小型的石灰岩的旱生植物。屬約16種。主產亞洲和非洲的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中國為本屬的分布中心,除東北和西北地區外,廣布全國各地。生乾早的石灰岩石縫中。現知有12種,1變種。新月蕨屬為土生中型蕨類植物。全世界共有61種,分布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現知有18種,主產南嶺以南、台灣及雲南南部,向北達重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