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葉新月蕨

羽葉新月蕨

羽葉新月蕨,葉片卵狀三角形,長25-30厘米,基部寬10-15厘米, 新月蕨屬植物。模式標本采自緬甸。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中國植物志|FloraOfChina|雲南植物志
羽葉新月蕨Pronephriumparishii(Bedd.)Holtt.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4(1)卷
7.羽葉新月蕨(台灣植物志)
Pronephriumparishii(Bedd.)Holtt.inBlumea20:123.1972.etFl.Males.Ser.1(5):535.1981;Jarrett,Ind.Fil.Suppl.5:161.1985

植物特徵

本種不同於典型的三羽新月蕨P.triphyllum(Sw.)Holtt.在於有2-3對或達5對的側生羽片(能育葉有時三出);葉片卵狀三角形,長25-30厘米,基部寬10-15厘米;頂生羽片長約20厘米,寬3-4厘米,邊緣波狀,基部通常有1-2片分離的小耳片;僅基部一對羽片最長,有短柄,長6-15厘米,寬2-3厘米,向上的羽片與葉軸合生並下延。

地理分布

台灣(台北、台東)。生林下。印度南部、斯里蘭卡、緬甸、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和日本(琉球)也有分布。

腫足蕨屬和新月蕨屬植物

腫足蕨屬中小型的石灰岩的旱生植物。屬約16種。主產亞洲和非洲的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中國為本屬的分布中心,除東北和西北地區外,廣布全國各地。生乾早的石灰岩石縫中。現知有12種,1變種。新月蕨屬為土生中型蕨類植物。全世界共有61種,分布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現知有18種,主產南嶺以南、台灣及雲南南部,向北達重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