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葉醉魚草

腺葉醉魚草

腺葉醉魚草(學名:Buddleja delavayi)為馬錢科醉魚草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西藏、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2,000米至3,0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山地疏林中或山坡灌木叢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簡介

種名:腺葉醉魚草

學名:BuddlejadelavayiGagnepain

屬:醉魚草屬

產地分布

產於雲南賓川、滬西和西藏墨脫、林芝等地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1—6米。莖圓柱形,多分枝,被星狀毛;枝條細長,節稍膨大。

葉對生,卵形、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5一l2厘米,寬2—4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漸狹下延至葉柄基部,兩面具有小腺點,上面無毛,下面被星狀柔毛,全緣;側脈近平行,斜升至葉緣聯結,上面不明顯,下面明顯;葉柄長5毫米。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和腋生,長4一l2厘米,寬3—7厘米;花序梗通常較長,被星狀短絨毛;花梗長1—3毫米;苞片線形;花萼鍾狀,長3—4毫米,外面被星狀疏柔毛,後變無毛,裂片鈍三角形,長約l毫米;花冠紫藍色,長11—16毫米,花冠管長9一I3毫米,直徑約1.5毫米,外面無毛,內面基部被星狀疏柔毛,花冠裂片近圓形,長和寬2—3.5毫米,內面無毛;雄蕊著生於花冠管內壁中部略上,花絲短於花葯3倍,花葯卵狀三角形,頂端急尖;子房卵形,無毛,花柱圓柱狀,柱頭膨大,頂端2裂。蒴果卵形,長5一lO毫米,直徑3—5毫米,無毛。

花期1—3月,果期4—5月。

生長習性

生海拔2000—3000米山地疏林中或山坡灌木叢中,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賓川雞足山。

馬錢科·醉魚草屬

醉魚草屬,馬錢科,約100種,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我國約40種,產西北、西南和東部,有些供觀賞用,有些可毒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