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蛙[動物]

金蛙[動物]
金蛙[動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蛙”即白化非洲爪蟾,隸屬於兩棲綱、無尾目、負子蟾科、爪蟾屬,是非洲爪蟾(Xenopus Laeuis)的白化品系,分布於非洲東南部。成體體長6一13厘米,雌性較雄性略大,身體扁平,呈流線型,眼睛小而朝上,虹膜紅色、無眼瞼及舌,鼓膜不明顯,前腿較小,有細且很長的指,後腿粗而強壯,內側3個趾的前端有黑色的角質爪。

基本信息

簡介

金蛙”即白化非洲爪蜻,隸屬於兩棲綱、無尾目、負子蛤科、爪枯屬,是非洲爪轉(xenousP腸ein。)的白化品系,分布於非洲東南部。成體體長6一13厘米,雌性較雄性略大,身體扁平,呈流線型,眼睛小而朝上,虹膜紅色、無眼瞼及舌,鼓膜不明顯.前皿較小,有細且很長的指,後醃粗而強壯,內側3個趾的前端有黑色的角質爪。

概述

廣泛分布於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以南地區。

金蛙是一種用途廣、容易人工飼養的實驗動物。其主要特點是幼體和變態後的成體都營水生生活。雖然它有強壯且肌肉發達的後腿,但由於趾間有全蹼,並且四肢對軀體支撐能力有限,所以只善於游泳而不善於陸地跳躍生活,它幼體全透明,可清楚看見內部結構,成體粉紅色,非常可愛。此外,由於爪蟾自身的形態特點,使其在科研領城中用途極廣,同時是水族箱中重要的寵物,其市場價格也相當可觀。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把爪蟾稱作“金蛙”,深受飼養者的歡迎。

成體雌性長約12.5厘米,而雄性體長只有雌性的一半。體肥壯,流線型。眼小,位於頭背上方,無眼鹼。無舌,咽鼓管孔單個。後肢粗壯,趾蹼極發達,內側3趾末端有爪,故而得名爪蟾。

金蛙 金蛙

以小魚、蝦、蟹、昆蟲為食;特別能消滅蚊子的卵和孑孓。終生水棲。遇乾旱時,可爬行短距離尋找水源,但一般優於濕冷土下。早春或夏末產卵,一年產卵多達1-1.5萬粒,卵通常粘附於水草上。蝌蚪頭扁,無角質頜和角質齒,攝食浮游生物。

常被用作實驗動物,很早用於診斷婦女早期妊娠。

金蛙是一種用途廣、容易人工飼養的實驗動物。其主要特點是幼體和變態後的成體都營水生生活。雖然它有強壯且肌肉發達的後腿,但由於趾間有全埃,並且四肢對軀體支撐能力有限,所以只菩於游泳而不善於陸地跳躍生活,它幼體全透明,可清楚看見內部結構,成體粉紅色,非常可愛。此外,由於爪翰自身的形態特點,使其在科研領域中用途極廣,同時是水族箱中重要的寵物,其市場價格也相當可觀。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把爪蠟稱作“金蛙”,深受飼養者的歡迎。

飼養相關

飼養方法

紅色,而雄性前臂內側有黑色粗條紋的“婚墊”產生。爪蟾性成熟後即會出現抱對現象,抱對時間約為4~6小時,隨後在適宜的溫度(20一25℃)的條件下可以實現多次少產卵。1隻雌性爪蟾一般懷卵為1600枚左右,1次產出量為100一300枚。卵為乳白色的,外有較厚卵膠膜,卵常粘著在缸壁、缸底及水草上,此時應撈出所有成體爪蟾,防止弄破或吃掉卵或胚胎,影響成活率。受精卵發育至蝌蚪大約需一周左右,4天左右卵膠膜開始被吸收,7天蝌蚪已開始游泳。蝌蚪全身透明,頭部較大、頭背:側可見腦的組成及部分腦神經的走向,頭部腹面觀接近五邊形,口部有兩條口須,尾部較尖長,腹面:兩側各有一個斜向出水孔。蝌蚪是濾食性的,可以投餵細的幼魚餌料等懸液,混濁度應以蝌蚪在4一5小時內能吃淨為宜。蝌蚪有時也吃水中輪蟲和刮食綠藻。在20℃條件下,從受精卵經過5一6周就可完:成變態。變態時,蝌蚪進食量減少或停止進食,變態後小爪蟾就可進食水絲蚓或小片豬肝。在室內養殖條件下1一2年內可達到性成熟。

個人補充

1、人工繁殖後作寵物蛙出售。

2、售價約五塊一對

3、爪內側的黑線來的為雄性。

4、餵小魚和血蟲方便,很容易養,純水棲。

5、養殖水溫在15度-20度左右,不低於就可以正常過冬

相關信息

巴拿馬金蛙

巴拿馬金蛙是一種長相漂亮的兩棲動物。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它們華麗的外表下還隱藏著一種特殊的本領,那就是靠手語來進行交流。這種特殊的本領是英國廣播公司《冷血生活》電視節目組在一次拍攝中發現的。

