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醉魚草

金沙江醉魚草(學名:Buddleja nivea)為玄參科醉魚草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灌木,高1-3米。枝條圓柱形或不明顯四棱;小枝、葉下面、葉柄和花序均密被星狀絨毛。葉對生,葉片紙質,狹卵形、橢圓形、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26厘米,寬1.5-11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寬楔形至圓,邊緣具粗鋸齒,上面綠色,幼時被星狀短柔毛,老漸近無毛,下面灰白色;中脈和側脈在葉面扁平,乾後微凹,下面凸起,側脈每邊12-16條;葉柄長5-15毫米;葉柄間有線形的托葉連結線。穗狀聚傘花序,長10-30厘米,寬2-5厘米,單生或2-3個叢生於枝頂或近頂端二側葉腋內;苞片和小苞片線形,長3-12毫米;花萼和花冠的外面均密被星狀絨毛和腺毛;花萼鍾狀,長3-4毫米,內面無毛,花萼裂片三角形,長1.5-2.5毫米;花冠紫色,長8-11毫米,花冠管直立,圓筒狀,長6.5-8毫米,直徑1.8-3毫米,內面被散生柔毛和一些星狀毛,喉部毛被較密,花冠裂片近圓形,長和寬1.5-3毫米,內面僅基部被柔毛和小鱗片狀腺體;雄蕊著生於花冠管近喉部,花絲極短,花葯卵狀長圓形,長1.3-1.5毫米,頂端到達花冠管喉部,基部心形;雌蕊4-5毫米,子房卵形,長2.5-3毫米,直徑約2毫米,被星狀毛,花柱長1-1.5毫米,無毛,柱頭棍棒狀,長約1.5毫米,不到達花葯基部。蒴果長卵形,長5-8毫米,直徑3-3.5毫米,被星狀毛,成熟時2瓣裂,基部有宿存的花萼,頂端有時有宿存的花柱;種子紡錘形或長橢圓形,長1-1.5毫米,兩端具長翅,翅披針形,長2-2.5毫米。花期6-9月,果期10月至翌年2月。

生長習性

生海拔750-3600米山地疏林中或山坡、山谷灌木叢中

產地分布

四川、雲南、西藏

馬錢科·醉魚草屬

醉魚草屬,馬錢科,約100種,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我國約40種,產西北、西南和東部,有些供觀賞用,有些可毒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