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貴新月蕨

雲貴新月蕨

雲貴新月蕨植株高70-150厘米。根狀莖粗達1厘米,橫走,被狹披針形棕色鱗片。葉遠生;葉片卵狀披針形,長55-80厘米,主要分布在貴州和雲南。

基本信息

植物特徵

雲貴新月蕨雲貴新月蕨

雲貴新月蕨 英文名 :Pronephriumyunguiensis

植株高70-150厘米。根狀莖粗達1厘米,橫走,被狹披針形棕色鱗片。葉遠生;葉柄長40-100厘米,基部粗達8毫米,木質,光滑無毛。葉片卵狀披針形,長55-80厘米,中部寬40-60厘米,奇數一回羽狀;側生羽片8-16對,基部一對略縮小,中部羽片長卵形,長30-50厘米,中部寬3.5-4.5厘米,長尾狀漸尖頭,基部圓楔形,邊緣具有規則的鋸齒,具短柄;頂生羽片比其下的較大,同形,具長柄。葉脈兩面明顯,下面隆起,主脈上面有一縱溝,葉乾後褐綠色,紙質,上面僅沿主脈縱溝密被緊貼的剛毛,下面主脈和側脈有極稀疏的短毛,其餘光滑無毛,脈間通常無泡狀突起。孢子囊群圓形,著生於小脈中部,有蓋,蓋上有毛;孢子囊體上也有毛。

地理分布

國內主要產地為貴州(冊亨)、雲南。生山坡疏林下,海拔210-800米。

腫足蕨屬和新月蕨屬植物

腫足蕨屬中小型的石灰岩的旱生植物。屬約16種。主產亞洲和非洲的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中國為本屬的分布中心,除東北和西北地區外,廣布全國各地。生乾早的石灰岩石縫中。現知有12種,1變種。新月蕨屬為土生中型蕨類植物。全世界共有61種,分布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現知有18種,主產南嶺以南、台灣及雲南南部,向北達重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