經常進行野生動物拍攝的資深電視節目製作人希拉蕊·傑夫金斯指出,巴拿馬金蛙靠輕輕揮動前肢來傳遞信息的行為非常與眾不同。通常他們所拍攝到的兩棲動物是用鳴叫來溝通,這是他們第一次發現有兩棲動物利用這種方式進行交流。它們不同的手語表達不同的意思,有的是和同伴打招呼,有的是向異性求愛,有的是恐嚇敵人。

巴拿馬金蛙棲息在巴拿馬的熱帶雨林地區,尤其在山區及近河流地區。這些地方雖然是遠離人類居住地的原始區域,但是這裡並不寧靜,湍急的水流讓巴拿馬金蛙的生活領地特別嘈雜,影響它們之間靠叫聲交流的傳統方式。為了對抗山澗流水的噪聲,它們進化出了這種靠手語交流的特殊本領。

巴拿馬金蛙雖然名字和長相都像青蛙,它們其實是一種蟾蜍,學名為澤氏斑蟾,是一種瀕危蟾蜍。這種金蛙的數量由於壺菌病的擴散而大幅減少。《冷血生活》電視節目組在完成拍攝工作後,發現他們所拍攝的這個巴拿馬金蛙的野生棲地已經遭到壺菌的入侵,拍攝人員協助生物學家把倖存的巴拿馬金蛙從野外遷至接受人類保護的地點。此外,失去棲息地以及環境污染也是其數量減少的重要原因。

世界上最小的蛙--巴西金蛙

金蛙[動物] 金蛙[動物]

世界上最大的蛙只有一種,但最小的蛙卻比較多。南半球有,北半球也有。不僅南美和北美有,而且印度也有……到底哪個最小,說法也不一,不過巴西的一種金蛙 作為最小的蛙應該說是得到了大多數學者的公認。但也有人認為古巴的蛙最小,因為據說其成體最小的只有8.5mm。 好在這些蛙多半不是生活在大池塘里,因此應該說是很重要的東西了,而不是無足輕重的(little frog in a big pond,或small frog in a big pond),倒是有點像big fish in a small pond。

巴西金蛙之所以稱這種蛙為世界上最小的蛙,是因為其成體體長僅有9.8mm,不僅是南半球最小的蛙,也是至今為止已知的全世界最小的蛙。這種蛙大多數呈現金色的體色,也因此被稱作巴西金蛙。此外,為了紀念其頂名人,該蛙還被叫作艾瑟克松恩蟾(Izecksohn's toad ),英文名叫Brazilian gold frog、Flea-frog或Izecksohn's toad,由兩棲動物學家Izecksohn在1971年發現並命名,在科學上的名字(學名)現在叫Brachycephalus didactylus,以前稱其為Psyllophryne didactyla。在生物分類學上屬於動物界(Animalia)、脊索動物門(Chordata)、兩棲動物綱(Amphibia)、無尾目(Anura)、短頭蟾科(Brachycephalidae)。

對這種最小的蛙的了解還很少,只知道他們生活於原始森林或者生境很好的次生林中,平時匿藏在落葉下,很難發現。雄蛙有著很奇特的抱對方式,抱住雌性的跨部完成加配,所產的幾枚卵經過直接發育形成小蛙,因此屬於直接發育者,這種現象是這類蛙所具有的共同特徵。由於有著較廣的分布區域,對生境的改變有著較強的耐受力,具有較大的種群數量,因此種群衰減較慢,被認為尚未達到受威脅的程度。但是,生境的破壞、當地基礎設施的建設等等已經引起了這種蛙棲息地的減少,應該引起重視,加強研究。

養殖條件

以大中型的玻瑞水族箱或圓形玻瑞缸進行室內飼養,放人井水或睡氣一夜以上的自來水,水深20厘米,水溫12~25℃,在水中放人一些卵石和大石塊搭成洞穴,箱頂有3個20瓦日光燈加光,水中有潛水泵加氧,加熱器給予加熱。本實驗是在5月開始飼養,11月中旬開始加溫而獲得受精卵完成繁殖的。具有適宜北方操作的實際意義。

飼養

成體爪蠟每周餵2一3次水絲姍或豬肝片,一般不需要給維生素。爪翰能主動尋找食物,利用前肢將食物撥進嘴裡。爪翰怕驚擾,一般在夜間取食。它非常貪吃,取食量與月增重量成正比,日增重t曲線隨投食量增減而變化。水槽里的水應該定期更換,一般在每次餵食後換水,以保證爪蛤的健康,防止疾病的發生。在人工條件下只要管理適當,死亡率較低,每年僅2%左右,幼體的成活率則為75%左右。

繁殖

性成熟的爪轉雌雄差別明顯。產卵前雌性泄殖腔唇明顯地突出變成紅色,而雄性前仲內側有黑色粗條紋的“婚墊”產生。爪蛤性成熟後即會出現抱對現象,抱對時間約為4`6小時,隨後在適宜的溫度(20一25℃)的條件下可以實現多次少t產卵。1隻雌性爪蛤一般懷卵t為1600枚左右,1次產出量為100一300枚。卵為乳白色的,外有較厚卵膠膜,卵常粘著在缸壁、缸底及水草上,此時應撈出所有成體爪緒,防止弄破或吃掉卵或胚胎,影響成活率。受精卵發育至拼抖大約需一周左右,4天左右卵膠膜開始被吸收,7天拼抖已開始游泳。拼抖全身透明,頭部較大、頭背側可見腦的組成及部分腦神經的走向,頭部腹面觀接近五邊形,口部有兩條口須,尾部較尖長,腹面兩側各有一個斜向出水孔。拼抖是濾食性的,可以投餵細的幼魚餌料等懸液,混濁度應以拼料在4一5小時內能吃淨為宜。拼抖有時也吃水中輪蟲和刮食綠藻。在20℃條件下,從受精卵經過5一6周就可完成變態。變態時,拼料進食量減少或停止進食,變態後小爪蛤就可進食水絲繃或小片豬肝。在室內養殖條件下1一2年內可達到性成熟。

動物世界之蛙類

一般來說,蛙類具突出的雙腿;無尾;後足強壯有蹼,適應於游泳和跳躍;皮膚光滑,潮濕。許多種類主要為水生,但有些種類陸棲,棲於洞穴內或樹上。讓我們盤點一下蛙類吧!
番茄蛙
非洲巨蛙
蝴蝶角蛙
老爺樹蛙
金蛙
圓眼珍珠蛙
毒雨蛙
鍾角蛙
黑腰樹蛙
中國樹蛙
迷彩箭毒蛙
非洲爪蟾
巨型蟾蜍
三角枯葉蛙
馬達加斯加金色蛙
亞瑪遜角蛙
非洲牛蛙
中華大蟾蜍
南美角蛙
亞洲錦蛙
蜂巢樹蛙
黑眶蟾蜍
巨人樹蛙
澤蛙
金線蛙
雷山髭蟾
小丑蛙
黑耳蟾蜍
安東吉利紅蛙
蘇利南負子蟾
哥倫比亞角蛙
林蛙
棘蛙
石蛙
三線箭毒蛙
豹紋雨蛙
彩背蟾蜍
鯊皮蟾蜍
綠紋蟾蜍
青銅蛙
草莓箭毒蛙
笑蛙
智利巨蛙
華西雨蛙
花背蟾蜍
水生蛙
灰樹蛙
美國綠背蟾蜍
網紋犁足蛙
塞內加爾樹蛙
紅腿豹紋蛙
金線雨蛙
綠彩蛙
羊鳴蛙
背眼蛙
斑背樹蛙
古巴雨蛙
砂背蟾蜍
疣背箭毒蛙
黑眉樹蛙
美國蟾蜍
南洋鑽地蛙
古氏赤蛙
豬鳴蛙
東方鈴蟾
毛里塔里亞蟾蜍
崇安髭蟾
碧玉樹蛙
黃頭箭毒蛙
峽谷穴蛙

哥倫比亞樹蛙
無斑雨蛙
網紋箭毒蛙
灣岸蟾蜍
橡木蟾蜍
虎斑蟾蜍
侏儒爪蟾
線背砂蛙
疣蛙
幽靈箭毒蛙
領帽蛙
南美牛蛙
紅腹鈴蟾
峨眉髭蟾
貓眼樹蛙
紅點蟾蜍
哀牢髭蟾
白吻長趾蛙
黃斑蟾蜍
火焰樹蛙
旱谷蟾蜍
尾蟾
彩眼樹蛙
蒙面彩蛙
貢山樹蛙
斑紋犁足蛙
攀樹彩蛙
銀背蛙
黃帶箭毒蛙
紅眼長腕蛙
金背蟾蜍
虎紋蛙
染色箭毒蛙
廣口圓蛙
海地巨型樹蛙

亞洲綠背蛙
星背樹蛙
寬足蛙
木紋蛙
橙眼蛙
畫眉箭毒蛙
白頜蛙
霍氏鋤足蛙
巨型長趾蛙
亞洲浮蛙
棕樹蛙
尖葉蛙
厄瓜多箭毒蛙
克氏鋤足蛙
紅椒蛙
非洲綠紋蛙
馬來枯葉蛙
綠紋樹蛙
棕雨蛙
包迪樹蛙
布里頓雨蛙
橙腹鈴蛙
樹蟾
黑掌樹蛙
歐洲鈴蛙
馬達加斯加彩蛙
姬蛙
冠頂樹蛙
棕葉掌樹蛙
朝鮮鈴蛙
黑斑蛙
科羅拉多蟾蜍
紅背箭毒蛙
白點樹蛙
美國樹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